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54
- 89
- 9
- 5
- 3
- 1
- 137
- 91
- 53
- 35
- 2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宇 王冬梅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2期 822-83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在理解林分密度和空间结构参数对林下灌草多样性的影响基础上科学指导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早期栽植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中龄林经营,于甘肃省泾川县官山林场选择了生长在残塬顶部退耕梯田相似立地上的林龄18-25 a的...
【中文期刊】 刘思奇 吴得华 等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27卷1期 1-13页 ISTICCA
【摘要】 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是中药资源产业提质增效、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产方式.阐述中药材生态种植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依据生态位理论、系统层次和区域分布 3 个维度对现有的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分类进行了梳理,并综合考虑中药材原始生境、伴生植物、土地...
【中文期刊】 曹梅玉 张成才 等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27卷1期 29-34页 ISTICCA
【摘要】 苍术是临床常用中药,野生资源匮乏,目前多为人工种植.其种植模式主要分为大田单作和生态种植,生态种植主要包括粮药间套作、荒坡地种植、林下种植.从经济效益、活性成分含量、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4个方面对不同种植模式进行比较发现,与大田单作比较,苍...
【中文期刊】 张挺 杨德任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26卷1期 84-92页 ISTICCA
【摘要】 从林下植被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探讨合理的加勒比松人工纯林改良模式,为提高加勒比松纯林生态稳定性及混交林树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加勒比松纯林(PP)、加勒比松×灰木莲(MF1)、加勒比松×红锥(MF2)、加勒比松×灰木莲×红锥(MF3)混交林...
【中文期刊】 杨克语 冉伟 等 《绿色科技》 2025年27卷1期 87-92页
【摘要】 为进一步推动林下经济产业成为梵净山区域的特色产业,本研究通过对梵净山现有的林下中药材产业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分区摸清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及缓冲区范围内中药材人工种植现状,并对种植种类、面积、位置、地类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梵净山中药材种植...
【中文期刊】 杜雨霜 吴刘萍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4期 1588-160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寻基于自然的崩岗生态修复群落构建方案,以广东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崩岗区早期恢复阶段的4种(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尾叶桉 Eucalyptus urophylla、大叶相思 Acacia auriculaeformis 和樟树...
【中文期刊】 史恭发 徐诺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7期 3004-301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海拔影响生物多样性分异,为探究寒温带山岭地区海拔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分布影响,选择内蒙古大兴安岭东部地区,采用样地调研法,设置E1(200-350 m),E2(350-500 m),E3(500-650 m),E4(650-800 m),E5(...
【中文期刊】 王乐 牟溥 等 《广西植物》 2024年44卷8期 1512-152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讨地形对林下灌草层植物生物量的影响,该研究采用嵌套设计法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调查了138 个密林下样地共 1 685 个植物样方,通过嵌套方差分析与有序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对林下灌草层植物生物量受地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坡位...
【中文期刊】 陈波兰 白一术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4年44卷4期 634-643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探究乔木树种组成及林分因子对不同路域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成都路域人工林营造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典型样地法对成都绕城高速路域现种植的5种不同树种组成人工林群落(Ⅰ,加杨纯林;Ⅱ,樟树、加杨混交林;Ⅲ,樟树纯林;Ⅳ,樟...
【中文期刊】 林方美 姜川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0期 9379-939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林下植被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以及对森林生物量的贡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热带地区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季节变化势必会对林下植被多样性和生物量产生影响.以西双版纳地区的常规管理胶林(CR)、自然恢复胶林(NR)、人工恢复胶林(AR)...
【中文期刊】 许雪晴 李文君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4年32卷6期 725-736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探究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该研究采用常规和系统发育比较方法对广西猫儿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乔木幼树、灌木、草本和藤本等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系统发育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化学计量特征的系统发育信号(B...
【关键词】 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林下植物; 生活型;
【中文期刊】 罗莉娟 尹清孝 等 《植物研究》 2024年44卷3期 470-48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四川米仓山自然保护区的水青冈(Fagus)天然林林下野扇花(Sarcococca ruscifolia)和箭竹(Far-gesia spathacea)群落不同土壤(h)深度(0
【中文期刊】 任玲慧 郭星妤 等 《中国现代中药》 2024年26卷6期 1015-1023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探究林下不同生长年限滇黄精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环境因子的变化,为实现滇黄精林下可持续种植提供参考.方法:对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栽培 1、2、3 年滇黄精的林下土壤及未开发林下土壤进行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检测和高通量测序.结...
【中文期刊】 杜欣 谢阿贵 等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4年35卷2期 88-97页
【摘要】 本研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林下园参中33 种皂苷含量,分析不同参龄、坡向林下园参中皂苷组成与分布差异;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坡向林下园参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及其与皂苷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3~5 年生林下园参中均含有皂苷Re...
【中文期刊】 陈涵 郭弘婷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4期 10274-1028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江西省官山林场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间伐强度(0%、20%、40%)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林分光环境和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林下物种数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林下灌木层优势种不断变化,而草本层一直不变...
