-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0
- 5
- 3
- 7
- 7
- 7
- 6
- 2
- 4
- 4
- 4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朱东 孙大辉 等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09年28卷4期 251-253,262页ISTIC
【摘要】 高频低载振动能够对抗骨质疏松这一理论已经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初步认可,我们选取大鼠为实验动物,探索高频低载振动对周围神经系统的影响.选取6月龄Wistar大鼠36只,分为6组:基础对照组,持续振动组.间歇振动1、3、5、7 d组.全部大鼠均切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35卷18期 3218-3220页
【摘要】 目的:探讨间歇性全身振动结合低频脉冲电磁场对老年骨质疏松的预防效果及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8月我院接诊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1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71例,两组均实施常规二级预防护理,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滨 谭磊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37卷9期 2084-208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低载荷振动方式对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 应用振动加载器给予培养的成骨细胞MC3T3-E1以强度为0.25 g、频率35 Hz的振动载荷,设置空白组(A组),持续振动10 min(B组)及振动5 min间歇5 min再振...
【关键词】 持续性低载荷机械振动;间歇性低载荷振动;成骨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茜 刘北湘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33卷4期 58-63页
【摘要】 目的:探讨振动性伸展方式对足球运动员柔韧性及间歇性高强度冲刺的即时效应.方法:以24名足球专项运动员为对象,采用随机交叉方式,分别在二周不同时段完成振动式伸展、静态伸展及控制处理.结果:振动伸展组柔韧性显著高于静态伸展及控制组;振动伸展组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小川 《微创医学》 2015年10卷2期 255-256,13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间歇性氧驱动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对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排痰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并在此基础上行药物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持续雾化吸入15 ~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春香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43卷10期 116-117页
【摘要】 目的:探讨间歇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间歇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间歇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分析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甲子 宫赫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11年26卷4期 315-32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基于Micro CT数据的大鼠股骨皮质骨材料性质与力学性能的关系,探讨振动在对抗骨量丢失过程中的生物力学评价方法.方法 Wistar大鼠35只,尾部悬吊建立废用性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为间歇振动1、3、5、7d和持续振动组.实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杰 关谷勇人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4年8卷35期 7942-794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振动刺激对关节软骨细胞的DNA合成和蛋白聚糖合成的影响,探讨机械振动负荷对维持正常的关节软骨特性的重要性.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08在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生体制御部门实验室完成.将培养的软骨细胞置于一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真 张海燕 《解剖学研究》 2007年29卷2期 138-14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振动法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为提高骨折的临床康复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家兔40只,随机分为4组,制作骨折模型.设1组为对照组,2~4组分别在骨折后24 h、48 h、72 h给予低频率间歇振动.3周末处死,取骨折愈合部位进行切片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斐 孟运莲 《基层医学论坛》 2010年14卷7期 220-22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振动法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为临床提高骨折康复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家兔40只,随机分为4组,1组对照.2-4组分别在骨折后1,2,3 d给予低频率间歇振动.骨折前及骨折后1,2,3周摄X线片,观察骨痂形成情况,3周末处死,行弯曲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海燕 郝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3卷15期 55-5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振动法对中药七厘散外敷动物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为临床提高骨折康复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家兔随机分为4组,1组为对照组,2~4组分别在骨折后1天、2天、3天给予中药七厘散外敷包扎,配合低频率间歇振动,骨折前及骨折后1周、2周、3周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立平 罗曼云 等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7年20卷4期 287-2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第三产程使用气囊腹压带预防分娩镇痛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无痛分娩的年龄为18~35岁、足月单胎头位的初产妇,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 88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93例)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良文 韦春霞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24年40卷20期 2874-287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全身振动(whole body vibration training,WBV)联合间歇性血流限制训练(inter-mittent blood flow restriction,iBFR)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社区活动能力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亚慧 郭琪 等 《护理研究》 2023年37卷8期 1389-1394页ISTICPKU
【摘要】 综述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有氧联合抗阻运动、间歇性训练、全身振动训练、灵活性及柔韧性运动等运动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丽清 张培珍 《生命科学研究》 2023年27卷4期 316-323,348页ISTICCA
