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2
- 31
- 4
- 34
- 32
- 31
- 13
- 10
- 48
- 27
- 13
- 13
- 1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沈晓华 《运动科学与健康研究》 2025年3期 9-15页
【摘要】 目的:研究上肢运动控制评估与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FMA-UE、FMA、BBS及MB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0月黄石市十五冶精神专科医院收治的2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关键词】 上肢运动控制评估与训练系统;脑卒中;偏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付丽 导师:高晓平 张旭 安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运动医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在康复进程中患侧上肢肱二头肌、拇短屈肌及第一骨间背侧肌做最大等长收缩时的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m, sEMG)变化和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相关性,以及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和健侧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玖伟 导师:叶世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技术(硕士) 2016年
【摘要】 运动生物力学是应用力学原理与方法研究生物体运动原理的重要学科,在运动训练及康复领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运动捕获与表面肌电的同步采集设备的研发,对推动运动生物力学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中设计了一套运动及表面肌电同步采集系统,实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彦钊 导师:周以齐 山东大学 机械工程 机电产品创新设计与虚拟制造(博士) 2015年
【摘要】 偏瘫通常由脑卒中等脑神经系统疾病引起,患者大多不同程度的丧失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开展机器人辅助患者上肢自主康复训练,可以克服临床康复的不足,配合一定的康复模式,对于恢复患者AD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振宇 导师:郭书祥 北京理工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15年
【摘要】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及其与临床康复医学的结合为康复机器人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上肢康复机器人系统技术更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技术,利用机器人及其相关技术对训练过程进行客观的监测与评价,提高偏瘫康复训练的针对性及科学性,同时将治疗医师从繁重的体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温馨 导师:段峰 南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硕士) 2015年
【摘要】
现如今中国中风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中风患者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存活下来,但大多数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残疾,主要表现为运功功能障碍。在脑重塑理论和运动再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运动康复训练成为中风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必要手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董旭 2014年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分别给予中风后上肢痉挛的患者电针治疗和按肌张力高低给予个体化低频穴位电刺激治疗,对比观察二者对痉挛程度的影响,从而优化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新思路.方法:1、选择符合标准的中风病患者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电针组)和治疗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AKRAM A. FATAYER 导师:孙容磊 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硕士) 2013年
【摘要】
论文研究了上肢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特征提取以及肌电信号与运动模式之间的关系,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
(1)分析了肘关节快速/慢速弯曲/伸展、腕关节快速/慢速弯曲/伸展等八种运动模式所募集的肌肉群及其活动水平。
(2)提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万泽明 导师:方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 机械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硕士) 2013年
【摘要】 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是在肌肉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由表面电极在皮肤表面检测到的微弱的电信号。表面肌电信号具有无创性,通过对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分解,来对震颤麻痹、重症肌无力、肌强直和肌萎缩等各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卢蕾 导师:刘志朋 殷涛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11年
【摘要】 表面肌电信号是皮下肌肉复杂的电活动在皮肤表面处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综合效应,它反映了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肌电信号的检测分析对临床诊断、康复医学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从表面肌电信号中获取人体运动的有用信息并进行处理已经变得可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然 导师:王东岩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临床医学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目的:客观评价并比较电针治疗和电针结合屈伸交替低频电治疗两种方法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①对照组:给予头针和体针治疗,头穴依据“于氏头部腧穴七区划分法”,选取顶区和顶前区,按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卫哲 导师:王东岩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临床医学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目的:1、应用表面肌电信号客观评价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2、观察低频脉冲电疗法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的影响。3、分析各因素对疗效影响的差异,优选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重建的最佳低频脉冲电疗法治疗方案。 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脑出血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姜明文 中国残疾人健康协会2005年国际康复论坛暨第六次全国康复医学工程与康复工程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人体运动具有高冗余度,需要神经控制系统通过生理协调规律和生理约束,寻找完成运动的最佳方式,或者找到最适合的平衡点。为了研究人手在完成动作过程中受扰后的反应机理,本文进行了握取受扰实验,并得出如下结论:上肢在接收扰动后,其肌肉骨骼系统将协调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迎年 刘雪 等 《河北中医》 2024年46卷7期 1164-1168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F-rTMS)联合分期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 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 组,在均予西医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LF-rTMS组37 例予LF-rTMS治疗,分期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童杨华 王娜娜 《新中医》 2024年56卷12期 137-14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颈肩腰腿痛患者肢体疼痛、三角肌表面肌电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老年颈肩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彦伟 柳韶真 等 《新中医》 2024年56卷8期 127-13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F-rTMS)联合分期针灸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表面肌电信号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LF-rTMS组37例、针灸组35例、联合组34例.LF-rTMS组采用LF-rTMS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旗开 刘献松 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21卷4期 63-6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间歇性Theta节律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障碍恢复中的应用.方法 我院收治的94例急性重症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单双号法分为训练组(常规康复训练)与电刺激组(间歇性Theta节律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各47例....
