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9
- 7
- 13
- 3
- 17
- 14
- 11
- 8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袁洪艺 杜灵通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8期 3515-35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荒漠草原区人工灌丛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力(GPP)和蒸散(ET)如何响应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关乎干旱半干旱风沙区生态建设的可持续性.利用参数优化后的生物群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Biome-BGC)模型和气象环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盈盈 刘旻霞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3期 5542-55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草甸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区域尺度草甸生态系统碳通量的精准模拟,可以为揭示草地碳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反馈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生态过程模型则是分析和预测区域碳平衡的重要途径.以甘南州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洪艺 杜灵通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3期 5546-55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荒漠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为脆弱且受人类干扰较为严重的生态类型之一,精准模拟其碳水通量及对人为干扰的响应,不仅能够揭示其复杂的生态学过程,而且还可为人为生态修复和保护提供决策依据.生态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水循环过程,但模型众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廷龙 孙睿 等 《生态学杂志》 2011年30卷2期 408-41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态过程模型建立在明确的机理之上,能够较好地模拟陆地生态系统的行为和特征,但模型众多的参数,成为模型具体应用的瓶颈.本文以Biome-BGC模型为例,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对其生理、生态参数进行优化.在优化过程中,先对待优化参数进行了选择,然后...
【关键词】 碳通量;Biome-BGC模型;参数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廷龙 孙睿 等 《生态学杂志》 2011年30卷9期 2099-210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Biome-BGC模型通过耦合植被、土壤与大气间的水分与CO2交换过程,实现植被生产力的模拟,但土壤水平衡模块的不够完善,导致在长时间无降水情况下植被生产力模拟存在较大误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Biome-BGC模型中土壤水分胁迫气孔导度方...
【关键词】 哈佛森林;Biome-BGC模型;碳通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蓝霄 李雅婧 等 《林业科学研究》 2023年36卷3期 1-10页
【摘要】 [目的]探究刺槐人工林生产力和内在水分利用效率(iWUE)的影响因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法]使用过程模型Biome-BGC对我国半湿润区内比较干旱的陕西省白水县和比较湿润的河南省民权县的刺槐人工林模拟净初级生产力(NPPs),并用实测...
【关键词】 刺槐;Biome-BGC模型;水分利用效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乐 杜灵通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2期 657-6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但其碳循环过程如何响应气候变化尚不明确.基于Biome-BGC模型和1958-2017年的气象观测资料,模拟了宁夏盐池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在4种不同气候情景下的碳储量变化.结果 表明:(1)4种气候情景下,盐...
【关键词】 荒漠草原;碳循环;Biome-BGC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满春 朱丽平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7期 2378-23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中国北方杨树人工林碳水通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制定合理的经营管理措施以应对区域的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杨树人工林碳水通量的连续监测数据和对Biome-BGC模型参数的校准,模拟分析杨树人工林碳水通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对气候...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Biome-BGC模型;气候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越 刘康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9年27卷3期 235-24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秦岭北坡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的碳源/汇动态,运用BIOME-BGC模型模拟了1959-2016年太白红杉生产力、碳储量和碳利用效率(CUE),并利用气候情景设定方法预测碳源/汇功能的未来趋势.结果表明,58年间太...
【关键词】 BIOME-BGC模型;太白红杉;植被生产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宏新 桑卫国 《植物学报》 2004年46卷11期 1281-1291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利用生态系统模型BIOME-BGC模拟北京东灵山地区辽东栎(S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对全球气候变化潜在响应.首先,BIOME-...
【关键词】 BIOME-BGC模型;气候变化;辽东栎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书恒 侯丽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20期 7435-74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Biome-BGC模型模拟了1960-2013年太白山太白红杉林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对其与太白红杉的径向生长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NPP值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960-2013年太白山太白红杉林北坡NPP年均...
【关键词】 Biome-BGC模型;NPP;树木年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燕瓷 马友鑫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7期 5732-57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西双版纳橡胶适宜种植区(海拔550-600m)的橡胶林(Hevea brasiliensis)为研究对象,应用参数同化后的Biome-BGC模型模拟了1959-2012年橡胶林的碳循环.结果表明,(1)与涡度相关监测结果相比,橡胶林年总初...
【关键词】 橡胶林;净生态系统交换量;Biome-BGC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云 胡方清 等 《生态学杂志》 2025年44卷4期 1284-129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净初级生产力(NPP)是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状况的重要指标,精确评估森林NPP变化以应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意义.以江西省修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参数本地化后的Biome-BGC模型模拟了 1960-2021年6种亚热带典型森林NPP动态变化,...
【关键词】 Biome-BGC模型;气候变化;森林类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平衡 王权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9年17卷5期 494-50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BIOME-BGC模型对广东鹤山的马占相思(Acaciamangium)人工林生态系统1985~2100年间的碳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马占相思生物量在前12 a增长较快,之后增长缓慢,最终达到300 t hm-2;预计2...
