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8
- 27
- 9
- 2
- 149
- 41
- 9
- 7
- 7
- 108
- 87
- 35
- 27
- 2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马晓晴 王捷 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43卷7期 942-946,95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肉苁蓉苯乙醇总苷(phGs)对庆大霉素诱导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0 d、15 d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10 mL/kg体质量),10 d、15 d模型组(生理盐水10 mL/kg体质量),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国宁 毕天琛 等 《中国药师》 2020年23卷7期 1442-144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肉苁蓉饮片中京尼平苷酸、松果菊苷、内苁蓉苷A、管花苷A、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2'-乙酰毛蕊花糖苷和管花苷B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C18拄(250 mn×4.6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庆艳 谢枰飞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年17卷2期 28-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筛选管花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类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正交设计法筛选.结果:管花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类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加热回流法,加20倍量的40%乙醇,提取1次,每次2 h,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乙醇味,浓缩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志国 谭咏欣 《中成药》 2011年33卷11期 1951-19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酒蒸不同时间肉苁蓉中6种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肉苁蓉酒蒸不同时间(0、4、8、12、16、20 h)的炮制品中松果菊苷、肉苁蓉苷A、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肉苁蓉苷C、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的量.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楠 陈君 等 《中草药》 2008年39卷12期 1887-18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鲜品肉苁蓉渣和汁有效成分量比较及其药用研究初探.方法 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肉苁蓉多糖的量;采用大孔树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苯乙醇苷的量;采用<中国药典>肉苁蓉项下HPLC方法,测定了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量.结果 以肉苁蓉多糖、苯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杰 武彦文 等 《中草药》 2008年39卷3期 426-4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由肉苁蓉愈伤组织建立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培养条件.方法 在固体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比例的生长激素,考察生长激素、细胞种龄和接种量对细胞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苯乙醇糖苷(PeG)量的影响.结果 在添加1 mg/L 2,4-D的B5固体培养基上...
【关键词】 肉苁蓉;悬浮培养;苯乙醇糖苷(Pe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春 李娟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7年19卷2期 193-1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研究肉苁蓉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碳源、氮源、磷源的消耗,pH、电导率的变化,以及细胞的生长、胞内外蛋白质含量和次生代谢产物苯乙醇苷、总黄酮和多糖合成的情况,掌握了细胞生长、营养消耗与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基本规律,为建立结构化动力学模型奠定了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楠 陈君 等 《中国药房》 2007年18卷21期 1620-162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考察不同初加工温度对肉苁蓉中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以333nm为测定波长,以松果菊苷为对照品,采用大孔吸附树脂-UV法测定不同初加工温度下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的含量;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肉苁蓉"项下HPLC法,测定不同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坤 焦智浩 等 《中草药》 2006年37卷1期 140-1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肉苁蓉由于采挖过度而濒临灭绝,组织培养是合理利用肉苁蓉,防止其资源枯竭的有效方法.组织培养研究较多的是荒漠肉苁蓉和盐生肉苁蓉,分别对这两种肉苁蓉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的优化和药用成分的诱导条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介绍了应用组织培养生产肉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琳 郭志刚 等 《中草药》 2004年35卷7期 814-8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肉苁蓉药材与盐生肉苁蓉培养细胞的苯乙醇苷类成分差异.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HPLC技术进行成分对比分析.结果FTIR的分析结果表明,盐生肉苁蓉培养细胞的红外指纹谱图与肉苁蓉药材具有一定相似性;HPLC的分析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志刚 于金梅 等 《中草药》 2004年35卷2期 204-2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肉苁蓉组织培养技术生产苯乙醇苷类活性成分.方法研究碳源、生长素和培养条件对细胞中松果菊苷、洋丁香酚苷(类叶升麻苷)和 2′-乙酰基洋丁香酚苷 3 种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葡萄糖有利于上述 3 种成分的合成,6-BA 1 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丽 宋志宏 等 《中草药》 2003年34卷5期 473-4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肉苁蓉为补益中药研究的热点之一,近20年来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结合相关文献,对肉苁蓉属的化学成分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其中对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及其苷类、木脂素及其苷类作了详细综述,为肉苁蓉的应用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志宏 屠鹏飞 等 《中草药》 2000年31卷11期 808-8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各种色谱技术主要为HPLC从国产管花肉苁蓉Cistanche tubulosa (Schenk) Wight 中分离得到7 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它们的结构为2′-乙酰基类叶升麻苷(Ⅰ)、类叶升麻苷(Ⅱ)、cr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义明 张思巨 等 《药学学报》 2000年35卷11期 839-84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研究正品肉苁蓉及其习用品盐生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中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方法采用LC/ESI-MS/MS方法对正品肉苁蓉及其习用品盐生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中的7种苯乙醇苷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及相对含量测定.结果正品肉苁蓉中鉴别出7...
