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46
- 59
- 1
- 10
- 7
- 5
- 4
- 4
- 287
- 234
- 226
- 134
- 13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许晓慧 刘一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4年46卷2期 232-241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物体的DNA常遭受着来自体外和体内各种因素的攻击,其中DNA双链断裂(DSB)是严重的一种DNA损伤方式.为了保证遗传信息的稳定性,生物体自身存在应对DNA损伤的修复机制.同源重组修复是精确的修复DSB的方式,MRE11-RAD50-NB...
【中文期刊】 欧海峰 王梦婷 等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023年29卷5期 320-325页
【摘要】 通过对水模体和微观细胞的模拟,计算碳离子束对人类唾液腺(HSG)细胞的DNA损伤,进一步计算了碳离子束的相对生物学效应(RBE).借助蒙特卡罗工具 GATE/Geant4,设定单能400MeV/u的碳离子束入射水模体,模拟12C及其碎片在不...
【中文期刊】 黄霁月 王聪 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2年43卷6期 17-35页
【摘要】 减数分裂是真核生物有性生殖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单倍体配子所必需的生命过程。重组是减数分裂的核心事件之一,既增加了同源染色体间遗传信息的交换,又保证了其在减数分裂后期Ⅰ的正确分离。因此,减数分裂重组不仅增加了后代遗传多样性,还是作物遗传育种的...
【中文期刊】 《世界胃肠病学杂志(英文版)》 2005年11卷42期 6694-6700页 SCIMEDLINEISTIC
【摘要】 AIM: To determine the DNA binding activity and protein levels of the Ku70/80 heterodimer, the functional mediator of the...
【关键词】 Colorectal cancer; Colon adenoma; D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中文期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英德文版)》 2013年33卷1期 43-50页 SCIMEDLINE
【关键词】 benzene; D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catalytic subunit; 2-(morpholin-4-yl)-benzo[h]chomen-4-one;
【中文期刊】 孙婷 丁为民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36卷4期 472-47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S期细胞热损伤后DNA双链断裂形成规律,以阐明S期细胞热敏感原因,并分析DNA双链断裂延迟性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分析热损伤后细胞周期阻滞;EdU掺入实验检测DNA复制能力;血清饥饿法同步H1299细胞周期;中性彗星实验动...
【中文期刊】 徐畅 王彦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5年35卷1期 49-5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上皮细胞转化基因1(Net1)对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及相关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辐射后细胞中Net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RNAi干扰技术抑制细胞中Net1的表达,用克隆形成率分析细胞的辐射敏感性;...
【关键词】 神经上皮细胞转化基因1; 辐射敏感性; DNA双链断裂;
【中文期刊】 毕建平 马虹 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2期 148-152,15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盐酸埃克替尼联合放疗抗肿瘤的效果及机制。方法建立裸鼠人大肠腺癌HT29细胞株荷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盐酸埃克替尼组、放疗组、联合治疗组,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肿瘤组织γ-H2AX、53BP1表达,及细胞增殖相关抗原Ki-67和...
【中文期刊】 张亚平 张旭霞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4年34卷5期 329-33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索α粒子照射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双链断裂(DSB)的修复特点及与染色质结构的关系,为其作为α核素内照射鉴定指标和生物剂量估算指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4名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0.5 Gyα粒子和γ射线照射,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照...
【中文期刊】 常丽贤 曾慧敏 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3年21卷3期 692-695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研究从DNA双链断裂同源重组修复角度探讨UNC13D(秀丽新小杆线虫)基因参与Ⅲ型家族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familial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type 3,FHL3)的发病机...
【关键词】 Ⅲ型家族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UNC13D基因; DNA双链断裂;
【中文期刊】 樊嵘 张士猛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1年31卷5期 511-51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Tip60对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siRNA和Tip60乙酰转移酶抑制剂漆树酸,抑制U2OS细胞中Tip60的表达或乙酰转移酶活性;用克隆形成率分析细胞对60Co γ射线的敏感性;采用γ-H2AX原位免疫荧光集...
【中文期刊】 刘庆 王梦漪 等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1年19卷8期 577-581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对博莱霉素诱导HepG2细胞DNA双链断裂(DSB)损伤修复关键因子羧末端结合蛋白反应蛋白(CtIp)的影响.方法 建立稳定表达HBx的HepG2肝癌细胞株(HepG2-HBx)及空质粒对照细胞株(He...
【中文期刊】 樊丽辉 陈俊磊 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0年31卷2期 213-217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DNA双链断裂修复基因NBS1多态性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设计,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575例患者和575名对照的NBS1基因多态.结果 对照组和病例组NBS1 rs1805794的C/C、C/G、G/G...
【关键词】 肺肿瘤; DNA双链断裂修复基因NBS1; 基因多态;
【中文期刊】 董晓荣 董继华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0年30卷5期 535-53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能否抑制电离辐射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及其机制.方法 用1.0μg/ml丹参酮ⅡA处理小胶质细胞12 h,体外接受137Cs γ射线照射2、4、8、16和32 Gy后,用实时PCR检测致炎因子的变化,Western blot...
【中文期刊】 王宏 刘强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9年29卷6期 564-56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细胞DNA辐射损伤修复时效性,拟合修复曲线和修复平面模型,提高其在辐射生物剂量估算中应用的准确性.方法 通过对离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用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3、24、48和72 h进行中性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辐射诱导的DNA双链断裂...
