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0
- 40
- 23
- 20
- 3
- 3
- 11
- 11
- 6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彭虹 导师:任红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博士) 2016年
【摘要】
第一部分 SLFN5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Schlafen(Slfn)基因家族作为干扰素刺激基因(IFN-stimulated genes, ISGs)亚群,参与干扰素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免疫等生物学功能。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毅 导师:任红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博士) 2014年
【摘要】
第一部分基于iTRAQ定量蛋白组学技术对HBV相关性肝癌血浆差异蛋白的鉴定及筛选
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排第六位。在中国HC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徐蕾 导师:黄爱龙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个影响全世界人们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HBV,其中约4亿为HbsAg阳性的慢性感染者,而这类人群的3/4是来源于中国。通常情况下,慢性HBV感染者和无症状HBV携带者极少发生HBV再激活现象,但若接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娜 导师:刘杞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博士) 2013年
【摘要】
第一部分、肝再生增强因子对PBMC增殖的影响与调节性T细胞的关系
目的: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ALR)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但其发挥负性免疫调控作用的机制尚未明确。本部分课题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俊英 导师:任红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博士) 2013年
【摘要】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我国是全球HBV感染高发区之一。持续性HBV感染是导致慢性肝脏损伤、肝衰竭、肝纤维化、肝硬化以及原发性肝细胞癌(h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盛云建 导师:任红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第一部分拉米夫定耐药CHB患者挽救治疗的系统评价——加用阿德福韦酯与换用恩替卡韦疗效比较
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拉米夫定耐药是临床面临的重要挑战。早先对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童师雯 导师:任红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博士) 2012年
【摘要】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当前严重的全球健康问题之一,HBV感染是引起包括肝细胞癌在内的慢性肝脏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持续性HBV病毒感染会导致慢性肝脏损伤、肝纤维化、肝硬化以及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冯倩 导师:刘杞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学)(博士) 2012年
【摘要】 目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umanaugmenterofliverregeneration,hALR)是肝脏修复与再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调控因子。hALR在多种组织中有表达,特别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增强。hALR能以自分泌形式促进肝癌细胞增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朱艳玲 导师:秦波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学)(博士) 2012年
【摘要】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课题一:RNAi抑制USP18的表达对IFNα抗HBV效应的体外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所有国家公共的卫生问题,已有2亿多人被影响。虽然从1982年就有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必英 导师:陈雅棠 李文桂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博士) 2010年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拟从细粒棘球绦虫(Eg)原头节中扩增出Eg95和EgA31抗原编码基因,再通过基因拼接法(Gene SOEing)将两个单基因融合,构建Eg95-EgA31融合基因,并将其定向克隆到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穿梭表达载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健 导师:黄爱龙 Kenny Brendan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博士) 2009年
【摘要】 目的: 1、探讨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感染宿主上皮细胞后,效应分子EspH的转位、分布以及在EPEC致宿主细胞粘附、脱落损伤(A/E)中的作用。 2、探讨EPEC感染Hela细胞后,效应分子在EPEC致Hela细胞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新国 导师:刘杞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学)(博士) 2009年
【摘要】 目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uman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hALR)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具有热稳定性的、促肝细胞再生的细胞因子,能抑制单核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INF-γ、IL-2的产生,但抑制机制仍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瑜伟 导师:朱道银 黄爱龙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博士) 2009年
【摘要】 2005年,哈佛大学的Pan等在小鼠巨噬细胞内发现了一个介导巨噬细胞抗胞内病原体的基因--胞内病原体抗性基因1(intracellular pathogen resistance1,Ipr1),该基因与结核病的易感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表达I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丁岗强 导师:黄爱龙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博士) 2009年
【摘要】 目的: 通过对HepG2细胞膜上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前S1区(preS1)结合蛋白的分离并进行质谱鉴定,以及对preS1与鉴定出的蛋白在细胞膜水平上和体外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从而鉴定preS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罗涛 导师:王其南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博士) 2008年
【摘要】
研究背景:
肠球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内的G+正常菌群之一,过去认为其毒力较弱,有关肠球菌的毒力和致病性的研究较少。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肠球菌上升为医院内感染病原菌的第三位,占医院内感染的9~12%。通常肠球菌感染主要(80%)由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曾爱中 导师:黄爱龙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学)(博士) 2008年
