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2728
- 4388
- 1097
- 1091
- 1377
- 1196
- 452
- 112
- 99
- 2051
- 1422
- 812
- 802
- 71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帅帅 崔耀平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4期 1140-11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陆地生态系统承载的温室气体对全球碳循环及气候调节服务意义重大,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量化森林对温室气体的储量有利于从生物地球化学角度研究全球变化问题.针对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承载的温室气体在大尺度上无法有效量化的问题,基于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庆 卢志兴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期 51-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食物网中的上行效应和下行效应对于群落的动态和生态系统功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旨在探讨互利关系和植物多样性对节肢动物群落中食物网不同营养级之间的影响.通过随机裂区试验方法,分别设置了3种蚂蚁-紫胶虫互利关系处理(有互利关系、无互利关系和自然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宗宁 石培礼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9期 3131-31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全球温度升高是目前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但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性,即冬季升温幅度显著高于夏季的季节非对称性趋势,这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更加显著.冬季升温会直接影响积雪覆盖与冰冻层厚度,并引起冻融交替循环的增加,而冬季植物处于休眠状态,这会直接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晓妍 周婷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5期 1766-17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水产养殖对海岸带生态系统的水环境有显著影响,研究水产养殖地区的水质动态及其驱动力对海洋牧场建设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以宁德为研究区域,基于2017年夏季和冬季水质监测和遥感影像等数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统计分析软件,分析了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武 陆巧玲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5期 1779-17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各种形式的生态补偿政策和工程项目为代表的生态保护项目在全球广泛实施.1998年长江大洪水之后,我国也陆续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退田还湖还湿工程、生态转移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睿洁 赵文武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5期 1834-18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第十届国际景观生态学大会于2019年7月1日至5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吸引来自世界各地950余名代表参会.其主题是“面向人类世的自然与社会:景观生态学的挑战与展望”.会议内容聚焦气候变化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与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学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燕江 邱莉萍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期 336-3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刈割是实现草地资源合理利用的主要管理措施,但其对草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影响过程和机理尚不清楚.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典型草地为研究对象,设计刈割和对照两种处理,于2013-2015年对生态系统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耕 关晓曦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4期 1496-15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Web of Science TM核心合集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对2018年10月前国内外发表的珊瑚礁生态系统模型研究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评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研究表明:国外珊瑚礁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彩红 苏泳娴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7期 2252-22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评价植被冠层降雨截留能力,是生态系统水循环的重要研究内容.以广东省中小流域为例,结合地面监测站点的降雨量数据和MODIS叶面积指数遥感数据,利用植被冠层降雨截留模型,定量模拟和分析了广东省流域尺度2004-2016年的地表植被冠层降雨截留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超 顾晨 等 《生态科学》 2020年39卷1期 60-64页ISTICPKUCSCD
【摘要】 栖息地破碎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栖息地破碎引起的面积效应、隔离效应和边缘效应能影响动物种群的绝灭阈值、分布、多度、种间关系以及生态系统过程,最终影响动物种群的数量分布.2006年10-11月和2007年10-11月,利用全球定位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飞飞 付晓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2期 540-5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有效执行的关键.生态环境损害基线贯穿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整个过程,是生态环境损害确认与损害修复的重要依据与标准.历史数据法是损害基线确认的优先采用方法,以损害发生前3年平均值作为静态基线值,难以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萍 牟冬梅 等 《医学与社会》 2020年33卷1期 125-128页ISTICPKU
【摘要】 探索健康医疗大数据背景下,创新型医学信息分析人才科研能力的连续性培养模式,为智慧健康诊疗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人力资源储备.研究以加快创新型医学信息分析人才培养速率为目标,依据学术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和科研能力的构成要素,从学术知识、学术环境和学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一河 卫伟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3期 1125-11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简要分析区域生态从松散研究向学科方向演进历程的基础上,介绍了第十八届中国生态学大会区域生态专题研讨会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认为该次研讨体现了理论、方法和应用的融合,国家需求与学术前沿的结合,区域特色鲜明,较以往在学术水平和国际视野上都有所提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雪丽 郑江华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5期 1690-16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Net Primary Production)的遥感估算与分析对全球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不同尺度的遥感影像上占主导地位的地物景观信息是不同的,现代生态研究多尺度分析至关重要.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为研究区,使用...
