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4
- 46
- 46
- 4
- 3
- 3
- 11
- 10
- 5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付强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篇首>咳嗽是机体的防御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但频繁剧烈咳嗽对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咳嗽通常按时间分类: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咳嗽时间小于三周,亚急性咳嗽咳嗽时间小于三到八周,慢性咳嗽咳嗽时间大于八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国勤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Ⅱ乎吸道传染病,人中医学上并没有病毒这个概念,对于流感或感冒,中医认为属“时行感冒”,因为病毒发源地不论是鼻黏膜或呼吸道,都属脏腑以外,因此称为“外邪”。一般按风寒、风热、暑湿三种情况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红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中医和西医都有各自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疾病的诊疗方法。制定好中西医结合呼吸内科临床路径关系到临床医师治疗疾病的方法、临床护理的模式、疾病恢复的时间、脏器功能的盛衰等方方面面。将中医和西医的优势结合起来,合理使用中约和西约有利于减少医疗费用、降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韩晶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哮喘是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哮喘治疗无论是药物还是非药物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治疗的重点已从单纯缓解气道平滑肌痉挛,转为以预防、防治气道炎症为主的综合治疗,新的治疗药物仍在不断地研发之中,本文就目前哮喘常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孙增涛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笔者系统总结历代有关时行热病与寒温理论的文献,认为寒温同源、寒中育温、温病有寒,并从当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实践中得出寒温统一的理论,最后结合现代医学知识提出热病不远寒、寒病必发热的观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付义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篇首>姜良铎教授是中国首届中医学博士,教育部重点中医内科学学科带头人,我国著名呼吸热病专家,临证30余载,学验俱丰。笔者有幸侍诊左右,获益良多,兹将姜师辨治肺心病验介绍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周林福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伴巨大淋巴结病(SHML)是一种罕见的非肿瘤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由美国Rosai和Dorfman于1969年首次报道.临床上表现为双侧无痛性颈部淋巴结增生以及低热、血沉(ESR)增快、白细胞增多和高γ球蛋白血症.节外病变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孟冰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由于病史较长,活动能力的逐渐下降,生活质量的降低,并且伴随着慢性的咳嗽、咳痰,喘憋,导致患者出现紧张、焦虑、抑郁,失眠,多梦等精神躯体症状,所以,这也是导致患者病情逐渐加重,心理压力过人,疾病不容易控制,以及预后较差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银根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篇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医务界的一大挑战,求治于中医者甚众。至今西医或西学中均将研究精力置于COPD可分几个中医证型,以寻求方药以对应治疗。由于COPD是一个漫长的疾病过程,发作期、缓解期差异极大。不同病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魏春华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目的:本调查旨在了解目前非正归来源哮喘药物的来源、传播、使用情况,分析其产生、存在的根源等相关因素,提出遏制非正规来源药物的建议。 方法:全部调查对象来源于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潍坊哮喘病医院住院患者。通过调查问卷对患者的基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任明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目的:为研制具有中医要素的COPD病人白报告生存质量量表TCMPRO-COPD建立理论模型.方法:比较分析既有中外量表发现各量表优势及不足,研究COPD疾病特点、证候要素,借鉴中医"七情相关"理论指导,从人的社会属性和特点出发,构建TCMP...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谭光波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篇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亦为危害公众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全球第3位死病因。2006年GOLD定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且进行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表现咳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曹敏玲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祖国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藩篱薄疏,哮喘频发,对其研究亦较深入和广泛,一直是百家争鸣,莫衷一是,祖国医学在小儿哮喘临床的成功运用并非鲜见。古往今米,有关论述屡见案端,经参阅古今文献,对其证治渊源进行系统阐述和辨析,阐述体质学说、夙根学说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泽庚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主要目的是使中医药的科学性能够体现出来,而科学性则需要用现代科学方法米证实。中医的证客观上应该存在相应的物质基础,而这些客观存在的物质在患者的代谢和代谢产物中应当能够体现出来,但既往研究表明很难找到证的特异性代表物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孟冰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高压氧治疗的依从性及综合干预。方法:本文通过对200例支气管哮喘高压氧治疗患者的依从性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高压氧治疗的依从性受多种因素影响。