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7
- 1
- 22
- 5
- 5
- 3
- 2
- 26
- 7
- 6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曹德昌 李景文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4期 1954-196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额济纳绿洲在维持我国西北广大地区脆弱的生态平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由于水资源匮乏和水污染,以及人为干扰,该绿洲中胡杨林退化严重,更新主要依赖林隙中的根蘖形式的无性繁殖实现.从胡杨根蘖幼苗的发生和生长与林隙的特征关系着手,揭示胡杨根...
【中文期刊】 时忠杰 王彦辉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10期 4929-493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石砾广泛分布于山地林区的土壤中,它对土壤的大孔隙及水分运动特征具有重要影响,是还较少研究的与森林水文过程有关的重要因素.基于对田间持水量与饱和含水量之间的土壤孔隙为大孔隙的定义,在宁夏六盘山南侧香水河小流域调查分析了典型植被样地土壤的石砾体...
【中文期刊】 蔡博峰 于嵘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5期 2279-228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多尺度空间分析法是发现和识别景观特征尺度的主要方法.当前这类方法很多,缺乏归类和对比分析评价.基于空间类型变量和数值变量,对多尺度空间分析方法进行了重新梳理.同时对当前常用的尺度分析方法:半方差分析、尺度方差分析、小波分析和孔隙度指数分析,...
【中文期刊】 李伟莉 金昌杰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18卷6期 1213-1218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运用亮蓝溶液染色示踪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长白山北坡棕色针叶林土和暗棕色森林土大孔隙特征及分布进行研究,探讨影响2种类型土壤大孔隙形成的因素.结果表明:由水平剖面染色面积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情况,可间接得出大孔隙在垂直土壤剖面上的变化规律;随着土...
【中文期刊】 杨弘 李忠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18卷2期 272-27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长白山北坡阔叶红松林和暗针叶林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了观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森林类型的土壤容重和各种孔隙度随土壤深度的变化趋势相同,即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容重和毛管孔隙度逐渐增加,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逐渐降低;两种森林类型土壤物...
【中文期刊】 时忠杰 王彦辉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18卷12期 2675-2680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水分穿透曲线法和Poiseuille方程研究了六盘山8种典型植被类型下土壤大孔隙的半径与密度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典型植被下土壤大孔隙半径在0.4~2.3 mm,加权平均半径为0.57~1.21 mm,平均值为0.89 mm;大孔隙密度...
【中文期刊】 李琪 梁文举 等 《生物多样性》 2007年15卷2期 172-179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作者对潮棕壤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旱田、撂荒地和林地)下土壤线虫群落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能够影响线虫群落及其优势属的时空分布.线虫优势属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不同, 撂荒地和林地处理中板唇属(Chilopla...
【中文期刊】 王邵军 蔡秋锦 等 《生物多样性》 2007年15卷4期 356-36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考察地上植物群落的演替与土壤线虫群落的相互关系,作者对闽北退化常绿阔叶林不同恢复阶段的土壤线虫群落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定位研究.研究表明,线虫群落对植被不同恢复阶段有不同的响应,各恢复阶段线虫数量差异显著(P<0.01),从大到小依次为:荒...
【中文期刊】 徐小牛 王勤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6年17卷9期 1570-1574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日本冲绳岛亚热带天然次生常绿阔叶林的水文生态特性进行了为期3年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年平均降雨量高达3 325 mm,台风降雨(包括直接和间接影响)占年降雨量的42.3%;穿透雨量和树干流量分别为年降雨量的53.9%和30.9%,...
【中文期刊】 上官周平 秦娟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6年26卷11期 2331-2337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黄土高原子午岭次生林区白桦林、辽东栎林和白桦-辽东栎混交林3种林分的土壤物理特性和叶片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白桦-辽东栎混交林地的土壤水分明显改善,其土壤容重最小、土壤孔隙度最大,且均优于纯林,即混交林地有深层次的土壤水分可...
【中文期刊】 钱莲文 吴承祯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6年14卷1期 69-7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林隙前、中、后期3个发育阶段的各个林隙为一维资源位状态,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Levins指数及生态位重叠公式,计算林隙不同发育阶段主要树种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前期生态位宽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长苞铁杉、米槠、木荷、甜槠、...
【中文期刊】 秦霞南 龙星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05年21卷4期 440-442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病理特点.方法:选取30例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所有获取的新鲜标本用4%的福尔马林固定,然后用5%的甲酸脱钙,梯度酒精脱水,石蜡包埋,5 μm厚连续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关节软骨表层...
