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4
- 12
- 7
- 6
- 2
- 17
- 6
- 5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春艳 张科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1期 3729-374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受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三江平原景观生态风险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采用GIS和RS技术构建景观风险指数,结合网格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分析1976-2013年三江平原景观生态风险变化及驱动力.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1976-2013年三江平原...
【中文期刊】 张丽梅 高梅香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3期 3951-395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识别扩散限制和环境筛选在群落物种共存中的相对作用,是土壤动物群落物种共存机制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少有针对地表和地下土壤动物群落的探讨.在三江平原农田生态系统,设置一个50 m×50 m的空间尺度,探讨环境筛选和扩散限制对地表和地下土壤螨群落...
【关键词】 环境筛选; 扩散限制; 地表和地下土壤螨群落;
【中文期刊】 魏强 佟连军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4期 935-94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的一项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应用M.Hoel和T.Sterner提出的经济模型,分析了贴现率和边际价格变化综合影响下的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变化过程,研究了收入边际效...
【中文期刊】 高梅香 孙新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7期 4980-499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动物多尺度空间自相关性特征是土壤动物空间异质性和空间共存格局研究的重要基础.以土壤跳虫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实验站为研究区,于2011年8月和10月,选取具30 a以上耕作历史的旱地为实验样地,以5m为步长设置一个...
【中文期刊】 李慧 刘妍 等 《植物学报》 2014年49卷4期 440-44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2012年6月对三江平原湿地同江地区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设置了13个采样点,生境类型包括大型开阔水体、小型封闭水体、湿地型水体以及河流型水体.结果在该水域发现浮游植物共计312个分类单位,包括276种33变种3变型,隶属于8...
【关键词】 群落结构; 浮游植物; 三江平原湿地同江地区;
【中文期刊】 毛碧琦 敖长林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4期 1297-130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维持与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定量评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已成为当前生态学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以三江平原湿地为研究对象,应用选择实验法,选取湿地面积、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和自然景观等4项湿地属性,运用随机参数L...
【中文期刊】 金晓敏 李颖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0期 3286-329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完达山以北三江平原(以下简称为小三江平原)为研究区,依据样带选择原则选取具有湿地农田化典型性的区域(即典型样带).在地质地貌分区的基础上,基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集构建长时间序列的耕地和沼泽湿地动态变化数据集,利用RS和GIS...
【中文期刊】 高梅香 刘冬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6期 1782-179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地表和地下土壤动物群落空间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空间作用关系,是揭示地表-地下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及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重要基础.于2011年在三江平原农田生态系统,在50m×50m的空间尺度内,基于地统计空间分析方法,揭示地表和地下土壤螨群落...
【关键词】 空间关联性; 地表和地下土壤螨群落; 农田;
【中文期刊】 刘吉平 赵丹丹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2期 3234-324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近60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以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对1954-2010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54-2010年...
【中文期刊】 江红星 钱法文 等 《中国鸟类》 2012年03卷3期 165-179页 CSCD
【摘要】 为探讨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变化对繁殖丹顶鹤(Grus japonensis)和白枕鹤(G.vipio)的影响,2007和2008年夏季我们对该区域展开了全面地面调查:同时,通过解译1986、1995、2000和2005年4个不同年份的卫星影像,...
【中文期刊】 姜成 申晓慧 等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30卷2期 318-320页
【摘要】 目的:探讨研究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越冬之星苜蓿菟丝子净度筛选及综合防除技术,可得出对越冬之星苜蓿菟丝子净度筛选方法和防除技术.方法:通过越冬之星苜蓿种籽、菟丝子净度筛选比较试验进行观察记载.结果:经风选两次的越冬之星苜蓿种籽,再经64孔/m2的...
【中文期刊】 刘吉平 董春月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1期 3280-329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GIS技术,利用空间分析与统计方法对三江平原孤立湿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孤立湿地的质心偏向西南,其椭圆的长轴方向为东北-西南方向,椭圆周长面积比大于全部湿地(沼泽湿地、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
【中文期刊】 焦珂伟 李凤祥 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年4期 769-775页
【摘要】 应用综合污染指数法,结合2013—2014年对松花江流域进行水生态野外全面调查的结果,将流域内历时2年所调查的122个采样点的营养盐分为5个等级进行评价,分析流域内营养盐的污染状况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营养盐评价等级(极好、好、一...
【中文期刊】 李富 臧淑英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1期 7938-794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研究冻融作用对不同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酶活性的影响,选取三江平原未受干扰小叶章湿地(UDAW),干扰小叶章湿地(DDAW)和水稻田(RP)土壤(0-10 cm,10-20 cm和20-30 cm)进行室内冻融模拟实验.实验设置(-1...
