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3
- 1
- 1
- 195
- 14
- 14
- 6
- 2
- 55
- 25
- 18
- 16
- 1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周聊生 李莹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02年17卷3期 215-21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通过对有效靶点和无效靶点的多参数分析以研究慢径消融靶点的综合判定方法.方法:对80例房室结双径路慢径消融成功患者的634个靶点分为有效靶点组(n=184)和无效靶点组(n=450),分别测定冠状静脉窦口A波起始至希氏束H波的间期(A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开龙 彭水先 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1年21卷3期 1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患者男性,40岁。因反复心悸1年余入院。常规心电图检查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功能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每次发作均用异搏定5mg缓慢静推,可迅速转为窦性心律。此次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无阳性体征。心内电生理检查示房室结双径路,并诱发房室结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战军 杨海玉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01年16卷2期 117-11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评价三磷酸腺苷(ATP)剂量与房室结(AVN)和房室结双径路(DAVNP)前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经心内电生理研究证实有DAVNP征象,且可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患者20例为组Ⅰ.同期无DAVNP征象的患者14例为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锐华 江时森 等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0年13卷2期 80-82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为探讨房室结双径路不同电生理传导现象的本质. 方法:根据房室结双径路的不同电生理传导现象,将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分为曲线平滑型(A组)和曲线中断型(B组),并在射频消融慢径路前后对各项电生理参数进行比较分析,以观察房室结功能曲线的变化...
【关键词】 房室结双径路;射频消融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惠杰 2004年中国高血压年会 1899年
【摘要】 房室间存有二条或以上的传导途径是形成PSVT的基础,理论上存有二条传导途径可形成二种折返机制,如AVN-AP者有顺传型或逆传型折返;DAVNP者有慢-快型和快-慢型折返,但同一患者有多折返环形成多种PSVT者并不多见.本文介绍了双房室旁道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继鸿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7年26卷3期 215-232页ISTIC
【摘要】 现已明确,呈网状结构的房室交界区,其解剖或功能容易发生分离.当发生横向分离时,房室之间的传导可出现不同水平面的阻滞(双层或多层阻滞),相反,发生纵向分离时,将出现传导速度与不应期长短截然不同的快、慢双径路,甚至多径路.房室结双径路是发生房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彬 袁小蓉 等 《广西医学》 2017年39卷7期 977-97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肌肉注射胃复安预处理对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结果阳性率及假阳性率的影响.方法 拟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63)和对照组(n=57),试验组食管心房调搏前20 min肌注10 mg胃复安注射液,对照组肌注等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兴杰 张琛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6年25卷1期 51-53页ISTIC
【摘要】 例1 患者 男性,60岁.因发作性心悸、胸闷10余年,加重3天来诊.曾于外院行冠脉照影术示: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并植入3枚支架.心电图(图1)示:心房率85~89bpm,心室率88~176bpm.P波顺序出现,PR间期有长(0.49~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海娜 何方田 《心电与循环》 2019年38卷4期 325-326页
【摘要】 例1 患者男性,51岁.高血压病、心律不齐待查.患者心电图(图1)MV1显示窦性PP间期0.84s, PR间期由0.24s→0.34s→0.37s→0.39s逐搏延长,其中R4、R8搏动QRS波群终末部出现假性r波,实为逆行P波(P-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航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9年28卷2期 145-146页
【摘要】 不典型文氏现象是指在文氏传导的过程中出现跳跃现象,是房室结双径路的表现形式之一.本文介绍一例患者窦律时存在PR间期延长,且文氏传导中出现两次跳跃现象,并以心房回波终止文氏周期,在临床中较为罕见.动态心电图信息量大,能完整地捕捉心律失常的发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萍 《医药前沿》 2019年9卷28期 147-149页
【摘要】 房室结双径路患者出现反复1:2房室传导的双重性心室反应,形成房室结非折返性心动过速.其心电图表现极易与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混淆,易被误判为插入性交早、希氏束室早、房早、房速、室速、房颤等多种心律失常.如变色龙一样具有多面性,反复性.药物治疗无...
