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1
- 10
- 3
- 2
- 1
- 1
- 7
- 7
- 5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高文韬 王壮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9年10卷2期 144-148页ISTICCA
【摘要】 从植物形态特征、分布、生物学特性、繁殖方式、主要生物碱成分和杀虫活性等几个方面对毛茛科含有杀虫作用成分的乌头属植物进行了综述,并对乌头的开发利用前景等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晓梅 秦增亮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9年10卷6期 554-556页ISTICCA
【摘要】 阐述了防治栗山天牛的营林措施和物理、生物、化学防治方法,可为栗山天牛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喜仁 王继志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9年10卷4期 368-372页ISTICCA
【摘要】 对吉林省黄波罗(Pheliodendron amurense Rupr.)天然林和人工林平均优势木的树干纵向解析材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波罗不同林分个体生长性状变异随年龄的增长呈递减趋势,幼、成龄相关系数随年龄增长渐次提高.其中,天然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伟东 叶绍明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9年10卷1期 68-71页ISTICCA
【摘要】 采用样方收获和分级取样测定法,对16a生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的积累及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各器官生物量模型与测树因子(D2H)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16a生马尾松人工林分总生物量为110.449thm-2,群落生物量分布格局为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权 王军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9年10卷1期 80-83页ISTICCA
【摘要】 山葡萄皮含有一定量的酚类物质,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山葡萄皮多酚提取的最佳条件:用体积分数60%的乙醇溶液,按110的料液比在90℃回流浸提30min,在此条件下提取2次,山葡萄皮多酚浸提率为93.2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阎立波 王继志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9年10卷6期 546-550页ISTICCA
【摘要】 从吉林市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入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吉林市的城市林业生态网络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吉林市城市林业生态网络体系的3个层次:城乡一体化区域绿化网络-松花湖生态保护区景观格局-城市内绿地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煜 陈灿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9年10卷5期 448-452页ISTICCA
【摘要】 应用5项聚集度指标对不同恢复类型木荷马尾松林乔、灌木层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恢复,一些地带性物种已侵入群落,但仅局限于部分样方内,群落目前处于中亚热带植被演替系列的前期,群落结构较脆弱.在乔木层中,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继海 程惠敏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9年10卷2期 139-143页ISTICCA
【摘要】 通过比较不同接种量、pH、温度、加糖量、SO2添加量对甜菇娘酒发酵的影响,探讨发酵过程中环境条件对甜菇娘酒质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酸浆酒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5%,SO2添加量80μg/L,发酵初始液pH为3.9,分次补加碳源,发酵温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覃德华 何东进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9年10卷3期 253-257页ISTICCA
【摘要】 以生态安全理论为基础,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分析了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人类各种活动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其生态安全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生态足迹为1.250 3 hm2/人,生态承载力是4.1476h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则焰 刘金福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9年10卷4期 358-361页ISTICCA
【摘要】 以屏南水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运用R型聚类分析方法对水松种群的25个数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探讨水松数量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水松生长、遗传及生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 表明:水松材积与树高、冠长、胸径等性状呈显著正相关,生长性状与光合作用的面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祁萃萃 吴祥云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9年10卷1期 72-75页ISTICCA
【摘要】 以辽东山区红松林、杂木次生林、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其林下草本层的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杂木次生林的林下草本层生物量最大,为0.241kg/m2,针阔混交林次之,红松林最小;针阔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最大,多样性指数为2.806,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福平 刘科峰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9年10卷6期 542-545页ISTICCA
【摘要】 利用北华大学林学院气象科研小组提供的资料,对吉林市近14a的降雨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吉林市全年降雨量集中在500~800mm,14a来降雨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呈以4a为周期的波动变化;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即雨热同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宛泽 谢文明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9年10卷6期 551-553页ISTICCA
【摘要】 选择不同质量浓度(3.4~2000mg/L)的有机酸做土壤中的滴滴涕(DDT)解吸实验.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3.4mg/L时柠檬酸和苹果酸对土壤中DDT的解析率达到4.6%和3.5%,并且盐碱土中DDT的解析率要高于草甸土中的解析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喜生 周新年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9年10卷5期 442-447页ISTICCA
【摘要】 采伐既是影响森林景观结构特征的关键因子,又是森林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通过控制采伐格局能构造理想的、可持续利用的、和谐的森林景观格局.采伐格局与森林景观的关系始终受到林学家和景观生态学家的特别关注.从采伐对森林景观影响的研究方法 入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有圳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9年10卷1期 76-79页ISTICCA
