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5
- 1
- 1
- 47
- 11
- 10
- 6
- 5
- 16
- 7
- 6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段燕芳 潘磊 等 《武警医学》 2010年21卷6期 531-53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漂浮导管自1970年Swan等发明后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使用Swan-ganz导管行右心导管检查不仅是确诊肺动脉高压的金标准,也是心血管疾病诊断评估和治疗过程中常进行的有创操作技术[1].传统置管路径多选择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永培 张海波 等 《海南医学》 2009年20卷2期 23-2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球囊漂浮电极床旁心脏内临时起搏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病人经左锁骨下静脉途径,通过插入导管的长度和起搏心电图QRS波形态的指导,植入球囊漂浮导管至右心室行临时心脏起搏.结果 成功起搏55例(97.22%),开始穿刺到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韩 陈君柱 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8年24卷3期 225-22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检测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患者血浆骨形成蛋白2(BMP-2)的浓度,并分析其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方法:住院IPAH患者28例,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BMP-2的浓度,同时对28例IPAH患者经右心漂浮导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东升 吴贵云 《广西医学》 2008年30卷1期 25-2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和异丙酚用于风湿性瓣膜病对于肺循环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例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应用依托咪酯0.3 mg/kg和异丙酚1.5 mg/kg直接注入右心房,应用漂浮导管测定诱导前、诱导后1 min、气管插管后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沛 李磊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08年27卷6期 324-326,34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采用非常规右心室切口手术的方法根治法洛四联症(TOF).方法:2005年5月至2008年2月采用经右心房,肺动脉途径外科根治TOF患者83例.年龄5个月~25岁,平均(22.33 ±6.41)个月;体质量6.5~51.5 kg,平均(...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心脏外科手术;经右心房和肺动脉途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耘 丁璐 等 《护士进修杂志》 2007年22卷19期 1789-1791页ISTICCSCD
【摘要】 <篇首> 动脉置管监测血压、中心静脉置管、放置右心漂浮导管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必须和重要的监测手段.中心静脉导管也是围手术期确保各种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重要静脉通路.而动脉、静脉导管感染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不容忽视的并发症,处理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骏 刘长文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年15卷18期 2458-245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生物阻抗法与热稀释法测心排血量(CO)的准确性和相关性.方法 对11例危重病患者经颈内静脉置入右心漂浮导管,利用GE MARQUE SORLAR 8000M心电系统计算CO,并按标准方法连接胸腔阻抗法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比较2种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晓明 樊广渊 等 《陕西医学杂志》 2006年35卷8期 962-96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经右颈内静脉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行床旁心脏临时起搏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穿刺技术,穿刺右颈内静脉送入球囊漂浮电极导管,根据体表起博心电图图形特点和导管深度行床旁临时右室起搏.结果:46例均经右颈静脉穿刺,在...
【关键词】 心脏起搏,人工;电极;@经右颈内静脉球囊漂浮电极导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志伟 王仲 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06年26卷6期 439-441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经肺热稀释法和肺动脉导管法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方法通过经肺热稀释法(COa)、右心漂浮导管热稀释法(COpa)和脉搏诱导持续心输出量测量法(COpc)在20只犬失血性休克模型制作前后以及应用不同液体容量复苏后测量心输出量和血液动力学...