【关键词】 房室结双径路;1∶2双重性心室反应;非折返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海娜 何方田 《心电与循环》 2019年38卷2期 142-144页
【摘要】 患者男性,37岁,反复胸闷气促1年.体检:体温 36.4℃;脉搏 90 次 /min;呼吸 18 次 /min;血压115/80mmHg.常规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动过缓;(2)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426ms).24h动态心电图诊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湘红 汪金寰 等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5年24卷5期 335-33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逸搏心律伴室房双径路传导心电图特征和发生机制.方法 选取11例逸搏心律伴室房双径路传导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逸搏心律包括交界性7例、室性4例,逸搏频率相对匀齐,其后跟随P波,P波呈两种形态的7例,单一形态的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占启 李向欣 《山东医药》 2014年39期 109-109,111页ISTICCA
【摘要】 患者男,69岁,主因阵发性心悸30余年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170/90 mmHg,平素口服波依定等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在140/80 mmHg左右;30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自觉脉率快,约110次/min,无头晕、黑蒙、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占启 张芳 等 《疑难病杂志》 2014年10期 1078-1079页ISTICCA
【摘要】 患者,男,69岁,主因阵发性心悸30年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170/90 mm Hg,平素口服波依定等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在140/80 mm Hg左右。30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自觉脉率快,约110次/min,无头晕、黑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莉 黄捷英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11期 892-894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健康人中Ⅰ度及Ⅱ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000~2011年常规心电图发现Ⅰ度及Ⅱ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并经各项临床检查证实无器质性心脏病且年龄小于35岁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研究包括临床症状、心电图特点、房室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昭林 钟杭美 等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3年22卷4期 288-289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33岁,因频发房早,间歇性一度及二度房室阻滞来我院就诊.患者24h动态心电图示偶发房性早搏,间歇性一度房室阻滞.图1~3为晚上的心电图片段.图中见基础心律为窦性心律,图1中的P1 ~P2、P4~P5、P9~P10,图2中的P1 ~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立群 孙小平 等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3年13卷4期 288-29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房性期前收缩对房室结双径路的诊断价值及其与食管电生理检查结果 的符合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体表心电图中由房性期前收缩揭示为房室结双径路的患者,并行食管电生理检查.结果 9例体表心电图房性期前收缩揭示房室结双径路的患者,经食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蓉 葛春娣 等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2年14卷6期 485页ISTIC
【摘要】 房室结双径路是常见的心电现象,双径路可伴不同程度传导障碍.现将1例房室结双径路伴快径路文氏型阻滞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0岁,因高血压、冠心病人院,常规行心电图检查.12导联心电图:标肢导及前胸V1、V2、V3导联定准电压为1 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伟鹏 林锐 等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25卷18期 38-41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Carto3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低射线射频消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可行性、安全性与优势.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65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二维组(29例)和三维组(...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低射线曝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红林 郑新权 等 《心电与循环》 2018年37卷5期 341-343页
【摘要】 房室结双径路存在的重要临床意义为其能在相关的电生理条件下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本文通过不典型文氏传导及其诱发的心律失常提示了房室结双径路的存在,一方面解释了一些心电现象的发生机制,另一方面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诊断依据.进一步的食管电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丽晶 齐欣 等 《心电与循环》 2018年37卷6期 419-421页
【摘要】 患者男性,70 岁.因"活动后胸骨后压榨感伴颈部紧缩感 1 个月,加重半个月"于 2017-12-11 入院.入院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室性逸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增大,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变,左心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盖起明 薛强 等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0年31卷8期 88-9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总结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对我科开展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15a的工作进行总结,对1847例患者的治疗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者8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娜 潘娜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0年24卷3期 268-269页ISTIC
【摘要】 534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行慢径消融治疗,观察A型终点(彻底消融慢径)和B型终点(残留慢径有或无1~3心房回波,不能诱发AVNRT)与AVNRT复发的联系.A、B型分别复发5例(1.2%)、11例(9.4%),差...
【关键词】 电生理学;导管消融,射频电流;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军 刘少忠 等 《安徽医药》 2010年14卷10期 120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d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简称室上速,是常见心律失常之一,心电图大多表现为QRS波群形态正常、RR间期规则的快速心律.室上速多由折返引起,折返可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伟 李乔华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9年18卷2期 148-149页ISTIC
【摘要】 <篇首> 患者男、68岁,因"阵发心悸1年余,发作心动过速2天"入院.查体:BP:110/7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60hpm,律齐,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为进一步明确心动过速的诊断,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图1A、B).图1为心动过速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朝荣 王崇全 等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9年28卷5期 444-44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窦性冲动沿房室结双径路同时前传导致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机制,探讨房室结快、慢径同时传导的影响因素.方法:56岁男性患者,室上性心动过速无休止发作,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心电生理检查明确心律失常性质,射频消融改良房室结.结果:心动过速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威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9年17卷11期 1005-1006页ISTIC
【摘要】 <篇首> 随着心脏介入性诊疗技术的发展,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已被广泛采用并被患者接受.RFCA是指在不开胸的前提下,应用心导管技术,借助X 线,通过导管利用射频能量,作用于房室旁路或房室结双径路之慢径,使其凝固性坏死而丧失传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四德 张宏考 等 《医学临床研究》 2009年26卷1期 34-3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r abalation,RFCA)慢径治疗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
【关键词】 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腺苷三磷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邸成业 蔡衡 等 《临床荟萃》 2009年24卷13期 1135-113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19岁.因心悸于2008年3月4日入院.既往有心悸病史、突发突止.入院心内电生理检查:患者存在房室结双径路,可经跳跃诱发心动过速,冠状窦电极A波呈向心性传导,希氏束逆传A波最早;心动过速时冠状窦电极AA间期为1/2RR间期,...
