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33
- 32
- 81
- 10
- 3
- 2
- 1
- 117
- 89
- 86
- 72
- 6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罗叙 王誉陶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3期 1002-10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讨黄土高原典型草原优势种植物及其根际土壤化学计量对不同降水量的响应,以宁夏固原云雾山封育20年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利用遮雨棚技术模拟了 3个不同的降水梯度(自然降水量的50%、100%和150%),测定了优势种长芒草(Stipa bu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喻阳华 李一彤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8期 3356-33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剖析天然次生林生态化学计量与C、N同位素丰度的关系,能够阐明元素平衡对同位素分馏的影响规律,深刻揭示生态系统资源分配机制与利用策略.以贵州白云岩地区马尾松林(Pirus massoniana forest)、山胡椒林(Lindera gl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子琦 焦菊英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6期 6801-68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洪积扇是拉萨河流域珍贵的土地资源,而明悉其土壤养分状况是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为此,在拉萨河流域选取了 10个洪积扇,于2020年7-8月调查了其上的植物群落组成并采集对应土壤,测定了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宇航 宋晓倩 等 《植物研究》 2022年42卷5期 910-92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盐碱土区植物可利用营养匮乏是植物生物量限制的主要因素之一,藜科(Chenopodiaceae)植物是盐碱环境中的最大类群,其整体营养策略对盐碱地育种和农业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呼伦贝尔4种典型盐碱地藜科植物碱蓬(Suaeda glau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依里帆·艾克拜尔江 李进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2年42卷8期 1384-139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豆科植物是荒漠等干旱生态系统的重要先锋物种,也是生态系统中有效氮的主要来源.为了明确荒漠豆科植物与生境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该研究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广泛分布的荒漠豆科植物弯花黄芪(Astragalus flexus)、镰荚黄芪(Astrag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厚云 卫晓锋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5期 1750-17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生源要素生态化学计量和空间分异特征对指导土地利用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京津冀生态屏障区组成部分的承德市为研究区,采集1597件土壤样品,运用地统计学、全局Moran's Ⅰ指数、克里金插值和冗余分析等方法对承德全域主要土壤生源要素的空间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轶浩 周建岗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23期 9537-95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下,为准确评估区域植被固碳增汇功能和科学指导其经营管理,以重庆武陵山区14、25、38、45、62年生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马尾松各器官(叶、枝、干、根和皮)、凋落物以及土壤C、N、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慧珠 金光泽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23期 9747-97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氮沉降是驱动生物多样性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探索氮添加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林草本层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驱动机制,以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N0(对照处理,0 kg hm-2 a-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明明 庄伟伟 《植物研究》 2022年42卷1期 138-15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深入了解荒漠短命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生境土壤因子与植物生存策略的关系.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广泛分布的尖喙牻牛儿苗(Erodium oxyrrhynchum)、假狼紫草(Nonea caspica)、琉苞菊(Hya-lea p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飞 刘方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24期 10201-102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喀斯特地区特殊地质背景造就复杂破碎的地形发育出多样的微地貌,这使得清晰地认识土壤碳氮磷的空间异质性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存在困难.基于实地调查、土壤采样、实验测试的结果数据,引入混合效应模型评估方法结合变异系数,分别从全量(土壤有机碳、全氮、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勇 刘海英 等 《生态科学》 2022年41卷1期 84-90页ISTICPKUCSCD
【摘要】 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浙江省仙居县3、9、14、21年生根系和土壤微生物量碳(C)、氮(N)、磷(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结果表明,杨梅根系C、C:N在不同林龄间没有显著差异;随着林龄的增加,根系N、P含量降低,而C:P、N:P则增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润阳 钱前 等 《广西植物》 2022年42卷6期 970-9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究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生态恢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及其碳(C):氮(N):磷(P)比值的影响,该文在广西环江县的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长期定位观测试验地选取了3种土地利用方式[退化干扰地、牧草地和果树(枇杷)林地]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盘礼东 李瑞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1期 4428-44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养分亏缺是限制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制约作物产量的重要影响因子.为提高西南喀斯特区坡耕地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于2018-2019年连续两年在贵州省黔西县开展了野外原位径流小区观测试验.通过该试验探讨不同秸秆覆盖率下土壤碳(C)、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雯 黄来明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1期 4415-44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了解高寒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为评估脆弱生态系统土壤质量和功能提供参数.通过测定青海省东部24个样点0-30 cm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pH、容重BD、孔隙度Ps、黏粒含量Cy、土壤含水量SWC、有机碳SO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森 卜嘉玮 等 《草地学报》 2023年31卷6期 1780-1787页
