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3
- 16
- 3
- 17
- 13
- 3
- 1
- 1
- 38
- 32
- 13
- 9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温飞容 苏子豪 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4年11期 1357-1360页
【摘要】 提出用带有非接触电导检测的微芯片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片剂中盐酸二甲双胍的含量。取盐酸二甲双胍片20片,剥除糖衣后混匀研细,称取0.1000 g,用水超声溶解、过滤,滤液定容至100 mL 供毛细管电泳分析。十字通道芯片使用前按规定进行清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自由 李永冲 等 《分析测试学报》 2011年30卷4期 453-456页
【摘要】 建立了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片剂中盐酸金刚烷胺的分析方法.对缓冲液和添加剂的种类及浓度、分离电压、进样时间等进行了优化.实验采用1 mmol/L HAc+2 mmol/L NaAc(pH 4.5)+0.1 mmol/LSDS的缓冲体系,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子其 张强 等 《色谱》 2022年40卷4期 384-390页
【摘要】 现有自由流电泳(FFE)装置因不具备在线检测功能,其实用性仍然存在明显不足.针对这一问题,该工作发展了一种多通道电容耦合式非接触电导检测(MC-C4 D)装置并开发了自动测量软件.MC-C4 D装置采用了并行分时的非接触电导检测技术,即由多...
【关键词】 在线检测;电容耦合式非接触电导检测;多通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童艳丽 冯汗志 等 《中国药房》 2017年28卷9期 1242-124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采用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法测定异烟肼片中异烟肼的含量.方法:探讨缓冲溶液的种类、浓度、pH、添加剂种类和添加量、进样时间、分离电压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结果:优选缓冲体系为1.86 mmol/L柠檬酸-0.14 mmol/L柠檬酸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智磊 李静岚 等 《分析测试学报》 2020年39卷2期 263-267页
【摘要】 建立了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法快速测定盐酸美金刚片中盐酸美金刚含量的方法.探讨了缓冲溶液的种类、浓度、pH值、进样时间及分离电压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优化得到缓冲体系为含2%(体积分数)二甲基亚砜(DMSO)的3.0 mmol/L三乙胺-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刁富城 周勰 等 《广东化工》 2020年47卷5期 185-186,201页
【摘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非接触电导检测法测定头孢噻肟钠含量的新方法.方法:采用Aqua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5∶95);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检测器:非接触电导检测器(激发频率60 kHz,激发电压6...
【关键词】 高效液相(HPLC);非接触电导检测(CCD);头孢噻肟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永冲 蔡自由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1年22卷10期 2361-2362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微流控芯片测定盐酸雷尼替丁胶囊中盐酸雷尼替丁含量的方法.方法 在高电场强度条件下利用微流控芯片上特殊的微通道实现组分快速、高效的分离,以非接触电导检测器进行检测;研究电泳介质、分离电压、进样时间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结果 优化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童艳丽 翟海云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6年13卷6期 143-145,16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了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法测定三颗针与盐酸小檗碱片中小檗碱的分析方法.方法 选择5 mmol/L乙二胺+15 mmol/L H3BO3作缓冲溶液;加入0.4 mmol/L β-环糊精(β-CD)添加剂;分离电压2.50 kV;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子豪 韦萍 等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8年30卷7期 1081-1085页
【摘要】 建立了微流控芯片毛细管电泳非接触电导检测法快速测定片剂中盐酸多塞平的方法.探讨了缓冲液类型和浓度、分离电压、进样时间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采用4.0 mmol·L-1醋酸-5.0 mmol·L-1醋酸钠(pH=4.78)为缓冲溶液,分离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凯鹏 杨秀娟 等 《分析化学》 2018年46卷3期 348-353页
【摘要】 研制了一种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器.此检测器由信号发生器、两个管状电极、接收放大器等组成.其与液相色谱的连接只需将分离柱后原有的连接管穿过检测盒的两个管状电极,简单方便,易于与其它检测器联用.对影响仪器性能的因素进行了考察...