【中文期刊】 严珊珊 刘志刚 等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09年18卷1期 33-36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Ku70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23例鼻咽癌石蜡标本中Ku70的表达情况,根据免疫反应强弱将其分为高表达和低表达两组(阴性表达归入低表达组),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Ku70表达高低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
【中文期刊】 孙建湘 孙伟建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8年28卷5期 495-498,52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不同组织来源癌细胞株和人体肿瘤组织原代细胞的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的个体差异性,探寻预测癌细胞辐射敏感性的生物指标.方法 60Coγ射线照射诱发DNA损伤,脉冲电场凝胶电泳检测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法检测细胞辐射...
【中文期刊】 刘凌波 田蕾 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7年15卷1期 10-15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MRE11在DNA损伤反应的信号转导通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查明hMRE11与依托泊甙所致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 DNA双链断裂的关系.在依托泊甙(VP-16)处理U937细胞后,运用脉冲凝胶电泳(PFGE)检测DNA双链断裂,...
【中文期刊】 王竹 杨丽艳 等 《临床检验杂志》 2018年36卷2期 142-147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肺正常上皮细胞(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HBE)中磷酸化组蛋白H2AX(phosphorylated H2AX,γH2AX)和p53结合蛋白1(p53-Binding protein 1,...
【关键词】 磷酸化组蛋白H2AX; P53结合蛋白1; DNA双链断裂;
【中文期刊】 周小娟 张叠阔 等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7年23卷3期 233-237,242页 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astrocyte elevated gene-1,AEG-1,又称MTDH)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简称头颈鳞癌)放疗抵抗的影响.方法 Western blotting检测放射线照射后头颈鳞癌细胞MTDH蛋白...
【中文期刊】 曹寒雨 楼江燕 《现代肿瘤医学》 2016年24卷4期 657-659页 ISTICCA
【摘要】 卵巢癌发生发展与DNA损伤累积引起的基因不稳定性和细胞行为异常密切相关.DNA双链断裂修复通路中最为重要的是同源重组和非同源末端连接机制以及最近发现的微同源介导的末端修复形式,能够快速准确地修复DNA双链断裂,对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
【关键词】 DNA双链断裂修复通路; 卵巢癌; HRR;
【中文期刊】 贾金海 李勇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3年23卷24期 16-20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检测γH2AX,评估丝裂霉素对体外胃癌细胞DNA的损伤;同时,观察丝裂霉素对体外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选用丝裂霉素处理,利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γH2...
【关键词】 丝裂霉素; 胃癌SGC-7901细胞; γH2AX;
【中文期刊】 秦丹卿 孟祥宁 等 《国际遗传学杂志》 2011年34卷5期 249-255,260页 ISTICCA
【摘要】 DNA双链断裂是真核生物最严重也是最致命的DNA损伤类型,如果无法及时修复就可能启动细胞的凋亡,若是错误修复将导致基因突变或基因组不稳定性,最终会导致肿瘤的产生.非同源末端连接途径作为哺乳动物修复双链断裂的主要机制,它的功能不仅对维持基因组...
【中文期刊】 焦瑾 刘新光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2009年6卷4期 335-338页 ISTICCA
【摘要】 蛋白激酶CK2(酪蛋白激酶Ⅱ)是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信使非依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它底物众多,功能广泛.DNA断裂修复是一个涉及很多种酶和蛋白的过程,CK2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中文期刊】 聂宇 乔艳乐 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55卷4期 100-107页
【摘要】 应用锌指核酸酶(Zinc Finger Nuclease,ZFN)和序列同源的供体(Donor)作为模板,借助 DNA 的同源重组修复机制能够对动物基因组实现精确的遗传修饰。目前关于供体长度与 ZFN 介导的同源重组修复效率相关性的报道相对...
【中文期刊】 孙云 王远志 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年28卷23期 20-26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氨基酸转运载体溶质载体家族1成员5(SLC1A5)-四跨膜蛋白超家族成员1(TM4SF1)复合物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顺铂耐药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慢病毒载体构建SLC1A5稳定过表达的Eca109细胞,通过细...
【关键词】 氨基酸转运载体溶质载体家族1成员5; 四跨膜蛋白超家族成员1; RAD50双链断裂修复蛋白;
【中文期刊】 季涛涛 李桃生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24年44卷7期 562-57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使用Geant4-DNA工具包计算质子致线虫生殖细胞的DNA损伤产额及相对生物效能(RBE)值,探究质子辐照线虫的生物效应。方法:使用Geant4-DNA工具包中希尔伯特曲线构建直径为20 μm的线虫生殖细胞DNA模型;模拟100、5...
【关键词】 Geant4-DNA; 线虫; 质子;
【中文期刊】 华凌 赖有方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24年44卷12期 991-99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构建适用于蒙特卡罗径迹结构模拟的简化DNA模型,探究数个碱基对尺度上的微观结构参数对于质子生物学效应物理模拟的影响,为优化质子放疗物理模拟的建模及运算效率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参考pBR322质粒的结构,构建一个由4 362个碱基对构...
【中文期刊】 吴树恒 梁羽 等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24年46卷8期 1488-1496页 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DSB)是最严重的DNA损伤类型,研究其产生及修复机制对理解疾病发生、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测序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多种DSB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诞生,使得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检测D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