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5
- 17
- 5
- 4
- 2
- 1
- 6
- 5
- 4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勇 拾翠翠 等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7年22卷6期 835-83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骶管阻滞联合气管内麻醉在新生儿肠闭锁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肠闭锁手术的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将所有入选患儿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气管内麻醉,试验组给予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轩 何丽 等 《甘肃医药》 2016年35卷10期 766-768页
【摘要】 目的:探讨骶管内药物注射治疗脊髓损伤(SCI)后排便障碍的效果。方法:将40例S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骶管内药物注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心理护理、饮食疗法、应用通便药物等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骶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琦 程敬亮 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7年14卷7期 453页ISTICPKU
【摘要】 患者女,42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臀后部皮肤烧灼感,局部疼痛,外用膏药后烧灼感症状加重.CT示S2~3椎体右侧骨质破坏,右侧第2骶孔膨大,边缘轻度硬化,内见软组织肿块,考虑神经源性病变.MRI示患者S2~4椎体右侧可见团块状稍长T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立峰 《实用医学杂志》 2010年26卷8期 1466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有报道[1] 称约20%的正常人骶管呈解剖学异常,传统法骶管麻醉常因此造成阻滞不全甚至失败,其成功率仅85%左右,且该方法易损伤骶管内静脉丛和误刺入静脉导致局麻药中毒.为此我们采用改良法[2] 骶管阻滞麻醉并与传统法进行比较,以观察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建君 高琳琳 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08年14卷3期 137-1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氯胺酮和曲马多骶管内超前注入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20例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0.25%罗哌卡因(A组)、0.25%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kg(B组)、0.25%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兰 付国强 《实用医学杂志》 2008年24卷8期 1343-134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手术前骶管内吗啡注射对剖胸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找到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的镇痛方法.方法:将45例剖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单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术毕拔管后静脉给予吗啡1~2 mg,术后常规采用PC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友权 刘光文 《实用医学杂志》 2006年22卷2期 239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超前镇痛是指在手术切割之前应用镇痛药达到增强术后镇痛的效果 [1].我院将小剂量吗啡加东莨菪碱骶管内注射行超前镇痛 100例,现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桂杰 吕金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3年7卷17期 2509页ISTICPKUCA
【摘要】 鞘内或硬膜外注射胆碱酯酶抑制药新斯的明( NEO)能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产生抗伤害和镇痛作用.NEO产生的术后镇痛效果与吗啡相似,由于吗啡的副作用限制了其在临床应用,尤其限制了在小儿术后镇痛的应用.通过向小儿骶管注入吗啡伍用 NEO,评价其对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磊 蒋远斌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27卷8期 1429-1431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麻醉药复合脉络宁注射液骶管麻醉并配合穴位注射的有效性及对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2%利多卡因加盐酸罗哌卡因10 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骶管内注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在长强穴、腰腧穴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志靖 吴建民 等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5年10期 916-919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骶管三联注射药物治疗老年人下腰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1-11~2014-06住院和门诊的下腰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先采用利多卡因5 ml、地塞米松5 mg、维生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茂安 《颈腰痛杂志》 2011年32卷2期 147-148页ISTIC
【摘要】 <篇首> 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骶管内药物注射疗法,多数具有一定的疗效,目前常采坩的药物是利多卡因、激素类和维生素类治疗.但有的疗效欠佳,有的患者惧怕激素的副作用而难以接受.有感于此,为提高疗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我们自2007年开始对腰椎间盘突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茉莉 邢云飞 《河北医药》 2009年31卷20期 2776-277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很多.骶管冲击疗法是在一定冲击力、一定压力、一定角度、一定液体量的基础上从骶管内冲击注射药物,使粘连的神经根得到剥离,缓解神经根压迫,使神经根压迫产生的充血、水肿、炎性变得到改善,使局部环境碱性化,从而起到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晓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年17卷32期 5063-506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比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骶管麻醉与单纯辅助氯胺酮或丙泊酚用于小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下腹部、会阴部、下肢手术患儿105例,ASAⅠ~Ⅱ级,年龄1~7岁,在基础麻醉下行骶管阻滞,随机分为3组辅助用药(用微泵持续输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峰 邵擎东 等 《颈腰痛杂志》 2008年29卷5期 487-488页ISTIC
【摘要】 <篇首> 腰椎间盘突出是引起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目前治疗大多采用卧床休息、牵引、推拿、溶核及手术等方法.2003年3月-2008年1月,我们在门诊应用骶管内注射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272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定家 张建新 等 《中医正骨》 2008年20卷10期 38页ISTIC
