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7
- 36
- 17
- 8
- 7
- 5
- 6
- 4
- 4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黄龙飞 导师:吕连港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物理学 物理海洋(硕士) 2019年
【摘要】 南极海域是海洋哺乳动物水下发声观测的理想区域之一,但国内针对该领域的研究却几近空白,本文以我国第33次南极科考期间获取的哺乳动物水下发声资料为基础,首次针对该海域的三种鲸类哺乳动物:虎鲸、南极小须鲸及座头鲸发声信号进行研究。通过对发声类型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葛美玲 导师:张学雷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多毛类是海洋大型底栖动物中常见且数量占优势的类群,种类丰富,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毛类丰富的多样性和复杂的形态特征导致多毛类的分类体系一直处于变化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使我们对多毛类的多样性和系统发育有了新认识。本研究基于前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西西 导师:缪锦来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3-dimethylsulphoniopropionate, DMSP)是海洋碳硫循环的重要载体物质,其降解产物DMS和它的氧化产物参与地球气候调节。DMSP主要是由海洋浮游植物产生,对浮游植物适应环境变化具有重要调节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政 导师:林学政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银纳米颗粒(Silver nanoparticles, AgNPs)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抗菌性和光学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化学传感器、催化剂、药物输送和电池等领域。与传统的化学和物理合成法相比,生物法因其绿色、快速、操作简单等优点而备受关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良 导师:林学政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北极地区的低温、寡营养、强辐射等特殊环境因素,造就了独特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北极微生物可以通过代谢功能的调整和适冷酶的合成来适应这种极端环境。本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采集的14个站位的海洋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露露 导师:缪锦来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水分子的快速跨膜运输是细胞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之一,也是生物体得以迅速适应细胞内外环境渗透压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位于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能够高效率的转运水分子,属于主要内在蛋白超家族,除对水具有跨膜运输作用外,还能促进甘油、尿素、H2O2、N...
【关键词】 南极衣藻Chlamydomonassp.ICE-L ; 水通道蛋白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淑艳 导师:陈颢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海洋占据地球约71%表面积,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栖息系统。由于它复杂多变的环境特点,蕴藏着巨大的微生物资源。尤其是深海区域的微生物,可耐受环境中特有的高盐、高压、低温(或局部高温)、寡营养、低光照等极端条件,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酶系统来适应自身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缪晓翔 导师:张学雷 肖洁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近年来,黄海海域连年爆发的浒苔绿潮已经成为我国一种常态化的海洋生态灾害。特别是2008年,青岛暴发了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绿潮,对海洋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研究绿潮爆发上游和下游近岸海域,绿藻群落结构时空变化,以及对绿潮的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晁雅熙 导师:陈颢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硕士) 2018年
【摘要】 褐藻胶裂解酶是一种能以β-消去方式催化褐藻胶裂解的酶,已经从多种生物中分离获得。褐藻胶裂解酶在底物特异性、作用方式、酶分子一级结构和酶分子空间结构具有不同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褐藻胶裂解酶被分到了不同的组。褐藻胶是褐藻中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璐 导师:王宗灵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本文基于2013-11、2014-04、2014-08和2014-12钦州湾海域4个月份的现场调查数据,研究了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适应,并采用PRIMER6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调查期间,钦州湾共鉴定出浮游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何英英 导师:缪锦来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由大气CO2浓度升高而导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因此一种环境友好型降低CO2浓度的方法对改善环境非常重要。藻类因其特有的浓缩并吸收CO2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使之在降低大气CO2浓度过程中彰显出其独特的优势。碳酸酐酶作为一种能够催化CO2...