【关键词】 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油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萍 徐健君 等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7年29卷8期 1216-1219页
【摘要】 建立了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法快速测定盐酸氯胺酮含量的方法.探讨了缓冲液类型和浓度、分离电压、进样时间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采用8.0 mmol·L-1醋酸-7.0 mmol·L-1醋酸钠(pH=4.87)为缓冲溶液,分离电压2.0 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羽 尹玮璐 等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23卷13期 8-10页CA
【摘要】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非接触电导检测法测定盐酸二甲双胍片中盐酸二甲双胍含量的新方法.方法 色谱系统采用Ucleosil C18柱(4.6×250 mm);流动相:磷酸二氢铵溶液(称取磷酸二氢铵17 g,加水1000 ml溶解,用磷酸调节pH至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童艳丽 翟海云 等 《分析测试学报》 2016年35卷7期 893-896页
【摘要】 建立了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法快速测定盐酸克林霉素胶囊中盐酸克林霉素的方法.考察了缓冲液种类和浓度、添加剂种类、分离电压以及进样时间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以2.0 mmol·L-1 HAc+2.0 mmol·L-1 NaAc为缓冲溶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路 戴秋爽 等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5年27卷8期 1170-1173页
【摘要】 建立了微芯片毛细管电泳非接触电导检测法快速测定盐酸倍他洛尔滴眼液中盐酸倍他洛尔的含量.探讨了缓冲液类型、浓度、分离电压及进样时间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实验采用1.5 mmol·L-1 HAc-1.5mmol·L-1 NaAc(pH=4.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童艳丽 梅清华 等 《分析测试学报》 2014年33卷4期 455-459页
【摘要】 研制了一种适合普通厚度盖片的分析芯片的差示式非接触电导检测器.在芯片上制作分离通道和参比通道,并在独立的电极板上对应于两通道末端位置设置两对电极,分析芯片置于电极板上.信号发生器产生的高频信号分成两路,分别加至分离通道和参比通道对应的激发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辉 潘建斌 等 《分析测试学报》 2013年32卷4期 473-477页
【摘要】 报道了一种芯片毛细管电泳-非接触电导法,用于快速测定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两种药物的含量.实验考察了运行缓冲液pH值和分离电压对组分分离的影响,以及检测器激励频率对组分信号响应和灵敏度的影响.确定以20 mmol/L硼酸缓冲液(pH 9.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海云 李江梅 等 《应用化学》 2013年30卷4期 481-485页
【摘要】 采用微芯片毛细管电泳非接触电导检测法,对黄花鱼中非法添加的工业染料碱性嫩黄O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缓冲液种类、浓度,分离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实验选择5.0 mmol/L乳酸缓冲液(pH =3.29)、1.8 kV分离电压,在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海云 李江梅 等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2年24卷8期 1243-1246页
【摘要】 采用微芯片毛细管电泳非接触电导检测法快速测定了盐酸洛美沙星胶囊中盐酸洛美沙星的含量.探讨了缓冲液类型、浓度,添加剂种类、浓度及分离电压、进样时间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实验采用5.0mmol/L HAc(pH=2.5)+5%乙醇为缓冲溶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永冲 易国斌 等 《广州化学》 2011年36卷2期 1-6页
【摘要】 利用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法测定片剂中盐酸地芬尼多的含量.采用1 mmol/L HAc+2 mmol/L NaAc(pH 4.5)为缓冲溶液,0.2 mmol/L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添加剂,在分离电压为2.20 kV,进样时间为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自由 李永冲 等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1年23卷8期 1025-1029页
【摘要】 建立了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法测定片剂中盐酸奈福泮含量的方法.探讨并优化了缓冲溶液种类和配比、添加剂、分离电压和进样时间等电泳分离条件.结果表明,以2mmol/L HAc+1mmol/L NaAc( pH4.5)不加添加剂为运行缓冲溶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永冲 蔡自由 等 《化工时刊》 2011年25卷5期 17-21页
【摘要】 采用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法测定片剂中的盐酸倍他司汀.采用1 mmol·L-1HAc和2 mmol·L-1NaAc(pH 4.5)为缓冲溶液,0.1 mmol·L-1SDS为添加剂,以2.40kV分离电压,10 s进样时间,盐酸倍他司汀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自由 李永冲 等 《化学世界》 2011年52卷1期 17-19,29,35页
【摘要】 建立了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法快速检测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盐酸普鲁卡因含量的方法.优化了缓冲溶液种类、浓度和配比,添加荆种类和浓度,分离电压及进样时间等电泳条件.结果表明,选择1mmol/L HAc+3mmol/L NaAc(pH4.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永冲 蔡自由 等 《分析试验室》 2010年29卷8期 120-122页
【摘要】 建立了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法测定丁溴东莨菪碱注射液中丁溴东莨菪碱含量的方法.优化选择3 mmol/L HAc+2 mmol/L NaAc(pH 4.5)为缓冲溶液,1.0 mmol/L β-CD为添加荆,分离电压为2.00 kV,进样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永冲 蔡自由 等 《分析测试学报》 2010年29卷8期 864-866,870页
【摘要】 建立了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法测定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中盐酸利多卡因含量的方法.探讨了缓冲液种类和浓度、添加剂种类和浓度、分离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优化并选择1.0 mmol/L HAc-2.0 mmol/L NaAc(p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小林 钟晓维 等 《分析测试学报》 2008年27卷8期 885-887页
【摘要】 建立了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法测定丹参滴注液中丹参素与原儿茶醛含量的分析方法.探讨了缓冲液种类与浓度,添加剂、分离电压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优化选择20 mmol/L H3BO3-20 mmol/L Tris缓冲溶液,加入1.5 mm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小林 柯木养 等 《分析试验室》 2008年27卷9期 76-78页
【摘要】 建立了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法测定盐酸萘甲唑啉的分析方法. 探讨了缓冲液种类、浓度, 添加剂种类、浓度以及分离电压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 优化选择20 mmol/L H3BO3+10 mmol/L Tris (pH 7.5)缓冲溶液,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峰 杨丙成 等 《生命科学仪器》 2004年2卷1期 25-27页
【摘要】 利用电容耦合的原理,将环形电极直接包在石英毛细管外壁,研制成一种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C4D).采用毛细管电泳技术评价了该检测器,对碱金属、碱土金属的浓度检测限为5×10-7~5×10-6mol/L,响应值在10-6~10-3mol/L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羽 张琳 等 《药物分析杂志》 2015年35卷4期 728-7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以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法快速测定左卡尼汀注射液中左卡尼汀含量的新技术.方法:以芯片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实现左卡尼汀的高效快速分离,配以非接触电导检测器进行在线检测;探讨并优化缓冲溶液的种类和浓度、添加剂、分离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永冲 蔡自由 等 《中药材》 2011年34卷5期 802-804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榆测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在高电场强度条件下利用微流控芯片上特殊的微通道实现组分快速、高效分离,以非接触电导检测器进行检测;考察缓冲溶液种类和浓度、添加剂种类和浓度、分离电压和进样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