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7
- 3
- 16
- 4
- 3
- 3
- 1
- 3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芷悦 庞光明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23年39卷7期 628-63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在三维层面研究不同颏部与唇部位置关系对面部美观的影响.方法:选取1名侧貌协调美观的女性,利用Maya软件获得不同颏部与唇部位置关系的三维图像共35个,分别邀请正畸医师(专业组,n=50)及普通大众(非专业组,n=103)进行视觉模拟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盈盈 王春玲 等 《上海口腔医学》 2008年17卷6期 598-602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颏部位置对侧貌唇突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具有标准中国人面型的成年男性1名,描绘其头颅侧位片的侧貌轮廓,制作成剪影图作为标准侧貌,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标准侧貌的面突角进行变动,获得5张具有不同颏部位置(颏部位置正常、后缩5°、后缩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芷悦 导师:庞光明 湖北医药学院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背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正畸患者主诉从“牙列整齐”变为“面部美观”。诚然,正畸治疗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面下1/3,尤其是颏部与唇部的形态位置关系。在评价正畸治疗效果时,作为正畸医师应该明白提升患者面部美观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柳小溪 导师:李祖兵 武汉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临床医学(博士) 2018年
【摘要】
本文分为以下两个部分进行探讨:
一、儿童髁突囊内骨折外脱位合并颏部骨折的研究进展
髁突囊内骨折属于口腔常见疾病,在发病过程中,容易引起颞下颌关节强直,造成软组织的损伤,对患者的面部外形也容易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患者的咀嚼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苏盈盈 导师:王春玲 山东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临床医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目的: 调查人群对具有不同唇突度的侧貌的审美评价,并通过改变颏部位置模拟各类错(牙合)畸形,调查人群对各类错(牙合)畸形侧貌的审美要求,探讨颏部位置对侧貌唇突度审美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1.论文第一部分为侧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屈新军 穆磊 等 《海南医学》 2023年34卷20期 2959-296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究固定矫治器联合微种植支抗垂直控制对上颌前突错畸形患者软硬组织和颏部形态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上颌前突错畸形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柱坤 李潇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3年29卷4期 495-4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64排螺旋CT分析下颌神经管与下颌骨的位置关系.方法:收集68例中国人下颌骨64排螺旋CT扫描的数据,将其导入Simplant软件中,测量下颌神经管的位置.结果:下颌神经管上缘至牙槽嵴顶的平均距离为(15.9±2.5)mm ~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小霞 王豫蓉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年33期 5963-5968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不同的垂直骨面型的个体,颏部形态也各不相同。那么不同垂直骨面型的个体,颏部形态分别表现为怎样才是最美观的?
目的:评价垂直骨面型与颏部形态两种因素同时对侧貌美观影响。
方法:选择美貌的高均低角女性各一位,由同一摄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银光 范飞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6年24卷1期 54-5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为应用颏下皮瓣修复面部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25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标本上,对颏下区的血管及神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观测.结果:颏下动脉恒定起自面动脉,在距其起点(27.16±1.21)mm处发出.起点处的直径(1.86±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兆霞 吴德野 等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8年29卷4期 208-21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本校中国汉族男女性侧面软组织唇、颏部形态特点.方法 选择2010-2015级在校学生.自然头位取正侧位照片,观察下唇高、颏高度、下唇颏高、颏唇沟深度、容貌面高、形态面高、面宽等特征.结果 (1)青年男女性之间在下唇高、颏高度、下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小锋 张万锋 等 《陕西医学杂志》 2017年46卷7期 932-93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颏下动脉岛状瓣进行颜面部软组织修复重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颜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20例,根据患者缺损大小及位置对颏下动脉岛状瓣进行设计并进行修复重建,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3~9个月,对患者颜面部功能、外观恢复情况等进行观察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贺红 庄庆元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7年28卷10期 611-614页ISTICCA
【摘要】 面部是人类重要的外观和功能解剖学单位,因其位置暴露且有重要的美学器官,因此,对面部的整复手术应在恢复功能的基础上,更多的考虑美学效果,这也是目前整形外科领域极具挑战性的课题.颏下动脉岛状瓣因其位置隐蔽,制作过程相对简单,且皮瓣厚薄适中,供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映勋 张策(综述) 等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5年2期 116-119页ISTICCA
【摘要】 颏部是维持面部平衡和协调的重要元素,大小和空间位置的变化可导致各种畸形。颏成形术是最早开展的颅颌面轮廓整形之一,主要包括假体植入隆颏术、自体骨植入隆颏术和颏截骨成形术。近年来,计算机辅助外科、机器人外科及3D打印技术开始应用于颏成形术中。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莉 陈文静 《口腔医学》 2014年5期 385-387页ISTICCA