【关键词】 急性重症脑卒中;间歇性Theta节律刺激;康复训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隋修武 高俊杰 等 《电子测量技术》 2024年47卷5期 181-187页
【摘要】 为解决目前肌肉力测量时用肢体末端力表示实际肌肉力大小,以及未将肌肉疲劳程度考虑在内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和肌肉疲劳的上肢肌肉力预测方法.利用AnyBody软件建立上肢肌肉骨骼模型,并将上肢末端力经过仿真得到单块肌肉的肌力大小...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肌肉疲劳;SSA-BP回归预测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洪和 齐运卫 等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33卷11期 42-46页
【摘要】 目的 观察经皮迷走神经耳支电刺激联合虚拟情景训练对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 2021 年 5月至 2024 年 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康复科收治的 116 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虚拟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哲 吴志峰 等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40卷12期 2546-2548页
【摘要】 目的:观察肩关节脱位后应用电针联合中药的效果.方法:9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手法复位2周后行康复运动,观察组加用电针联合中药熏蒸.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内收内旋肩胛下肌、外展上举冈上肌CR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元元 刘曼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33卷9期 42-45页
【摘要】 目的 研究运动想象训练联合优化运动技能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上肢肌肉表面肌电信号(sEMG)指标、肘关节屈伸功能、上肢和手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开封市中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107 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作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晓峰 张大威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23年38卷2期 207-211,2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CCFES)方案对脑卒中患者的患侧上肢整体运动功能、抓握能力、肱三头肌和伸腕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
【关键词】 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脑卒中;上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敏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3年30卷4期 238-240,24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 80 例脑梗死后遗偏瘫的老年患者,性别不限,年龄 60~80 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思艺 葛瑞东 等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22年36卷5期 267-2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在上肢机器人定量辅助模式下,采用表面肌电(sEMG)测定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肩前屈动作的肌肉激活时序及激活水平,探究定量辅助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上肢异常运动模式的即刻影响.方法:选取在中日友好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男性脑卒中偏瘫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永卿 杨春花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31卷20期 2793-2797,280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重复外周磁刺激(rPMS)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4月—2022年1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中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慧 张雪芬 等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20卷24期 164-167页
【摘要】 目的:针对处于软瘫期的脑卒中患者,深入探究运动想象疗法与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应用对上肢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于宿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接收康复治疗的116例脑卒中软瘫期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随机编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依莉 胡浩宇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年25卷10期 1187-119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通过表面肌电信号(sEMG)分析,对比非特异性腰痛(NLBP)患者与正常人在静态平衡模式改变时,上肢肌群与腰背部核心肌群激活时间的差异.方法 2017年9月至12月,纳入NLBP患者(NLBP组)与正常受试者(正常组)各21例.两组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鹏 王殊轶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8年37卷2期 188-1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推拿手法的生物力学特征和生理学(表面肌电)特征,定量分析推拿手法的力学指标,建立一种客观评价推拿医生上肢核心肌群的疲劳状况的方法.招募10位推拿科医生,实时采集推拿医生拇指垂直压力和上肢表面肌电信号,研究垂直强度、次做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肃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7年36卷4期 290-2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使用表面肌电技术观察人体上肢近端肌肉运动疲劳过程中的中枢共驱动现象.