【摘要】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呈世界范围广泛流行,全球仅慢性HBV携带者就有近四亿人。如果不经过恰当治疗的话,至少有6千万人会过早地因肝病而死亡。根据HBV全基因序列异质性≥8%的界线,可将HBV分为A~H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黎 导师:朱道银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博士) 2008年
【摘要】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其死亡率高居各种疾病之首。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因其局限性促使人们寻找新的抗肿瘤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基因治疗成为继手术治疗、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贾蓓 导师:黄爱龙 阮雄中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学)(博士) 2008年
【摘要】
疱疹病毒是人体的一种潜伏感染病毒,人群携带率30-70%,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疱疹病毒感染可促进脂质代谢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密切相关,但分子机理尚不清楚。
已知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胆固醇代谢紊乱的结果,研究发现胆固醇代谢存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娜 导师:朱道银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博士) 2008年
【摘要】 本课题从C57BL/6J小鼠的胸腺组织通过RT-PCR法获得Iprl(intracellular pathogen resistance 1,细胞内病原体抗性基因1)基因全长编码序列,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转染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郭渊 导师:陈国民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自行合成的一种表面带阳性电荷的大分子多糖-氨基葡甘露聚糖(aminoglucomannan,AGM)对质粒脱氧核糖核酸(deoxynuocleic acid,DNA)构象的影响,研究两者在体外相互作用的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而采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利先 导师:王其南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博士) 2007年
【摘要】 研究背景:肠球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内的G<'+>正常菌群。屎肠球菌毒力较弱,过去十多年内,屎肠球菌所引起的感染有所上升,由原来的不到10%,上升到30%~40%。而且临床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也绝大多数是屎肠球菌,在美国ICU达到了25%。由此可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敏 导师:任红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博士) 2007年
【摘要】 目的:慢性乙型肝炎作为一种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严重地危害着国民的生命健康。机体的免疫功能在机体清除HBV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TCRγδ<'+>T(γδT)细胞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关系还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以慢性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何永林 导师:朱道银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博士) 2007年
【摘要】 肿瘤是一类严重危害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重大疾病。目前全球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约为760万,70%以上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在我国肿瘤死亡已位居各类死因第一位,每年死于肿瘤的人数约150万。基因治疗是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维贤 导师:黄爱龙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RNA干扰是动植物体内核酸水平的一种古老的抗病毒方式。许多病毒可以编码蛋白质来对抗这一作用。丙型肝炎病毒常常引起慢性感染,并导致慢性丙型肝炎及肝癌。作为一种单链 RNA 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可能受到宿主细胞的 RNA 干扰体系的攻击,亦有可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航 导师:刘杞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目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uman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hALR)是肝脏再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调控因子,在肝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有关它在肝再生过程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拟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春 导师:朱道银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博士) 2007年
【摘要】 国内外研究背景: 1.结核病位居单一病原体引起病人死亡的严重传染病之首。耐多药菌株的流行、合并HIV感染、化疗时间较长等是目前阻碍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几大障碍。 2.传统疫苗主要用于疾病的预防,而近几年发展较快的治疗性疫苗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娟 导师:郑建 黄爱龙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本课题采用灭活的O1群小川型、稻叶型及O139群霍乱弧菌为抗原,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针对霍乱弧菌的单克隆抗体,并通过一步法配对筛选技术平台得到2株高特异性高活性的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单抗IXiao<,3>G<,6>和IXiao<,1>D<,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君 导师:黄爱龙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博士) 2007年
【摘要】 病毒与细胞受体的结合是病毒感染的第一步,它决定病毒能否成功感染细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受体具有特异性,高度的亲和性,结合位点的有限性以及相关生物学效应等特征。识别和鉴定能与病毒特异性结合的受体,不仅有利于了解病毒的生活周期及发病机制,而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莹 导师:黄爱龙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es,HBV)感染人体后将导致急、慢性乙型肝炎,部分患者演变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原体。目前,抗HBV感染的治疗效果远不能令人满意,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能快速有效地抑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邓建川 导师:刘杞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学)(博士) 2006年
【摘要】 目的: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ofliverregeneration,ALR)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促肝细胞再生的细胞因子。ALR的生物学作用主要表现在直接刺激肝细胞增殖和再生、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参与组织器官的形成与发育、免疫调控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