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4
- 22
- 10
- 64
- 30
- 21
- 11
- 5
- 49
- 46
- 31
- 13
- 1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曾利平 闫尧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1年7期 134-1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Ha105的生物功能进行预测,运用λ噬菌体Red重组系统介导的同源重组,在大肠杆菌BW25113中,用含有350 bp同源臂的氯霉素抗性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替换了棉铃虫病毒细菌人工染色体HaBacHZ8上的Ha105基...
【关键词】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Bro基因;基因敲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月玥 刘先凯 等 《军事医学》 2012年36卷5期 345-350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构建弗氏2a志贺菌301株赖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为将细胞培养条件下稳定同位素标记(SILAC)技术应用于志贺菌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λ-Red重组系统对弗氏2a志贺菌301株lysA基因进行缺失,对野生株和突变株进行基本...
【关键词】 志贺菌,弗氏;赖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基因缺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天 朱力 等 《军事医学》 2011年35卷12期 921-927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究gadB基因的潜在功能及其对弗氏志贺菌2a 301株致病能力的影响.方法 利用λ-Red重组系统构建弗氏志贺菌2a 301株的gadB缺失突变株,随后进行基本的表型实验测评,并初步评价其毒力,最后制备突变株和野生株全菌蛋白样品,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小青 朱力 等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10年34卷4期 351-355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翻译后修饰基因cobB和gtrⅡ对志贺菌致病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λ-Red重组系统构建福氏2a志贺菌2457T的cobB,gtrⅡ缺失突变株,进行初步的毒力评价,随后制备野生株,cobB,gtrⅡ缺失突变株的全菌蛋白样品,并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刚 宋兰 等 《生物技术通讯》 2010年21卷2期 175-17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利用Red系统构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sRNA基因E40缺失突变株.方法:选取本实验室预测并经过实验验证的sRNA基因,根据NCBI上相应的序列,设计2对引物分别扩增该sRNA基因的上下游分别长464和455 bp的同源臂...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sR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铃 蒋珂 等 《工业微生物》 2010年40卷3期 39-43页ISTICCA
【摘要】 利用Red重组系统构建了大肠杆菌JM109甘油激酶基因(glpK)和甘油脱氢酶基因(gldA)缺失的双突变菌株JM109B,然后将表达酿酒酵母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GPD1)和 3-磷酸甘油酯酶基因(HOR2)的质粒pSE-gpd1-h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延 高原 等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09年33卷4期 314-317,355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构建EHEC O157:H7 EDL933w z3672基因缺失突变体.方法:根据已知的O157:H7 EDL933基因组全序列,采用pKOBEG介导的Red重组系统,筛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替换z3672基因的阳性克隆,然后FLP位点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娜 王芃 等 《生物技术通讯》 2009年20卷2期 173-17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利用λRed重组系统敲除伤寒沙门氏菌的rfaH基因.方法:以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 Ty2,S.ty2)基因组为模板扩增得到的同源臂,与两端带有FRT位点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片段共同构建同源重组载体;以重组载体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穗生 郭媛 等 《广西科学》 2010年17卷2期 160-163页
【摘要】 对Red重组系统介导下大肠杆菌进行遗传改造的转化条件、诱导条件、复苏条件三方面实验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电转化加入的DNA为20ng,Red重组系统感受态细胞培养浓度为OD600=0.60,所需的电击感受态细胞数为3×108;对大肠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国华 刘楠 等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40卷3期 317-324页
【摘要】 大肠杆菌的rnc基因编码产物为RNaseIII酶,RNaseIII酶能降解细菌中绝大多数dsRNA.利用来源于λ噬菌体的Red重组系统和重叠延伸PCR技术(gene splicing by overlap extension PCR,SOE...
