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秀芬 陈金妹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4期 48-54页ISTICCABP
【摘要】 通过醇提法探究白芽奇兰茶多酚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作用。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考察乙醇浓度、液料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对白芽奇兰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测定白芽奇兰茶多酚清除·OH、·O-2、·DPPH的能力,同时测定了对L929细胞生长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友强 马玉岳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2期 7-11页ISTICCABP
【摘要】 通过克隆来源于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的L 天冬氨酸β脱羧酶基因,在一株具有L 天冬氨酸酶生产能力的大肠埃希氏菌CICC 11022S中异源表达,构建转化富马酸生产L 丙氨酸的重组工程菌。结果发现:重组工程菌9 h转化富马酸产生112?7 g/L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慧慧 王万强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4期 43-47页ISTICCABP
【摘要】 以新疆甘草浸膏为原料,利用Box?Behnken设计优化超声提取甘草浸膏中甘草苷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考察固液比、超声时间和乙醇体积分数对甘草苷含量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固液比2.5 g/L、超声时间2...
【关键词】 Box-Behnken设计;甘草苷;超声提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强 王凯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6期 46-53页ISTICCABP
【摘要】 从实验室自制泡菜中分离得到6株乳酸菌,经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植物乳杆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6株植物乳杆菌进行评价,发现1株环境耐受能力较强、益生效果较好的植物乳杆菌Z22,其在人工胃液和肠液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娜 董文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3期 75-80页ISTICCABP
【摘要】 以1株从原油污染样品中分离获得的铜绿假单胞菌XJ601为研究对象,采用蒽酮比色法定量分析鼠李糖脂,优化其产鼠李糖脂的培养基组成。研究表明:疏水性底物优于亲水性底物,具有更高的鼠李糖脂产量,尤以菜籽油最佳;氮源中,硝酸盐、NH4 Cl能促进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力凤 刘玉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2期 58-63页ISTICCABP
【摘要】 木糖渣作为一种固体废物,通常被送往电厂燃烧产热,未得到充分利用。为了提高木糖渣的附加值,研究了亚硫酸钠预处理对玉米芯木糖渣木质素脱除率及纤维素酶水解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亚硫酸钠用量12%(对绝干的木糖渣)、pH 7、反应温度16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丽娜 杨天逸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5期 22-28页ISTICCABP
【摘要】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HOG1基因敲除球头三型孢菌工程菌发酵产赤藓糖醇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 Behnken方法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对结果进行二次回归分析,并进行实验验证后得到最佳发酵条件: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敏 姚忠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4期 37-42页ISTICCABP
【摘要】 针对γ谷氨酰转肽酶( GGT) pH耐受性差的缺陷,首先以硅烷化改性的介孔氧化钛晶须( sMTw)为载体对重组枯草芽胞杆菌GGT进行固定化,再以pH 8.0~10.5的载体两性电解质Pharmalyte( CA,pH 8.0~10.5)对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玉龙 胡萍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6期 35-40页ISTICCABP
【摘要】 对7株分离自侗族发酵酸肉中具有高抗氧化活性乳酸菌的耐受性、产胞外多糖特性及降胆固醇能力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7株乳酸菌均具有良好的酸耐受性、较高的耐渗透压和产酸能力;对胆盐耐受能力差异明显,胆盐质量分数达0?1%时,SR93、SR13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欣玮 郑仁朝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5期 37-44页ISTICCABP
【摘要】 以催化合成普瑞巴林中间体(3S)2羧乙基3氰基5甲基己酸为目标,通过基因挖掘得到来源为嗜热踝节菌的脂肪酶氨基酸序列,构建了基因工程菌 Escherichia coli BL21/pET28b TTL,在16℃成功诱导表达了嗜热踝节菌脂肪酶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生民 冯文红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2期 17-21页ISTICCABP
【摘要】 以车间生产葡萄糖酸钠为对象,优化发酵葡萄糖酸钙工艺,试验中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试验,以葡萄糖酸钙收率为指标,考察种子培养时间、pH、Ca( OH)2浓度对葡萄糖酸钙收率的影响。通过Matlab的最优化方法求得最佳组合:种子培养时间17 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定强 严国荣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5期 65-69页ISTICCABP
【摘要】 以对羟基苯乙酮和溴丁烷为起始原料,利用相转移催化剂通过两步反应合成药用级的盐酸达克罗宁。首先利用相转移催化剂催化生成中间体对丁氧基苯乙酮,再与哌啶盐酸盐、多聚甲醛反应生成产物。合成产物经1 H NMR和MS结构确证。结果表明,该反应总产率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玉娇 胡兰兰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4期 55-58页ISTICCABP
【摘要】 以莲子淀粉提取率、蛋白质含量、破损度和淀粉糊性质等为考察对象,研究了碱液法和蛋白酶结合超声波法提取工艺对莲子淀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莲子淀粉直链淀粉含量高达43%,经中性蛋白酶水解后,再用超声波作用15 min的淀粉提取率为83.1%,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雪艳 邓利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5期 12-16页ISTICCABP
【摘要】 以纯化亚麻木酚素粗品为目的,比较了X 5、D101和AB 8三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木酚素的吸附性能,筛选出X 5大孔树脂最合适。通过动态吸附、解吸实验确定了上样浓度与上样量。在上样浓度10 mg/mL,上样量25 mL时分离效果最佳。同时,重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尤业兵 缪冶炼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4期 5-11页ISTICCABP
【摘要】 本文旨在开发抗冻酵母AFY 1的海藻酸钙凝胶固定化技术,探明固定化机制。在不同海藻酸钠浓度、CaCl2浓度和固化时间条件下制备固定化酵母,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乙醇发酵,分析发酵能力与酵母生长、凝胶颗粒通透性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维思 黄玲玲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4期 59-64页ISTICCABP