【摘要】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养分释放或固持的重要调节者.本实验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以藏羊放牧强度控制实验为平台(对照(CK,0),轻度放牧(LG,2 sheep·hm-2),中度放牧(MG,4 sheep·hm-2),重度放牧(HG,6 s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伟佳 刘春 等 《生态环境学报》 2023年32卷1期 80-89页
【摘要】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是表征土壤养分需求与限制的重要指标.为了探究不同海拔梯度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选择南岭山地不同海拔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层采集不同海拔0—60 cm土壤,通过测定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和土壤酶活性,分析南岭不同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铭 何功秀 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3年43卷8期 138-148页
【摘要】 [目的]生态化学计量法是探索耦合元素平衡和循环的有效工具(如氮、碳、和磷等),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对湖南会同杉木人工幼林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为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经营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414"配方施肥为基准,在湖南省会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晓娟 于耀泓 等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23年43卷2期 145-151页
【摘要】 为了解华南地区固氮树种与非固氮树种造林对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易氧化有机碳(ROC)的影响,对广东省鹤山市造林 13 a的固氮树种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人工纯林和非固氮树种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田 曹娟 等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3年3期 127-134页
【摘要】 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土壤微生物化学计量特征在不同刈割频次处理下的变化规律,以期为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有6个处理,对照区(CK)、1年1割(M1)、2年1割(M2)、3年1割(M3)、6年1割(M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乐乐 秦燕 等 《草业学报》 2023年32卷3期 56-66页
【摘要】 土壤中氮、磷养分是饲草产量与品质提高的重要基础.氮磷添加改变了土壤养分条件并引起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发生变化.为探究燕麦和箭筈豌豆单播、混播草地土壤微生物特性对不同氮磷处理的响应,本试验以高寒区燕麦单播草地、箭筈豌豆单播草地及燕麦/箭筈豌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耀泓 刘悦 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3年43卷6期 168-177页
【摘要】 [目的]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可以探明植物受土壤养分的限制情况,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直接反映了土壤保肥、供肥性能和缓冲能力.研究旨在揭示华南地区乡土马尾松和木荷人工林对土壤养分及保肥供肥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广东省鹤山市的马尾松和木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建博 李秀璋 等 《草地学报》 2023年31卷4期 1134-1142页
【摘要】 为研究冬虫夏草采挖区与非采挖区的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本研究以青海省7个地区冬虫夏草生长地土壤样本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凯氏定氮法、碱熔法、碳酸氢钠浸提-比色法、酸溶法、1 mol·L-1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法、碱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林芝 张德罡 等 《草业学报》 2023年32卷8期 48-60页
【摘要】 土壤结构中养分的稳定性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稳定息息相关,为阐明退化对高寒草甸土壤团聚体养分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金强河流域设置未退化(ND)、轻度退化(LD)、中度退化(MD)和重度退化(SD)4个不同退化程度的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富山 闫国永 等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49卷3期 14-20页
【摘要】 文章从土壤呼吸、土壤化学计量比、土壤碳氮循环、土壤微生物等方面综述了其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1)土壤呼吸动态在不同气候区和不同氮沉降背景中表现不同;(2)氮沉降是土壤酸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土壤碳氮循环也因氮沉降产生不同程度和方向的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雯琳 邱晓杰 等 《草业科学》 2023年40卷8期 1988-1999页
【摘要】 通过在内蒙古草地开展模拟全球气候变化的试验,测定分析土壤 0-10、10-20 cm总有机碳(SOC)、总氮(TN)、总磷(TP)、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有效磷(AP)的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探究非生长季增温和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雪莲 朱俊义 等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44卷4期 21-28页
【摘要】 以长白山区不同海拔森林湿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海拔和土壤盐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在550~815 m低海拔湿地含量较高,在847~1280 m高海拔湿地含量较低,土壤全氮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郁国梁 马紫荆 等 《草业学报》 2023年32卷9期 68-78页
【摘要】 探究土壤化学计量的海拔特征,对于深入了解高海拔地区天然草场土壤化学计量分布,改善土壤养分条件具有重要意义.以天山中段南坡巴伦台地区海拔2200~3550 m内土壤及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碳、氮、磷、钾化学计量沿海拔分布的变化规律及其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雪梅 阙涛 等 《天津农林科技》 2023年3期 1-5页
