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7
- 13
- 9
- 2
- 2
- 3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 黄勇杰 导师:丁长青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博士) 2021年
【摘要】 就地保护和再引入是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和恢复的重要手段,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繁衍与进化。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栖息地保护和管理,需要对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选择有科学的了解;合理评估栖息地的适宜性是物种成功再引入的关键。朱鹮(Nipponiani...
【学位论文】 作者: 李心钰 导师:张东 ThomasPape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博士) 2020年
【摘要】 狂蝇科Oestridae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有瓣蝇类Calyptratae,是昆虫纲中唯一的哺乳动物体内专性寄生的类群。狂蝇寄主广泛、专一性强,具有丰富的形态及生物学多样性,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对寄生生活形成了高度适应,是双翅目昆虫系统...
【学位论文】 作者: 王超 导师:张东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博士) 2020年
【摘要】 麻蝇属(Sarcophaga)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环裂亚目(Cyclorrhapha)有瓣类(Calyptratae)麻蝇科(Sarcophagidae),世界已知166亚属,891种,是麻蝇科甚至是有瓣蝇类中的第一大属,同时也是...
【学位论文】 作者: 谢宜飞 导师:张志翔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博士) 2018年
【摘要】 杜英科Elaeocarpaceae是一个中等大小的科,主要分布于旧世界和新世界热带地区,但非洲无分布,约有12属550种,东亚是其在北半球分布的最北缘。东亚是指现今亚洲大陆的东缘,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和蒙古(孙文范,1990)。泛喜马...
【学位论文】 作者: 尚策 导师:张志翔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博士) 2017年
【摘要】 杨柳科隶属于金虎尾目,是一个世界广布的木本植物科。APG系统采用了广义杨柳科的概念,而另有观点认为应该将其拆分为三个科。本文针对杨柳科的范围和科下分类系统进行了讨论:基于形态学和分子证据确定了陀螺果刺篱木的系统位置,认为该物种与杯盖花亲缘关...
【学位论文】 作者: 舒渝民 导师:张志翔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博士) 2017年
【摘要】 梅花草属(Parnassia)隶属于卫矛科(Celastraceae),世界范围内约有60种,仅分布于北半球,大部分分布于北温带地区,少数种类能分布到北极圈附近或热带地区,喜马拉雅-横断山脉是其分布和分化的中心。梅花草属植物为多年生小草本,...
【学位论文】 作者: 胡灿实 导师:丁长青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博士) 2016年
【摘要】 动物个体的扩散和活动性对于种群结构和动态十分重要,尤其是对濒危保护物种。从1981年朱鹮再发现以来,野生朱鹮(Nipponia nippon)种群逐步增长,分布区急剧扩张。然而,对于现阶段的朱鹮个体扩散行为和活动规律缺乏相关研究。因此,于2...
【学位论文】 作者: 李一琳 导师:丁长青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博士) 2016年
【摘要】 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是中国特有的濒危雉类,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1UCN)列为易危(vulnerable,VU)等级。80年代以来,有关褐马鸡的研究逐渐深入到生物学、生态学、分...
【学位论文】 作者: 李进宇 导师:张志翔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博士) 2015年
【摘要】 温带地区分布的灵长类动物易受到食物的胁迫,因为不同季节的食物供给差异较大,食物匮乏季会给它们的生存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灵长类,是温带地区灵长类的代表之一,主要分...
【学位论文】 作者: 杨亮亮 导师:胡德夫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博士) 2015年
【摘要】 非损伤性技术的应用和快速发展为野生动物保护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使得开展野生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成为了现实。目前,对野生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e)的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较为缓慢,主要集中于性激素测定和对繁殖规律的探...
【学位论文】 作者: 沐先运 导师:张志翔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博士) 2012年
【摘要】 卫矛科南蛇藤属(CelastrusL.)全世界有约30种,分布于亚洲、澳洲、南北美洲和马达加斯加岛。我国是南蛇藤属的物种多样性中心之一,《中国植物志》(45卷)记载24种,Flora of China(vol.11)记载25种。虽然本属植物...
【学位论文】 作者: 何东阳 导师:胡德夫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博士) 2010年
【摘要】 大熊猫(Ailuroplda melanoleuca)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也是我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大熊猫主食竹类且对竹类的消化率很低,因此,大熊猫在特定分布区对竹类的选择、消化及利用对策是...
【学位论文】 作者: 鲁军 导师:王建中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博士) 2010年
【摘要】 本课题通过多种酶对钝顶螺旋藻进行酶解,采用超滤、凝胶过滤色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纯化获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经质谱分析和氨基酸测序进行鉴定,对其抑制类型和体外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以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为模型采用Re...
【学位论文】 作者: 王若涵 导师:张志翔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博士) 2010年
【摘要】 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作为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多为珍贵濒危种,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类群,在整个植物进化系统上占有重要地位。本试验以木兰科木兰属的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和武当木兰Magnolia sprenge...
【学位论文】 作者: 呼晓姝 导师:王建中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博士) 2010年
【摘要】 元宝枫种仁油富含多种人体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尤其是神经酸的含量为5.52%,具有极高的保健作用。本文对元宝枫种仁油的提取及其神经酸的分离纯化进行了研究,为元宝枫种仁油和神经酸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学位论文】 作者: 铁军 导师:张志翔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博士) 2009年
【摘要】 川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目前分布于我国陕西、四川、甘肃及湖北等地。湖北神农架是川金丝猴分布的最东端,在保护区内川金丝猴主要分布于金猴岭和千家坪地区,近20多年来种群数量一直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现有8群约1200只。...
【学位论文】 作者: 林秦文 导师:张志翔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博士) 2009年
【摘要】 假卫矛属为卫矛科植物,至今世界范围内记载的假卫矛属约60-70余种,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及中美洲温暖地区,为环太平洋间断分布。该属虽然不大,但自建立以来直到最近,一直不断有新类群发表,而该属植物形态变异复杂,花朵微小观察较难,标本材料缺乏,分...
【学位论文】 作者: 黄英 导师:胡德夫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博士) 2009年
【摘要】 野生动物类固醇激素的非损伤性测定及其生理指示作用日益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缘于野生川金丝猴的研究样本获取及保存原因,其野生种群的生态生理学研究尚缺乏深入的研究。鉴于此,本论文于2007年起以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川金丝猴种群为研究对象,...
【学位论文】 作者: 彭健 导师:胡德夫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博士) 2008年
【摘要】 绿洲是干旱地区人类生活的重要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研究绿洲鸟类群落多样性,分析鸟类生存制约因子,对保护绿洲生物多样性、发挥鸟类在农业害虫组合防治中的作用、实现生态农业的目标,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以新疆绿洲之一的奎屯...
【学位论文】 作者: 冰梅 导师:胡德夫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博士) 2008年
【摘要】 这篇论文以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为研究对象,以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法则,以植被—动物(家畜和野生动物)—人群这一链条为研究主线,以动物学与民俗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大量史料和文献,剖析蒙古族牧业生产生活方式中动物这个核...
【学位论文】 作者: 姚圣忠 导师:胡德夫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博士) 2008年
【摘要】 冀西北坝上地区属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与此相适应,动物地理区系构成亦表现为蒙新区与华北区的交汇特征。因而,该区域鼠类丰富度及多样性的研究对于探讨动物生态学的基础理论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该区域是我国华北地区的天然屏障及主要的水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