【关键词】 脉搏诱导的持续心输出量;失血性休克;肺动脉导管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国急救医学》 2005年25卷10期 768-769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床旁应用带气囊漂浮心脏起搏导管抢救心脏急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急症并采用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治疗的10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5 F或6 F带气囊漂浮式临时心脏起搏导管,按深静脉置管法行左锁骨下、右股或右颈内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新华 赵红念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5年15卷3期 392-393页ISTIC
【摘要】 目的对应用漂浮电极导管临时心脏起搏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探讨漂浮电极导管临时心脏起搏的方法.方法对36例患者经不同静脉途径在体表心电图指导下,床旁植入漂浮电极,进行临时心脏起搏,测量导管到右心室心尖的深度及从静脉穿刺到心室搏起所需时间.结果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牟信兵 高钰琪 等 《西南国防医药》 2005年15卷5期 482-48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原世居人及高原移居人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及缺氧性肺动脉增压反应. 方法: 采用右心漂浮导管术,观察了5例高原世居藏族及5例移居汉族在静息吸入室内空气、100.0%纯氧及14.0%低氧后的肺动脉压变化. 结果:5例高原世居者及4例高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穆心苇 陶和 等 《中国医刊》 2005年40卷12期 34-3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术后早期右心功能不全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8月至2005年4月完成的9例心脏移植临床资料.手术前后均在ICU行右心漂浮导管监测,评估肺血管阻力(PVR)及对药物(硝酸甘油或前列腺素E1)的治疗反应,术后用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四清 潘卫忠 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05年25卷8期 616-617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肺动脉内皮细胞因子在高原肺水肿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变化特点.方法采用右心漂浮导管及热稀释法,对8例高原肺水肿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了血流动力学监测,同时也采用放免分析方法检测了其肺动脉内皮细胞分泌到血液中的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牟信兵 高钰琪 等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04年20卷2期 188-189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缺氧动物再缺氧损伤现象及探讨其发生机理.方法:采用右心漂浮导管检测法,及放免法测定了血浆ET1含量的变化.结果:急性缺氧动物肺动脉平均压在吸入100%氧气后即明显下降,在突然停止吸氧而改吸室内空气后,下降的肺动脉压逐渐回升,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淑敏 刘中梅 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4年12卷1期 10-12页ISTIC
【摘要】 目的对床旁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行心脏临时起搏176例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床旁心脏临时起搏的方法学和可行性.方法男性108例,女性68例,年龄61.7岁±9.8岁,安置临时起搏器原因为: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97例,病窦综合征48例,因心动过缓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德昌 《中国医学人文》 2017年3卷4期 30-32页
【摘要】 20世纪70年代去法国以前,经曾宪九教授指引,我读过Guyton的文章,对静脉压力曲线(Venous pressure curve)很感兴趣.稍后也读过Starling的文章,对Frank-Starling心功能曲线也很感兴趣.1979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安丽 马虹 等 《新医学》 2003年34卷1期 43-4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总结经左、右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用气囊漂浮电极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抢救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因不同病因所致严重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并进行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治疗的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深静脉穿刺置管法(Seldige...
【关键词】 心律失常,心动过缓性;心脏起搏;起搏电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牟信兵 叶刚林 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03年23卷12期 827-828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L-精氨酸对高原肺水肿患者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采用右心漂浮导管的研究方法,观察了静滴L-精氨酸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等方面的影响,同时采用Lake评分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定量评估.结果 L-精氨酸能降低HAPE患者的肺动脉压和肺血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关贤颂 许小菊 等 《海南医学》 2002年13卷11期 91-9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在非透视条件下使用普通电极导管施行临时起搏的效果,探讨普通电极导管紧急床旁起搏的可行性.方法需要临时起搏的28例患者,全部在非透视条件下从股静脉送入普通电极导管33-35cm,再在发放起搏脉冲的情况下,边顺钟向旋转边缓慢推送起搏导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放 王志农 等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2年29卷4期 230-232,251页ISTIC
【摘要】 目的:动态观察风湿性心脏病(RHD)围术期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的变化规律,为防治右心室功能不全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方法:49例风心病择期行瓣膜替换术患者,根据不同瓣膜病变情况分为单纯主动脉瓣病变(AO)组、二尖瓣关闭不全(MI)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淑贞 孙秀芝 等 《齐鲁护理杂志》 2001年7卷8期 580-581页ISTIC
【摘要】 <篇首> 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频率快,不能平卧,时有躁动,加上咳嗽及体位经常变动,监测护理右心漂浮导管甚为困难.现将18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永进 刘晋黎 等 《心脏杂志》 2000年12卷6期 469-47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血浆心房钠尿肽(ANP)浓度、各部位压力及心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通过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同时测定肺动脉、右心室、右心房的压力,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上述三个部位血浆心房钠尿肽(A...