【中文期刊】 曾润娟 王群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3年43卷12期 2130-2139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21年因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建立,园内部分人工林停止经营进入次生自然演替状态,使其林下植物较往年更为丰盛,亟待研究.为了摸清人工林的次生自然演替状态及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在海南热带雨林公园橡胶林中设置390个10 m×10 m的样方,...
【中文期刊】 刘平 杨章旗 等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23年43卷5期 473-480页
【摘要】 为探明桂南地区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碳(C)、氮(N)、磷(P)元素在林下植被和凋落物中的分配格局及化学计量特征,分析林龄和器官对其影响,以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 5、13、23、30、40、60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集不同林龄...
【中文期刊】 陈波兰 吴雨茹 等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3年41卷4期 665-672页
【摘要】 [目的]为探究林分密度对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典型样地法对四川省金堂县云顶山5种不同林分密度(500、650、800、950、1 100株/hm2)的柏木(Cupressus funebris)人工...
【中文期刊】 公绪云 饶兴权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3期 1124-113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解尾叶桉林下不同植物种类的生理生态特性和生长适应性,在鹤山站尾叶桉林中选取分布较多且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5种林下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各植物的叶片特征、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光响应曲线,同时结合2006年和2011年尾叶桉林的样方调查数据...
【中文期刊】 潘萍 赵芳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1期 3988-399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飞播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地调查和样品测定,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冗余分析(RDA)方法分析芒萁类和禾草类两种林下植被类型土壤碳、氮特征及其与凋落物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全氮、速效氮、...
【中文期刊】 吴多洋 焦菊英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7年37卷2期 346-355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陕西省安塞县2000年左右退耕栽植的5种不同密度(830~3330株/hm2)刺槐林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栽植密度对刺槐林木生长、林下植被及土壤水分的影响,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刺槐人工林合理栽植密度的确定以及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
【中文期刊】 文定梅 张洪彪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25年50卷5期 1164-1171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药用植物林下种植是连接中草药与森林资源的新型种植模式,林下复杂多变的环境因子必将影响林下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该文基于林地类型及林内环境因子,从林下光照、空气温湿度、土壤等特点及林内作物的相互作用等角度,总结已有的药用植物林下种植研究进展.结...
【中文期刊】 王悦 毛欣颖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25年50卷6期 1524-1533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比较林下和大田种植西洋参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差异,对不同种植模式下西洋参的生长指标、光合特性、土壤酶活性、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等指标进行检测对比,采用软件SPSS 25.0 和GraphPad Prism 9.5 进行单因素方...
【中文期刊】 吴兴澳 侯满福 等 《生态学杂志》 2025年44卷3期 736-74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林下植物是人工林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维持生态系统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1代和2代桉树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样方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不同种植年限桉树林林下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并利用方差比率(VR)、x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
【中文期刊】 吴巧云 林晗 等 《生态学杂志》 2025年44卷1期 21-31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态位可揭示物种对环境的适应程度,反映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而个体空间分布格局则表征了种群分布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为明确杉木低产低效林皆伐改植后闽粤栲林下木本植物群落更新状态,本研究以南平市建阳国有林场原杉木林皆伐改植闽粤栲林下恢复23年的木本...
【中文期刊】 杨洋 王继富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24期 8102-811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凋落物和林下植被在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氮循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关于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和林下植被对土壤碳氮水解酶活性影响机制还不清楚.在亚热带杉木人工林设立去除凋落物+去除林下植被(LR+UR)、去除凋落物+保留林下植被(LR+U)...
【中文期刊】 张淑霞 任国鹏 等 《四川动物》 2016年35卷6期 918-927页 ISTICPKU
【摘要】 人工种植林正在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但目前这些人造景观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价值却未被深入理解.2015年春季,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和永平县内的核桃种植林,及其邻近保护区内的天然林进行了鸟类和植被结构调查.所有60个样点鸟类调查共记录到鸟...
【中文期刊】 耿君 王磊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18期 6007-601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叶面积指数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描述植被冠层结构的植被特征参量.根据植被物候规律,利用中国环境卫星CCD多光谱影像和野外马尾松样区调查数据,通过建立不同季节和不同郁闭度样区马尾松LAI和影像NDVI经验回归模型,并利用一个新的LAI观测方式定量比...
【关键词】 林下植被; 马尾松; 叶面积指数(LAI);
【中文期刊】 樊艳荣 陈双林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6期 1471-148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摸清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下植被群落结构对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生长的影响,给毛竹-多花黄精复合经营提供理论参考,以半阴坡下坡位粗放经营的毛竹材用纯林为对象,调查分析毛竹林下植...
【中文期刊】 金艳强 包维楷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20期 5849-585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森林结构与林下植被生物量的关系是森林持续经营与森林碳计量监测的科学基础,但一直缺乏必要的研究.以四川柏木(Cupressus funebr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揭示林下植被生物量(Wu)、灌木生物量(Ws)和草本生物量(Wh)与林分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