【摘要】 根据拟赤杨自然更新群落样地调查资料,选择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拟合了拟赤杨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方程并绘出其生长曲线.初步揭示了拟赤杨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规律,为拟赤杨天然次生林的经营及人工林的营造提供了理论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春英 洪伟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9年10卷3期 258-264页ISTICCA
【摘要】 利用最近邻点距离法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珍稀动物的巢域和珍稀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短尾猴空间分布的类型是随机分布外,其余动物均为聚集分布,23种珍稀动物总体呈现强聚集的特征;珍稀植物种群分布的密度比较小,绞股蓝等24种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坤勇 刘健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9年10卷4期 362-367页ISTICCA
【摘要】 根据美国USLE土壤侵蚀模型,实现了对福建省漳浦县沿海防护林水土保持的动态监测,并根据土壤侵蚀所流失有机质的经济损失实现了对沿海防护林防护效益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沿海防护林能明显地提高水土保持效益,减少经济损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慧华 洪伟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8年9卷6期 545-550页ISTICCA
【摘要】 根据福建省68个气象站点1961~1990年30 a的年平均温度历史资料,分别以残差平方和、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利用空间插值法中的距离反比法(ID)、距离平方反比法(IDS)、改进的距离反比法(MID)、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学文 毕君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8年9卷1期 80-84页ISTICCA
【摘要】 对石家庄市城市林业应用的绿化植物与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植物资源数量、常用植物与使用频率、不同绿化景观的物种丰富度与植被多样性特征、乔木树种的年龄结构等.认为石家庄市现有绿化植物的资源总量偏少,常用植物过于集中,除公园与城郊风景区外各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德祥 黄传春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8年9卷5期 461-465页ISTICCA
【摘要】 以杉木人工林伐区设计书与检尺码单资料为基础,选择平均胸径、平均树高、立木密度、每hm2蓄积量、郁闭度、林龄、立地类型为输入神经元,应用L-M算法对各径级材种出材率进行BP网络模型模拟预测及精度检验.结果 表明,基于L-M算法的林分材种出材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教忠意 王保松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8年9卷2期 165-169页ISTICCA
【摘要】 分子标记具有数量多,多态性高,不受季节、环境条件限制,不影响目标性状表达,能够鉴别出纯合基因型和杂合基因型,提供完整的遗传信息等优点,已成为近年来园林植物遗传多样性评价、遗传图谱构建、品种鉴定、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领域科学研究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凌晖 林宁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8年9卷6期 551-555页ISTICCA
【摘要】 我国南方珍贵树种资源丰富,而且具有发展珍贵树种优越的自然条件,在南方发展珍贵树种具有重要意义.着重分析了南方珍贵树种人工培育利用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严格选择适合不同珍贵树种生长的立地、使用良种壮苗并进行遗传改良、建立合理的林分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战雄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8年9卷2期 170-174页ISTICCA
【摘要】 森林生态美学理论的提出有利于缓和美学与生态可持续价值之间的冲突.通过森林生态美学理论的应用,将扩展风景游憩林的概念内涵,促进风景游憩林经营美学指导思想的转变,完善风景游憩林的美学评价体系.在今后的风景游憩林经营实践中,应提高对森林生态美重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柏青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8年9卷6期 556-558页ISTICCA
【摘要】 以沙枣叶片作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用两种不同浓度激素的组合,筛选5组培养基进行继代愈伤组织及增殖诱导.结果 表明,沙枣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5mg/L+NAA 1mg/L+kT 1mg/L+2,4-D 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春英 洪伟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8年9卷5期 452-456页ISTICCA
【摘要】 研究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景观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湿筛条件下,不同森林景观的分形维数值的大小顺序为毛竹林景观>板栗林景观>油茶景观>茶园景观>黄山松景观>矮曲林景观>硬阔林景观>软阔叶林景观>马尾松林景观>杉木林景观,数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海兰 洪滔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8年9卷2期 157-160页ISTICCA
【摘要】 以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60处国家级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分析法、位序法、比较分析法等对我国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数量和面积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我国国家级森林公园分布不均,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南、东南地区,而西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细明 洪伟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8年9卷6期 535-539页ISTICCA
【摘要】 以雷公藤人工同龄林为选择群体,以枝数量、地径、平均藤径、平均藤长为选优性状,采用小样地调查方法 并用指数选优法进行雷公藤优良单株选择,研究结果 表明:雷公藤选优的合理对比株数量为16株;雷公藤枝数量、地径、平均藤长、平均藤径选优标准的性状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喜仁 王继志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8年9卷2期 152-156页ISTICCA
【摘要】 通过大叶榆引种繁育及山地造林试验,提供了一整套大叶榆育苗、苗期管理繁育和山地造林技术.大叶榆嫩枝扦插繁殖最佳组合为300mg·kg -1ABT1#处理2 h,插穗顶部留有一个完整的单片叶,扦插基质为河沙,其扦插平均生根率最高,可达89%;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细明 洪伟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8年9卷3期 256-260页ISTICCA
【摘要】 野生雷公藤种内存在丰富的变异,变异程度:枝数量>冠幅>主藤长>地径,各表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人工栽培的雷公藤植株总生物量构成:根52.75%、茎37.67%、叶9.58%,根是主要收获部位;雷公藤根系的平均含水率为43.88%,下坡>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淑伟 柴文毅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8年9卷4期 356-361页ISTICCA
【摘要】 应用聚集度指标(C,I,Iδ,M*和CA,等)、Iwao M*/-x屈回归方程和Taylor幂法则模型的测定方法研究了武夷山隐屏峰、竹笋峰、虎啸岩、森林公园的枯立木空间分布格局.对不同坡向(阳坡、阴坡)、不同海拔高度(≤420m、420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