【摘要】 <篇首> 腰椎管狭窄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疾病之一,我们自2003年6月至2006年10月采用中药内服及外用熏洗配合骶管内硬膜外封闭治疗腰椎管狭窄症4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燕飞 郭永正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7年10卷1期 83-84页ISTIC
【摘要】 <篇首> 罗哌卡因(Rop)是一种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为纯"左旋"对应体化合物,已广泛应用于成人临床麻醉与术后镇痛.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儿科麻醉中应用Rop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其安全性进行大量的临床研究.研究涉及骶管麻醉、硬膜外阻滞、周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小晖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8卷7期 765页ISTIC
【摘要】 <篇首> 硬膜外阻滞复合气管内全麻在成人手术中的应用已有较多报道[1,2],但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报道不多.本文对照研究复合全麻与单纯全麻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在用于学龄前儿童腹部以下手术时的麻醉用药量、血液动力学及术毕苏醒时间的差别.结果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曙晶 曾美容 等 《颈腰痛杂志》 2005年26卷1期 48-49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骶管内注射疗法治疗要椎间盘突出症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对我科456例经骶管内注射疗法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观察,并统计其并发症.结果出现并发症共26例占5.7%,其中月经紊乱9例占35%,畏寒发热8例占31%,骶管内感染4例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敏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4年29卷1期 36-37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幼儿行骶管阻滞时,丙泊酚合用小剂量氯胺酮对幼儿循环呼吸与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将30例行骶管阻滞的3岁幼儿随机分为两组(n=15):A组微泵输注丙泊酚1.5 mg/kg,继之微泵输注丙泊酚1 mg*kg-1*h-1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繁富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2卷25期 115-116页
【摘要】 目的 观察骶管内注射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8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实施骶管内注射药物治疗,观察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89例患者治疗1个月后,显效59例(66.29%),有效26例(29.21%),无效4例(4.4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延亭 宁文才 等 《河北中医》 2003年25卷1期 48-50页ISTIC
【摘要】 <篇首> 1999~2002年,我们应用骶管内药物注射、手法按摩、中药内服外敷、理疗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1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卫红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8期 756-758页
【摘要】 基础麻醉+骶管阻滞被广泛应用于小儿下腹部、会阴和下肢手术。传统的骶管阻滞方法,进针方向把握不好,难免阻滞失败,同时由于小儿骶管内血管丰富,传统方法易损伤血管,局麻药中毒等并发症也较易发生。为此我院麻醉科将改良骶管阻滞法应用于小儿麻醉中,现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毅 张晓霞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2012年3期 125-126页
【摘要】 目的:对2-6 岁患儿下腹部以下部位的麻醉用药观察,并对比氯胺酮-咪达唑仑复合骶管麻醉和常规氯胺酮-咪达唑仑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30 例2-6 岁进行下腹部以下部位手术的患儿按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常规麻醉组(氯胺酮-咪达唑仑组,K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雪梅 吴龙玉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28卷20期 3066,306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盐酸丁卡因胶浆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需要行RPH的患者随机分为用药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用石蜡作为润滑剂挤入肛管后,安上扩肛器行RPH;用药组在肛管内挤入局麻药盐酸丁卡因胶浆3~5 mi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开明 李长科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1年24卷2期 105-107页
【摘要】 目的:探讨单剂量吗啡复合纳络酮用于肛肠科手术术后骶管内镇痛的疗效与副作用.方法:选择90例ASAⅠ~Ⅲ级择期行肛肠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N(吗啡0.08 mg/kg+纳络酮0.002 mg/kg)组,R(吗啡0.08mg/kg+雷莫司琼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玉萍 《地方病通报》 2008年23卷4期 87页
【摘要】 目的 解决肛肠科病人术后的疼痛问题.方法采用骶管内注入吗啡的方法.结果对103例病人的临床观察,发现骶管内注入吗啡止痛比肌肉注射杜冷丁止痛效果更明显,用药量少,避免了术后剧烈疼痛带来的不良因素,提高了病人的休息质量,融洽了医患关系.结论肛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瑞英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6年3卷6期 117页
【摘要】 <篇首> 亚甲蓝局部注射在肛肠手术后镇痛中被广泛应用,但因其起效慢,在骶管麻醉作用消失后和亚甲蓝起效之前有一段镇痛空档时间,在这期间,病人要忍受剧烈的术后疼痛.近年来我院试用在骶管麻醉时加入少量阿片类药物曲马多,以弥补亚甲蓝术后镇痛的不足,同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尚志华 赵小溪 《按摩与导引》 2004年20卷2期 53页
【摘要】 <篇首> 临床上应用骶管内滴注药物(简称骶滴)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能迅速缓解疼痛,但许多患者不能根本消除肢体远端痛麻不适症状.我们对45例骶滴后遗留症状的腰突症患者运用手法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随访3个月未有复发.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丹 余灵辉 《江西中医药》 2003年34卷11期 27-28页CA
【摘要】 <篇首>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外伤或退行性变,致腰椎纤维环膨出或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根,以腰腿疼痛及功能障碍为主症.笔者运用骶管内药物注射、手法按摩、针灸、牵引、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针灸配合牵引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