【摘要】 脂肪组织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高度复杂的异质性组织,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脂肪组织在代谢特征上存在差异,过多的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会造成肥胖,而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曹宗冰 导师:朱东 吉林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目的:
目前,骨质疏松症是危及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另外,临床上骨延迟愈合、骨不连仍是骨科治疗难点。近年来,LMHFV作为一种非药物、非侵入性疗法,对骨质疏松症及骨不连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同时具有副作用小、经济负担低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卓立 张玲 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7年35卷1期 68-7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在不考虑间歇期的介入所带来的延时效应下,研究高频率低振幅微振动(LMHFV)刺激对成骨细胞成骨效应的瞬时影响。方法培养小鼠成骨前体细胞系(MC3T3-E1),实验组在施加高频率(40 Hz)、低振幅(0.49 g)微振动30 min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汪建 导师:朱东 吉林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专业学位)(硕士) 2015年
【摘要】 目的:研究持续与间歇低载荷振动对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低载荷振动装置,选择固定不变的振动频率及强度(振动强度:0.25g,振动形式:正弦振动,振动频率:35Hz).对成骨细胞系MC3T3-E1予以持续振动及不同时间间隔的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席悦 中国生理学会第24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探讨间歇运动和机械振动对心肌梗死(MI)大鼠骨骼肌、心肌局部FSTL1表征的影响.方法:SD大鼠48只,分为MI组、假心梗(S)组、MI+间歇运动组和MI+机械振动组,每组12只.LAD结扎法制备MI模型.间歇运动采用大鼠跑台训练,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睿 导师:宫赫 吉林大学 力学 固体力学(博士) 2014年
【摘要】 骨作为人体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过程受到力学环境和生物环境的影响而具有复杂的分级结构特征.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逐年加重,骨质疏松已成为困扰中老年人健康的严重问题,而女性绝经后的骨质疏松及由此引发的骨折已经成为威胁中老年妇女健康的主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俊婵 樊小力 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40卷1期 9-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振动与黄芪结合对后肢悬吊14 d引起的大鼠比目鱼肌萎缩的对抗效应.方法 30只雌性SD大鼠按体重匹配原则随机分为同步对照(Con),后肢悬吊(HU)和悬吊+治疗(HU-V-R)3组,每组10只.HU-V-R 组大鼠在悬吊14 d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睿 导师:董心 吉林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11年
【摘要】 导言:国内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严重困扰老年人群并危害到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一直以来骨质疏松的病因和治疗方式都是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对象,目前,防治骨质疏松的主要手段还是以药物为主,但长期药物治疗会产生许多副作用,例如消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朱东 第八届国际骨矿研究学术会议暨第十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目的:研究持续与间歇振动对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并将小周期间歇振动对抗悬吊大鼠骨质疏松作为重点研究内容,为实现其临床应用提供切实依据.方法:49只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7组:悬吊间歇振动1、3、5、7天组(振动与间歇天数相同),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李军 胡志毅 等 《现代康复》 2001年5卷16期 91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认为 : 骨折断端存在一定的机械应力,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1].DPY- I型多频多功能治疗仪所能提供的多频振动恰好能给予骨折断端以间歇的微细活动,可促进骨折的愈合而不发生移位.自 1996年 1月~ 1998年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丽华 骆珍銮 等 《护理学报》 2013年22期 31-33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观察间歇氧气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将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李侠 胡庆奎 等 《中国康复》 2012年27卷6期 457-458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简易盆底振动治疗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对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疗效.方法: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各32例,2组均给予间歇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加用盆底振动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和尿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8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放 李绍清 等 《上海医学》 2010年33卷10期 915-91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全身麻醉肌松条件下比较不同频率喷射通气与间歇正压通气在支撑喉镜术中应用的通气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 选择择期行支撑喉镜下手术的患者8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高频喷射通气组(H1组,频率为60次/min;H2组,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银春 《医疗卫生装备》 2010年31卷6期 62-6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制一种便携式颈椎及腰椎综合治疗仪.方法:将生物力学、人体工程学、电子技术相结合,以间歇式加热、间歇式自动充放气牵引为特点进行设备研制.结果:该产品可有效治疗颈椎及腰椎病,并能缓解部分不良症状.结论:便携式颈腰椎治疗仪采用间歇式加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莉婷 阳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30卷24期 3716-3717页
【摘要】 目的:观察间歇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排痰在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中护理疗效.方法:将120例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基础护理与功能锻炼等基础上行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排痰,观察组采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燕 林玲 等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年1期 108-10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的排痰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间歇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机排痰(观察组)和间歇雾化吸入联合人工扣背排痰(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不同排痰方法,观察排痰7d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