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5
- 16
- 3
- 3
- 1
- 4
- 2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何锐 导师:赵运林 湖南农业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研究分别以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为对象,确定洞庭湖近二十年越冬水禽栖息地变动状况.研究首先通过实地考察,确定洞庭湖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并结合遥感影像,建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遥感影像的对应关系.在对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进行遥感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梅清 导师:赵运林 湖南农业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洞庭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E111°40'-E113°10'、N28°30'-N29031'),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湖泊湿地,国际重要湿地.当前洞庭湖主要分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3个湖体,湖区季风气候特征明显,生物资源丰富,每年吸引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建辉 导师:曾清如 储昭升 湖南农业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鄱阳湖尾闾区位于鄱阳湖的东南方,属于鄱阳县境内的一片水域,由于该区域紧邻岸边,很容易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属于敏感区也是藻华易爆发的区域,因此对该区域的监测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也为即将建立的水利枢纽提供一定的背景资料.本研究就鄱阳湖尾闾区确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莲 导师:葛大兵 湖南农业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县域作为一个"社会一经济一环境"复合生态系统,需要进行新陈代谢以维持自身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自然生态系统状况下,物质在生命有机体之间进行循环利用,其合成、利用、降解机制是完备的,但是县域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被人类所改变,随着社会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芳 导师:黄继山 湖南农业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以莽山自然保护区研究对象,对植被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与测定,旨在揭示莽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多样性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对植被保护和防止水土流失都有重要意义,为莽山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基础资料.研究结果如下:1.多样性指数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旭 导师:黄继山 谢永宏 湖南农业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湿地植被在空间上总是沿着某个环境梯度呈较明显的带状分布特点,但关于带状分布形成的机理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大量事实表明,湿地植被格局不仅受制于湿地自身自然环境状况(包括非生物和生物因素),同时也取决于湿地植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并受到人类干扰活动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袁桂香 导师:葛大兵 吴爱平 储昭升 湖南农业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本研究根据洱海目前挺水植被的状况,选择了四种典型的挺水植物(水葱(Scirpus validus)、菖蒲(Acorus calamus)、香蒲(Typha orientalis)、茭草(Zizania caduciflora)),研究水位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蒲真清 导师:黄继山 湖南农业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一种历史悠久、分布面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影响人类健康的同时也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各国政府面临的一个公共卫生难题.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胜利 导师:邹冬生 湖南农业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该研究从水分生态因子对龙须草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和龙须草生长对土壤蓄水性能、蓄水机制和防治水、土、肥流失两个方面,对龙须草与水分生态因子之间的生态关系进行了集成性探讨。主要结果如下: 1.龙须草生长需水但不耐渍本研究结果表明:田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冰 导师:黄璜 李菁 湖南农业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植物生殖生态学要研究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而藓类植物由于其植株体的细小,更增加了研究的难度。通过野外详细考察尖叶拟船叶藓种群的分布、生境类型和特点,然后按照统计学原理取样,对取回的样方在实验室内进行观测,进行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得到的结果如下: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爱中 导师:邹冬生 湖南农业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在利用植物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寻找生物量大、抗性强的理想品种是成功的关键。本研究针对龙须草(Poasphondylodes)具有生物量大、适应性强的特点,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龙须草在重金属Cd和Pb单一污染下的生长状态、光合蒸腾性能及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殷芙蓉 导师:李巧云 湖南农业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为探明新疆浮尘对主要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生理生化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冬小麦盆栽试验,在冬小麦拔节期和盛花期分别撒新疆浮尘和二氧化硅,研究了降尘对冬小麦的解剖结构、生理生化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新疆浮尘使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泽建 导师:周美兰 万方浩 湖南农业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紫茎泽兰是一种世界入侵性恶性有毒杂草,为菊科泽兰属的多年丛生型半灌木草本植物,现已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广西、西藏、重庆等省、区广泛分布,给当地的农、林、畜牧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灾难。为了抑制紫茎泽兰危害,人们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林鹏 导师:邹冬生 湖南农业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本试验探讨了九组不同水平的重金属Pb、Cd复合污染对龙须草的影响,以及龙须草修复重金属复合污染的效果,从而检测龙须草对重金属复合污染的耐性,期望加深对其环境价值的理解。主要研究结果: (1)龙须草对重金属Cd有较好的吸收和积累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飞 导师:邹冬生 湖南农业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本研究针对南方花生产区春夏湿涝害,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湿涝及湿涝发生后的几种营养调控措施对花生营养吸收和生长的影响。 本文列举了湿涝导致花生主茎高降低,茎增粗,分枝数减少,叶片数下降,叶绿素含量降低。同时干物质积累大幅度降低,花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朱战强 导师:邹冬生 黄继山 湖南农业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本研究以美国引进红车轴草新品种Agivasion为供试品种,在大田条件下分别设置不同遮光强度即不遮光(CK)、遮光15﹪(S1)、遮光25﹪(S2)和遮光45﹪(S3)和不同施肥处理即不施肥(CK)、单施N(处理A)、NP配施(处理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袁吉有 导师:廖桂平 邹冬生 湖南农业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本文针对在整个生长季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水分动态状况和影响土壤水分的主要因子进行了研究。 本文在对桂西北典型峰丛洼地系统定位观测的基础上,利用喀斯特水文学、土壤物理学、生态学和农业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实测数据进行了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曾建新 导师:杨知建 刘选明 湖南农业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本论文分两个部分:(1)以拟南芥哥伦比亚野生型col-4以及蓝光受体cry1-304、cry2和cry1cry2突变体为材料,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对蓝光对生长素生物合成和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的调控进行了研究。(2)以转染随机GF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谭淑端 导师:杨知建 湖南农业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本研究针对目前湖南省草坪由暖季型草单独建植的冬季枯黄期过长,由冷季型草单独建植的越夏困难,使得湖南地区应用单一草种建植草坪难以达到四季常绿的现状入手,在前期草坪草种和品种筛选的基础上,选取在湖南地区表现良好的暖季型草狗牙根和冷季型草早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肖静 导师:黄璜 欧阳志云 湖南农业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04年
【摘要】 该研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构建了中国重要珍稀濒危物种与类群(大熊猫、朱鹮、虎、金丝猴、藏羚羊、扬子鳄、亚洲象、长臂猿、麝、普氏原羚、野生鹿类、鹤类、野生雉类、兰科植物、苏铁)的空间分布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物种与类群的地理分布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曾晓珊 导师:邹冬生 孙焕良 湖南农业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04年
【摘要】 该研究以湖北丹江龙须草种为供试材料,分别通过三个不同的试验探明了龙须草纤维发育规律,探讨了光照、施肥水平对纤维的影响,以弥补国内外对龙须草纤维发育规律研究的空白,加快中国龙须草的研究步伐.遮阳处理能促进叶龄、分蘖的增长,但不利于叶面积的增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