【关键词】 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联用技术;肉苁蓉;苯乙醇苷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晓婷 张石蕾 等 《重庆医学》 2019年48卷10期 1630-1634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肉苁蓉苯乙醇总苷(CPhGs)脂质体对重组大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rrPDGF-BB)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作用的影响及其抗肝纤维化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取生长状态良好的对数生长期HSC用于实验,置于CPhGs脂...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肝纤维化;重组大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骆紫燕 卿德刚 等 《食品工业科技》 2020年41卷21期 311-316页
【摘要】 目的:研究管花肉苁蓉苯乙醇苷对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并筛选获得一个复方,研究其对正常小鼠的增强免疫力作用.方法:通过巨噬细胞激活实验,考察管花肉苁蓉苯乙醇苷提取物对巨噬细胞RAW264.7吞噬活性和TNF-α、IL-6等分泌的影响;研究当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美娟 沈丽琴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16卷12期 54-58页
【摘要】 目的:优化中药肉苁蓉的产地加工方法.方法:以苯乙醇苷类成分为指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肉苁蓉药材不同个体大小、不同部位(断面)及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肉苁蓉中的苯乙醇苷类成分含量与其大小、不同部位(断面)有关,含量随个体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玥雯 《当代农机》 2020年11期 60-62页
【摘要】 在查阅、收集国内管花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的提取纯化文献基础上,综述近几年管花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的提取、纯化研究进展,旨在为管花肉苁蓉制剂工业化生产研究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琼 由淑萍 等 《癌变·畸变·突变》 2018年30卷3期 194-19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肉苁蓉苯乙醇总苷(CPhGs)的抗肝癌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前肢右侧腋部皮下注射法建立小鼠肝癌H22荷瘤模型,实验设空白对照组、肝癌H22荷瘤模型组、肝复乐阳性治疗组(1 351.5 mg/kg)、CPhGs高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覃文婷 王小明 等 《中国现代中药》 2018年20卷4期 426-431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同时测定荒漠肉苁蓉中5种苯乙醇苷类与多糖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制备荒漠肉苁蓉总苷与70%醇提物,建立UPLC色谱条件,测定其中5种苯乙醇苷类成分含量,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同时运用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实验评价三者抗氧化活性.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覃文婷 宿美凤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20卷7期 77-8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UPLC分析不同产地荒漠肉苁蓉苯乙醇苷类成分,MALLS测定肉苁蓉粗多糖分子量分布,离子色谱测定单糖组成,全面比较不同产地荒漠肉苁蓉内在品质的差异,为荒漠肉苁蓉的综合评价提供方法依据和数据参考.方法:UPLC色谱条件:色谱柱:Wat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丹丹 杨建华 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41卷11期 1411-141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考察肉苁蓉苯乙醇苷纳米乳鼻腔给药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急性毒理学研究的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空白制剂组(空白纳米乳)及肉苁蓉苯乙醇苷纳米乳(100 mg/mL)组,各组小鼠鼻腔滴注20μL对应药物,考察经鼻给药后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蓝天伟 于倩 《中南药学》 2018年16卷10期 1383-138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使用肉苁蓉苯乙醇苷(PhG-RE)对H9c2心肌细胞预处理,观察其在H2O2诱导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损伤(ERS)过程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分光光度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Annexin V-FIT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 王晶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1年22卷7期 1549-1551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应用高效离心分配色谱技术分离肉苁蓉中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方法 采用醋酸乙酯:正丁醇:乙醇:水(1:1:0.1:2,V/V/V/V)为分离体系.结果 从肉苁蓉中成功分离得到了6种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结论 采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ESI-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刚 朱文斌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21卷9期 2205-2207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肉苁蓉苯乙醇苷对大鼠精子膜结构和氧化损伤的干预作用,探讨肉苁蓉苯乙醇苷治疗弱精子症男性不育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大鼠精子制备精子悬液,并分为正常组,药物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维生素C组)和肉苁蓉苯乙醇苷提物小、中、大剂量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淑燕 卢丹逸 等 《中国现代中药》 2017年19卷7期 1026-1029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考察肉苁蓉采挖后放置过程中苯乙醇苷成分的含量变化情况,优选可提高成分含量的加工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松果菊苷、肉苁蓉苷A、毛蕊花糖苷、2'-乙酰毛蕊花糖苷4个成分为考察指标,对鲜肉苁蓉采挖后的放置时间、加热处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居博伟 杨建华 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40卷5期 634-63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肉苁蓉苯乙醇总苷(PhGs)对Aβ1-42蛋白诱导致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培养的PC12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不同浓度的PhGs药物干预组(5、25、50μg/mL),药物干预细胞模型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欢欢 胡君萍 等 《中国现代中药》 2016年18卷10期 1322-1326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制备以肉苁蓉苯乙醇总苷为功能成分的美白防晒透皮吸收新剂型传递体,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及体外透皮性能的研究.方法:采用均匀设计筛选逆相蒸发法制备肉苁蓉苯乙醇总苷传递体的最佳处方,并对传递体的粒径、形态、电位和稳定性进行评价.采用改良的F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由淑萍 赵军 等 《癌变·畸变·突变》 2016年28卷5期 372-37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肉苁蓉苯乙醇总苷(CPhGs)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介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活化作用及对TGF-β1/Smad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试验分为正常对照组、5 ng/mL TGF-β1刺激的HSC-T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欢欢 杨建华 等 《中国医药》 2016年11卷2期 275-280页ISTIC
【摘要】 目的 建立肉苁蓉苯乙醇总苷传递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透析法、微柱离心法、凝胶过滤法分离传递体和游离药物,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乙醇总苷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优化包封率测定条件.结果 3种方法以凝胶过滤法效果最佳,该法能有效地...
