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4
- 7
- 1
- 34
- 4
- 1
- 1
- 1
- 26
- 19
- 13
- 8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易荣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35卷1期 33-35页ISTIC
【摘要】 管遵惠教授在继承家学和前人经验基础上,致力于针法灸法研究,开拓创新,通过对历代不同学术流派的整理研究,补充和完善了子午流注开穴方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管氏针灸流派,丰富和发展了子午流注理论.本文着重介绍了管遵惠教授予午流注的学术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岳阳 秦文熠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年6卷9期 1125页ISTIC
【摘要】 <篇首> 中风失语症是指大脑一定区域发生器质性病变而造成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缺失,常表现为听、说、读、写等方面障碍,中医学称之为"言謇".舌针是一种微针疗法,是用针灸毫针刺激舌体上的特定穴位,以治疗相应病症的方法.管氏舌针是管正斋老师根据<内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荣 管遵惠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29卷2期 32-34页ISTIC
【摘要】 着重介绍了管氏独特的针灸处方原则及取穴精要,以及导师在针灸临床处方中针灸取穴的基本规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保华 管遵惠 《针灸临床杂志》 2004年20卷10期 4-5页ISTIC
【摘要】 总结管遵惠老师运用灵龟八法的临床经验及学术特点.通过临床实践及理论研究,论证了运用灵龟八法是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有效途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丽玲 吴帆 等 《中国保健营养》 2017年27卷27期 62页
【摘要】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排在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第6位,中国周围性面瘫的年发病人数约300万.面瘫又称口眼斜,主要因卫阳失固、络脉空虚、风寒之气侵袭阳明、少阳等络,从而导致经气受阻,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于濡养,迟缓不收而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丽玲 王雪松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37卷10期 1-3页
【摘要】 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中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可伴有听力的下降.单、双侧均可发生.耳鸣既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也是临床难治病之一.管遵惠老师在继承家传的基础上,致力于经验穴及集合穴的临床研究.集合穴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腧穴学的内容,也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芳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36卷6期 79页
【摘要】 背肌筋膜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背部酸痛,肌肉僵硬发板,有沉重感为主要临床症状,针灸疗效确切,但病情易反复,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阴雨天及劳累后可使症状加重.笔者采用管氏特殊针刺方法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丽玲 管遵惠 《医学信息》 2015年38期 379-380页
【摘要】 吾师管遵惠,国家级中医专家,云南省名中医,省首批名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导师出身于中医世家,家学(源,衣钵亲传,幼承庭训,加以才思敏捷,从医五十载,学验俱丰,博采从长,遵古而不泥古,在继承家学及前人经验基础上,致力于针法灸法研究,开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丽玲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3年34卷5期 7-9页
【摘要】 管遵惠老师在继承家传的基础上,致力于经验穴及集合穴的临床研究.对针灸处方注重组方配穴,就如中药配伍有君臣佐使一样,配穴也应有严谨合理的组穴原则.集合穴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腧穴学的内容,也为针灸临床配穴法,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选穴方法.本人在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管傲然 管薇薇 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3年34卷11期 1-3页
【摘要】 “经别”,是十二经脉除去构成整体循行通路以外,另行深入体腔的分支,又与一般经脉不同,所以称为“别行之正经”,简称“经别”.现将管氏针灸学术流派临床运用十二经别理论的学术经验整理简介如下.1 十二经别的主要特点1.1 离合出入 阳经的经别,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旭强 《广西中医药》 2013年36卷5期 52-53页
【摘要】 舌针疗法属于微针疗法,通过针刺刺激舌体上特定穴位,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舌针疗法的提出起子现代,但是在舌上刺血或者针刺的历史源于《黄帝内经》.如《素问·刺疟篇》中说"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先其发时如食倾而刺之,一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芳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3年34卷3期 42页
【摘要】 失眠中医病名"不寐",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以致变证丛生.现代医学的神经衰弱、贫血等引起本病.本文对50例失眠症患者根据管氏绘制的《子午流注环周图》,运用子午流注针法和常规取穴法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丽玲 管遵惠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0年31卷2期 4-6页
【摘要】 <篇首> 吾师管遵惠是云南省名中医,国家及云南省名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吾师博采众长,遵古而不泥古,在继承家学及前人经验基础上,致力于经络辨证研究,开拓创新,对针灸学经典理论及管氏家传针法,研用颇彰.现将导师临床应用经络辨证的经验分析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丽玲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9年30卷12期 47-47页
【摘要】 <篇首> 足跟痛大都由于跟骨骨刺、跟腱滑囊炎、跟腱周围炎、跟骨脂肪垫炎、跖筋膜炎、跟骨压缩骨折、跗管综合征等病证引起.属中医"骨痹"范畴.应用"跟痛六平穴"与针灸常规取穴治疗本病比较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现根据导师临床经验,结合自己学习体会,整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开云 管遵惠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7年28卷2期 31-32页
【摘要】 <篇首> 吾师管遵惠主任医师,云南省名中医,幼承庭训,尽得管氏针灸之精髓.笔者运用管氏针法治疗面瘫17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荣 管遵惠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6年27卷2期 1-2页
【摘要】 本文重点介绍了管氏针刺手法体系中起到核心主导作用的"捻转"手法.在管氏针灸流派中,无论是初级补泻手法,高级补泻手法,抑或是特殊针刺手法,都始终贯穿着"捻转"手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建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5年26卷3期 2-3页
【摘要】 <篇首> 吾师管遵惠主任医师,家学渊源,精义致用,博学慎思,遵古而不泥古.在继承家学及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兼总众说,去短合长,发展和充实了特色鲜明的管氏针灸流派.导师运用经筋疗法治疗疾病疗效独特,学生通过跟师学习,初步体会导师经筋理论的运用经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丽玲 王雪松 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4年25卷5期 1-2页
【摘要】 本文简介管遵惠老师经络辨证经验,望神察气观色的临证要诀,浅析其针灸取穴、配穴特点;结合学习管氏针刺手法的跟师体会,初探管遵惠老师针灸学术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翠萍 丁丽玲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3年24卷3期 2-3页
【摘要】 <篇首> 1管氏针刺手法整体观"辨证明,虚实清,别经脉,定腧穴,量深浅,审部位,视禀赋,合时令,参舌脉,查针具",这是导师在家学的基础上,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制定的一套针刺操作程序,导师强调指出,针刺手法不仅仅是单纯的操作技巧,而是针灸学重要组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丽玲 郭翠萍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2年23卷1期 3页
【摘要】 374例周围围性面瘫分组对比观察,管氏针法组200例,痊愈178例(89%);常规针法组174例,痊愈105例(60.34%).管氏针法疗效优于常规针法(P<0.05).从针刺方法、经验穴及防治面瘫后遗症等方面探讨了管遵惠老师的学术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荣 《中国针灸》 2010年30卷8期 657-65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管遵惠教授在继承家学及前人经验基础上,致力于针法灸法研究,开拓创新,发展了热针疗法等特殊针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管氏针灸流派.本文着重介绍管遵惠老师针灸学术思想,从经络辨证经验、管氏针灸处方原则及取穴精要、管氏针刺手法、学术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0800170127 云南 R245 基础研究 医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2007年
【成果简介】 管正斋老中医,融会祖国医学与日本针灸的学术特点,创建了学术特点鲜明的管氏针灸学术流派。为落实二部一级《关于采用紧急措施做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的决定》精神。课题组总结了管氏对子午流注理论的主要贡献:创制了五环子午流注环周图和《子午流注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