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4
- 1
- 47
- 44
- 28
- 22
- 21
- 17
- 12
- 11
- 10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徐盛玉 吴德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8年28卷7期 116-1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辅助生殖领域及繁殖科学中常涉及对卵母细胞质量的评定,据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和生化变化,卵母细胞的质量评定主要涵盖对卵母细胞形态和成熟度的考察.从非侵袭性技术和侵袭性技术分析的角度论述了卵母细胞质量评定的方法,为合理评价卵母细胞质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管文举 袁雁雯 等 《现代肿瘤医学》 2015年17期 2481-248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CT征象对胸腺瘤与常见纵隔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手术及穿刺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的90例纵隔肿瘤患者,其中非侵袭性胸腺瘤30例,侵袭性胸腺瘤28例,纵隔恶性肿瘤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晓丽 周峰 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3年40卷9期 1127-1131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探讨PET/MRI融合与头皮脑电图间期放电(IEDs)在MRI阴性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Ⅱ型难治性癫痫中对病灶定位的一致性及两者结合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行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为MRI阴性FCDⅡ型难治性癫痫患者的术前IED...
【关键词】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Ⅱ型;头皮脑电图;间期放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鹏飞 王佳良 等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45卷4期 389-397页
【摘要】 S100A4蛋白是一种钙结合蛋白,参与血管生成、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和自噬过程.为了研究S100A4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探索其在促进垂体腺瘤细胞侵袭性中的作用机制,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100A4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和非侵袭性垂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佳萌 沈瑶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4年29卷4期 370-3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诱导痰检测是一种可反映气道炎症性质及程度的非侵袭性检测手段,在慢性气道疾病中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诱导痰技术的发展历史,介绍了诱导痰技术的原理与操作方法,评估了其安全性,归纳了三大主要检测内容,详实地阐述了该技术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超 李晏丽 等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20卷2期 183-18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lncRNA SLC26A4-AS1在人垂体瘤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垂体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病理确诊的16例非侵袭性垂体瘤和25例侵袭性垂体瘤,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SLC26A4-AS1在人垂体瘤中的表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贤斌 胡琼霜 等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52卷6期 459-464,4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症基因-1(DAX-1)对垂体瘤(MMQ)细胞自噬和增殖的作用.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垂体瘤与正常垂体之间的差异基因群,并通过PubMed数据库基因组分析侵袭性垂体瘤和非侵袭性垂体瘤之间DAX-1的表达差异...
【关键词】 垂体瘤;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症基因-1;自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李芃 王永 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9年16卷6期 364-367页ISTICPKU
【摘要】 既往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在体内迁移能力进行实验分析时,多采用侵袭性方法,即在细胞移植后一定时间内处死实验动物,对其口腔颌面部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分析,并不能对同一实验动物OSCC细胞在体内的迁移和增殖情况进行动态观察.近年来,随着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明预 余凤琼 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7年43卷6期 382-3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DCS )是一种通过阳性和阴性电极在头皮特定位点施加微弱电流(1~2 mA)调节大脑皮质兴奋性的非侵袭性技术.tDCS 具有兴奋性刺激、 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诸科璇 谢文加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45卷4期 422-42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使用Keratograph 5 M眼表综合分析仪测定干眼患者的泪膜功能,并运用睑板腺照相评分系统评估睑板腺功能。方法:选取干眼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72只眼,所有检查者均先后完成以下检查:眼表疾病指数( OSDI )问卷评估眼部症状;Ke...
【关键词】 干眼病/诊断;诊断技术,眼科/仪器和设备;睑板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海迪 强金伟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6年32卷5期 792-795页ISTICPKUCA
【摘要】 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 ,AM )是指有活性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异位到肌层并伴有周围平滑肌增生而引起的常见妇科疾病[1],其发生率约为5%~21%,且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步升高,至40~49岁达高峰32%[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园园 董进 等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6年9卷4期 409-415页ISTICPKUCSCD
【摘要】 骨组织活检是诊断代谢性骨病和了解骨组织结构的直接方法,但因其创伤性较大而难以在临床中展开.随着技术的进步,一种非侵袭性的检测手段应运而生——高分辨外周骨定量CT(high-resolution peripheral quantitative...