【关键词】 心钠素;心力衰竭,充血性;Swan-Ganz导管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俊波 蒲琳 等 《华西医学》 1999年14卷2期 245页ISTICCA
【摘要】 用右心漂浮导管测定正常犬及心衰犬右心功指标:SV、CO、CI,用左心导管测定±LVP、±dp/dr,两组实验指标提示不管是正常心功能状态或心衰状态,用右心漂浮导管测出的泵功能指标均能良好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情况,但不能全面反映舒张功能情况.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亓俊杰 邢永生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6年25卷1期 32-34,38页
【摘要】 目的 比较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行心脏临时起搏与床旁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操作时间的差异.方法 90例需进行临时起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2例)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将普通起搏电极导线植入右心室进行临时起搏;B组(3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丹 张树龙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4年2卷4期 204-206,236页
【摘要】 紧急床旁心脏起搏术是抢救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最有效的办法.漂浮导管行床旁心脏临时起搏方便、快捷,无需大型X线设备,适用于基层医院.在无X线情况下,正确识别右侧心腔内不同部位的心电图特点对于床旁起搏技术至关重要.右心室起搏主要有两个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乔硕 《天津护理》 2014年22卷1期 41-42页
【摘要】 Swan-Ganz导管已由原来单一测压和抽取血标本,发展到利用Swan-Ganz导管进行心脏起搏及心输出量、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右心射血分数、连续心排血量测定等多种功能,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1].心脏瓣膜疾病术前多数存在肺动脉高...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Swan-Ganz导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勇兵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4年29期 201-201页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床旁临时起搏的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方法31例患者应用 seldinger 法穿刺技术,穿刺锁骨下静脉,植入6f 动脉鞘管,应用5f 气囊漂浮电极经鞘管自然推送电极进入右心室,Ⅱ导联体表心电图同步记录心电图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霍金华 《全科护理》 2011年09卷24期 2214-2215页
【摘要】 <篇首> 与一般临时心脏起搏相比,紧急床旁起搏病人的病情凶险,血流动力学障碍严重甚至已有心搏骤停,故不能在X线指引下常规置管,急需快速准确有效起搏.以往惯用的经胸壁穿刺起搏、漂浮电极导管起搏及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右室起搏等虽然均有成功报道,但有鉴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妙华 王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3卷2期 117-117页
【摘要】 <篇首> 漂浮导管自1970年应用以来,已成为监测危重患者、估计左右心室功能和血液动力学改变的重要方法,它可直接在床边进行压力及心排出量等血液动力学监测,适用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栓塞、严重创伤、各类休克等[1],现将我院5例患者应用漂浮导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红玲 黄新平 等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4卷7期 62-63页
【摘要】 目的 总结本院102例气囊漂浮电极导管床旁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收集本院1995年至今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102例,其中紧急临时起搏用于危重抢救病例67例,外科择期手术预防性起搏35例.根据操作者经验及习惯在床旁以seldinger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 邱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3卷20期 167-168页
【摘要】 <篇首> 吉林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自2006年2月起,对59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患者进行了漂浮导管检查,并以此为指导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漂浮导管检查可以监测右心房压、右室压、肺动脉压、肺动脉楔压、心排血量等,也可估计心功能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杰 袁正强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18卷13期 106-107页
【摘要】 目的:总结用气囊漂浮电极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抢救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的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因不同病因所致严重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并进行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治疗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Seldinger法行深静脉穿刺,在床旁无X线透视条件下,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广军 梁璐 等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8年25卷6期 6-9页CA
【摘要】 目的 比较经肺热稀释法和肺动脉导管法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方法 通过经肺热稀释法(COa)、右心漂浮导管热稀释法(COpa)和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测量法(COpc)在20只犬感染性休克模型制作前后以及应用不同液体容量复苏后测量心输出量和血液动...
【关键词】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感染性休克;肺动脉导管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隋向前 邓旻 等 《中国乡村医药》 2006年13卷12期 11-12页
【摘要】 <篇首> 外周静脉压测定的准确性较中心静脉压测定差,目前已有被漂浮导管检查逐渐取代的趋势[1].但因其操作方便,目前仍在广泛应用.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患者由于体质、心功能、心理和经济状况等原因较少接受Swan-Ganz漂浮导管检查,因此外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道阔 陶新智 等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3年14卷4期 210-213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急性血液动力学效应.方法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15例,静脉注射乌拉地尔25mg,应用Swan-Ganz漂浮导管测量用药前、用药10、30、60、90min右心房压(RAP)、肺动脉压(PAP)及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颖 陈静瑜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12年33卷4期 229-23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用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肺移植术前肺动脉高压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9月至2010年8月间的单中心肺移植资料.以30例IPF伴肺动脉高压患者为观察组,以1 5例肺动脉压正常的患...
【关键词】 肺纤维化;高血压,肺性;体层摄像术,螺旋计算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岳云 赵洪伟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08年14卷4期 244-24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20世纪70年代Swan和Ganz两人从港湾帆船漂流得到启示,发明了肺动脉漂浮导管(Swan-Ganz catheter),最初只能测肺动脉血压和采血样.通过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了解右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滕洪 曲家骐 等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6年22卷5期 337-338页ISTICCSCD
【摘要】 <篇首> 应用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16例肺癌肺切除病人术中右心血流动力学变化,以观察肺切除术对右心功能的影响,探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与右心血流动力学变化关系及危险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