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17
- 29
- 26
- 8
- 2
- 155
- 31
- 23
- 20
- 19
- 89
- 60
- 58
- 49
- 4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曹小闯 李晓艳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3期 3882-38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水、氮是调控水稻生长发育的两个重要环境因子.通过“以水调氧”增加根际溶氧量(如干湿交替、好氧栽培等)能够提升土壤硝化势和氧化还原电位,刺激土壤氮的矿化作用,使水稻处于NH4+与NO3混合营养中,并能通过诱导水稻的生理特性及改善根系的吸收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华 李江 等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年23卷4期 76-84页
【摘要】 非豆科植物根际联合固氮作用广泛存在于水稻、玉米等根际,在农作物节肥增产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施氏假单胞菌A1501 是一株分离自水稻根际的模式联合固氮菌,接种该菌对水稻和玉米均具有良好的促生效果.为了进一步研究根际固氮与促生效果的关系,利...
【关键词】 固氮施氏假单胞菌A1501;氮高效利用玉米;根际联合固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学红 李东坡 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1年27卷6期 957-968页
【摘要】 [目的]研究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的高效稳定性尿素在黑土和褐土中的作用效果,为科学合理选择抑制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春玉米为试材,采用东北典型的黑土和褐土进行盆栽试验.供试抑制剂包括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3,4-二甲基吡唑磷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俞娟 袁玲 等 《江苏农业科学》 2021年49卷22期 110-115页
【摘要】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新型氮肥施用模式对杂交稻嘉禾优7245产量和氮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施氮(225 kg/hm2)和减氮20%(180 kg/hm2)水平下,水稻产量均以稳定性复合肥+普通尿素一基一追(SF1 N70+PU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雨 郭鸿鑫 等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42卷2期 35-42页
【摘要】 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具有较大节水潜力的高效灌溉技术,交替根区灌溉(含交替根区滴灌)目前备受瞩目.本文概括交替根区灌溉概念、实施形式及节水机理.综述近年来交替根区灌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太波 尹启生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6期 1429-14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明确纳米碳在提高烤烟氮素吸收利用方面的效果,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纳米碳不同用量对烤烟根系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肥料中添加纳米碳能够促进烤烟根系生长发育,明显提高烟株根系活力和单株根系生物量,增加植株干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纪倩倩 李德志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4年34卷9期 1849-185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5个不同演替阶段常见的4种乔木以及4种灌木叶片的光饱和速率(Pmax)、光合氮素利用效率(PNUE)及其与叶片氮含量(NL)、叶片氮素在细胞壁的分配比例(细胞壁N/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迎迎 沈玉芳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3年33卷11期 2278-228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黄土旱塬旱作全膜双垄沟覆盖栽培条件下,不同施氮量(0、100、200、250、300及400kg/hm2)对春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及分配的影响,为提高春玉米氮素利用效率及合理施氮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春玉米植株及籽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彩玲 郑土英 等 《广西植物》 2013年1期 96-1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在不同耕作方式和氮肥运筹模式下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特点,为不同耕作方式下水稻氮肥的合理运筹提供理论依据.以吉优716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研究常耕与免耕2种耕作方式下3种施氮量(N0、N1、N2)和两种施氮方式(F1、F2)水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苗艳明 吕金枝 等 《广西植物》 2012年32卷4期 483-4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太岳山4种阔叶乔木不同冠层高度的叶片为研究对象,用LI-3000A叶面积仪和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分别测定了这4种乔木不同冠层高度叶片的叶面积大小和单位面积的叶光饱和速率(Aarea);同时测定了其叶氮含量;计算了其比叶面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光磊 郭立月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6期 5128-51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氮素平衡对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是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保障产量前提下减少氮肥施用量可减少环境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以晚播冬小麦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施氮量水平:0 kg/hm2( N0)、168.75 kg/hm2( N1)、225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占江 于振文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6期 1631-16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07-2009年,在田间条件下,以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以0-140 cm土层平均土壤相对含水量为指标设计4个测墒补灌试验处理:W0(土壤相对含水量为播种期80%+拔节期65%+开花期65%)、W1(土壤相对含水量为播种期80%+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蒿宝珍 姜丽娜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7期 4941-49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高产冬小麦品种周麦18为材料,在大田春灌1水条件下,设置不同供氮水平和氮肥运筹处理试验,研究并探讨了在华北地区限水灌溉条件下氮肥施用对冬小麦冠层叶片氮素时空分布与转运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适量施氮可显著增产,2008-200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毛毛 万建林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年12卷3期 352-3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为试验材料,在低氮水平下进行了水稻氮素利用率相关性状的鏊定评价,分析了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秸秆舍氮率和单株秸秆含氮量变幅分别为0.56%~1.85%和0.04~0.61 g,子粒舍氮率和单株子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兴华 王东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8期 1955-19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条件下灌水量对高产小麦耗水特性和氮素分配利用的影响.