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0
- 67
- 26
- 6
- 3
- 3
- 26
- 14
- 4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朱天娇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9年17卷9期 838-838页ISTIC
【摘要】 <篇首> 肺出血是新生儿期的危重症,是死亡的重要原因.发病率约占活产婴儿1%~5‰,病死率40%~50%[1].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确,加之早期缺乏特异性诊断,其死亡率很高,现就我科近5年来收治的32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莉 刘宁 等 《天津医药》 2009年37卷3期 217-219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篇首>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新生儿疾病,由于容易导致儿童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所以备受关注.在HIE的发生中,宫内窒息占50%[1-2].目前胎儿窘迫延续至产时窒息而造成的新生儿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及多脏器损伤已有公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剑刚 王建明 等 《河北医药》 2009年31卷10期 1219-122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发病率0.06%~0.08%,而早产儿发病率高达20%~30%;导管粗大者常于新生儿期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部分经内科保守治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玉梅 郭世杰 等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09年24卷4期 242-243页ISTICCSCD
【摘要】 <篇首> Prader-Willi综合征(PWS)最早在1956年由Prader报道1例自幼肥胖、身材矮小、外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及智能发育障碍的病人而得名,1961年Prader和Willi又补充14例相似病例,命名为Prad-er-Willi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钦峰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13卷1期 107-108页ISTIC
【摘要】 <篇首> 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新生儿期先天性梅毒(congenital syphilis,CS)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利燕辉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6年14卷4期 479-480页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危险因素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相关性,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16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并选取同期200例正常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找出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相关的新生儿期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儿童在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开国 廖秀春 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34卷19期 2898-2900页
【摘要】 目的 进一步研究梅县地区早产儿新生儿期疾病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三年本梅县地区出生的961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结果 早产儿新生儿期疾病,按病种分,前三位分别是病理性黄疸(92.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庆 侯玉静 《新疆医学》 2012年42卷1期 90-92页
【摘要】 新生儿毒性红斑(Neonatal toxic erythema)又名新生儿变应性红斑或新生儿荨麻疹,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新生儿期常见疾病,多发生于生后1~7d内的新生儿,发病率为30% ~70%[1].若处理不当,极易发展成脓疱疹,并发全身感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春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05卷6期 153-154页
【摘要】 缺氧缺血脑病(HIE)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部分或完全性缺氧和脑血流量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1].HIE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继发脑瘫、智力障碍等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HIE发病率为(1~80)/1000;其中10%~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萍 王玲 《新疆医学》 2011年41卷10期 38-39页
【摘要】 先天性巨结肠症又称无神经节细胞症,是小儿胃肠道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为1/1500~1/7000,男女比为4∶1.本病的发病机理是远端肠管神经节细胞缺如,或功能异常,使肛管处于痉挛、狭窄状态,肠管通而不畅,近端肠管代偿性增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仇亚丽 张虹 等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年24卷8期 5152页
【摘要】 目的 总结对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的筛查和诊治经验.方法 对388306名出生72h后的活产新生儿采集足跟部末梢血,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血斑中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 388306筛查新生儿中,初筛阳性1950例,复...
