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3
- 45
- 10
- 8
- 4
- 2
- 8
- 7
- 5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曾丽桦 导师:李韶山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镉是土壤重金属污染中的首要危害物。它稳定积累在土壤中,极易被植物吸收,并进一步通过食物链对人体产生危害。如何减少镉污染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钙是植物所需的矿质元素之一,在植物的生长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参与了许多细胞代谢过程。目前有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苑秀 导师:范瑞芳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双酚A(Bisphenol A,BPA),工业上广泛用于生产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等,是一种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环境雌激素,动物以及细胞实验证实暴露于高浓度双酚A可导致生殖、免疫和神经发育等毒性效应。日常生活中的低剂量双酚A暴露值虽低于美国环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邵美双 导师:李韶山 王宇涛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丛枝菌根真菌(AMF)与80%的植物根系形成共生,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泛的植物共生微生物。长期以来,人们主要关注的是AMF与宿主植物的相互作用及机制,而关于AMF与非宿主植物(或非菌根植物)的互作则所知甚少。在自然环境中,AMF在地下形成的庞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耿妍 导师:李韶山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L.) Sweet.),现是华南地区的严重入侵植物。有关其生态学及生理学抗逆境能力及化感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已见报道,但是鲜有从分子层面揭示五爪金龙入侵机制的研究。我们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五爪金龙及其近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强 导师:彭长连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抗坏血酸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生物小分子,它不仅能作为抗氧化剂在植物逆境胁迫及植物衰老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还在植物的细胞分裂、细胞壁合成、电子传递以及信号转导等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L-半乳糖途径是植物体内抗坏血酸合成的公认途径,其中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田云慧 导师:陈章和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为探究不同植物单种湿地运行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基质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碳、植物生长和营养去除效果的变化,本文构建了野外16块小型表面流单种人工湿地,以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Trin.ex Steud.)、水鬼蕉(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宋本如 导师:陈章和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本实验比较研究了单种植物人工湿地和多种植物人工湿地2年(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的植物生长、群落结构、营养去除效果和微生物多样性及净化效果。本研究用的植物为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风车草(Cyperusf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胡永梅 导师:王安利 廖绍安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水环境中氮污染的微生物净化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微生物的脱氮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又是研究的核心内容。而与细菌相比,酵母菌的底物利用范围、环境适应能力均强于细菌,且易于培养、生长周期短、同化能力强、易絮凝、易固液分离便于回收利用。但是,现阶段国内有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媚 导师:彭长连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植物叶片的衰老受生长发育时期的影响,也受到如黑暗、干旱、营养缺乏、高盐、低温、臭氧和病原菌感染等环境胁迫的诱导。抗坏血酸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生物小分子,作为抗氧化剂在植物逆境胁迫及植物衰老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本论文以野生型拟南芥、GL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胡宏鹏 导师:李韶山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UV-B(280-315nm)是太阳光的固有组成部分。高剂量的UV-B会造成植物损伤,而低剂量的UV-B可作为一种信号因子影响植物的光形态建成反应。目前,人们对UV-B光形态建成反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的地上部分,包括下胚轴、叶片、叶柄,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莎莎 导师:李韶山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L.) Sweet.)为多年生藤本杂草,该种源于北美洲,现泛热带分布,20世纪70年代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后很快逸为野生,目前已经成为华南地区最常见的杂草。五爪金龙在华南地区迅速蔓延,攀爬覆盖本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玲玲 导师:李韶山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L.) Sweet),旋花科番薯属,多年生藤本杂草。目前广泛分布于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快速的生长能力、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较高的光合能力等,使其成为华南地区危害严重的入侵植物之一。近年来对五爪金龙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关开朗 导师:李韶山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镉(Cadmium)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重金属元素。即使是微量的镉进入到生物细胞,也会造成极大的损伤,包括氧化胁迫、DNA损伤等。本文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实验材料,探讨重金属镉对拟南芥幼苗根的生长、ROS产生、抗氧化酶系统、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钟茜 导师:李韶山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具有生物毒性的重金属镉(Cd)能够积累在水稻等农作物中,最终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量研究表明,镉能够从水稻的地下部转运至地上部;但目前为止,镉在水稻体内的长距离运输机制仍不清楚,镉能否从地上部再次转运至水稻的地下部,尚未见报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高艳明 导师:马广智 江海声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生物地理区划关注生物多样性的发生和演化历史,生态地理区划能较好地反映现时的生态环境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两者的结合可以为海南岛植物多样性的系统保护规划提供区域框架,以更好地实现对海南岛植物进化潜力的保护。