设置4个施氮水平:0kg·hm~(-2)(NO)、120kg·hm~(-2)(N1)、210kg·hm~(-2)(N2)和300kg·hm~(-2)(N3), 在每个施氮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祖梁 李丹丹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9期 2434-24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宁麦9号和豫麦34号为材料,研究了氮肥基追比对土壤无机氮时空变化、氮素表观盈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基肥提高了越冬期0-60cm土层NO3-N和NH4+-N含量,拔节期追肥对孕穗期各土层无机氮含量无显著影响,追施孕穗肥显著提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恩科 梅旭荣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0年34卷5期 555-56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抗旱性强的'石家庄8号'和抗旱性弱的'偃麦20'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为材料,在田间遮雨棚条件下,研究返青-拔节期、拔节.开花期和灌浆后期3个生育期不同干旱程度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凡江 刘波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8期 2118-21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氮素在植物所有必需营养元素中是限制生长的首要元素.氮素的来源和分配不但影响氮素利用效率,而且与氮素的周转和内循环有密切关系.为了解极端干旱区深根系植物的氮素特征(生物同氮、氮素分配、氮素利用效率),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策勒绿洲,依托策勒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俊忠 黄高宝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4期 2045-20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郑单958为材料,在高产田和中产田两种地力水平下,利用15N标记法研究了施氮量对夏玉米氮素分配率、利用率和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产田适量施氮可以提高玉米产量,过量施氮没有表现出进一步增产效果,其氮肥利用率较低(29 04%).中产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奕林 王兴祥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7期 3704-37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不同产量籼稻品种中旱22(ZH,高产品种)和禾盛10号(HS,低产品种)为材料,采用根际培养箱(三室)--速冻切片技术研究了红壤水稻土种植条件下,水稻苗期生长、氮素积累和氮素利用率(NUE)、根孔隙度(POR)、根际土壤矿质态氮含量和硝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胤 申鸿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0期 5627-56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氮素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元素,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形成共生体后能从土壤中获取无机氮、简单的氨基酸,还能利用一些复杂的有机态氮.考虑到NH+4在土壤中的移动性低及丛枝菌根真菌的专性共生菌的特点,丛枝菌根真菌吸收NH+4对植物的贡献较大.近年来的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奕林 黄启为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2期 824-8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效率粳稻品种4007(氮高效)和Elio(氮低效)生育后期在N0(0 kgN hm-2)、N180(180 kgN hm-2)和N300(300 kgN hm-2)水平下根表、根际和土体土壤pH值、铵态氮(NH+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琦 李锋瑞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5期 2148-21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系统研究了黑河中游边缘绿洲区新垦沙地农田不同灌溉与施氮量 (0、140、221 kg N hm-2和300 kg N hm-2,分别为N0、N140、N221和N300) 对2m土层土壤硝态氮的积累和分布、春小麦产量、植株吸氮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天财 宋晓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8年28卷3期 554-55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以大穗型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和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为材料,研究了4个施氮水平下2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效率.结果显示: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2种穗型小麦植株地上部生物量(返青期、拔节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启鹏 郭志华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7期 3262-32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由于地球环境的演变,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常有落叶阔叶成分的存在,但从生态角度,其存在的机理尚不清楚.通过比较研究常绿阔叶优势树种大头茶与落叶阔叶树种枫香幼苗的叶形态和光合生理特征对不同光环境(旷地、林窗、林下)的响应,尝试解释落叶成分遗留的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静 马林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3期 1016-10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在改变养分氮素流动模式的同时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和严重的污染问题.以1982年、1992年和2002年我国城镇与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系统氮素流动为对象,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探讨了城镇化对氮素流动特征及循环利用率的影响.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文琦 张思平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8年28卷11期 2270-227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池栽和大田条件下,以'美棉33B'为材料,研究不同水分(自然降水、自然降水+灌水)和氮素(0、240、480 kgN/hm2)运筹下棉花花后生物量和养分累积及氮素利用率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施氮使棉花(整株、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生物量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瑞显 郭文琦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19卷7期 1475-148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于2005-2006年在南京农业大学卫岗试验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花铃期土壤干旱及复水后棉花光合与蒸腾特性及水分利用率对氮素的响应.