【关键词】 Landsat 8 OLI;天宫二号;MODI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一明 马婷 等 《生态科学》 2020年39卷3期 193-200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地生态资源的保护,促进区域更好地发挥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生态资产价值衡量具有重要意义.实现对保护地生态资产及价值的评估,明确自然保护地的生态保护价值,可以为保护地生态功能定位以及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博 段玉玺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6期 2028-20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荒漠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是陆地碳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人工建植促进植被恢复对非生长季荒漠土壤CH4、N2O通量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和时空替代法,分析非生长季库布齐沙漠东部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CH4、N2O通量特征及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明 于恩逸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8692-87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对我国新时代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2016以来,财政部、原国土资源部、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显楷 莫江明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9年27卷5期 500-52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人类活动加剧了活性氮的生产和排放,并导致氮沉降日益增加并全球化.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氮循环的干扰已经超出了地球系统安全运行的界限.中国已成为全球氮沉降的高发区域,高氮沉降已经威胁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安全,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亟待理清和解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敏 朱安娜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9期 7035-70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社会维度的视角分析评价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各种效用,必然涉及供需双方.在提供城市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间配置会潜在地影响社会效益享用的平等与有效性,是具有显著空间属性的社会资源.研究同时关注城市公园绿地与居住人口(使用者)的空间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战勇 马一丁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9008-90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类进入的21世纪,是一个人类真正需要进行生态反思的世纪.反思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反思我们与地球生命支持系统中植物、动物、抑或微生物的关系,反思我们与地球环境保障系统中的江河湖海、山川大地、森林草原、城镇乡村的关系.地球生物圈尚存的完整自然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克林 岳跃民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0期 7432-74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国家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背景下,我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面积实现“持续净减少”,面临由传统高强度人为干扰向大规模自然恢复与人工造林的转变,石漠化治理也面临转型.现有喀斯特生态研究已阐明了喀斯特脆弱生态系统人为干扰退化机制,初步揭示了生态治理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骞 马丽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0期 7441-74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青藏高寒区属于独特而典型的高原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高寒区生态安全以及农牧民生计的维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青藏高寒区的草地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因此该区退化草地的生态恢复工作是国家生态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奇 朱建华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8期 2655-26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服务退化问题已经成为继气候变化之后的又一个全球性环境热点问题.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生产力、稳定性、抵抗生物入侵以及养分动态的主要决定因素,生物多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东升 郭彩贇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期 399-4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发展,介绍了常用的生态承载力研究方法,包括生态足迹法、人类净初级生产力占用法、状态空间法、综合评价法、系统模型法和生态系统服务消耗评价法,并客观评述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目前生态承载力研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未来生态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天 侯鹰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4期 1154-11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城市土壤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发挥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全球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土壤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改变,土壤退化与污染日益加重.城市土壤退化导致土壤动物生态特征与行为模式发生变化,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煖银 郭泺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6期 1969-19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江西省的赣南地区是典型的南方山地丘陵区,属于赣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区,生态保护的意义重大.以赣南为研究区域,基于1990-2015年间的6期遥感影像,利用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和空间统计的方法,计算了该区域土地利用动态度,对不同生态用地所提供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令桥 王雅晴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3期 835-8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空间是指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为主要目标的地域范围,确定生态空间范围是协调保护与发展、保障生态服务持续供给的基础.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与中国文化发祥地之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以及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以长江流域为对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锐 曹越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8763-87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保护修复方法,“再野化”(rewilding)是指特定区域中荒野程度的提升过程,尤其强调提升生态系统韧性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再野化实践的核心要素包括保护核心荒野地、增加荒野地的连通性、保护和重引入关键种(包括大型食肉动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逸凡 刘道平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9期 3372-33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湿地生态状况评价定义、国际重要湿地和全国重点湿地生态状况和主要评价方法等方面研究综述了我国湿地生态状况评价.对全国1413处湿地生态状况的研究显示,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总体较好,重点湿地生态状况较差,生态状况差有341处,占24.8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霄嘉 王磊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8期 6577-65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喀斯特生态系统是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以高强度农业活动为主,人地矛盾尖锐、石漠化严重,是我国最大面积的连片贫困区.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等的持续支持下,我国围绕喀斯特区生态修复与石漠化治理,系统开展了喀斯特生态保护与修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椿阳 高尚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0期 3482-34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引水工程水源地所在的伏牛山区为例,测算、分析了199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在此基础上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对ESV的影响.结果 表明:(1)研究期间,伏牛山区建设用地大幅增加,耕地和草地大幅下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周炎妍 万荣荣 《生态科学》 2019年38卷5期 210-219页ISTICPKUCSCD
【摘要】 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支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及支持服务,高质量的生态系统服务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平稳、可持续发展,因此准确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对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区域规划以及管理整治有重要意义.文章在介绍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蓉蓉 黄雨晗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8990-89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先进理念,实施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现阶段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机制及启示等方面,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但缺乏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野 冯启源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8826-88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实施的重要目标是维护和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从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现状与功能出发,对乌梁素海流域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敏感性及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重要性进行系统评价,形成基于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培超 张绍良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5期 1863-18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精神层面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生态系统具有文化服务功能,因此近年来学者对文化服务的研究和关注越来越多,发表的文献数量也在持续增加.通过收集与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相关的文献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试图理清国际生态系统文化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潇 吴克宁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8806-88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将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成果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相结合,以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河南省南太行地区鹤山区为例,探究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成果在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亚琴 樊兰英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3期 4732-47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森林不仅具有经济价值,更有巨大的生态价值.基于山西省2016年森林资源2类调查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对山西省11个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金睿 陈宗铸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7期 2366-23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格局有直接影响.以海南岛东北部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应用空间自相关理论定量探讨了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自相关格局和分布特征,并运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艺杰 任志远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0期 3443-34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明确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深刻理解能源开发和经济发展背景下黄土高原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相关关系,为实现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黄土高原典型区延安市为例,探讨1993-2013年间生态服务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思源 苏杨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4期 1318-13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作为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具体实现方式和前沿阵地,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旨在对我国多样化的保护地体系进行重组管理,实现高效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本的保护和全民公益.研究对我国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这两类法定保护地的边界和区划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的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