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9
- 11
- 2
- 55
- 9
- 9
- 8
- 6
- 31
- 18
- 17
- 13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徐楠 吴伟春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7年32卷2期 161-16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应用经胸二维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研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双心室重构形态特点与肺小动脉阻力的相关性,探讨心室形态指标对肺小动脉阻力升高大于8.5 Wood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2-10至2014-01间在我院接受右心导管检查明确诊断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莹 王晓武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16年32卷24期 4136-4139页ISTICPKUCA
【摘要】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以肺动脉阻塞引起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渐进性增加,伴随不可逆的肺血管重构为特征,最终导致右心负荷增加和右心功能不全,甚至由于右心衰竭而导致死亡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其血流动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永超 《实用医学杂志》 2015年31卷1期 155-157页ISTICPKUCA
【摘要】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以肺小动脉重构、肺血管阻力增加,最终导致右心室衰竭直至死亡为特征的一种进行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存[1].我国2007年首次公布的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断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婷 刘亚飞 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36卷5期 723-72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格列本脲对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8周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野百合碱组、野百合碱+格列本脲组.采用经颈静脉右心导管插管术检测大鼠右心室收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杰 杜雨轩 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34卷4期 554-55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对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及肺血管重构的干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野百合碱组和雷帕霉素干预组.采用经颈外静脉右心导管插管术检测右心室收缩压;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细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彦川 李欣欣 等 《中成药》 2013年35卷4期 665-6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野百合碱所致的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地那非组、复方丹参滴丸低剂量组、复方丹参滴丸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一次性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他各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野百合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晶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33卷12期 2926-2927页ISTICPKUCA
【摘要】 肺动脉高压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得的肺动脉平均压(mPAP) ≥25 mmHg的一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1].肺动脉高压显著加重右心室后负荷,由于肺血管重塑引起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心肌重构、右心室肥大,最后可能导致右心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代丽 吴尚洁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36卷1期 58-6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是否通过抑制肺动脉RhoA/Rho激酶通路的激活而逆转低氧所致的大鼠肺动脉高压及肺血管重构.方法:32只成年雄性We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C,D组建立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自低氧干预第1...
【关键词】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阿托伐他汀;RhoA/Rho激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红艳 宋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16卷5期 364-36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不同肺动脉压力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的临床疗效,为选择手术时机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介入封堵治疗的47例PD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前右心导管测得的肺动脉收缩压分为低压力组(25例)和高压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丹莉 李淑慧 等 《医药导报》 2010年29卷4期 415-41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对肺动脉压的影响及其发病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两组,正常组(n=7),模型组(n=11).模型组通过一次性颈背部皮下注射MCT 50 mg·kg-1,22 d后,通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向锋 黄斌伦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8年24卷5期 18-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延胡索乙素对慢性低O2高CO2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粘着酶激酶FAK、ERK和凋亡蛋白酶Caspase 3表达的影响.方法:常压低O2高CO2舱制备低O2高CO2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延胡索乙素ip 40mg/kg.右心导管法测肺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丹莉 李晓辉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08年17卷20期 1757-1760,17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发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肺动脉高压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丹莉 李晓辉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8年24卷12期 1646-164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探讨G蛋白抑制肽(GCIP-27)对野百合碱 (monocrotaline,MCT)所诱导右室重构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MCT模型组、GCIP-27低剂量组(30 μg·kg-1)和GCIP-27高剂量组(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均波 吴鸿谊 《中国循环杂志》 2006年21卷1期 69-72页ISTICPKUCSCD
【摘要】 斑块破裂基础上血栓形成是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发生的主要病理机制.血管内超声在心导管室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它能够在体观察斑块组成以及识别血栓和斑块破裂,有助于加深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认识.但是,心血管事件发生之前常常没有先兆症状,如果我们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洪涛 郑强荪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6年27卷12期 1333-13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消融犬心脏脂肪垫对电刺激诱发房颤的影响.方法:选用22只犬麻醉后经正中开胸(2只于开胸后不久死于室颤)暴露主动脉根部和上腔静脉中部的第三脂肪垫(SVC-AO FP)、右肺静脉脂肪垫(RPV FP)及下腔静脉、左房交界处脂肪垫(I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向锋 黄斌伦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5年21卷6期 23-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延胡索乙素(dl-THP)对慢性低O2高CO2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管重构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 大鼠每天置于低O2高CO2舱中8小时造型.4周后,右心导管法测肺动脉压(mPAP);光镜下测定肺细小动脉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T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水明 魏盟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4年13卷2期 164-16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曲尼司持对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殖及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用药组.用球囊导管对用药组和对照组兔行髂动脉损伤.用药组于术前3 d开始用曲尼司特(每天300 mg/kg),术后28 d取病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翁书和 赵军礼 等 《中医药学刊》 2003年21卷8期 1244-12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讨莪术油对血管成形术后Ⅰ、Ⅲ型胶原的抑制作用 ,本文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导管损伤模型,用苦味酸天狼猩红一偏振光显示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对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莪术油组)共25只大鼠血管损伤处的Ⅰ、Ⅲ型胶原排列、分布和含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甄国华 张珍祥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1年17卷6期 705-70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研究血晶素对大鼠肺组织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链(PDGF-B )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血晶素降低缺氧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和改善缺氧性肺血管重构的机制.方法用右心导管检测RVSP;以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动脉血中碳氧血红蛋白(COHb)...