【关键词】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发病率;促甲状腺激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春华 高雅慧 等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06卷7期 216-217页
【摘要】 <篇首> 胃食管反流(GER)是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的下端食管括约肌功能不全,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甚至口咽部,是一种生理现象,但当反流频率和持续时间增加到一定程度,达到病理状态给机体带来不适时称胃食管反流病(GERD),并能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海燕 余凤英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年24卷12期 544-545页
【摘要】 新生儿期是指胎儿从出生后到脐带结扎到28d 内[1].为了维持新生儿生存和健康的发展,一系列重要调整和复杂的变化将在新生儿身上发生.新生儿发病率、死亡率是儿童期最高的,这是因为新生儿各器官组织发育不成熟,调节功能差[2].所以,新生儿的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尚 《当代医学》 2011年17卷26期 21-22页
【摘要】 <篇首>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在一定时期内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正常水平,表现为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发病率高,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5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可出现黄疸[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喻燕 《中国民康医学》 2011年23卷24期 3087页
【摘要】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又称新生儿硬肿症,是指新生儿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的一组疾病,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的发病率高.做好新生儿的保暖,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是新生儿科病房的关键任务之一.现将对寒冷损伤综合征患儿的观察与护理介绍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亚望 张孟孝 《吉林医学》 2011年32卷35期 7570-7572页CA
【摘要】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1].长期住院者发病率可高达30%,病死率10%~50%[2],在发达国家发病率0.1%~0.4%,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发病率仅次于新生儿肺炎[2].现对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秋茹 《临床医学》 2011年31卷2期 110页CA
【摘要】 <篇首>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的皮肤、巩膜及黏膜等黄染的症状,严重者可引起核黄疸,表现为黄疸突然加深,出现嗜睡、反射和肌张力减低,很快发展为肌张力增高、惊厥、尖叫等,常伴有发热,其发病率占我国住院新生儿的首位,高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辉 商云飞 等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1年34卷2期 53-54页
【摘要】 <篇首>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脑部缺氧和缺血而引起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是新生儿期发病率较高并可导致死亡的常见疾病之一.该病预后可能会有后遗症,甚至导致儿童残疾,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因此,对新生儿缺氧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亚芹 《吉林医学》 2011年32卷35期 7584-7585页CA
【摘要】 新生儿红臀也称尿布皮炎,是新生儿期的一种常见和多发的皮肤损害性疾病.属中医"淹九疮"、"猴子疳"[1]、"尿灶火丹"范畴[2],表现为肛周、会阴部及腹股沟皮肤潮红、脱屑、糜烂,伴散在红色斑丘疹或脓点及分泌物,是新生儿病房护理工作最常见的棘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彦 黄懿 等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28卷8期 726-727页
【摘要】 <篇首>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已在国内外医疗实践巾得到了充分的证实[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大约60%正常足月儿和80%早产儿会出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居高不下的上升趋势.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袭学芹 李东 等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06卷26期 105-106页
【摘要】 <篇首> 新生儿期低血糖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国内文献报道新生儿低血糖发病率为1‰~5‰,长期以来低血糖的定义一直未完全统一.过去定为低血糖症的标准是:足月儿出生3 d内血糖<1.7 mmol/L,3 d后<2.2 mmol/L;小于胎龄儿和早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炳暖 张瑜丹 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24卷9期 1058页
【摘要】 <篇首>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病,发病率高,严重者可发展为胆红素脑病,增加儿童致残率.现对我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86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水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宏玲 《全科护理》 2010年8卷8期 701页
【摘要】 <篇首> 肺炎是早产儿的重要死亡原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新生儿期和早产低体重儿肺炎的发病率是正常体重组的4倍~5倍,能否及时地认识早产儿肺炎的诱因和护理,并及时给予治疗是降低早产儿肺炎患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在发展中国家,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贞 白玉霞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29卷20期 148-149页
【摘要】 <篇首> 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中所致的梅毒,发病可出现在新生儿期、婴儿期和儿童期.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在我国的传播蔓延,梅毒发病率显著增高.2007年1月到2009年12月我科共收治了17例先天性梅毒新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兰 韩莹 等 《基层医学论坛》 2010年14卷36期 1107-1108页
【摘要】 <篇首>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国内报道在40%~50%.新生儿对胭红素的代谢能力仅为成人的1%~2%[1],易出现黄疽,若不及时治疗,其高胆红素血症可造成新生儿的神经损伤,导致核黄疸.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一种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智勇 郭艺苹 《福建医药杂志》 2010年32卷1期 134-135页CA
