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2
- 20
- 19
- 10
- 9
- 9
- 7
- 7
- 5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包云 丁岩冰 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6年29卷34期 51-5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黏膜下注射法在结肠镜下大肠腺瘤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聚乙二醇口服补盐液对患者进行肠道清洁,结肠镜下先用结肠镜注射针在腺瘤基底部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溶液,使局部黏膜隆起后,再用氩离子凝固术或电凝、电切治疗.结果 共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渝 何川 等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8年47卷11期 865-86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内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胃肠镜黏膜活检已经成为胃肠道疾病临床诊断最常见的项目之一. 临床进行胃肠镜黏膜活检主要目的 是通过病理明确病变性质,使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1].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勇 王辉 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8年35卷7期 482-48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比较黏膜下预注射联合水下内镜黏膜切除术(EMR)与传统EMR在整块切除结直肠无蒂/扁平肿瘤的可行性与效果差异.方法 120例5~30 mm结直肠无蒂/扁平肿瘤分别采取预注射水下EMR或传统EMR切除,比较两组内镜整块切除率.结果 5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东旭 李茹柳 等 《中药材》 2018年41卷12期 2886-2892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水提物对吲哚美辛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从多胺及其调控的紧密连接和粘附连接蛋白表达角度探讨四君子汤防治胃黏膜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皮下注射吲哚美辛(40 mg/kg)7 h后处死,计算各组胃黏膜损伤大体评分,组织切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小建 柳刚 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8年35卷1期 37-4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注射纳米碳淋巴示踪剂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福州总医院行胃癌D2根治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于术前24 h在肿瘤周围黏膜下注射纳米碳混悬液,B组先行黏膜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钟 马明 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8年35卷3期 190-19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前黏膜下注射可溶性止血绫的运用价值.方法 分别使用生理盐水溶解的液态可溶性止血绫(可溶性止血绫组)、甘油果糖(甘油果糖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给12只新西兰大白兔进行胃黏膜下注射,测量并分析注射部位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玉琼 屈潇潇 等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18年34卷4期 479-4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钙结合蛋白(calbindin,CB)在阿片类诱发便秘(opioid induced constipation,OIC)大鼠结肠黏膜下层的表达变化.方法:经腹腔注射μ阿片受体(μopioid receptor,MOR)选择性激动剂...
【关键词】 阿片类诱发便秘(OIC);μ阿片受体(MOR);钙结合蛋白(C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珊 任于晗 等 《中华消化杂志》 2017年37卷5期 340-3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食管血管瘤是来源于间叶组织的一类良性肿瘤,临床上较为罕见[1].患者常缺乏典型临床症状,存在潜在破裂出血的风险.传统治疗方法以定期随访、外科手术、内镜下套扎和硬化剂注射为主.随着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的广泛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强 张金坤 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6年33卷6期 403-404页ISTICPKUCSCD
【摘要】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lateral spreading tumors,LSTs)的内镜下治疗方法,目前主要有EMR和ESD。1983年平尾等发明了局部注射肾上腺素后内镜下切除法治疗早期胃癌[1],是一种特殊类型的EMR,随着ESD技术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小云 蒋海忠 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6年33卷4期 263-264页ISTICPKUCSCD
【摘要】 例1患者男,77岁,反复大便性状改变4年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解糊状便,无黏胨脓血,量较多,1次/d,无里急后重,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1个月前外院肠镜诊断:直肠巨大腺瘤,结肠多发性息肉。活检病理诊断:(直肠)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 李文桂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41卷1期 69-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重组两歧双歧杆菌(rBb)疫苗不同途径免疫BALB/c小鼠后不同时间诱导的免疫应答作用,阐明该疫苗的免疫应答机制.方法:将8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44只,分别经皮下注射(皮下注射组,SC组)和鼻腔黏膜(鼻...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重组两歧双歧杆菌(pGEX-Sj26GST)疫苗;脾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磊 王璐 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5年2期 107-11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中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探讨其最佳浓度。方法128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均分成4组,A 组使用生理盐水作为黏膜下注射液,B 组、C 组和 D 组则分别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刚 冯立民 等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2年19卷10期 777-77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LN)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1例胃癌患者,术前经胃镜于病灶周围黏膜下注射锝标记的锍胶体,术中于病灶周围浆膜下注射亚甲蓝,待淋巴结蓝染后,用γ探测议检测SLN,分析SLN的检出率、敏感性、准确率和阴性判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尚惺杰 王昌雄 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2年15卷4期 407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肠道气囊肿症(pneumatosis cystoids intestinalis,PCI)是指在肠道黏膜下或浆膜上存在很多气囊的一种少见疾病,由于大多发生在结肠,故称之结肠气囊肿病[1].