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0
- 1
- 44
- 17
- 8
- 8
- 1
- 34
- 32
- 11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戴丽群 唐月嫦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17卷4期 335-33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奥瑞姆(Orem)自护模式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将43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按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常规护理措施...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英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年19卷4期 51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后穿刺部位出血肿胀与包扎方法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6月-2010年12月100例行冠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手术患者使用不同加压包扎方法,分为A组和B组,A组为传统包扎,B组为改进方法.观察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欣 耿晶 等 《护理学报》 2010年17卷22期 62-63页ISTICCSCD
【摘要】 对11例经桡动脉介入术后发生迷走反射的病例进行原因分析,因伤口压迫力度过大引起迷走反射有5例,疼痛刺激明显3例,血容量不足2例,精神高度紧张1例.护理对策:注意术肢压迫力度适中;注重患者的疼痛主诉并及时处理;加强术前健康宣教和术后严密监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蕾 刘洪珍 《中国美容医学》 2010年19卷z2期 287-28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价34例经桡动脉冠心痛介入诊疗的优势,将更广泛的运用于临床.方法:通过做好术前患者的评估与准备、心理干预;术中默契配合医生,保障桡动脉穿刺、置管、手术及拔管等各项操作顺利进行;术后24小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病情、伤口、手部及术肢,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雪英 闫喜灵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 2010年39卷22期 107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因并发症少,痛苦小,而受到广泛应用.我科自2008年2月至2010年3月经桡动脉介入手术206例,其中19例出现术后桡动脉穿刺部位渗血、前臂血肿.因穿刺损伤了桡动脉,且术后使用抗凝药物,穿刺部位渗血偶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覃莉青 邓旭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25卷z1期 22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由于具有较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伤口更易于压迫止血,出血少,患者术后不需要长时间卧床的优点,目前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我科于2005年开始对182例患者采用此法行冠状动脉造影,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小祥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6年20卷1期 38页ISTIC
【摘要】 <篇首> 2004年,我科应用桡动脉穿支串联皮瓣修复虎口贯穿组织缺损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36岁,因"左手虎口被冲床击伤致贯穿组织缺损,疼痛,出血1小时"入院.查:一般状况良好,专科检查左手虎口背侧约3.0cm×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树枝 许建中 等 《重庆医学》 2005年34卷7期 990-991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估严重手外伤的早期修复.方法 64例严重手外伤将伤口清创后,掌、指骨骨折复位后用克氏钢针或钢板固定.伸、屈肌腱断裂,缺损Ⅰ期吻合或行肌腱移植.指神经行外膜吻合.对手背侧软组织缺损选用足背游离皮瓣移植,掌侧组织缺损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洪良 沈卫军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4年4卷8期 1310-131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我院手外科1993-06~2003-12腕部切割伤初诊处理不当1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17~49岁,平均29岁.初诊到再次入院手术的时间14 d~6个月,平均2个月.部位:腕掌侧9例,腕背侧3例.初诊医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桢桢 王丽姿 等 《循证护理》 2017年3卷1期 44-46页
【摘要】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介入伤口专科护理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2015年11月178例由APN班责任护士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惠敏 范俊玲 等 《饮食保健》 2017年4卷2期 187页
【摘要】 目的:评价34例经桡动脉冠心痛介入诊疗的优势,将更广泛的运用于临床.方法:通过做好术前患者的评估与准备、心理干预;术中默契配合医生,保障桡动脉穿刺、置管、手术及拔管等各项操作顺利进行;术后24小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病情、伤口、手部及术肢,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如 邱双双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7年5期 189页