【关键词】 肉苁蓉苯乙醇总苷传递体;包封率;凝胶过滤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义存 董翔 等 《中国现代中药》 2015年17卷4期 302-306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肉苁蓉苯乙醇总苷预防给药对高原脑水肿模型大鼠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花红景天口服液组(1.78 mL·kg-1·d-1),肉苁蓉苯乙醇总苷低、中、高剂量组(75、150、300 mg·kg-1-d-1),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由淑萍 赵军 等 《癌变·畸变·突变》 2015年27卷6期 409-4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肉苁蓉苯乙醇苷类成分(CPhGs)对牛血清白蛋白(BSA)诱导的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及机制.方法: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木克热木·吐地买提 由淑萍 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567-57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肉苁蓉苯乙醇苷类成分(CPhGs)对牛血清白蛋白(BSA)致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将 SD 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即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模型组)、复方鳖甲软肝片阳性对照组(600 mg/kg)及 CPhGs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雄飞 贾晓光 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35卷7期 874-87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考察从管花肉苁蓉中提取、纯化苯乙醇总苷类物质的最佳工艺和条件.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管花肉苁蓉中苯乙醇总苷的提取工艺,并通过筛选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液,选择最适树脂和最佳纯化条件.结果 苯乙醇总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60%乙醇,超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颜贵卉 田金虎 等 《中南药学》 2012年10卷9期 692-695页ISTICCA
【摘要】 中药肉苁蓉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或管花肉苁蓉Cistanche tubulosa (Schrenk) Wight 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别名大芸,是传统的补肾阳中药,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雄飞 吴亚东 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35卷1期 48-5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考察新疆和田地区不同产地的管花肉苁蓉不同部位中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和苯乙醇总苷的含量.方法 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普法(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UV)法检测管花肉苁蓉不同部位中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和苯乙醇总苷的含量.结果同一株管花肉苁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朋龙 王亮 《农产品加工(上半月)》 2018年12期 11-14页
【摘要】 管花肉苁蓉作为新疆特有资源,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有着显著意义.应用AB-8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管花肉苁蓉,得到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液质量浓度1.2 mg/mL,上样流速1.5 BV/h,吸附时间1.5 h,解析时间4h,洗脱的乙醇体积分数为4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元亨 曹丽丽 等 《食品科学》 2018年39卷13期 176-183页
【摘要】 为了研究荒漠肉苁蓉对酒精诱导的慢性肝损伤的修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从荒漠肉苁蓉中提取并纯化苯乙醇苷.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苯乙醇苷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另外,分别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了苯乙醇苷的肝保护活性.在体外实验中,苯乙醇苷可显著提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暾 齐海平 等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8年24卷10期 43-45页
【摘要】 目的:考察不同温度、pH值、光照情况对蒙药肉苁蓉提取物的稳定性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肉苁蓉提取物中苯乙醇苷成分的含量,检测波长为330nm,分别考察不同pH(4.10、5.12、6.05、7.00、7.13)、不同温度(5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刚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11年33卷2期 141-143页ISTIC
【摘要】 <篇首> 肉苁蓉被称为地精,大芸等,蒙语中亦被称为"查干告亚",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肉苁蓉在世界上约有18种,我国约有4种1变种[1],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肉苁蓉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记忆[2,3],抗衰老等作用.本文主要研究肉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