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高压氧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应针对每个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代媛媛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篇首>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大部分通过吸入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等规范化治疗可获得有效控制。但仍有约5%-10%的患者虽经规范化治疗疗效不满意,经常需要急诊和住院治疗,临床上通常称为“难治性哮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希军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篇首>胸膜腔是不含气体的密闭的潜在性腔隙。当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时,称为气胸,气胸可分成自发性、外伤性和医源性三类。自发性气胸又可分成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发生在无基础肺疾病的健康人,后者常发生在有基础肺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建生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目的:评价基于肺炎疗效评价的医生报告结局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和反应度。 方法:选取2006年10月~2008年6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四家三甲医院收治的肺炎患者进行量表调查,以Cronbach'α系数观察信度;以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徐丽华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篇首>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COPD)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反复发作,病情加重时感染、缺氧,血液粘稠度增高,增加疾病分险,可危及生命,为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用活血化瘀中药,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晁恩祥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篇首>咳嗽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均认为是多种肺系疾病的常见症状,中医学历代医家更是十分重视,通过临床积累不断总结了诸多理论内容、临床经验及方药。笔者亦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对咳嗽的认识不断深入,尤其从中医角度对“风咳”进行探索,并链接西医对咳嗽的认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高荣林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篇首>国医大师路志正,精通中医理论,崇尚脾胃学说和温病学说,从医70余年,擅中医内科、针灸,对妇科、儿科、外科等亦很有造诣。路老曾长期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工作,现将路老诊治外感病的经验整理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若菡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肺弥漫性疾病,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为大容量肺叶灌洗治疗,而临床并没有十分有效的药物治疗。近年,中医药在治疗肺部疑难病方面有很人的发展,现分析一例PAP病例的治疗,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席素婷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50例临床稳定期的COPD患者进行8周步行运动和腹式缩唇呼吸训练,并在训练后分别进行6min步行试验(6MWT)测量,呼吸、心搏频率,血气分析值的变化及生活质量评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杜颖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篇首>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osis, ABPA)是一种非感染性、炎症性肺部疾病,是由于肺泡、肺间质和支气管对曲霉抗原(主要是烟曲霉)产生的变态反应性炎症。ABPA的发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虹彩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篇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包括SARS、禽流感、流脑、甲型H1N1流感等)可归为中医“瘟疫”范畴。中医学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我们的祖先长期以来同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它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瘟疫防治理论,是我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继洪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篇首>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ia COP)又称特发性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idopathce 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withOrganizing P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胡兆秋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目的:探讨胸膜腔曲霉菌感染的治疗。 方法和疗程材料:患者刘××,男,72岁,慢阻肺病史20余年,3个月前始咳痰喘息加重,因“肺心病、液气胸、肺炎”反复多次住院治疗,先后应用解痉、利尿、强心、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期间应用左氧、头孢哌酮舒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史锁芳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篇首>文献报道约有80%-90%的哮喘病患者伴有鼻炎,而约有40%-50%的过敏性鼻炎伴发哮喘,因此,哮喘的治疗需要特别重视伴有鼻炎的哮喘诊治,我们通过多年观察认为气虚夹风、风痰阻肺是伴有鼻炎哮喘的重要病机,运用益气祛风、宣痹化饮法是其重要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孙艳玲 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篇首>电子支气管镜(以下简称气管镜)检查在我国己普及应用,但由于气道高反应患者行气管镜检查,有可能出现咳嗽、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发绀、甚至会诱发广泛的支气管痉挛。如何能保障气道高反应患者顺利接受气管镜检查,除了需要有娴熟的气管镜探查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