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6
- 2
- 7
- 6
- 6
- 3
- 1
- 4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朱东 孙大辉 等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09年28卷4期 251-253,262页ISTIC
【摘要】 高频低载振动能够对抗骨质疏松这一理论已经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初步认可,我们选取大鼠为实验动物,探索高频低载振动对周围神经系统的影响.选取6月龄Wistar大鼠36只,分为6组:基础对照组,持续振动组.间歇振动1、3、5、7 d组.全部大鼠均切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35卷18期 3218-3220页
【摘要】 目的:探讨间歇性全身振动结合低频脉冲电磁场对老年骨质疏松的预防效果及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8月我院接诊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1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71例,两组均实施常规二级预防护理,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滨 谭磊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37卷9期 2084-208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低载荷振动方式对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 应用振动加载器给予培养的成骨细胞MC3T3-E1以强度为0.25 g、频率35 Hz的振动载荷,设置空白组(A组),持续振动10 min(B组)及振动5 min间歇5 min再振...
【关键词】 持续性低载荷机械振动;间歇性低载荷振动;成骨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茜 刘北湘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33卷4期 58-63页
【摘要】 目的:探讨振动性伸展方式对足球运动员柔韧性及间歇性高强度冲刺的即时效应.方法:以24名足球专项运动员为对象,采用随机交叉方式,分别在二周不同时段完成振动式伸展、静态伸展及控制处理.结果:振动伸展组柔韧性显著高于静态伸展及控制组;振动伸展组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小川 《微创医学》 2015年10卷2期 255-256,13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间歇性氧驱动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对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排痰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并在此基础上行药物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持续雾化吸入15 ~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甲子 宫赫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11年26卷4期 315-32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基于Micro CT数据的大鼠股骨皮质骨材料性质与力学性能的关系,探讨振动在对抗骨量丢失过程中的生物力学评价方法.方法 Wistar大鼠35只,尾部悬吊建立废用性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为间歇振动1、3、5、7d和持续振动组.实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杰 关谷勇人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4年8卷35期 7942-794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振动刺激对关节软骨细胞的DNA合成和蛋白聚糖合成的影响,探讨机械振动负荷对维持正常的关节软骨特性的重要性.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08在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生体制御部门实验室完成.将培养的软骨细胞置于一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真 张海燕 《解剖学研究》 2007年29卷2期 138-14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振动法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为提高骨折的临床康复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家兔40只,随机分为4组,制作骨折模型.设1组为对照组,2~4组分别在骨折后24 h、48 h、72 h给予低频率间歇振动.3周末处死,取骨折愈合部位进行切片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斐 孟运莲 《基层医学论坛》 2010年14卷7期 220-22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振动法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为临床提高骨折康复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家兔40只,随机分为4组,1组对照.2-4组分别在骨折后1,2,3 d给予低频率间歇振动.骨折前及骨折后1,2,3周摄X线片,观察骨痂形成情况,3周末处死,行弯曲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海燕 郝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3卷15期 55-5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振动法对中药七厘散外敷动物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为临床提高骨折康复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家兔随机分为4组,1组为对照组,2~4组分别在骨折后1天、2天、3天给予中药七厘散外敷包扎,配合低频率间歇振动,骨折前及骨折后1周、2周、3周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良文 韦春霞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24年40卷20期 2874-287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全身振动(whole body vibration training,WBV)联合间歇性血流限制训练(inter-mittent blood flow restriction,iBFR)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社区活动能力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亚慧 郭琪 等 《护理研究》 2023年37卷8期 1389-1394页ISTICPKU
【摘要】 综述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有氧联合抗阻运动、间歇性训练、全身振动训练、灵活性及柔韧性运动等运动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丽清 张培珍 《生命科学研究》 2023年27卷4期 316-323,348页ISTICCA
【摘要】 脂肪组织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高度复杂的异质性组织,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脂肪组织在代谢特征上存在差异,过多的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会造成肥胖,而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曹宗冰 导师:朱东 吉林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目的:
目前,骨质疏松症是危及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另外,临床上骨延迟愈合、骨不连仍是骨科治疗难点。近年来,LMHFV作为一种非药物、非侵入性疗法,对骨质疏松症及骨不连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同时具有副作用小、经济负担低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卓立 张玲 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7年35卷1期 68-7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在不考虑间歇期的介入所带来的延时效应下,研究高频率低振幅微振动(LMHFV)刺激对成骨细胞成骨效应的瞬时影响。方法培养小鼠成骨前体细胞系(MC3T3-E1),实验组在施加高频率(40 Hz)、低振幅(0.49 g)微振动30 min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俊婵 樊小力 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40卷1期 9-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振动与黄芪结合对后肢悬吊14 d引起的大鼠比目鱼肌萎缩的对抗效应.方法 30只雌性SD大鼠按体重匹配原则随机分为同步对照(Con),后肢悬吊(HU)和悬吊+治疗(HU-V-R)3组,每组10只.HU-V-R 组大鼠在悬吊14 d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李军 胡志毅 等 《现代康复》 2001年5卷16期 91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认为 : 骨折断端存在一定的机械应力,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1].DPY- I型多频多功能治疗仪所能提供的多频振动恰好能给予骨折断端以间歇的微细活动,可促进骨折的愈合而不发生移位.自 1996年 1月~ 1998年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丽华 骆珍銮 等 《护理学报》 2013年22期 31-33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观察间歇氧气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将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李侠 胡庆奎 等 《中国康复》 2012年27卷6期 457-458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简易盆底振动治疗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对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疗效.方法: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各32例,2组均给予间歇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加用盆底振动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和尿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8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放 李绍清 等 《上海医学》 2010年33卷10期 915-91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全身麻醉肌松条件下比较不同频率喷射通气与间歇正压通气在支撑喉镜术中应用的通气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 选择择期行支撑喉镜下手术的患者8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高频喷射通气组(H1组,频率为60次/min;H2组,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银春 《医疗卫生装备》 2010年31卷6期 62-6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制一种便携式颈椎及腰椎综合治疗仪.方法:将生物力学、人体工程学、电子技术相结合,以间歇式加热、间歇式自动充放气牵引为特点进行设备研制.结果:该产品可有效治疗颈椎及腰椎病,并能缓解部分不良症状.结论:便携式颈腰椎治疗仪采用间歇式加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莉婷 阳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30卷24期 3716-3717页
【摘要】 目的:观察间歇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排痰在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中护理疗效.方法:将120例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基础护理与功能锻炼等基础上行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排痰,观察组采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燕 林玲 等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年1期 108-10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的排痰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间歇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机排痰(观察组)和间歇雾化吸入联合人工扣背排痰(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不同排痰方法,观察排痰7d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蒲涛 《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 2016年1期 176-176页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振动牵拉与静态牵拉对改善踝关节柔韧性的即时提高的对比影响,了解振动牵拉技术对改善踝关节柔韧性提高的作用,并分析振动牵拉与静态牵拉的关系,分析二者的优点和不足,以更好的将二者互补,用于科学有效的改善踝关节柔韧性的训练当中;研究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希娥 苏春霞 等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8卷5期 233-234页
【摘要】 <篇首> 呃逆俗称打嗝,是膈肌不由自主间歇性收缩运动,因空气突然被吸入呼吸道,且同时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从而产生的特别声响[1].骨折患者常因寒冷刺激、饮食不当、情志不畅而出现呃逆现象.呃逆之振动传至骨折处,令患者痛苦不堪,疼痛难忍,严重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图娅 额尔敦巴特尔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3年19卷8期 16页
【摘要】 现代医学认为,声带小结也称歌唱者小结,由炎性病变形成,是慢性喉炎的一型,多因长期用声不当或用声过度所致.常见于喜爱说话的人群,尤其好发于职业性的用喉者,如教师、歌唱者.声带小结好发于膜性声带的中点,因该处为每振动波的剪力和切力的最高点,用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晴 于湘智 等 《化工设备与管道》 2011年48卷1期 28-30,41页
【摘要】 高压筒袋式多级离心泵出现间歇性异常振动,在初步排除泵自身不平衡为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两台并联运行的泵进行振动测试对比分析,诊断为齿形联轴器不平衡是诱发泵振动表现出间歇性和自激振特征的主要原因,更换经动平衡的备用联轴器后,设备运行恢复正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