方法:以16名非体育专业的男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受试者左臂为观察臂,右臂为负荷臂.负荷臂分别处于自然下垂无负荷的放松状态和连续完成负重5 kg哑铃的肘关节屈伸运动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农 曾思漾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年23卷5期 567-57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将关节运动轨迹捕捉与表面肌电图技术运用于评估婴幼儿爬行运动中.方法 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对12例正常婴幼儿和13例运动发育迟缓婴幼儿,采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采集膝爬运动中上肢主要关节的运动轨迹,记录主要活动肌肉的表面肌电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立玲 李保宗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7年32卷9期 1043-1045,10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屈伸肘运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动作,比如家务劳动,上肢肌肉力量的健身活动等,都离不开屈伸肘运动.长期使用屈伸肘运动工作的人,很容易发生上肢肌肉损害.上肢肌肉劳损患者经常采用自己习惯的姿势进行康复训练,然而往往不注重握姿的重要性,以致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迎 高晓平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51卷6期 888-892,89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通过采集偏瘫上肢屈肌在执行屈肘、屈腕最大等长随意收缩时的表面肌电信号,分析上肢屈肌共激活模式,并探索其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8例仅发生1次单一的脑梗死或脑出血的偏瘫患者纳入卒中组;同时募集18例年龄、性别与卒中组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霖 田学隆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5年34卷6期 757-7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问题,提出认知再学习疗法、肌电视觉反馈疗法和肌电触发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三者结合的运动功能康复复合疗法,开发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脑卒中康复治疗系统以实现复合疗法.以Advanced RISC Machines (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磊 房敏 《医用生物力学》 2013年28卷3期 291-29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手法力量下一指禅推法上肢肌电信号特征,找出手法操作关键技术上肢肌群协同运动方式.方法 采集专家组、熟练组和初学组手法肌电信号数据.每位测试者按手法力量分轻、中、重3种类型操作,选择连续稳定的数据采用MyoResearch软件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 赵丽娜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3年28卷2期 163-1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为脑卒中患者提供一种可视、有趣的游戏训练方式,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上肢运动功能.方法:在建立一套良好的硬软件系统后,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将患者手臂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和运动传感器信号结合起来完成游戏.结果:患者在该游戏中得到了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睿 宋嵘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2年27卷9期 802-8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索在肌电控制机器人协助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肘关节康复训练中,有关肘关节电生理、动力学、运动学等多项参数的变化情况,并为脑卒中评估提供更加全面的定量评估方法.方法:本研究募集了8例偏瘫患者,对其分别进行了20次肌电控制机器人辅助的肘关节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唐柱 黄晓琳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1年26卷3期 236-239,2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应用表面肌电描记术(sEMG)来研究偏瘫患者和正常人在日常生活活动(ADL)中的上肢相关肌肉表面肌电特点.方法:应用Megawin表面肌电系统来采集15例正常人(正常组)和10例偏瘫患者(偏瘫组)在执行抬臂、梳头、喝水、摸对侧肩、摸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冬梅 孙欣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年14卷43期 8073-8076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表面肌电信号的检测与分析对临床诊断人体功能状况以及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对表面肌电信号的采集、信号处理、特征分析和特征值提取方面进行分析.方法;在人体屈伸肘部的过程中,选取人体上肢4块肌肉(肱三头肌,肘肌,肱二头肌,肱桡肌)分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立男 陈宏伟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0年25卷10期 963-9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表面肌电信号sEMG分析,研究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对机器人辅助运动训练sEMG变化的规律性,以便于研究其对训练效果的影响.方法:对4名健康男性进行两轮各20min机器人辅助上肢自主循迹运动训练,并分别在其中一轮运动的过程中结合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子羲 陈里宁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9年24卷1期 65-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上肢机器人辅助康复治疗在肩肘配合下引入斜面训练对于水平面训练的影响,以及对于肩关节训练的影响,解决现有的上肢偏瘫康复机器人在肩肘配合下对肩关节训缘的不足.方法:12例健康男性参加本研究.在上肢复合运动(UECM)康复机器人平台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