【摘要】 <篇首>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由很多原因导致.近年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国内临床报道的住院新生儿所患疾病中占首位.未结合胆红素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潜在的毒性作用,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脑损伤,严重者可引起核黄疽,甚至死亡,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红梅 刘殿龙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0年23卷2期 527页
【摘要】 <篇首> 新生儿硬肿症是以皮肤、皮下脂肪变硬,兼有水肿为特点的一组症候群.本病主要由寒冷、感染、窒息等多种原因引起,长时间受寒引起冷伤.致体温过低造成寒冷损伤综合征.是新生儿期的危重急症,可继发肺出血、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在我国主要发生在冬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前会 黄霞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26卷18期 2836-2837页
【摘要】 <篇首> 先天性食管闭锁是新生儿期的较为严重的消化道畸形.根据统计,其发病率为1/3000~4000,由于其严重的肺部并发症,手术治疗效果差,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众多专家的关注,其手术效果被认为是代表医院小儿外科的医疗及护理水平的标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霍霞 张睿林 《中国民间疗法》 2010年18卷7期 71-72页
【摘要】 <篇首> 先天性食管闭锁(CEA)是一种严重的消化道畸形,发病率为2.0~2.8/万,是新生儿期需紧急处理的外科疾病,常因表现为发绀、气促、口吐白沫而误诊为肺炎收住院[1],一旦确诊又因并发严重肺炎影响手术时机和预后,造成较高的病死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玉梅 顾连芬 等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5卷17期 199-200页
【摘要】 <篇首>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以在妊娠到新生儿期之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的非进行性病变为基础,形成永久的、但可以变化的运动和姿势异常[1].常常伴有智力落后、癫痫、感觉障碍及言语行为障碍.国内统计脑性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平强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0年28卷6期 611-612页CA
【摘要】 <篇首> 早期新生儿是指出生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也属于围生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整个新生儿期最高.新生儿的血液生化指标在疾病诊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对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278例早期新生儿动脉血生化检测结果进行统计,期望为临床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志霞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29卷8期 134页
【摘要】 <篇首> 1引言自从出生脐带结扎到生后二十八天这一时期,称新生儿期,由于分娩过程的影响.生活环境的骤然改变,在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中,新生儿各系统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加上免疫功能的低下,所以新生儿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其它年龄组为高.另外新生儿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秀红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0年31卷1期 67-68页
【摘要】 <篇首> 尼曼一匹克氏病(Niemaoh-Pick disease,NPD)又称鞘磷脂沉积病,是一种家族性类脂质代谢障碍性疾病.其特点是全单核巨噬细胞和神经系统有大量的含有神经鞘磷脂的泡沫细胞,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发病率高达1/25 0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晓雪 秦小林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08卷27期 90页
【摘要】 <篇首>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以弥漫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特点,是病死率较高的新生儿疾病.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患儿只出现反应差,吃奶量减少或拒奶,哭吵或体温不升,随后出现呼吸急促、口吐泡沫、口周及面色紫绀等较为典型的症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胜伟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26卷12期 1824-1826页
【摘要】 <篇首>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国内报道占住院新生儿的首位,高达30%~50%[1].若未及时发现和治疗,易导致胆红素脑病,重者可致死亡,幸存者遗留手足徐动症、眼球运动障碍、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全(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彩侠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9卷1期 62-63,65页
【摘要】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发病率逐年上升,致病因素也逐年变化,严重的并发核黄疸而遗留神经系统损害.因此,及时有效的早期干预是降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致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书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4卷19期 197页
【摘要】 <篇首> 蓝光疗法是通过蓝色光谱照射使未结合胆红素经光氧化分解为直接胆红素,产生胆绿素和双吡咯.溶于水,从而随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而退黄的一种治疗方法.各种原因所致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均可以进行光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秀娟 徐津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4卷30期 205-206页
【摘要】 <篇首>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近年来文献报道该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正常人血清胆红素含量3.4~13.7μmol /L(0.2~0.8 mg/dl),若超过25.7~34.2μmol/L(1.5~2.0 mg/dl)即出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年7卷11期 178-179页
【摘要】 <篇首> 胃食管反流(GER)是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的下端食管括约肌功能不全,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一种临床表现,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GER易发生于新生儿期,尤其早产儿,发病率在80%~85%[1].我科自2008年以来共收治的98例出现G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淑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4卷28期 81-82页
【摘要】 <篇首> 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期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较高,病死率也高.现将本院新生儿病房2005~2006年收治的新生儿惊厥86例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