【关键词】 高分辨外周骨定量CT;骨质疏松症;代谢性骨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蓓瑶 白玉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年22卷9期 1031-1035页ISTICPKUCSCD
【摘要】 弥散张量成像(DTI)是一种非侵袭性MRI技术,能够识别脑微观结构改变,特别是神经纤维束的变化。DTI在脑卒中预后评估、动物实验和康复疗效评估等方面均有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建国 肖娟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年22卷5期 548-55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经颅直流电刺激作为一种成熟的非侵袭性脑刺激技术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目前有学者将直流电刺激技术应用到脊髓上,发现经皮脊髓直流电刺激可影响脊髓传导束及脊髓环路的电活动,从而起到治疗慢性疼痛及改善运动功能的作用。本文介绍经皮脊髓直流电刺激的生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莉 唐朝正 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5年34卷7期 710-7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由Barker等首先创立的一种用于调节和干预大脑功能的物理方法[1],其原理为利用脉冲磁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大脑),改变皮质神经细胞的膜电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玉荣(综述) 娄明武(审校)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5年8期 1377-1380,1381页ISTICPKUCA
【摘要】 随着64排螺旋 CT 被广泛使用于临床以来,多层螺旋 CT 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大大提高,扫描速度更快,成为临床筛查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1]。冠状动脉 CT 血管成像(cor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华 米立新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年7期 785-789页ISTICPKUCSCD
【摘要】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是一种非侵袭性的MRI技术,能够识别传统CT和MRI难以发现的脑微观结构改变,特别是神经纤维束的变化和方向,可以从评估、恢复机制、预后等方面量化反应神经束的结构和连续性,应用于脑卒中后运动、语言和认知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彩树 蔡森 等 《生理科学进展》 2015年4期 255-258页ISTICPKUCA
【摘要】 膀胱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膀胱肿瘤的早期检测对改善病人预后至关重要。目前检测和监视膀胱肿瘤的常规方法是膀胱镜检查联合应用尿细胞学检查,但其局限性已经表明膀胱癌需要更好的诊断方法。理想中的诊断方法应该是非侵袭性的,既能够诊断,也能监测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文兵 杨染 等 《磁共振成像》 2014年3期 218-2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手术切除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的致痫灶具有良好的效果。1H-MRS作为一种非侵袭性的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成为近年来应用于癫痫研究的新方法。作者就1H-MRS在TLE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颞叶,癫痫;磁共振波谱学;Epilepsy,temporal lob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曼 赵卫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3年22卷1期 82-85页ISTICPKUCSCD
【摘要】 子宫肌瘤发病率高且患者逐渐低龄化.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的问世,为子宫肌瘤的治疗开辟的新的途径.HIFU是一种非侵袭性治疗实体肿瘤的方法,利用超声波的穿透性、可聚焦性和人体组织对超声波的吸收特性,将体外低能量超声波聚焦于靶区组织,产生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根国 朱祥祥 等 《眼科新进展》 2013年33卷1期 52-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磁共振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hydrography,MRH)在检查泪道阻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双侧结膜囊滴生理盐水后,利用MRH技术对24例48侧正常眼泪道及26例45侧溢泪眼泪道进行检查,采用T2加权快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立新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33卷16期 4059-4060页ISTICPKUCA
【摘要】 真菌性上颌窦炎根据菌群致病类型不同,分为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和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两大类.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只局限于上颌窦腔内,不侵犯黏膜和骨壁,造成毗邻组织损伤[1].临床多表现为鼻塞、流脓涕,涕有恶臭味等.鼻内窥镜及监视系统是一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强 王洪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2年15卷3期 281-28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中PINCH蛋白的表达程度及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07年1月50例垂体腺瘤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7例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组)、13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非侵袭组)及15例正常脑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丛文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2年28卷4期 359-361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虽然肝脏非侵袭性诊断方法发展迅速并广泛应用,但肝穿刺活检技术在肝病诊疗中仍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国外陆续推出关于肝活检诊断规范或指南的报道,如由美国肝病、消化病、影像学和病理学等专家于2009年共同推出的肝脏活组织检查的立场性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学农 霍钢 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1年37卷4期 201-2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磷酯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又称AKT)和哺乳动物的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 target of ra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留洋 霍钢 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1年37卷12期 752-7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存在表达差异的miRNA,预测其靶基因.方法 收集侵袭性、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样本各6例,利用miRNA芯片对其进行实验分析,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其结果.结果 部分miRNA在侵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龙 吴东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1年26卷9期 96-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一种非侵袭性,利用微弱电流(1-2mA)调节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活动的技术[1].自20世纪90年代起,人们就对tDCS进行研究,尽管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鞠宏霜 李心沁 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49卷6期 158-161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手术的逐步普及,鼻内镜应用技术的日趋成熟,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non-invasive fungal rhino-sinusitis,NIFRS)的治疗中,鼻内镜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鼻腔鼻窦冲洗具有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丁 程志红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11年20卷5期 411-4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离子电渗技术作为一种非侵袭性给药方法已经研究了很多年,其作用机制已经广为人们所熟知并以此推动离子电渗给药系统的发展.该技术利用微量电流帮助解离、极性和中性药物分子透过机体屏障.它能够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调整治疗方案,这可以减少治疗时蛋白类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出江绅一 中国第三届吞咽障碍高峰论坛暨第一届中国言语治疗群交流会 2013年
【摘要】 脑卒中后的吞咽障碍的恢复与四肢运动功能一样受大脑皮质兴奋性的影响。非侵袭性脑刺激(NIBS)可以诱导神经可塑性的发展,促进包括吞咽在内的运动技能的恢复,但是最佳的刺激模式并不确定。临床上应该理解NIBS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设立个体化方案是非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