结果表明:与正常灌水处理(CK)相比,干旱处理棉花随土壤相对含水量(SRWC)的减少,其净光合速率(Pn)和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忠强 吴良欢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8期 3435-34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爬山虎是典型的亚热带木本攀援植物,在垂直绿化、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等方面的应用日益普遍,而营养元素对爬山虎生长的影响还缺乏研究,这不利于爬山虎的生长调控与合理应用.通过水培试验,对不同氮素水平(0、0.15、0.3、0.45、0.6、0.7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绪强 王世杰 等 《生态学杂志》 2007年26卷7期 1094-110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氮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也是其主要的限制因子之一.陆地生态系统植物所需氮的来源及植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均受控于其种类和生长环境.环境条件的改变,一方面可能改变植物生长区原有氮的形态、浓度、赋存方式等,从而改变氮对植物的供给状况;另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学军 赵营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9期 3761-37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宁夏引黄灌区滴灌条件下,以温棚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番茄产量、氮素利用率及土壤NO3--N残留的影响,并对土壤-番茄体系的氮平衡进行了表观评估.试验结果表明:2004年秋冬茬番茄,施用氮肥显著增加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振岭 陈新平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18卷10期 2227-223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冬小麦季不同施氮处理(夏玉米季不施氮)研究了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夏玉米季土壤硝态氮的适宜含量.结果表明:在播前土壤无机氮含量较高的条件下,冬小麦季施用150 kg N·hm-2 即可满足冬小麦/夏玉米两季作物的氮素需求;各氮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振文 梁晓芳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18卷1期 69-7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 15 N示踪技术,研究了施钾量和施钾时期对高产小麦氮素和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0~20 cm土层土壤速效钾含量为118.5 mg·kg -1 时,一次性基施钾肥未提高植株的氮、钾积累量;速效钾含量为79.0 mg·kg -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俊晔 于振文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6年26卷1期 98-10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高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小麦植株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氮可促进小麦植株对氮素的吸收与积累,较高的施氮量不利于起身期之后的氮素积累,致使成熟期小麦氮素积累量未能显著提高;与不施氮肥相比,施氮显著提高植株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晓萍 王建国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11期 3631-36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分别在长江流域下游棉区(江苏南京)和黄河流域黄淮棉区(河南安阳)设置棉花氮素水平试验,定量研究氮素水平对花后棉株生物量、氮素累积特征及氮素累积利用率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棉株总生物量和氮素累积量随花后棉株生育进程的动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生态学报》 2005年25卷8期 1869-18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进一步明确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种植体系周年氮肥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与机制,试验在大田和原状土柱条件下进行了深层土壤放置15N标记氮肥试验,重点研究节水栽培冬小麦对夏玉米生育期淋洗到下层土壤的氮素利用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大田条件下冬小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新明 王志强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4年15卷4期 655-65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3种氮素形态对不同专用型小麦根系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以后,强筋型小麦豫麦34在酰胺态氮处理下,根系生物量、根系活力、氮素利用率、氮收获指数和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铵态氮处理次之,硝态氮处理最低.中筋型小麦豫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立庚 戴廷波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3年27卷4期 466-47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南方籼型水稻(Oryza sativa)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以探讨提高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基因型潜力.结果表明,除早季分蘖期氮素积累量、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抽穗期氮素积累量以及晚季氮素运转效率外,各基因型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存在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波 韩兴国 等 《生态学杂志》 2002年21卷2期 40-4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近几十年来,人类对木材、纤维和其他森林资源需求的急剧增加,对森林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成为必然趋势.由于大部分森林生态系统缺乏N素,因此施肥成为经济有效的途径.但是,由于森林中的N肥利用效率低于农业系统,且N肥生产成本较高,易造成环境中多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俊良 朱建华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1年7卷2期 126-12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施用不同复合肥料的条件下,对保护地蔬菜番茄对N、P、K养分的吸收利用及保护地条件下土壤硝酸盐淋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肥的品种及施肥水平对番茄的产量影响不大,与CK相比番茄果实增产12.7%~18.4%;复合肥中N、P养分的当季利用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