【摘要】 正畸治疗的目的之一是改善患者的面型,而软组织侧貌对面型的影响最大,其区别主要是在面下1/3,即鼻、唇、颏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颏部是面下1/3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面下1/3的重要美学参考,而软组织厚度对颏部形态有重要影响,与面部侧貌也有很大联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莉 《北京口腔医学》 2013年21卷4期 223-22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高角拔牙病例正畸治疗前后牙齿位移与软组织颏部位置及曲线形态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对60例高角拔牙病例(Ⅰ或Ⅱ类骨面型)正畸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7项牙性指标,3项骨性指标及2项软组织指标的定点测量分析,再通过Pearson简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玉清 程立军 等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2年22卷4期 265-269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对颌面部创伤导致下颌骨骨折患者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探讨不同部位骨折患者上气道间隙及舌骨位置的变化情况,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210名研究对象均拍摄标准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将髁突骨折组、下颌角骨折组、下颌体骨折组、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雨雷 金玲爽 等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8年28卷6期 52-54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面颊部皮肤癌术后大面积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面颊部皮肤癌术后大面积缺损11例, 年龄42~78岁.男8例, 女3例.均排除颈部淋巴结转移.所有患者均行面颊部皮肤癌扩大切除术, 术中同时行颏下岛状皮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淑珍 陈燕芳 等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年32卷5期 111-1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发生特点与发病年龄的关系.方法 对356例髁状突骨折病例的发生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合併伤等进行分析.结果 髁状突骨折好发于20~30岁;男性多于女性,交通事故伤(46.91%)为主要致伤原因;按位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红卫 王毅敏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10年19卷1期 16-1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咬肌肥厚伴有颏部短小者采用小切口颏成形联合A型肉毒毒素一针多点咬肌注射面部轮廓塑形的效果.方法:本组20例均为女性,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38岁,均为咬肌肥厚伴下颌短小,按受术者要求雕刻隆颏假体,在下唇距唇龈沟0.5cm口腔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挺 邹德荣 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9年25卷5期 283-285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运用颏舌肌前移舌骨悬吊术(GAHM)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对手术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值变化的比较,验证联合手术治疗严重OSAHS的上气道改变和舌骨的位置变化,联合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时一兵 《北京口腔医学》 2007年15卷5期 268-27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边缘型牙列拥挤病例正畸治疗前X线头颅侧位片,分析颏部形态在颅面部硬组织侧貌形态中的作用,及其是否可作为临床矫治设计中判断是否拔牙的指标.方法 选取15~18岁之间的边缘型牙列拥挤患者50名,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拔牙组与不拔牙组.选取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文孝 喻建军 等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06年12卷4期 261-264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颏下皮瓣修复下咽癌术后缺损和喉功能重建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颏下皮瓣修复下咽癌术后缺损及喉功能重建术16例.结果 术后16例皮瓣全部成活.病人吞咽及发音功能恢复良好,11例病人拔除气管套管,5例未拔管.随访1~4.5年,2例术后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军慧 刑新 等 《解剖学杂志》 2002年25卷1期 68-7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应用颏下动脉为蒂的皮瓣,修复颜面部软组织缺损.方法:对14例成人男性尸体头部标本行大体及显微解剖.结果:根据血管走行差异分:1型:主干经二腹肌前腹浅面到下颌骨下缘表面至皮下占36%,2型:主干经二腹肌前腹深面到下颌骨下缘深面至皮下占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美珍 潘劲松 等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00年10卷3期 206-208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鼻咽癌临床误诊的原因从中吸取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病例.结果误诊原因为6例病人中2例未及时作鼻咽部活检;2例因病灶位置隐蔽,经多次鼻咽部检查方才确诊;有2例鼻咽部虽然经多次检查仍为阴性而取颌下肿块作了活检证实为转移癌灶.结论鼻咽癌...
【关键词】 鼻咽癌;误诊;腮腺区、颏下和颌下肿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丽辉 王丛智 《现代医院》 2004年4卷10期 37-38页
【摘要】 目的观察两种整形力对面部高度的影响.方法 18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病人分为两组,每组各9人,分别采用颏兜及前方牵引器两种治疗方法.结果两种治疗的结果对上下颌骨的前后位置关系的改变是相同的,但前方牵引组面下1/3高度明显增加,与颏兜组的疗效对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秋菊 王磊昌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17年33卷6期 654-65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FRⅢ矫治器治疗前后患者颌面软、硬组织变化及矢状向软硬组织变化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22例为观察组,在初诊时纳入38例年龄与观察组匹配,且错(牙合)类型及骨骼形态与观察组接近的患者为对照A组,纳入42例年龄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慧超 归来 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7年23卷5期 402-404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硅胶假体置入隆颏术、自体骨移植隆颏术和颏部水平截骨颏成形术的临床效果和常见并发症.方法 通过三维CT、头颅正侧位X线检查和第2次手术观察,分析三种治疗小颏畸形手术各自的优缺点并明确其适应证.结果 硅胶假体置入隆颏术后存在假体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丰燕 王旭霞 等 《上海口腔医学》 2011年20卷6期 653-657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研究正畸非拔牙治疗对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颏部形态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恒牙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利用MBT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治.经X线头影测量,对头颅侧位片进行定点、描记后,测量矫治...
【关键词】 颏部形态;头影测量;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海鑫 《解剖与临床》 2009年14卷4期 230-231,234页ISTIC
【摘要】 目的:应用鼻翼和口角标记定位眶下孔和颏孔,为颌面外科手术避免损伤出入两孔的血管神经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取30例10%甲醛溶液固定尸体头部标本,解剖暴露眶下孔和颏孔.眶下孔和颏孔测量点为各自中心点,鼻翼测量点为鼻翼外侧下脚.测量两侧眶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琪 胡茜 等 《中国基层医药》 2002年9卷9期 82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面部轮廓是容貌美的基础.颏的位置是现代人类容貌的特征,在容貌美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颏后缩畸形在我国较为常见[1],对颏后缩畸形的矫治,我们采用隆颏术[2]及颏部水平截骨前徙术[3]两种方法进行矫治,并对两种术式62例病人矫治效果进行追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