【关键词】 Red重组系统;重叠延伸PCR;RNaseIII 缺失菌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公进 马中瑞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1年31卷10期 83-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λ噬菌体Red重组系统敲除大肠杆菌O157∶H7的waaL基因.方法:以pKD4为模板扩增出与waaL基因上下游同源的、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PCR产物.然后电击转化到大肠杆菌O157∶H7中,利用Red重组系统,通过卡那霉素抗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梦雷 姜婷婷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3年39卷4期 325-3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旨在探究转录延长因子GreB对肠炎沙门菌致病力相关生物表型的影响.方法 以肠炎沙门菌ATCC13076为亲本株,利用λ-Red重组系统构建△greB基因缺失株及其回补株,测定肠炎沙门菌及其衍生菌在多种抑菌环境中生存能力、对细胞感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家莉 潘永 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52卷4期 512-518页
【摘要】 细菌的Ⅲ型分泌系统(T3SS)与毒力密切相关.为探究鼠伤寒沙门菌sRNA GcvB和伴侣蛋白Hfq对T3SS相关基因spaP、invC、invG、prgH、prgI、prgJ、prgK的调控,利用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上述基因与lacZ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巨全 宋阳 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3年54卷2期 49-55,86页
【摘要】 以E.coli DH5α为出发菌株采用pKD46质粒提供λRed重组系统完成以下三步基因敲除:大肠杆菌中RND超家族多药物抗性蛋白acrAB基因并借助其与pKD3质粒的氯霉素抗性片段同源重组被敲除;大肠杆菌中MATE家族多药物抗性蛋白yd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梅 周建光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5年32卷4期 359-364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重组工程是近几年发展的新型遗传工程技术.以PCR扩增的线性低拷贝质粒pACYCl84为载体,用Gap-repair方法从大肠杆菌DY330染色体上直接体内亚克隆了包括Red重组酶基因在内的长约6.7kb的基因序列,构建了pYM-Red重组质...
【关键词】 重组工程;Red重组系统;Gap-repai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令狐远凤 杨阳 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51卷3期 374-380页
【摘要】 为了解RybB sRNA、RNA伴侣蛋白Hfq对沙门菌外膜蛋白fadL、ybfM、ompN的作用,利用λ-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fadL、ybfM、ompN基因lac融合菌株,通过P22噬菌体转导完成颜色指示菌株中RybB、hfq基因的单缺...
【关键词】 沙门氏菌;λ-Red同源重组系统;sRNA Ryb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令狐远凤 潘永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22年53卷11期 4110-4115页
【摘要】 旨在探究Hfq与GcvB可能的作用结合位点,本研究首先筛查GcvB中Hfq结合偏好型富U基序.通过λ-Red同源重组酶系统构建GcvB富U基序突变或截短菌株,构建GcvB终止子茎延伸菌株.运用P22噬菌体转导技术构建相应的hfq基因缺失菌株...
【关键词】 沙门菌;λ-Red同源重组系统;Gcv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令狐远凤 杨阳 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51卷5期 636-643页
【摘要】 通过5'RACE技术分析fadL、ompN、ybfM mRNA的5'UTR,并筛查fadL、ompN、ybfM mRNA 5'UTR中Hfq结合偏好型基序(ARN)n.利用λ-Red同源重组酶和FLP重组酶系统构建fadL、ompN、ybf...