【关键词】 冰藻C.sp.ICE-L ; α-碳酸酐酶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谢买胜 导师:李江 林学政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地球在形成后的初期是一个高温缺氧的极端环境,与现在发现的一些热泉环境极为相似。由于地球形成后,出现最原始、最丰富的生命体是微生物,因此很多科学家认为对热泉环境中的微生物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同时还能开发出更适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綦晓青 导师:缪锦来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科学 海洋物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南极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之一,低温是极地最基本的特征。南极海冰中存在着大量网状的盐囊和盐通道,其温度及盐度的剧烈变化会生物造成很大的伤害。南极冰藻是指生活在南极海冰、海冰边缘或海水等极端环境中的一大类微藻的总称,是南极地区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田欣欣 导师:曲凌云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微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环节,我国近海海洋生态环境多样,因此形成了种类繁多,代谢方式和功能多样的微生物资源。分离鉴定和保存这些微生物资源是推动生命科学和生命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前提,也是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的重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于延珍 导师:孙承君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天然酶参与着生物体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具有高效和专一催化性能,对于生命体的新陈代谢活动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天然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少数为RNA),这就决定了天然酶在极端环境下易失去酶的活性,它的实际应用极大地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限制。随着纳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瑞娟 导师:张学雷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和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水母爆发的事件频繁发生,特别是有毒水母,不仅改变了当地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给人们的健康和安全、海洋渔业资源以及海洋渔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鉴别水母种类并掌握其种群动态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阳 导师:林学政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南极具有长年低温、干燥、低营养、强辐射及温度变化大等特点,蕴藏了极为丰富和特殊的微生物资源。转录组学研究表明,南极适冷菌Psychrobacter sp. G经冷激(0℃)和热激(30℃)胁迫后,分别有11和46、12和48个基因的表达量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翠琼 导师:王宗灵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虾夷扇贝毒素及其衍生物(yessotoxins,YTXs)是一类含有2个磺酰基的脂溶性多环聚醚类化合物,主要由网状原角藻(Protoceratium reticulatum)、多边舌甲藻(Lingulodinium polyedrum)和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桢 导师:林学政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造就了独特的极地微生物生态系统。极区海水中的高溶解氧、UV-B辐射和冷胁迫等多个因素决定了氧胁迫是影响极地微生物生存与生长的重要因子之一。本文对北极海洋中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菌株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菌株Pseu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冲杰 导师:缪锦来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光复活修复是生物体的一种重要的DNA损伤修复机制,对保持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延续性、遗传结构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所谓光复活修复,是指在DNA光修复酶(photolyase)的作用下以光为驱动力来修复紫外线损伤的DNA,可见,光修复酶是光复活修复...
【关键词】 南极冰藻 ; Chlamydomonas sp.ICE-L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培海 导师:陈颢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海洋真菌是活性海洋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为寻找结构新颖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本论文将生物学与化学相结合,开展了对海洋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深海真菌的分离纯化,菌株发酵及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的结构解析,单体化合物活性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冲杰 导师:缪锦来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光复活修复是生物体的一种重要的DNA损伤修复机制,对保持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延续性、遗传结构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所谓光复活修复,是指在 DNA光修复酶(photolyase)的作用下以光为驱动力来修复紫外线损伤的DNA,可见,光修复酶是光复活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璇 导师:陈颢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是一种剧毒的生物碱类天然神经毒素。它能够特异性结合肌肉、神经细胞膜上钠离子通道受体,因此在神经生理学和制药上具有广泛的应用。河豚毒素的起源一直颇具争议。不仅在河豚体内,在其他高等动物中也发现河豚毒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许建方 导师:缪锦来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2008年6月,黄海海域出现大规模浒苔绿藻,大量浒苔堆积在青岛沿海一线,对青岛近海的旅游景观和海水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破坏。浒苔绿潮的出现正值青岛奥帆赛准备期间,绿潮的成因及其潜在的危害效应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但是,到现在为止,对于浒苔绿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云龙 导师:王宗灵 张学雷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海草场是一种典型的高生产力海洋生态系统,对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育有重要的意义。世界范围内,海草场受人类活动等干扰总体上出现了显著退化,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开展了修复研究和试验。在海草场修复中,利用海草种子的修复技术得到重视和发展,但对海草种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徐鲁燕 导师:郑立 田黎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藻菌的相互作用是海洋生物群落种间关系的研究热点,在微藻的生消与群落演替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有研究表明微藻的共栖细菌可以抑制藻类的生长,甚至裂解藻细胞,从而表现出溶藻效应,这类溶藻细菌对维持藻类生物量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探明溶藻细菌的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马新 导师:李瑞香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由于动物学家和植物学家们各自的观点不同,甲藻的分类系统的变动较为频繁,因此厘清甲藻的分类地位,获得一个合理而清晰的分类系统是甲藻研究的关键和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甲藻几次较大的分类地位的变革,对国内外甲藻分类学的历史沿革进行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靳永轩 导师:黄晓杭 丛柏林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极地微生物所具有的新颖性、独特性与多样性,使其在科学研究、应用开发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低温酶的研究和应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由于能源短缺,利用木质纤维素类物质生产液体燃料和化合物是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替代途径,而低温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牟善莉 导师:缪锦来 叶乃好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光是光合作用必需的能源物质,但过剩光能可以引起光抑制,甚至可以导致细胞的死亡。光合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多种保护机制,从而保护光合器官免受光的伤害。非光化学淬灭(NPQ)可以在强光下快速响应并将过量吸收的光能以热能的形式耗散掉。NP...
【关键词】 南极冰藻 ; Chlamydomonas sp. ICE-L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