【关键词】 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脏传导阻滞;诊断,鉴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冰 曾秋堂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22卷6期 518-52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慢径消融过程中出现交界区心律伴室房逆传阻滞的意义.方法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经射频消融治疗患者,共91例.采用由低至高的逐点递进的方法进行消融,放电中注意观察交界区心律伴逆传阻滞现象的出现.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手术成功,其中3例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世蓉 赵超美 等 《重庆医学》 2008年37卷17期 1966-1967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起源于间隔部位的阵发性室上速电生理及射频消融特点.方法 对210例最早心房激动点在间隔部位的阵发性室上速电生理检查,采用心房心室S1S1、S2S2,必要时S1S2S3、RS2等刺激.和(或)静脉点滴异丙基肾上腺素以诱发心动过速,分...
【关键词】 起源于间隔部位的阵发性室上速;心内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四德 江洪 等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8年27卷4期 311-3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在射频消融(RFCA)慢径治疗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慢-快型AVNRT患者经股静脉快速注射ATP,直至出现房室结双径路(DAVNP)现象及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RF...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烨晖 申强 等 《医学临床研究》 2008年25卷12期 2211-22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方法学.[方法]对42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RFCA.旁路采用在心室最早激动点(EVA)或心房最早激动点(EAA)消融,双径路则采用消融慢径.统计其首次成功率、复发率、并发症发...
【关键词】 心动过速,室上性/治疗;导管消融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路明慧 徐金义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年08卷33期 8275-827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不伴器质性心脏病的短P-R间期综合征原因.方法:对25例不伴器质性心脏病的短P-R间期综合征患者,进行食管心房调搏(TEAP)检查,然后统计检查结果.结果:房室结增强(加速)传导(EAVNC)检出率56.00%(14/25),房室...
【关键词】 Lown-Ganong-Levine综合征/病因学;心电描记术;人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宏伟 向家培 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2007年5卷8期 64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房室结双径路(DAVNP)1:2下传又称为双重性心室反应,心电图表现为一次激动引起连续两个室上性QRS波群,它是DAVNP的一种特殊传导现象,临床较少见,而DAVNP持续性1:2下传致房室结非折返性心动过速则更为罕见,现报道一例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文青 解新星 等 《中国临床医学》 2007年14卷3期 279-28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合并房室结双径路(AVNDP)的电生理特征和射频消融术式的选择.方法:对64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进行电生理检查,观察PSVT发作时传导的顺序,然后进行消融治疗.结果:640例PSVT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覃绍明 邓金龙 等 《陕西医学杂志》 2007年36卷12期 1628-16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慢径路被消融后对快径路前传功能的影响.方法:38例成功行慢径射频消融的AVNRT患者,其中19例心房刺激均呈连续性AVNFC(甲组);对照组(乙组)19例,心房刺激均呈跳跃性AVNFC....
【关键词】 心动过速,房结折返性/治疗;激光凝固术;电生理学技术,心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山 卢娟 等 《医学研究杂志》 2007年36卷7期 104-105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房室阻滞诊断中应注意问题的分析,进一步认识一些心律失常中常见的心电现象对房室阻滞诊断的影响,明确房室阻滞的诊断标准.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酷似各类房室阻滞的心电图资料,除外双径路、隐匿传导、干扰等的影响进行再分析.结果 经正确性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锐 《西部医学》 2007年19卷3期 368-36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快速心律失常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 在DSA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450例快速心律失常.其中左侧旁道205例,右侧旁道153例,房室结双径路67例,房扑15例,房速10例.结果 射频消融治疗450例患者中发生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