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
- 11
- 7
- 2
- 2
- 1
- 4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李莉 导师:金盛华 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本研究对象为处于变革时期的IT央企员工,由于企业工作特征的特殊性以及员工特征的特殊性,需要企业管理者务必处理好人的问题,不能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不能让想干事的人才真正发挥他们的优势并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权,不能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杜姗姗 导师:刘翔华 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男女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护理专业承诺现状和差异,探讨自我效能感与专业承诺的关系及对专业承诺的影响力,分析专业承诺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护理专业大学生,特别是男护生的专业承诺和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雅 导师:刘翔平 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作为目前最为权威的抑郁机制理论,抑郁认知理论坚持抑郁个体具有消极自我。而新兴的积极心理学对抑郁认知理论进行了合理批判,为抑郁现实主义提供了理念支持,使得我们以一种积极视角来重新理解抑郁。本研究基于这种视角,引入多维度多层次自我模型,考察抑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林田 导师:申继亮 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脑卒中疾病作为个体老年期常见病,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如何促进老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或幸福感的提升已经成为了当前包括心理学和护理学在内,很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大量研究表明希望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在个体应对创伤性事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叶舒张 导师:申继亮 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脑卒中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慢性疾病,而由于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脑卒中患者的数量将持续增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生理层面,生活质量等更综合的指标逐渐成为预后的评价标准。脑卒中的高致残率,使患者的生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史宇 导师:张日昇 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现代社会有越来越多人饱受睡眠障碍带来的困扰,其中失眠最为常见。失眠是一种心因性相关生理障碍,它既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病症存在,也是许多疾病的首发症状。
睡眠涉及到医学、心理学和文化诸多方面学科的领域;睡眠障碍则是环境、生物及心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翁洁 导师:申继亮 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脑卒中在我国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非常高,对患者的躯体和精神健康都造成损害,并造成沉重的社会负担。自我效能感对其生活质量有预测作用,并对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而当前针对该人群的自我效能感测评工具比较缺乏,并且在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因此有必要开发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马丽霞 导师:林丹华 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当前我国数量庞大的女性流动人口正成为艾滋病感染和传播的重点人群。本研究主要考察了女性流动人口艾滋病及安全套使用方面的一般特点,探讨了以理论为基础的艾滋病预防干预的有效性及干预机制。研究选取北京市东城区餐厅、宾馆、洗浴中心、足浴按摩等不同工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亚茵 导师:张日昇 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512汶川大地震”是全中国人民的灾难,对于当时身处四川的人来说则是生命中一次创伤性的事件。国内外有长期的研究和临床工作人员早已觉察到压力及创伤会严重影响儿童及青少年。有关地震后研究表明,儿童及青少年易患创伤后应激障碍。儿童常见的创伤后应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凌 导师:张日昇 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多动症是儿童期较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障碍之一。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其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行为表现会持续至青少年及成年期,造成个体整体性的适应不良。而听力障碍儿童作为特殊群体,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针对其听力受损导致言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冀巧玲 导师:申继亮 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且致残率高的疾病,老年人是脑卒中的高发人群。情绪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不仅导致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降低,还会影响患者各种功能的恢复。
目前关于脑卒中患者情绪障碍的大量研究找出了一些与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欣 导师:张日昇 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进食障碍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世界,并在数十年内悄然蔓延开来。近十几年来,进食障碍的案例在中国也开始迅速增多。进食障碍已经成为一个严重危害青少年女性健康的心身问题。进食障碍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目前,对于进食障碍的主要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芝蓉 导师:石林 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5·12汶川大地震后,地震孤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已有研究表明,在唐山地震孤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同时也有研究者发现地震孤儿与一般孤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不同。以往研究往往采用问卷方式调查自然状态下心理复原的状况,而较少从心理咨询干预的角度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朱茂玲 导师:林丹华 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目的:
了解初中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发生率,探讨初中生心理虐待与忽视、社会支持和抑郁三者的关系。
对象与方法:
采用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659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何媛璐 导师:陈会昌 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是人本主义理念在当代心理学中的延伸。研究表明,父母养育方式、亲子关系对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唇腭裂患者由于其先天性缺陷的特殊性,在此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不同于正常人的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林雅芳 导师:张日昇 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青少年抑郁是造成青少年死亡的第三重要原因,是导致青少年自杀的首要原因。对青少年而言,抑郁症或抑郁倾向不利于他们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和发展健康的人格,是阻碍个体社会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对抑郁青少年箱庭作品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对经过医学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少勤 导师:董奇 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本研究首先考察了MAOA30bp VNTR多态与早期压力事件对大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旨在对西方众多研究进行验证,看其结论能否在汉族大学生群体中得以体现。同时,我们引入了COMT基因,考察它会否和MAOA基因相似,与环境因素存在交互作用,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喻莉 导师:方晓义 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本文对夫妻虐待及其与原生家庭暴力和抑郁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1.夫妻虐待的发生较普遍,但频率并不高。心理虐待的发生率和频率要高于身体虐待和性虐待;妻子受到的性虐待的比例要显著高于丈夫,丈夫实施的性虐待的频率显著高于妻子;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倪牧宇 导师: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到目前为止,对网络成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和社会层面,但也因为网络成瘾者的行为表现形式非常多样化,所以对网络成瘾的定义尤其是是否应该将问题网络使用定性为“成瘾”一直存在着争论。对网络成瘾的生理方面的研究除了一带而过的文献资料外,没有见到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熊青 导师:方晓义 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目前我国有1.2亿流动人口,这是一个巨大的群体。外出务工的流动人口在获得更多收入和发展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不公平对待。这些歧视对流动人口心理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 本研究以歧视事件和歧视意识为出发点,通过自评问卷调查方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吕柱凭 导师:石林 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硕士) 2004年
【摘要】 目前,关于各类人群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及心理干预对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正广泛地研究着,该研究从生活质量、应对风格、心理干预的角度出发,探讨一个特殊群体——SARS康复者的生活质量,他们的应对风格对其生活质量的调节作用,以及小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郝春杰 导师:申继亮 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2003年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城乡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物质生活不断满足的同时,人们更加注重提高精神生活的水平.为此申继亮教授提出了"精神生活质量"这一概念.中国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化速度较快的国家之一.预计到205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