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与内镜检查,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友生 邓毕华 等 《中华外科杂志》 2012年50卷5期 457-45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间质性膀胱炎( interstitial cystitis,I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膀胱区或耻骨上区疼痛,尿急、尿频、尿痛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发病率为0.1%~1.0%,女性高于男性,不同国家的发病率报道有所不同[1-4].IC尚没有一种确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静 吴靖芳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年33卷13期 1358-13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三叶因子2(trefoil factor family 2,TFF2)在血清、胃液和胃黏膜组织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溃疡组(n=42)、盐水组(n=42)、正常组(n=6),胃前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霞 赵宏贤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11年38卷23期 4843-4844,485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2 (GLP-2)在SAP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保护作用. [方法]健康纯系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假手术组),胰腺炎组(SAP组),治疗组(SAP+GLP-2组).采用胰管逆行注射3%牛磺胆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令狐恩强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1年28卷9期 530页ISTICPKUCSCD
【摘要】 内镜下切除后的残留病变一直是困惑消化内镜医师的主要问题,主要原因是病变位于瘢痕组织上,黏膜下注射病变局部不抬举,使用激光、微波、射频、电凝等损毁性方法,常常不能达到完全切除的目的,容易导致复发,如何能够更完整的切除病变,降低复发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广飞 赵健亚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10年37卷9期 1626-162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羧甲基壳聚耱对大鼠乙酸型胃溃疡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硫糖铝组和羧甲基壳聚糖组.用20%乙酸0.05 ml浆膜下注射法建立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造模3 d后开始灌胃给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宏 程斌 等 《针刺研究》 2010年35卷5期 323-32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胃黏膜损伤后伊文思蓝(EB)渗出穴区肥大细胞聚集数量和脱颗粒变化及其局部P物质(SP)的表达,以揭示病理状态下穴位的组织细胞特征,确定肥大细胞和SP参与穴位敏化的过程.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采用空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江 马全福 等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09年32卷2期 165-16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异位胃黏膜显像结合腹腔镜在小儿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反复便血或黑便的病例行异位胃黏膜显像和腹腔镜探查术17例.异位胃黏膜显像方法:静脉注射99mTcO<,4-后立即行动态显像,每5 min-帧,持续30 min,然后在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海梁 叶定伟 等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9年30卷1期 32-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的不良反应特点和相应处理方法. 方法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58例.男44例,女14例.平均年龄50(34~79)岁.49例口服索拉非尼400 mg每日2次单药治疗,9例在标准剂量基础上联合使用干扰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贵勇 武育卫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年31卷16期 1527-15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在食管肿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利用染色内镜及超声内镜探测病变范围及侵犯深度,对位于黏膜层及黏膜肌层的早期癌、癌前病变、黏膜下肿瘤等病变行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巍峰 姚礼庆 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9年12卷4期 420-421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术后迟发性大出血的原因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7例PPH术后迟发性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PPH术后迟发性大出血的发生率为1.8%...
【关键词】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痔;术后出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忠生 令狐恩强 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8年25卷11期 578-58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操作方法、疗效、并发症等.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按照入选标准选取食管、胃、结直肠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28例,共治疗病变29处.内镜下明确病变边界,采用氩离子凝固(APC)或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令狐恩强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8年25卷11期 562-56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发现与切除消化道早癌与癌前病变,一直是内镜医师关注的焦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最早是南1973年Dyhle等[1]首先报道的黏膜下注射牛理盐水切除结肠无蒂息肉的方法发展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平红 姚礼庆 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8年25卷11期 570-57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胃镜发现的食管早癌和上皮内瘤变、深度未超越黏膜卜层者15例进行ESD治疗:(1)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变;(2)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3)沿病变下方黏膜下层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勇 布静秋 等 《中华核医学杂志》 2008年28卷2期 97-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前哨淋巴结(SLN)显像等指导活组织检查技术(SLNB)在口腔鳞癌分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Cn0期口腔癌患者31例,肿瘤旁黏膜下注射专利蓝和99Tcm-右旋糖酐(DX),分别采用蓝染法、淋巴显像法、术中γ探测法定位SLN.行常规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莉蓉 李文桂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7年26卷5期 481-48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检测多房棘球绦虫(Em)重组BCG-Em14-3-3疫苗对原头蚴攻击小鼠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重组BCG-Em14-3-3疫苗免疫Balb/c 小鼠8周后,用50个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蚴腹腔注射进行攻击,攻击感染后18周剖杀小鼠,分离...
【关键词】 棘球蚴病;重组BCG-Em14-3-3疫苗;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平红 姚礼庆 等 《中华消化杂志》 2007年27卷9期 604-6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巨大平坦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胃镜发现≥2 cm的胃平坦病变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ESD治疗,其操作步骤为:①黏膜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抬高病变,使病变与肌层相分离;②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