【中文期刊】 丁圣彦 卢训令 等 《生态学报》 2005年25卷11期 2862-286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中亚热带东部典型植被类型,根据野外踏查和固定样地调查发现,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内发育着常绿阔叶林一个完整的演替系列,包含着6个不同演替阶段.应用WinScanopy For Canopy Analysis软件对研究区内不同演替阶...
【中文期刊】 刘苑秋 罗良兴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5年16卷9期 1735-1739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江西泰和严重退化红壤上不同模式重建的森林第10年森林生态系统为对象,分析了细根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性状相关性.结果表明,各重建森林模式的土壤细根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占0~40cm土层的73.39%~87.41%;不同重建森林模式细...
【中文期刊】 石辉 陈凤琴 等 《生态学报》 2005年25卷3期 507-51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孔隙是森林土壤中常见的现象,对土壤壤中流的产生有重要的影响.但由于大孔隙研究方法的不成熟,各种方法得到的大孔隙半径范围并不一致.一般认为田间持水量和饱和含水量之间的土壤孔隙为大孔隙,利用水分穿透曲线和Poiseuille方程研究了岷江上游...
【关键词】 大孔隙; Poiseuille方程; 水分穿透曲线;
【中文期刊】 朱风仪 刘宁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4年22卷3期 244-246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视交叉后间隙的显微解剖特征,为经终板入路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利用15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成人尸头,在显微镜下对视交叉后间隙相关结构进行详细地显微解剖、测量和统计.结果:视交叉后间隙由视交叉后缘、两侧视束内侧缘和终板后缘构成...
【中文期刊】 钱莲文 吴承祯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4年10卷6期 718-723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从林隙的大小结构、形成方式及形成木的数量特征等几个方面,对长苞铁杉纯林及混交林林隙干扰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纯林冠空隙(CG)平均面积为16.46 m2,扩展空隙(EG)平均面积为96.98 m2,混交林CG、EG平均面积分别为69...
【中文期刊】 闫淑君 洪伟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4年15卷7期 1126-1130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对福建万木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96个林隙的调查,研究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基本特征和自然干扰规律.结果表明,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扩展林隙(EG)和冠空隙(CG)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50.86%和16.66%,...
【中文期刊】 曹子林 林思祖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4年24卷1期 105-11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武夷山天然槠栲林光照、温度和湿度与林隙结构和年龄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光照、温度及湿度指数均与林隙面积关系不密切;光照指数、温度指数均与1.5 m以上植物种密度、平均高和优势度,均与每个林隙的边界木优势度和平均高、单位边界木优势...
【中文期刊】 鲜骏仁 胡庭兴 等 《生态学杂志》 2004年23卷3期 6-1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讨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的林窗干扰特征,对王朗自然保护区的这一植被类型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该类型森林中林窗的数量、大小、形状及其成因;林窗形成木(GM)的类型、数量和物种构成.结果表明,在川西亚高山原始针叶林林区,大多数形成木都是因树木达到一定...
【中文期刊】 余新晓 赵玉涛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3年14卷1期 15-19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长江上游以峨嵋冷杉为主的亚高山暗针叶林流域土壤质地较粗,属于壤质砂土.随着森林演替的发展,林地土壤砂粒含量逐渐降低,粉、粘粒含量逐渐增加,以过熟龄峨嵋冷杉纯林的粉粘粒含量为最高.就坡积物而言,随土层深度的增加,砂粒含量逐渐增加,粘粒含量逐渐...
【中文期刊】 朱教君 徐慧 等 《生态学杂志》 2003年22卷6期 70-76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态系统的每个过程都伴随着各种微生物的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功能群之一是菌根真菌(菌根菌).一般认为,菌根菌是自然界多数植物生存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陆地上约90%以上的高等植物都具有菌根菌.这些菌类的菌丝体与植物根系结合形成菌根,使植物生长成为可...
【关键词】 外生菌根(EM); 森林树木; 外生菌根菌(EM菌);
【中文期刊】 曾德慧 尤文忠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2年13卷1期 1-5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比较分析与野外调查的方法,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特征进行了研究.能够进行天然更新的引种地区天然更新在时间上是不连续的,与特定年份的某些降水因子密切相关;在空间上主要有3种更新方式:林隙更新、林缘更新、阔叶林下更新;天然更新幼树生长情...
【关键词】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天然更新更新特点;
【中文期刊】 杨修 《生态学报》 2002年22卷11期 1825-183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长白山暗针叶林林隙一般特征和干扰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白山暗针叶林林隙的线状密度为21.15个/km,扩展林隙所占的面积比例为29.45%,冠空隙所占的面积比例为15.81%;冠空隙的年干扰频率为0.24%,干扰轮回期为416.7a...