【摘要】 文章以中国西南部喀斯特地区贵州省贵阳市相同建成年限的公路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取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方法,研究不同边坡植物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贵阳市公路边坡植物群落结构较简单,以菊科和禾本科为优势种;样地Ⅰ和样地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根 岳翰林 等 《草业科学》 2023年40卷1期 71-78页
【摘要】 探究不同修复措施短期内对高原高速公路边坡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可以有效指导高原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为了比较3种高速公路边坡修复措施(自然恢复、补播草种+覆土处理、草皮回铺)的效果,测定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3种边坡修复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俊芳 吴宪 等 《生态环境学报》 2023年32卷5期 898-909页
【摘要】 土壤元素化学计量特征在塑造微生物多样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元素化学计量受到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为探究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有机碳(OC)、全氮(TN)、全磷(TP)及其元素化学计量特征(C?N、C?P和N?P)如何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文文 白有志 等 《农业与技术》 2023年43卷15期 61-65页
【摘要】 为研究藏东南不同海拔梯度薄毛海绵杜鹃林表层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特征,以藏东南 5 个不同海拔梯度薄毛海绵杜鹃林为研究对象,于 2021 年 7 月采集测定 0~10cm土壤的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琳 艾应伟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60卷3期 160-164页
【摘要】 为增进对川西高寒地区土壤微生物的能量和养分限制状况的了解,以川西地区不同海拔高度(2969 m,3280 m,3697 m和3992 m)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的酶活性和相关理化性质,探讨了川西地区土壤酶活性和酶化学计量沿海拔的分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彩丽 王艺伟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10期 4140-41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土壤理化性质改变会显著影响土壤碳氮磷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然而由于不同研究区域环境异性较大,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与各土壤因子间的协同变化规律仍不明确.以喀斯特山区7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马尾松林地、柏树林地、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云 李玉强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10期 4213-42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的相互作用下,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随之变迁,荒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植被生产力下降等是生态脆弱区面临的重要问题.生态化学计量学作为当前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领域,强调从生态系统能量与元素平衡角度,揭示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雍容 高伟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5期 1991-20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明福建三种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样地调查采样法,研究了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甜槠(Castanopsis eyrei)林、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林和虎伯寮自然保护区薄叶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剑 刘贤德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1年41卷8期 1391-140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是体现生态系统变化过程的重要依据.该研究以分布于祁连山北麓中段的甘青锦鸡儿、鲜黄小檗、金露梅、鬼箭锦鸡儿、吉拉柳等5种典型灌丛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采样,测定土壤有机C、N、P含量,分析了不同灌丛群落土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宗达 刘世荣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12期 4900-49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开展不同恢复演替阶段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关系的研究,可为有效和持续管理川西亚高山次生林提供科学依据.以川西亚高山米亚罗林区20世纪60、70、80年代3种采伐迹地经自然恢复演替形成的次生林(SF60、SF70和SF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昊轩 刘欣蕊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11期 4503-45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叶片碳(C)、氮(N)、磷(P)化学计量学能够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环境变化对植物的影响,是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热点之一.研究亲缘关系相近物种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差异对于深入了解植物的化学计量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对于亲缘关系相近物种沿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旭冉 张卫青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13期 5309-53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化学计量学是研究生态系统中各元素间平衡的科学,对于探究土壤有机碳(C)、全氮(N)、全磷(P)元素循环以及土壤养分限制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克氏针茅(Stipa kirschnii)草原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以内蒙古克氏针茅草原区为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琴 宋梅玲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15期 6280-62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使用化学除草剂防除狼毒能有效遏制狼毒种群的扩张,对于防除狼毒后狼毒斑块的植被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鲜有报道.基于此,本研究运用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原理、方法,以分枝数相同的单株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斑块为研究对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