本文的植物生态地理区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伍 导师:李韶山 王宇涛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作为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来植物入侵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我国华南地区由于丰富的雨热资源以及频繁的人类活动,成为外来入侵植物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L.) Sweet)和薇甘菊(Mikan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先拉 导师:李韶山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地球表面UV-B辐射随着臭氧层耗损而增强。UV-B调控植物的光形态建成,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导致大量农作物减产。植物对UV-B辐射增强的适应性反应及UV-B辐射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伤害机理并不十分清楚,是急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黄巧 导师:彭长连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生活在南极海域的Lycodichthys dearborni鱼类,为了适应南极海域的极端低温环境形成了一系列的适应性策略,三型抗冻蛋白(AFPⅢ)的合成就是其中的一种。AFPⅢ是一种球型蛋白,有五个(Gln9,Asn1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小奇 导师:庆宁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缨口鳅类群(Crossostomini-group)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平鳍鳅科(Homalopteridae),腹吸鳅亚科(Gastromyoninae),包括原缨口鳅属(Vanmanenia)和缨口鳅属(Cro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贺晖 导师:彭长连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低温寒害是农林业生产中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仅会限制农作物的栽种范围,也会造成农作物的减产,研究并提高植物抗寒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导入外源抗寒基因提高植物抗寒性已成为现代植物育种的重要于段之一。
...
【关键词】 基因H2A ; pEBV-VIGS病毒侵染技术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春妹 导师:李韶山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五爪金龙(Ipmoeacairica)目前在很多热带亚热带地区形成危害性生长,已成为华南地区危害严重的入侵植物之一。本研究以五爪金龙及其近缘种牵牛、三裂叶薯和七爪龙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它们在低温胁迫下生理生态响应以及有隔内生真菌在它们根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谷妍蓉 导师:彭长连 李伟华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物种的入侵性和生境或群落的可入侵性是入侵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外来种的入侵性是否与其对土壤中NH4-N和NO3-N两种不同形态氮源的偏向选择性有关,目前尚不清楚。本实验研究了外来种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偏向性,以期为预测外来种的入侵力及可能的扩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祁增华 导师:王维娜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本研究从石斑鱼低温应激文库中筛选了补体C3和脂肪酸结合蛋白两个基因片段进行了研究。利用通过分子生物学、蛋白原核表达、免疫学、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和半定量技术等,克隆了这两个基因并构建了重组蛋白,进行蛋白纯化、抗体制备、同时研究了它们在环境应激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曾琬淋 导师:李韶山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镉(Cadmium,Cd)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毒性很强的重金属之一。本文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实验材料,探讨重金属镉及其与钙或钾组合对拟南芥幼苗生长、光合色素、抗氧化酶系统、次生代谢、硫醇盐代谢、根部DNA损伤及根部形态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侗 导师:王英强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姜科茴香砂仁属(Etlingera)在中国仅有红茴砂(Etlineera littoralis)和茴香砂仁(Etlingera yunnanensis)2个种分布。在前期的传粉生物学研究中发现,红茴砂具有两性花和雄花的性表达特征,而茴香砂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毛传伟 导师:范瑞芳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本论文选取广州市在校学生(包括小学生、大学生)、吸烟和铺路工三类人群为研究对象,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紫外(HPLC-FLD/UVD)法分别测定了人体尿中9利,多环芳烃(PAHs)代谢物和3种苯系物代谢物的暴露水平;利用液相色谱-电化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志勇 导师:李韶山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植物Cu2+毒害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根生长的抑制,而有关Cu2+毒害抑制根生长的机制以及Cu2+诱导胁迫的机制仍不清楚。本文研究了Cu2+胁迫对对拟南芥幼苗根伸长、根毛形态、DNA损伤、活性氧(ROS)积累、质膜完整性、细胞死亡的影响,进而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巧玲 导师:李韶山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为旋花科(Convolvulaceae)番薯属(Ipomoea)多年生藤本杂草,是华南地区危害严重的入侵植物之一。国内对五爪金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生物学特性、生理生态特征、化感作用以及入侵防治等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