【关键词】 BIOME-BGC模型;碳贮存;生物量分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薇 余新晓 等 《广东农业科学》 2012年39卷7期 69-72页
【摘要】 应用BIOME-BGC模型模拟估算了1974-2010年间北京百花山华北落叶松林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并分析了不同CO2浓度和气候变化情景对NPP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模拟出的NPP总体上高于样地实际的测定值,平均值相差范围为-13.6...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气候变化;BIOME-BGC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文海 吕锡芝 等 《广东农业科学》 2012年39卷6期 4-7页
【摘要】 应用BIOME-BGC模型模拟估算了1974-2010年北京十三陵油松林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并分析了不同CO2浓度和气候变化情景对NPP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模拟所得NPP与实际测定值相差8.9%,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现出低值高值的波...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气候变化;BIOME-BGC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敏锐 余新晓 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年38卷11期 46-48页
【摘要】 应用BIOME-BGC模型模拟北京十三陵林场油松林净初级生产力对不同气候变化情景的响应.在模拟时设置了本底、CO2浓度加倍、气候变化、CO2浓度和气候同时变化4类8种不同气候情景,其中气候变化设置为温度升高3.5℃、降水增加14%.模拟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晨凤 贺丽 等 《生态学杂志》 2024年43卷6期 1833-184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若尔盖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同时也是我国黄河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关键区域,然而目前针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该地区的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情况还不清楚.本文基于Biome-BGC模型,模拟了2007-2021年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若尔盖地区4种...
【关键词】 Biome-BGC模型;气候变化;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旭华 于大炮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0年31卷3期 706-7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林龄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通量的一个关键因子.量化森林生产力随林分发育的变化规律,对于优化林龄结构,促进资源利用最大化,更好地发挥森林在调节CO2吸收、储存和释放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本研究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法,在露水河林区设置12块不同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腾艳 毛方杰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9年30卷5期 1743-175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竹林具有高效的固碳能力,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目前大尺度竹林碳储量估算误差大,导致竹林碳储量时空格局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本研究以浙江省为例,耦合遥感数据和BIOME-BGC生态系统过程模型模拟1984-2014年浙江省竹林...
【关键词】 竹林;地上碳储量;BIOME-BGC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旭华 孙建新 《植物生态学报》 2018年42卷12期 1131-114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态过程模型的发展为研究者在长时间序列和区域尺度的研究提供了便利,但模型模拟的准确性受到模型自身结构、模型参数估计合理性的影响.敏感性分析能够定量或定性筛选出对模型模拟结果影响较大的敏感参数,是模型参数校准过程中的重要工具,也是建模和应用的...
【关键词】 敏感性分析;傅里叶幅度灵敏度检验扩展法;净初级生产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一哲 张廷龙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1期 84-9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态过程模型是当前研究陆地生态系统水循环、碳循环有力的工具,但此类模型参数众多,参数的合理取值对模型模拟结果有重要影响.以往研究对模型参数的敏感性以及参数的优化取值有诸多的分析和讨论,但有关参数最优取值的时空异质性关注较少.本文以BIOME...
【关键词】 BIOME-BGC模型;敏感性;参数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廷龙 孙睿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3年24卷10期 2746-275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模型模拟和站点观测是陆地生态系统水、碳循环研究最主要的两种手段,但各有优势和不足,若二者相互结合,则能更准确地反映生态系统水、碳通量的动态变化.数据同化为模型与观测结合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采用哈佛森林环境监测站相关数据,利用集合卡曼滤...
【关键词】 Biome-BGC模型;集合卡曼滤波;数据同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越 导师:刘康 西北大学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气候变化和CO2浓度升高改变植物生长条件,影响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和水分循环过程,对植被总初级生产力、净初级生产力、净生态系统生产力产生重大影响,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生产力的动态与响应具有明显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秦岭作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斯瑶 导师:王权 张振振 浙江师范大学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建立在植物生理生态机理上的过程模型Biome-BGC能够较好地模拟陆地生态系统的行为和特征,评价并预测气候变化情况下区域以及全球的碳水循环过程与时空分布,是当前分析与预测大尺度生态系统过程的重要手段。现有基于Biome-BGC的研究多侧重于...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 ; Biome-BGC模型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瑜 导师:黄明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业资源利用 土壤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植被盖度的提高可以有效减小土壤侵蚀,但不同立地条件,植被恢复的适宜盖度不同.黄土高原从东南到西北多年平均降水量由700mm递减至200mm左右,土壤质地渐次变粗,蒸发性增强,植被类型由乔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德成 罗格平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期 81-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为例,利用改进后的Biome-BGC模型分别模拟了仅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化与放牧联合作用下研究区不同海拔梯度3种山地草原生态系统(低山干旱草原(Lower\mountain arid grassland,LAG),森林草甸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亓伟伟 牛海山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6期 1713-17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低温被广泛认为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首要限制性因子,因此增温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初级生产力,但是也可能由于土壤水分、N素营养状况的改变形成新胁迫而抑制生产力提高.此外,生态系统呼吸由于增温而提高的幅度也可能高于初级生产力提高的幅度,造成总碳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慧卿 刘琪璟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11期 5314-53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应用生物地球化学模型BIOME-BGC模型估算了1993~2004年红壤丘陵区湿地松林总第一性生产力(GPP)、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并分析GPP、NPP年际变化对气候的响应以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GPP、NPP的响应.结果表明,湿地松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敏锐 余新晓 等 《生态环境学报》 2010年26卷6期 1278-1283页
【摘要】 应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型BIOME-BGC估算了1977-1992年北京妙峰山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林的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并分析气候对NPP年际变化的影响以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对NPP的影响.结果表明:19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