【摘要】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医学界上号称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假阳性和假阴性率都很低,手术创伤小,便于医务人员及时发现病情并治疗,大幅度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存活率.术后,为了防止桡动脉伤口的出血,医务人员会用加压腕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喻爱喜 陈振光 等 《医学新知杂志》 2003年13卷3期 129-1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应用7种类型的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39例: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4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2例;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9例;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5例;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美荣 《齐鲁护理杂志》 2001年7卷5期 373-374页ISTIC
【摘要】 <篇首> 最近我科成功地开展了左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左拇趾皮甲瓣加髂骨移植再造左食、中指术,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工作时不慎被榨棉花机压断左食指、中、环、小指,由于组织破坏严重,已失去再植的机会,行清创缝合术,无感染及化脓,3个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义 《贵州医药》 2000年24卷9期 56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性.36岁,因"右上臂重物砸伤7小时"入院.入院检查:右上臂中下段肿胀畸形,有一自外上向内下的贯通伤口,无明显活动出血,可扪及骨擦感,桡动脉可触及微弱搏动,X线片示:右肱骨下1/3骨折.以右肱骨开放性骨折收入院.入院后急诊行右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琼红 赵惠芬 等 《中华护理教育》 2016年13卷3期 225-227页CSCD
【摘要】 报告1例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护理关键在于做好术肢穿刺伤口的紧急处理,同时预防术肢缺血性坏死,术后严密观察术肢血运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并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疏导.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该患者抢救成功,痊愈出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童成枝 胡松 等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年5期 56-5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穿刺冠脉造影(CAG)及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伤口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冠脉介入术后对伤口予以加压包扎止血.CAG患者于术后6h解除包扎;PCI患者于术后10h解除包扎,记录并分析伤口出血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芬芬 覃莉青 等 《临床研究》 2016年24卷12期 190-19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心内科冠脉介入手术桡动脉穿刺处伤口包扎方法,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采用历史对照研究,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择期行冠脉介入术的160例病人设为改良组,采用压迫球加压包扎法;2014年1月-2015年12月120例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芳菲 《世界临床医学》 2016年10卷18期 19页
【摘要】 目的:探究改良桡动脉穿刺包扎法对降低桡动脉穿刺术后出血风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180例,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桡动脉穿刺包扎法进行包扎,对照组采用传统桡动脉穿刺包扎法进行包扎....
【关键词】 改良桡动脉穿刺包扎法;桡动脉;穿刺包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小强 王丽萍 《中国保健营养》 2016年2期 102-102页
【摘要】 1临床资料患者苏XX,女,25岁。于2015年7月26日来诊。患者诉50天前,右前臂被玻璃划伤。当时就诊于峰峰集团总医院诊断为:右前臂切割伤:①右桡动脉离断②右正中神经离断③肱桡肌、桡侧腕屈肌、拇长屈肌腱、掌长肌及旋前方及肌腱离断。经右前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 《医学信息》 2015年34期 159-159页
【摘要】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回顾总结76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患者的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结果桡动脉穿刺手术的成功率可达为98.7%,低血压为1例,另外有两例出现伤口渗血,有1例为上肢肿胀,但在这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夫圆 李修志 等 《医学信息》 2015年23期 248-249页
【摘要】 目的评估严重手外伤的早期修复。方法64例严重手外伤将伤口清创后,掌、指骨骨折复位后用克氏钢针或钢板固定。伸、屈肌腱断裂,缺损I期吻合或行肌腱移植。指神经行外膜吻合。对手背侧软组织缺损选用足背游离皮瓣移植,掌侧组织缺损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彩霞 《医学信息》 2014年2期 332-332页
【摘要】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后血管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接受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研究对象的护理效果。结果50例研究对象中,所有患者挠动脉搏...
