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4
- 1
- 22
- 3
- 2
- 1
- 1
- 3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亚星 关婷婷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23卷9期 1203-1204,1243页ISTICCSCDCA
【摘要】 通过梳理古代医家对大青龙汤证的注解,阐释大青龙汤证的病机是“风寒两感”的传统观点,并在此基础上丰富了“风寒两感”的内涵,提出“风寒两感”指的是先中风后伤寒或者先伤寒后中风,并以此观点解释了《伤寒论》第38、39条中存在的脉症不相符等疑问;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玉梅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31卷1期 8-9,41页
【摘要】 王煦教授认为临证最关键的是“理、法、方、药”要一致,只有正确的理和法,才能正确指导用药;理和法是辨证得出的.提出“理、法”指导“方药”,无论西医诊断明确与否,无论案例如何罕见,始终坚守“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思想.认为外感咳嗽,迁延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鸿 祝勇 等 《免疫学杂志》 2025年41卷5期 327-336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究感染后咳嗽的中医证型分布与气道免疫特征及小气道功能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我院就诊的216例感染后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证候信息行聚类分析,分析中医证型和气道免疫特征指标的相关性.依据患者的小气道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懿泽 吴方真 等 《江苏中医药》 2025年57卷1期 64-66页ISTICCA
【摘要】 痛风是以肢体游走性剧痛为主要特点的一种疾病.清代著名医家陈修园对于痛风辨治有着独到见解,其首辨痛风与痹病之别,认为痛风虽因外感风寒湿三邪所致,但以风邪为主,次辨虚实寒热.陈氏认为,痛风初期属表实证,治宜解表温里;若属虚证则据气血亏虚之况,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韩云鹏 世界中联浊毒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国际浊毒理论研究高峰论坛 2019年
【摘要】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方法:深入进行文献研究,结合临床经验,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机制.结果:发现肺气阴两虚是COPD发生的内在基础,外感风寒是COPD发生的诱发因素,痰涎浊毒是COPD发生的关键环节,瘀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鸿飞 李晶 等 《新中医》 2024年56卷18期 180-184页ISTICCA
【摘要】 肺癌术后发热有非感染性发热与感染性发热之分,在气虚、阴虚、瘀血阻滞病理状态下形成热蕴状态,是为非感染性发热;而术中感染或外感风寒入里化热则形成感染性发热表现.其基本病机均可概括为气阴两虚夹瘀.五参汤具有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之功,为证属正气亏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鑫玉 张诏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33卷10期 1838-1841,1845页ISTIC
【摘要】 陶汉华教授在临床中发现外感持续发热大多由风湿邪气导致,湿邪长期滞留关节而局部疼痛,类似于痹证;湿滞蕴结化热形成湿热,相互搏结热势缠绵反复.陶教授治疗上早期活用截断湿热法,巧用凉血活血药;中期权衡湿热轻重,结合微汗法与利小便法,令热随湿除;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荃 徐立然 等 《中医研究》 2024年37卷10期 1-4页
【摘要】 肺部感染是艾滋病发病过程中常见的机会性感染.该病病位虽在肺,但"脾为枢机,枢机不利"是发病的关键环节.围绕徐立然教授"脾为枢机,枢机不利"的理论,阐述其与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常见证型之间的关系,即枢机不利、卫外不固致风寒袭肺证或风热犯肺证,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佩林 杜文平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18卷10期 153-157页
【摘要】 痹证是骨科常见的慢性、难治性疾病,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人情志、饮食结构的变化,痹病的分型也有所变化.杜文平教授对此提出"肝脾两虚、气滞血瘀"的痹证分型.肝脾两虚是痹证发病的内因,外感风寒湿邪为外因,其所致的气滞血瘀、经络痹阻是发病的主要病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德茹 赵树玲 等 《中国针灸》 2006年26卷4期 264-26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自1997年以来,笔者采用八脉交会穴治疗功能性失音32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来自我院门诊病例,32例患者中,男9例,女23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7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3个月;其中外感风寒者8例,外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阚诗云 邓兆岿 等 《河北中医》 2018年40卷7期 996-999,1013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感染后咳嗽的中医证候与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143例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门诊感染后咳嗽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并根据相关中医诊断标准及中医体质判定标准对所有患者的证候类型及中医体质进行判定分类统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峰妹 蔡敏(通讯作者) 等 《中医药导报》 2013年11期 6-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感染后咳嗽中医证型分布特征。方法:以30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中医证型分布特征观察。结果:感染后咳嗽中医证型分布为:风寒袭肺证209例(69.7%),风热犯肺证44例(14.7%),风燥伤肺证28例(9.3%),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士玲 赵学思 等 《中国兽医杂志》 2018年54卷9期 55页
【摘要】 近年来,宠物老年病越来越成为诊疗中的重点.老年犬的喘症是临床常见顽症,常因脾肾阳气虚衰、早年肺病痼疾未愈等所致.中医有“内科不治喘、外科不治癣”的俗语,也说明老年咳喘的顽固性.在临床诊疗中,现代医学主要以抗感染、抗炎、扩张支气管等原则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卫龙 《中国中医急症》 2008年17卷11期 1607-1608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双黄连气雾剂对常见证型感冒的疗效,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各30例,均予双黄连气雾剂吸入;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风热感冒组治愈17例,总有效率96.67%;风寒感冒组治愈6例,总有效率56.67%.两组比较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宴斌 《河南中医》 2004年24卷7期 40-40页ISTIC
【摘要】 <篇首> 风水于现代病多指急性肾小球肾炎而言.是指一组病因不同、发病不一,甲族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通过免疫机制引起的肾小球炎症性改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儿童、少年,但以儿童发病率最高.常因外感风寒或风热闭阻于肺,肺失清降,不能通调水道,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云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04年11卷2期 51页ISTIC
【摘要】 <篇首> 中医治疗感冒主张首选辛凉解表法或辛温解表法者皆有之,对以上两种观点,笔者有些异议.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也是中医理论的精华,在实施医疗实践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这一原则.笔者认为分析证型,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正邪力量的对比.要从正邪双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玉莲 亓军波 等 《饮食保健》 2016年3卷22期 125-12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双解散的制备及治疗普通感冒(风寒证与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02~2016.02月间来我院治疗的普通感冒患者180例,中医辩证为风寒证者112例,风热证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根据中医辩证,...
