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94
- 26
- 5
- 3
- 181
- 125
- 86
- 70
- 4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秦文宽 张秋芳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4年48卷4期 403-41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受到土壤有机碳动态的调控.以往的研究开发了多样化的增温方法(如室内培养实验、野外增温实验和温度梯度采样等)来探究土壤有机碳动态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及其机制.然而,由于不同增温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有关增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学渊 高翠萍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4年48卷10期 1291-130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CH4和CO2通量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因素,然而在不同冻融阶段土壤CH4和CO2通量如何响应气候变暖和氮沉降仍未清楚解析.该研究以内蒙古荒漠草原开展了 18年的增温和氮沉降野外控制实验为基础,使用S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雨鑫 苑丹阳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3年47卷8期 1144-115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桦木属(Betula)树种作为北方温带森林的先锋树种,在次生林恢复中起重要作用.在当前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桦木属不同种类树干木质部解剖特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策略还知之甚少.该研究以黑龙江省穆棱市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3种天然桦木: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先亮 常永兴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7年41卷3期 279-28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大兴安岭是我国气候变暖的敏感地区.为比较在升温过程中不同地区落叶松(Larix gmelinii)径向生长对温度的响应差异,在大兴安岭主脉南段、中段和北段进行树木年轮取样,建立了各点年轮宽度年表,根据年表第一主成分载荷系数分类最终合成南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红 徐健程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6年40卷9期 871-88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气候变暖正持续影响着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异速生长关系被认为是生物界中的一种普遍规律,但我们对于气候变暖如何影响植物异速生长特征所知甚少。该文采用开顶式增温小室对野外自然生境进行模拟增温的方法,研究了气候变暖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云霞 徐萱 等 《生物多样性》 2016年24卷12期 1353-136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森林群落的动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林下的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幼苗幼树对于森林的更新及动态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百山祖常绿阔叶林群落下层植物物种组成和分布的动态变化,我们分析了2003-2013年间百山祖5ha森林动态样地灌草层物种(包括DB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雯嘉 耿婷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5年26卷1期 249-25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究近20年气候变暖对东北地区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利用东北三省近20年水稻生育期、产量数据和气候观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9-2009年东北三省水稻生长季日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均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启超 王晓春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5年26卷7期 1935-194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运用树木年轮学方法,建立了小兴安岭丰林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2个红皮云杉树轮宽度年表,研究其与局地温度、降水、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及大尺度气候因子的关系,探讨红皮云杉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分析其近几十年衰退的原因.结果表明:小兴安岭红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良军 杨婧雯 等 《生态学杂志》 2015年34卷8期 2085-209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建立小兴安岭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内林隙与非林隙红松、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轮宽年表,分析林隙干扰(微环境差异)和1980年后显著升温对树木径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升温减缓了非林隙红松生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元恒 韩国栋 等 《生态学杂志》 2014年33卷4期 849-85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物候是响应气候变化的敏感生物指示性状,在气候变暖并伴随着大气氮沉降增加的背景下,物候变化是气候变迁导致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变化的重要机制.本研究在以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为建群种的内蒙古荒漠草原设置了增温、氮素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彦会 周广胜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3年37卷12期 1153-116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全球变暖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该文介绍了红外加热技术的原理、增温效应及其优缺点,重点从植物物候、光合生理、生长发育、群落结构和功能、土壤特性,特别是植物群落地下过程方面,系统综述了基于红外加热技术模拟气候变暖对草地生态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文涛 江源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3年37卷12期 1142-115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使用树轮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山西芦芽山建群种白杆(Picea meyeri)径向生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状况,发现随着气温升高,不同海拔白杆生长与气候因子关系的变化存在差别.研究区气温可以分为1958-1983年的气温降低阶段和1984-2007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晓春 王位泰 等 《生态学杂志》 2010年29卷1期 50-5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六盘山东西两侧甘肃平凉市的崆峒、静宁站1971-2008年气温资料及1987-2008年在崆峒所设苹果观测点物候观测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苹果物候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甘肃平凉自1971年以来,气温呈现出明显的线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管超 张鹏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7年41卷3期 301-31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物结皮土壤呼吸是干旱区碳循环的重要参与者,是了解荒漠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但有关生物结皮土壤呼吸对水热因子的响应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难以在区域尺度上准确评估生物结皮土壤系统碳排放对水热因子变化的响应及反馈方向和程度.该文以腾格里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秋芳 吕春平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6年40卷12期 1230-123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温度通常被认为是植物生长和生产的重要限制因子,全球变暖严重影响生态系统,但全球变暖对亚热带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叶片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并不甚清楚。该研究在野外利用电缆对土壤增温,设置对照和增温2种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生态学杂志》 2009年28卷11期 2393-240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高山林线作为森林向苔原过渡的敏感带,历来被生态学家视为生态脆弱区、外界干扰信号的放大器和全球变化重要的预警区.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研究关注全球变化对高山林线的影响,这一阶段针对林线海拔高度、纬度位置之间的关系及对未来热环境的响应研究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Eleni,Vergadi ; Glykeria,Rouva ; 等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年19卷11期 MEDLINEC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Juan D,Franco-Navarro ; Yaiza Gara,Padilla ; 等 《Physiologia plantarum》 e70332页SCIMEDLINECABP
【关键词】 agriculture technologies;climate change;crop productio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Yuan,Sun ; Han Y H,Chen ; 等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25年122卷35期 e2426200122页SCIMEDLINECAB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Mirte C M,Kuijpers ; Catherine V,Quigley ; 等 《Proceedings. Biological sciences》 2025年292卷2040期 20242520页SCIMEDLINECABP
【关键词】 climate warming;cyanobacterial harmful algal blooms;heat shock protein gene expressio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Elise M,Olson ; Jasmin G,John ; 等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25年31卷7期 e70360页SCIMEDLINECAB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Josef P,Halda ; Jan,Košnar ; 等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25年15卷7期 e71848页SCIMEDLINEBP
【关键词】 Arctic;Scandinavia;biocrus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Fhallon,Ware-Gilmore ; Mario,Novelo ; 等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23年378卷1873期 20220011页SCIMEDLINEBP
【关键词】 adaptation;climate warming;heat shoc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Jeanette B,Moss ; Kirsty J,MacLeod ; 《Oecologia》 2022年200卷1-2期 259-271页SCIMEDLINEB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Carolina,Tovar ; Sidonie,Bellot ; 等 《Proceedings. Biological sciences》 2025年292卷2049期 20250245页SCIMEDLINECAB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Francois,Lapointe ; Raymond S,Bradley ; 等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20年117卷44期 27171-27178页SCIMEDLINECABP
【关键词】 Arctic climate;Atlantic multidecadal variability;global warmin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Angela R,Eads ; Jonathan P,Evans ; 等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16年6卷18期 6578-6585页SCIMEDLINEBP
【关键词】 Broadcast spawn;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climate chang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Raquel,Alfaro-Sánchez ; Andrew D,Richardson ; 等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24年121卷50期 e2411721121页SCIMEDLINECAB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Keith N,Musselman ; Nans,Addor ; 等 《Nature climate change》 2021年2021卷 SCIMEDLINE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MELT;SNOW TREND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John,Lynch ; Michelle,Cain ; 等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 ERL [Web site]》 2020年15卷4期 044023页SCIMEDLINE
【关键词】 GWP*;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carbon dioxide warming equivalen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