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9
- 2
- 1
- 81
- 34
- 33
- 12
- 6
- 43
- 27
- 23
- 19
- 1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吕露露 祝万洁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25年28卷18期 2228-2233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控制不佳可导致心血管并发症和靶器官损伤,目前我国临床实践中对血压昼夜节律干预较少,且缺乏有效的血清学指标评估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血浆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聪 周德兴 等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45卷6期 453-45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 2023 年7 月—2024 年 9 月接受头颈+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一站式检查的患者,按颈动脉斑块性质(无斑块、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及狭窄程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锦洪 《智慧健康》 2024年10卷36期 1-3,10页
【摘要】 目的 分析颈动脉超声参数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方面的效果及其对病变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4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以及心电图检查,以冠脉造影诊断作为标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莉莉 戴霞 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3年31卷9期 16-20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踝肱指数(ABI)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
【关键词】 糖尿病,2型;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永辉 邢瑜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21卷1期 92-93,9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危险因素及超声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接受颈动脉斑块检查的32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彩色超声多普勒测量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判断有无CAS,分为CAS...
【关键词】 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危险因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雄飞 林燕 《安徽医药》 2018年22卷4期 621-62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颈动脉超声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性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从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CAD合并ICVD患者中,随机选取180例纳入此研究领域中,...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颅内动脉狭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芳萱 卢锋 等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6卷6期 24-25,31页
【摘要】 目的:探讨膜突蛋白抗体与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CA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60例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经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无创影像学检查(CTA、MRA)按其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闭塞组,同期选取排除颈...
【关键词】 膜突蛋白;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膜突蛋白抗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艳珊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50卷9期 23-24,27页
【摘要】 近年来随着超声影像学的进步,颈动脉超声检查已可清晰显示颈动脉纵轴、横轴等解剖图像,并可动态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颈动脉斑块形态、大小、范围等情况.颈动脉超声造影、颈动脉三维超声、颈动脉四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4D-CDFI)、颈动脉血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晨 导师:李蓉 青海大学 临床医学 老年医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目的:
整合既往及现有最新临床研究进行定量分析,一是了解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冠心病的预测及诊断价值;二是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表型(包括软斑、混合斑、硬斑)、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狭窄程度、冠脉Gensini...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临床诊断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马玉荣 导师:张静 甘肃中医药大学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目的:应用多模态MRI技术,探讨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逐渐加重脑组织灌注的变化;评价颈动脉斑块成分及斑块稳定性,观察责任血管供血区域腔梗的情况,分析责任血管颈动脉斑块对于颅内的影响.
方法:39例单侧颈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患者纳入...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 脑组织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袁桂莉 第二届全国老年周围动脉硬化性疾病专题研讨会 2008年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影响全身动脉系统的进行性发展的疾病,根据临床及多中心研究,揭示颈动脉超声对CHD,脑卒中的预防,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颈动脉超声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有无创方便可重复性等优点,是对动脉粥样硬化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育珊 罗齐平 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29卷14期 120-124页ISTICCA
【摘要】 舌骨相关性颈动脉疾病属于罕见病,涵盖了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形成、附壁血栓、颈动脉夹层、颈动脉狭窄或闭塞、颈动脉假性动脉瘤等多种情况.不稳定斑块和血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可能脱落,导致大脑中动脉狭窄或栓塞,从而引发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本研究报道1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杏 蒋薇 等 《实用医技杂志》 2025年32卷2期 149-15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民航飞行员颈动脉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颈动脉斑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效能及体检鉴定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12月60名于7 d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颈动脉超声的民航飞行员数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艺 何爽 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4年21卷9期 536-539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观察Neuron MAX长鞘用于经桡动脉入路(TRA)神经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44例接受以Neuron MAX长鞘行TRA介入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观察操作成功率,记录操作中及治疗后不良事件,随访治疗后 6个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成龙 何新叶 等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15卷12期 1334-133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疾病预测模型,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冠心病,CAD)的危险因素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7月于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就诊体检的人群作为受试者,包括冠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二腾 陆军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23年30卷5期 374-379页ISTICCA
【摘要】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导致脑血管相关疾病的重要原因,约10%~20%的缺血性脑卒中由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引起.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他汀药物是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伍满燕 梁文卿 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21卷11期 1223-1226页ISTICPKUCA
【摘要】 颈动脉是向大脑提供富氧血液的主要血管,承担脑组织85%的血液,是脑供血的要塞.同时,颈动脉是全身大动脉中最表浅的一支,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形成和演变的反映窗口.更重要的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裕文 李劲草 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8年23卷6期 486-48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电图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就诊的18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为观察组(...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便携式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心血管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杰尹 秦杨 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47卷9期 820-823页ISTICPKUCABP
【摘要】 目的 分析高龄男性冠状动脉钙化(CAC)与痴呆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病率、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老年科75~85岁男性患者病历资料,存在CAC但未诊断痴呆和CHD的男性患者(38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至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文 于薇 《磁共振成像》 2017年8卷4期 312-3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heart disease,CHD)是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和发生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杰 卢建刚 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3期 266-26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 T )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临床表现,将227例老年患者分为冠心病组176例和对照组51例,再将冠心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17卷1期 109-110页ISTICPKUCA
【摘要】 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carotid atherosclerotic disease,CAD)是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重要原因,占到全部缺血性脑卒中的1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华扬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5年4期 256-259页ISTICPKUCSCD
【摘要】 近年,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已成为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早在1986年,Pignoli等[1]开始通过超声技术对颈动脉进行测量。近年来随着超声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管超声检测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对斑块声像图特征的研究,血管超声作为无创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凤 李淮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8期 443-4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具有薄纤维帽及脂质核心,有炎性细胞浸润、斑块内出血、表面溃疡以及斑块内存在新生血管等特征[1],较稳定性斑块容易破裂、脱落,导致原位血栓形成或产生微栓子,后者随着血流流向动脉远端,导致动脉-动脉栓塞性脑梗死。不稳定性斑块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聪 张勇 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4期 180-184,1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ICAO)患者侧支循环的开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经DSA确诊的症状性ICAO病例72例,采用美国介入和治疗神经放射学学会/介入放射学学会(ASITN/ SIR)评分对ICAO区域的侧支循环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园园 吴玉泉 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17卷6期 619-62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血栓前体蛋白与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4例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30例老年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浆血栓前体蛋白水平,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膜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生 吕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11期 1121-1124页ISTICPKUCA
【摘要】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狭窄所致的脑血流低灌注或不稳定斑块脱落所致的栓塞,是引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其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与生存质量。如何提高患者经血管内个体化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我们在临床实践中...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敏郁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22卷3期 229-232页ISTICPKUCSCD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性血管疾病最主要的病因之一.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脑血管事件,最普遍的原因是高风险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的冠状动脉栓塞,从而引发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或者由于不稳定的颈动脉斑块破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旭 赵锡海 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16卷2期 181-18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症状性颈动脉系统粥样硬化斑块颅内、外分布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有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55例,其中脑梗死27例(49.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8例(50.9%),同时进行颅内、外颈动脉MRI,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颅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