【中文期刊】 梁晨 殷书柏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0期 7679-768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阐明由碟形洼地-岛状林方向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选取非生长季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试验站内的碟形洼地为研究对象,探讨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由碟形洼地-岛状林方向,全氮、全磷和氮磷...
【中文期刊】 王继丰 韩大勇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0期 3515-352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水分是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三江平原湿地小叶章群落为对象,研究了沿土壤水分梯度的典型草甸、沼泽化草甸和沼泽3种生境中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3种生境均以小叶章占优势,但是伴生物种组成分化明显,其中,典型草甸...
【中文期刊】 江长胜 郝庆菊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7期 4539-454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化低平原,同时也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剧烈的区域之一.选取三江平原两类典型湿地-常年积水的毛果苔草(Carex lasiocapa)沼泽和季节性积水的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草甸及由其垦殖的水...
【中文期刊】 杨涛 宫辉力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0年30卷9期 1887-189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为期3年的水文模拟实验,分析了长期干旱与淹水胁迫对三江平原典型湿草甸、沼泽化草甸及沼泽群落的优势种群--小叶章和毛苔草种群高度和密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群落中,小叶章和毛苔草种群高度总体均随水位升高而增加,毛苔草种群密度总体均随水位...
【中文期刊】 李有志 张灿明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9年15卷1期 53-58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5种低光处理(100、200、400、600、1000 lx)研究了小叶章和芦苇幼苗成活和生长对低光胁迫的响应.两种湿地植物幼苗的成活率均随着光照强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小叶章和芦苇幼苗全部成活的光照强度下限分别为400、1 000 lx...
【中文期刊】 王建华 田景汉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2期 6672-668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挠力河流域是中国东北三江平原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选择挠力河流域干支流6个河段21个样点,2007年7月进行河流大型无脊椎动物样本的采集和鉴定,并分别采用3分法和比值法进行了河流大型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简称B-IBI)计算与评价.结果...
【中文期刊】 卢涛 马克明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5期 1893-190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三江平原湿地-农田景观中沟渠的密度作为反映干扰强度的指标,研究了不同沟渠密度下湿地斑块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干扰强度下,湿地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差异很大, 随干扰强度增大,原有湿生物种减少,而中湿生、中生物...
【中文期刊】 卢涛 马克明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6期 2746-275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农业开发进程中产生的沟渠作为农业景观中廊道内部的动因主体,会对周围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沟渠网络的形成,又使得这种影响作用更加深入和复杂.以根据三江平原建三江管局辖区2004年的Landsat-TM卫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中文期刊】 李新华 刘景双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6期 2199-220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分室模型研究了硫在大气-土壤-植物系统各分室中的分布及循环过程.结果表明,在植物-土壤系统内,土壤是主要的贮存库和流通介质,有97.78%的硫贮存在土壤中,且主要以有机硫的形态存在,2.22%的硫...
【中文期刊】 武海涛 吕宪国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10期 4027-403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枯落物分解是湿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键环节,是维持湿地功能的重要过程之一.采用分解袋法对三江平原3种典型湿地植物枯落物分解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164 d实验过程中乌拉苔草分解速率始终最快;在分解前103 d中毛果苔草分解...
【中文期刊】 郗敏 吕宪国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4期 1434-144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沿着土壤和土地利用类似的三江平原多级沟渠系统采集不同沟渠单元底泥,这些不同沟渠系统单元由湿地和农田边界排水沟渠到相当大的主干渠变化着,测定底泥中可溶有机碳(DOC)含量,研究多级沟渠系统底泥中DOC的分布特征.结果发现,随沟渠等级增加,DO...
【中文期刊】 汪爱华 张树清 等 《生态学报》 2003年23卷2期 237-24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景观空间格局是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排列,它是景观异质性的重要表现 ,同时又是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作用的结果.这一研究可为环境资源的合理管理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已成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之一.通过选取斑块连接指数、分布质心和...
【中文期刊】 杨永兴 王世岩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1年12卷4期 522-52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三江平原毛果苔草-狭叶甜茅( Carex lasiocarpa-Glyceria spiculosa )湿地和小叶章( Deyeuxia angusti-folia)湿地的植物、土壤和地表积水进行P、K含量测定,运用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对P...
【关键词】 湿地生态系统 P、K分布特征 季节动态 三江平原;
【中文期刊】 薛勇 王波 等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5期 800-802页
【摘要】 目的:探讨研究5%豆草特水剂三江平原土壤处理对肇东苜蓿田防除杂草药效试验,可得出5%豆草特水剂使用量和使用方法.方法:通过十八小区试验,药后15 d、30 d对残存杂草数量及鲜重进行调查.结果:5%豆草特水剂1500~1800ml/hm2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