【关键词】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血管;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雪 何明阳 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4年27期 376-377页
【摘要】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88例患者经桡动脉路径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8例患者中187例经桡动脉路径 Pci 获得成功,1例穿刺失败改经股动脉途径完成 Pci。通过采取术后严密监护24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颖梅 袁园 等 《全科护理》 2014年12卷2期 190-191页
【摘要】 <篇首> 桡动脉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理想途径,由于经桡动脉穿刺不影响术后病人活动及容易止血等优点,近年来已被国内外临床广泛应用[1].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指肢体在创伤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杭君 《基层医学论坛》 2014年21期 2789-2790页
【摘要】 目的:探讨经右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挑选85例右桡动脉搏动良好,通过Alien试验患者行右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做好其术前术后护理。结果85例患者中,术后有4例发生局部手臂肿胀,皮下血肿;2例伤口渗血;1例穿刺失败,改由股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志云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5期 194-194页
【摘要】 目的:探讨对行冠心病介入术后使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进行止血治疗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方法。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冠心病介入术的4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在为这425例患者使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智华 《医学信息》 2013年26卷30期 641页
【摘要】 总结了215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给予细致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加强桡动脉穿刺部位及其路径血管皮肤的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桡动脉穿刺伤口及术肢有无异常,防止出血,加强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认为精心细致的护理有利于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怀芹 刘怀杰 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7期 558-559页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之间收治的33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行经皮桡动脉CAG所给予的护理措施进行系统的总结。结果通过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荆晓蕾 李凤荣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3年6期 19-20页
【摘要】 总结了110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准备、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对穿刺伤口及穿刺肢体的观察,防止并发症,认为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较好,完好的护理措施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夏凯 黄海英 等 《全科护理》 2013年11卷11期 1001-1002页
【摘要】 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938例病人术后用TR Band止血阀进行压迫止血,术前做好健康宣教,术中做好心理护理和病情观察,术后加强病情监护,做好TR Band止血阀减压放气、穿刺侧肢体及血管并发症的护理,938例病人均止血成功,其中19例病人...
【关键词】 桡动脉穿刺;TR Band止血阀;冠状动脉介入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林 穆广态 等 《宁夏医学杂志》 2013年35卷2期 192-192页CA
【摘要】 <篇首>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19岁.主因"右手腕及右示、中、环指完全离断5 h"入院.患者入院前5 h不慎被砍刀砍伤右腕及右手示、中、环指,致右腕部及右示、中、环指完全离断,在附近医院简单包扎后转来我院.入院查体:右腕自腕关节处完全离断,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广芳 《全科护理》 2012年10卷29期 2783-2783页
【摘要】 <篇首>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骨、骨筋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严重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征.如不及时发现或护理不当可导致伤口感染及骨髓炎,甚至造成缺血性肌挛缩及肢体坏疽,严重影响患肢功能及生命安全.因此,严密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宇飞 郭桂平 等 《中外医疗》 2011年30卷16期 167页
【摘要】 糖尿病井发冠心病患者行桡动脉介入治疗,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临床护理,对减少出血、伤口不易愈合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玉芬 王丽霞 《中国医学创新》 2011年08卷10期 110-111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方法,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 回顾42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结果 42例患者均经右侧桡动脉径路穿刺,成功率95.2%,2例穿刺失败.术后2例发生局部手臂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莫秀凤 杨海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24卷19期 2303-2304,2306页
【摘要】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与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并发症与舒适度,对比经桡动脉、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优缺点.方法:391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按分为两组:桡动脉组(183例)和股动脉组(208例),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和舒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松梅 段秀兰 等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19卷5期 367-368页
【摘要】 <篇首> 例1,男,31 岁,主因车祸致全身多发性骨折外伤8 h急诊入院.入院诊断:左腋动脉损伤、左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伴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入院时,情绪烦躁,BP 133/81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97次/mi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雪英 闫喜灵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 2010年39卷11期 1074页
【摘要】 <篇首>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因并发症少,痛苦小,而受到广泛应用.我科自2008年2月至2010年3月经桡动脉介入手术206例,其中19例出现术后桡动脉穿刺部位渗血、前臂血肿.因穿刺损伤了桡动脉,且术后使用抗凝药物,穿刺部位渗血偶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丽萍 何国平 等 《全科护理》 2010年8卷5期 404-405页
【摘要】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护理. [方法]回顾118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病人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措施.[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率99.2%,桡动脉痉挛3例,伤口渗血2例,上肢肿胀1例,无心脏事件、桡动脉栓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雪珍 《当代护士(专科版)》 2009年1期 24-25页
【摘要】 总结了162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给予细致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加强桡动脉穿刺部位及其路径血管皮肤的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桡动脉穿刺伤口及术肢有无异常,防止出血,加强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认为精心细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