【中文期刊】 曾辉 姜传明 《生态学报》 2000年20卷3期 378-38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多时段景观遥感制图信息和景观格局研究方法,对深圳市龙华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林地组分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动态分析,重点研究了该组分在1988~1996年期间的一般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布差异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龙华地区由于快速城市化...
【中文期刊】 周振钊 范春楠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20卷2期 161-167页 ISTICCA
【摘要】 采用样线调查法研究长白山红松阔叶林林隙及其更新特征.结果表明:林中扩展林隙(EG)为57.17%,冠林隙(CG)为19.73%;侧枝填充(CG/EG)在11~20 a对林隙填充作用达到最大,扩散指数Iδ 为0.5517,林隙在红松阔叶林中呈...
【中文期刊】 韩建秀 蔺鸿儒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36卷9期 1188-1190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榆林市126例结直肠癌MR-DWI影像学特征,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26例陕西榆林籍结直肠癌患者,统计分析所有患者MR-DWI影像学特征与术后病理特征,分析M...
【中文期刊】 王峰 朱友余 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39卷8期 901-90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与临床脊柱腰段椎旁肌间隙入路相关的竖脊肌腱膜(erector spinae aponeurosis,ESA)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9具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湿性标本进行局部解剖,观察ESA与椎旁肌间隙入路过程的局部解剖学特征;对6...
【中文期刊】 乐美兆 王春淑 等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6年11卷3期 215-217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淋巴结内淋巴窦血管转化(VTS)的组织病理形态学特征.方法:7例VTS进行组织学观察,组织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结果:淋巴结结构弥漫性或局限性消失,血管增生伴泡沫状组织细胞浸润.增生的血管有四种基本类型:厚壁型血管、...
【中文期刊】 陆婉杏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7年38卷3期 358-360页
【摘要】 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中医称之为卒中或中风[1-2].局部脑组织由于各种原因出现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缺血缺氧并变性坏死,同时伴有临床上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是其典型的特征.由于发病的机制不同,脑梗死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类型.脑血...
【中文期刊】 肖永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7年17卷1期 15-1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并分析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12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经过同样的诊断手段,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手术联合...
【中文期刊】 杨瑞 喻理飞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5年13卷4期 32-36页
【摘要】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利用CI-110冠层分析仪研究退化喀斯特森林不同恢复演替阶段(灌木林阶段、灌乔林阶段、乔木林阶段和顶极群落阶段)的森林群落冠层结构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在不同恢复演替阶段的森林群落冠层结构变化中,叶面积指数...
【中文期刊】 魏天兴 赵健 等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3年28卷1期 1-6页
【摘要】 采用对比流域试验方法,对陕西省吴起县封育自然恢复试验区合家沟流域和人工恢复柴沟流域进行野外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实施退耕还林后,人工和自然的植被恢复方式在恢复10 a左右对于天然草本的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不大.自然恢复试验区的植被的Margale...
【中文期刊】 王阳 王超 等 《水土保持通报》 2013年33卷3期 13-17,99页
【摘要】 土壤物理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土壤层的水文特征,而不同植被类型对于土壤物理性质的改造会导致不同区域土壤层蓄水保土功能表现出较大差异.以祁连山黑河流域上游的天老池小流域为研究区域,研究青海云杉、祁连圆柏、亚高山草甸、灌木和干草原5种植被对于土...
【中文期刊】 庄静静 刘晓静 等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年46卷5期 542-548页
【摘要】 为了深入理解宝天曼保护区内林窗的形成特征及其形成与林窗边缘木的关系,对核心区内25 hm2固定监测样地的林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林冠林窗(CG)和扩展林窗(EG)分别为36个和46个,CG的平均面积为18.2 m2,以<15 m2的...
【中文期刊】 刘韶辉 项文化 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0年30卷7期 15-18,25页
【摘要】 对西藏南伊沟原始林芝云杉林的土壤水文物理参数、土壤含水量季节变化和入渗特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林芝云杉林土壤密度、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07g·cm-3、50.74%、41.21%、35....
【中文期刊】 耿玉清 余新晓 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年29卷2期 50-54页
【摘要】 为探讨油松林土壤健康经营措施,该文对北京市八达岭低山区油松和灌丛林土壤的发生层厚度、物理性质、有机质和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林的凋落物层为4.0 cm,高出灌丛林地96.30%;油松林土壤的物理性质如粘粒、总孔隙度以及持水性能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