【关键词】 血晶素;缺氧;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慧慧 周思静 等 《临床肺科杂志》 2019年24卷8期 1518-1520页ISTIC
【摘要】 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wing to left heart diseas,简称为PH-LHD)指左心一系列病变如收缩与舒张障碍,瓣膜疾病等导致的左心压力升高进而导致肺循环阻力增加,最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秀 徐兴祥 等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9年12卷3期 363-367页ISTIC
【摘要】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以肺动脉阻力的进行性升高为特点,导致患者右心后负荷的增加,最终因右心衰竭而死亡的一种极度恶性的进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肺小动脉的血管痉挛、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娟 李叶丽 等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9年42卷4期 455-458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详解中央静脉导管测量大鼠肺动脉压的方法.方法 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组,单次腹腔注射野百合碱(50 mg/kg)复制PAH模型,4周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宗辉 付亮 等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8年45卷1期 20-23页ISTIC
【摘要】 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瓣环扩大、瓣环功能不全、右室重构、三尖瓣瓣叶牵拉、肺动脉高压以及心房颤动等.超声心动图是诊断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主要手段.人工瓣环置入术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最可靠的瓣环修复方法.经皮导管瓣膜置入术具有低死亡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金玲 孙春燕 等 《上海护理》 2017年17卷1期 54-56页ISTIC
【摘要】 肺动脉高压(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是一类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和血管重构为特征的心肺血管疾病,最终可致右心衰竭和死亡[1]。右心导管测量平均肺动脉压﹥45mmHg 为重度PAH [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雪 马晶茹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6年37卷11期 1173-1176,118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β-抑制蛋白1(β-arrestin1)对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肺血管胶原合成的影响,进一步明确PAH肺血管重构的分子机制.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红兰 王秋芳 等 《广东医学》 2015年3期 454-45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左心房导管输注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抢救急性心力衰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心力衰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都入 ICU 进行急诊治疗,对照组同时予静脉滴注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蓉 侯梦 等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5年35卷6期 431-43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采用野百合碱(MCT)诱导方法建立幼龄西藏小型猪慢性肺动脉高压(PH)动物模型,并通过右心导管术和肺脏结构形态进行评价.方法 2月龄西藏小型猪12头,体质量5.0~6.0kg.随机均分为实验组(MCT组)和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给予M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雯 马涵英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4年33卷2期 296-29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对大鼠右心重构及右心室AT1R,TGF-β1及ERK1/2蛋白的表达.方法:选取体质量250~ 260g的健康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策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4年8期 19-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积雪草苷对大鼠心梗后左室功能及左室胶原改建的影响.方法 通过结扎雄性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梗模型组和积雪草苷治疗组,积雪草苷治疗组自造模当天灌胃给予积雪草苷连续6w,其他2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鑫 王上 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4年12卷7期 626-628,6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心梗后大鼠心功能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梗模型.术后6周内治疗组肌肉注射丹参多酚酸盐1 mg/kg;非治疗组注射生理盐水.6周后心导管法测定大鼠心功能,马松染色了解心肌组织胶原含量,免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晓军 王点 等 《药学研究》 2014年8期 478-480,49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其中A组30例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B组34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晓明 李韶南 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3年11卷5期 348-35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进行血栓抽吸对心室重构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2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林 王庸晋 等 《军事医学》 2013年37卷12期 887-891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治疗对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肺血管重构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ADM对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伟华 孙菁 等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2年11卷2期 142-146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对野百合碱诱导大鼠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和肺小动脉重构的作用.方法 6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肺动脉高压组、辛伐他汀组、阿司匹林组和联合用药组.野百合碱(60 mg/kg)皮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吉炜 李奋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2年39卷3期 141-143页ISTIC
【摘要】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最常见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动脉导管的关闭过程涉及到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的增殖和迁移、内膜垫的形成、血管的收缩和重构等多个环节.研究表明前列腺素E(PGE)、环氧合酶(COX)、MHY11、Jag1、TF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勇 吕进泉 等 《重庆医学》 2012年41卷30期 3186-3187,3191,封3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水飞蓟素对野百合碱(MCT)诱发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肺血管重构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MCT诱发肺动脉高压模型组(M组)、水飞蓟素治疗组(S组),每组8只.28 d后,右心导管法测量各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雨田 王思齐 《科学技术创新》 2018年33期 26-27页
【摘要】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引起肺动脉阻力进行性增高、肺血管重塑、右室肥厚,最终引起右心衰竭甚至死亡的一种恶性心血管疾病.其诊断标准为静息时右心导管测得平均肺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秀琼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07卷24期 122-124页ISTIC
【摘要】 <篇首> 急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加支架术(PCI)在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中,以其早期充分、持续地开通梗塞的相关血管的特点,挽救了濒死心肌,缩小梗塞面积及防止远期左室重构的发生,改善左心功能,降低了死亡率[1],是首选治疗方法之一.在手术时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险峰 程应樟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9年15卷6期 485-488页ISTICCA
【摘要】 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主要与持续血容量增加所导致的肺血管收缩和血管壁重构、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失调、肺动脉微血栓形成等因素有关,临床上常采用超声心动图,右心导管检测,药物试验评价肺高压的危害,指导并制定治疗策略;其临床研究进展迅速,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然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09年7卷11期 846-84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段房间隔缺损(ASD)经皮介入术后右心形态重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导管介入治疗ASD 91例患者的年龄、ASD大小,以及有无发生肺动脉高压(PAH)等资料,并对术前3 d及术后3 d、3个月、6~12个月做超声心动图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