【关键词】 风寒证与风热证普通感冒;双解散制备工艺;临床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莉 《医药前沿》 2016年6卷26期 357-358页
【摘要】 目的:探讨感染后咳嗽100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征.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中医证型观察.结果:风寒袭肺证在各个季节中的发病率最高,尤其以春冬季节为主;但各个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川 张朝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年46期 51-52,141页
【摘要】
0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叫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椎4/5和腰5/骶1之间的椎间盘最易发病,本病患者可出现腰痛、下肢放射痛、下肢知觉障碍、行动障碍、姿势改变等症状。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气血两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紫阳 钟丽娟 等 《江西中医药》 2015年4期 16-18页CA
【摘要】 尿蛋白作为一个肾脏损伤的重要标识,伴随着肾脏病发生、发展的各阶段.从中医角度分析,蛋白尿的病机可概括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主,而三脏的病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期间可累及肝脏;标实为外感风寒之邪,内生湿、毒、瘀之实累及肾络,二者相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伟芳 陈庆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33卷8期 10页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洗浴法治疗小儿风寒型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采用中药洗浴法(处方:苏叶、荆芥、防风、淡豆豉、板蓝根、葱白)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中药内服(荆芥、防风、羌活、白芷、葛根、前胡、桂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至婉 李建生 等 《光明中医》 2014年6期 1181-1183页
【摘要】 目的:对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考核验证。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六所三甲医院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资料并建立数据库,选择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作为评价指标。结果7个证候210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逸菲 《食品与健康》 2014年9期 22-23页
【摘要】 咳嗽是肺部疾患中的一种常见症状,其致病原因主要为外部的邪气.此外,痰饮和浊气内生以及气阴两虚,也可引起咳嗽.中医临床上对咳嗽的类型常有外感和内伤之别,外感咳嗽有风寒、风热咳嗽等;内伤咳嗽又分痰热、痰湿、气虚、阴虚咳嗽等类型.小儿咳嗽在治疗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清云 李玉肖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下旬刊》 2013年10卷10期 58-59页
【摘要】 原发性肩周炎(肩周炎)是一种发病原因未明的自限性疾病,大部分病人会长时间遗留关节活动障碍.肩周炎发病与中老年人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湿及内挫劳伤有关,中医辨证大致可分为风寒湿痹、气血两虚、淤血阻络3种类型.通过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护,为患者提供针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逸菲 《食品与健康》 2013年11期 32-33页
【摘要】 咳嗽是肺部疾患中的一种常见症状,致病原因主要为外部的邪气.此外,痰饮和浊气内生以及气阴两虚,也可引起咳嗽.中医临床上对咳嗽的类型有外感和内伤之别,外感咳嗽有风寒、风热咳嗽等,内伤咳嗽又分痰热、痰湿、气虚、阴虚咳嗽等类型.小儿咳嗽在治疗上比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虓岭 《江西中医药》 2013年44卷7期 28-30页CA
【摘要】 1 方剂来源及作用机理麻黄细辛附子汤方源于张仲景《伤寒论》,由麻黄、附子、细辛3味药物组成,功能助阳解表,用于治疗"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属于少阴寒化轻症.该方证的实质为外有寒邪,邪入未深而又素体阳虚(少阴阳虚体质,外感风寒,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华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32卷11期 138-139页
【摘要】 目的:探讨体质学说在中医儿科临床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中医儿科2010年2月 ~2012年4月接收治疗的84例外感风寒感冒的患儿,按照患儿家属的自愿原则,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儿根据体质学说中采用玉屏风散口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秀杰 《中外医疗》 2011年30卷25期 93-93页
【摘要】 荨麻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较难治愈的顽固性皮肤病,中医学上属"瘾疹"范畴.传统中医认为此病与患者先天禀赋不足、外感风湿热或饮食生活失调有关.荨麻疹由于病因复杂,治疗较为棘手.本文探讨运用中医药疗法辩证治疗荨麻疹的疗效和方法.笔者按照病因初步将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云萍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29卷24期 135页
【摘要】 <篇首> 鼻鼽,又称之为鼽嚏,是较为常见、多发的鼻科疾病,是指以突然或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量多而清稀、鼻塞为特征的鼻病.多因禀赋不足,体质虚弱,或因久病、饮食、劳欲所伤,导致肺、脾、肾三脏虚损,表卫不固,感受风寒异气而发病,而肺气虚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强 杨淑荣 等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21卷1期 23-25页
【摘要】 目的:观察采用"升阳祛霾"针灸法治疗风寒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风寒感冒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升阳祛霾"针灸法)及对照组(西药泰诺酚麻美敏片),共观察5 d."升阳祛霾"针灸法即针刺迎香、风池、印堂、百会、合谷等穴与艾灸热敏化腧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