【摘要】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HPLC ESI QTOF/MS)对桂枝茯苓胶囊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别。运用Agilent Eclipse XDB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
【关键词】 HPLC ESI QTOF/MS;桂枝茯苓胶囊;化学成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超 王静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2期 12-16页ISTICCABP
【摘要】 以黑曲霉A 15形成的菌丝球作为载体对酿酒酵母C 15进行固定化,研究各种因素对黑曲霉A 15菌丝球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80 r/min、菌种个数混合比例为1∶10时,菌丝球对酵母的吸附可达到66?9%;以菊粉为底物,利用混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程 刘颖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5期 17-21页ISTICCABP
【摘要】 为提高米根霉发酵产富马酸的效率,对米根霉发酵过程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不同氮源对富马酸合成的影响,确定了米根霉ME F14发酵产富马酸的最佳氮源为( NH4)2 SO4;在此基础上采用均匀实验设计法进行试验设计,并利用智能可视化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鑫 周瑾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4期 1-4,11页ISTICCABP
【摘要】 通过自水解预处理板栗栗苞,以预水解液组成增殖培养基培养米根霉,增殖的米根霉再利用栗苞酶解液生产富马酸。结果表明:220℃自水解预处理栗苞,有效疏解栗苞紧密的木质纤维结构,以50 FPIU(以1 g纤维素计)纤维素酶水解50 g/L预处理栗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子民 罗苗苗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4期 29-32,75页ISTICCABP
【摘要】 维生素K2是一类重要的脂溶性凝血维生素,在凝血、抗骨质疏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本实验室自主筛选的纳豆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natto) R127发酵生产维生素K2,考察不同含量的碳源、氮源对纳豆芽孢杆菌生长、底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新 王永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6期 12-17页ISTICCABP
【摘要】 为建立不同温度条件下金针菇中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模型,将单增李斯特菌接种到金针菇表面,并于不同温度下贮藏,获得其在10、l5、20、25和35℃下的生长数据,选用Baranyi模型进行拟合,建立初级生长模型,并拟合得到最大比生长速率。通过温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管骁 李律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6期 61-65,70页ISTICCABP
【摘要】 以大麦醇溶蛋白为基材,以纳米TiO2粒子为改性材料制备可食性膜液,通过对草莓进行涂膜处理,探讨大麦醇溶蛋白/纳米TiO2可食性膜对贮藏过程中草莓质量损失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总酸含量及腐烂率的影响,研究大麦醇溶蛋白/纳米T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婧 刘涛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3期 7-11页ISTICCABP
【摘要】 为了明确激活剂用量对油藏内源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在沾3内源微生物试验区块细菌密度达到平台期后,在激活剂注入阶段实施了一个周期的寡营养期(2013年10月—11月)和一个周期的富营养期(2014年1月—2月)。结果发现:该措施实施后,沾3区块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朱贞 冯小海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2期 27-32页ISTICCABP
【摘要】 为了更好地研究ε聚赖氨酸(ε PL)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以及构建ε PL高产基因工程菌株,拟建立一株ε PL产生菌株Streptomyces albulus PD 1的遗传转化体系。通过对培养基类型、孢子预萌发处理、培养基中Mg2+浓度等条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晔茹 宋筱瑜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6期 7-11页ISTICCABP
【摘要】 对凝结芽孢杆菌GBI 30,6086的食用安全性进行探讨。根据凝结芽孢杆菌GBI 30,6086的毒理学、耐药性和产毒能力、食用和使用情况等数据,考虑其推荐使用量和我国人群的消费水平,对其食用健康风险进行安全性评估。已有研究未观察到凝结芽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静 段传慧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3期 39-45页ISTICCABP
【摘要】 为了掌握中高温油藏内源微生物好氧激活特征,在胜利油田选取12个中高温油藏典型区块开展了好氧激活评价:在所选油藏温度范围分别为55~65℃、65~79℃、79~95℃,通过模拟油藏条件下好氧激活评价发现:在小于79℃油藏区块中,以玉米浆干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修建龙 俞理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3期 27-32页ISTICCABP
【摘要】 为了提高微生物驱油过程调控的目的性,利用生化指标监测技术对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七中区现场油井采出样品中微生物浓度、营养物、产物生成量等参数进行了连续的动态监测,并对油田现场反馈的生产动态数据进行了分析评价。七中区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内源菌激活期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燕淑 李彦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3期 46-52页ISTICCABP
【摘要】 以分离自油藏环境的产脂肽枯草芽胞杆菌M15101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外源表面活性剂产生菌强化油藏内源微生物驱油过程中的原油乳化分散效果和菌群间的相互作用。配伍性实验表明,该菌株与油藏常见采油功能菌———迪茨氏菌、红球菌和肠杆菌具有良好的配伍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琴燕 陈露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6期 66-70页ISTICCABP
【摘要】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茶鲜叶中腐胺(Put)、亚精胺(Spd)和精胺(Spm)3种游离多胺的方法。样品经过67 g/L聚乙烯聚吡咯烷酮(PVPP)吸附茶多酚,5%(体积分数)高氯酸低温提取,苯甲酰氯衍生后进行色谱分析,采用Wondasil 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青 郝建安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4期 12-16页ISTICCABP
【摘要】 为提高红球菌SY095发酵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产率,采用单因素实验、响应面法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分别考察不同水平的温度、转速、初始pH及接种量对发酵液表面张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Design Expert 8.06软件设计Box?Be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