【关键词】 沙门氏菌;λ-red同源重组系统;伴侣蛋白Hfq;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莉 王建新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52卷2期 155-15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采用Red重组方法敲除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 z0986和z1444基因,构建双缺失突变株.方法 首先构建z0986、z1444打靶片段;其次以电击法转化感受态细胞,之后通过PCR鉴定所得菌株;最终所得阳性单克隆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阳燕 杨英明 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年43卷5期 578-5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因敲除是一项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新型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领域的机制和功能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基因敲除技术从最传统的同源重组策略发展出λRed重组系统、Cre-loxP重组系统等方法,近年又诞生了成簇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林林 王建新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51卷8期 1111-111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利用Red重组系统的同源重组功能,敲除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EHEC O157∶H7)的乙酰转移酶基因z4832,构建z4832基因缺失突变株.方法 EHECO157∶H7的基因组作为模板,PCR扩增目的基因两侧的同源臂序...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Red重组系统;乙酰转移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世宇 潘永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21年48卷11期 4192-4203页
【摘要】 为探究伴侣蛋白Hfq与GcvB及其靶基因oppA可能存在的关键作用位点,本研究通过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Hfq远端面和近端面核心氨基酸的突变菌株及Hfq C-端截短菌株,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Hfq-His6标签蛋白标签融合菌株.运用P2...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伴侣蛋白Hfq;λ-Red同源重组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朋 孙琦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904-90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Red重组系统构建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 ppk基因缺失株,并研究其生物特性。方法设计并合成一对同源臂引物,每条引物5'端与ppk基因同源,3'端与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同源,扩增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片段;制备含有p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怀彬 王娟娟 等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50卷5期 345-35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构建一种能够检测生活饮用水和污水中生物有效性铜离子的微生物报告菌株.方法:首先采用交叉PCR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与铜离子"外排泵"基因copA的启动子融合构建响应铜离子的CopAp::gfpmut2-pET28a感应元件.然后利用Re...
【关键词】 大肠杆菌全细胞报告菌株;铜离子检测;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媛 林丽华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2年7期 170-1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究pflB、frdAB、fnr和AdhE四基因缺失突变株对大肠杆菌工程菌发酵生产异丁醇的影响.运用Red重组系统敲除大肠杆菌BW25113的pflB、frdAB、fnr和AdhE基因,构建pflB、frdAB、fnr和AdhE四基因缺失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怀 于立涛 《生物技术通报》 2010年11期 177-1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L-苯丙氨酸(L-phenylalanine)是重要的食品和医药中间体.利用大肠杆菌发酵葡萄糖生产苯丙氨酸时,对葡萄糖转运起重要作用的磷酸烯醇丙酮酸糖磷酸转移酶系统(PTS)对苯丙氨酸产量有很大影响.由ptsHI-crr操纵子编码的磷酸组氨...
【关键词】 ptsHI-crr基因;基因敲除;磷酸烯醇丙酮酸糖磷酸转移酶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素芬 原志伟 等 《微生物学报》 2008年48卷2期 252-25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禽大肠杆菌Ⅰ型菌毛黏附素fimH基因的已知序列,利用λ噬菌体的Red重组系统构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国内分离株A2(血清型O2:K89)Ⅰ型菌毛黏附素fimH基因缺失突变株A2△fimH::Cat,在二次重组中利用携带能够表达FLP位点特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荣凯 王芃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08年28卷4期 39-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选择感染性噬菌体技术是研究蛋白相互作用的良好手段,获得基因Ⅲ缺陷的辅助噬菌体是构成SIP体系的关键.为制备基因Ⅲ缺失的辅助噬菌体,利用λRed重组系统将完整的噬菌体基因Ⅲ和氯霉素抗性基因整合到大肠埃希菌DH5α的染色体上组氨酸操纵元位点构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君 方宏清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08年24卷1期 46-5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利用Red同源重组技术对常用大肠杆菌表达宿主菌BL21(DE3)进行改良,构建破菌时可自动降解宿主核酸的大肠杆菌表达宿主菌,该菌株可望有助于解决因破菌时宿主菌染色体核酸释放给后续纯化重组蛋白工作带来的困难.将N端连有OmpA的信号肽的S...
【关键词】 E.coliBL21(DE3);Red同源重组系统;lpx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强 郭忠建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07年23卷5期 801-80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用Red重组系统和最近构建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bacmid在大肠杆菌BW25113中快速地敲除BmNPV orf60基因.从大肠杆菌BmDH10Bac中提取BmNPV bacmid,将其电转化到含有质粒pKD46(能表达Re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