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4
- 2
- 1
- 26
- 16
- 13
- 12
- 8
- 21
- 21
- 18
- 12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曹家明 韦利军 等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16年38卷1期 70-75页ISTICCA
【摘要】 本文以一株产RGD-TRAIL的重组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在10L发酵罐中考查了诱导温度、pH值、溶氧、流加葡萄糖对重组大肠杆菌生长和RGD-TRAIL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温度25℃,pH值控制7.0,溶氧控制30%,以5 g·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芬 杨敏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19年19卷2期 27-36页
【摘要】 研究豌豆蛋白酶解产物(PPH)对17株常见益生菌在普通液体培养基及脱脂乳培养基中生长的影响.比较这17株益生菌在含有PPH的MRS培养基和不舍PPH的MRS培养基中的菌体密度、活菌数和发酵液pH值,结果发现添加4mg/mL的PPH,可显著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维明 杨震炯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5年4期 23-28页ISTICCABP
【摘要】 在摇瓶中对共表达亮氨酸脱氢酶( LeuDH)和甲酸脱氢酶( FDH)的重组大肠杆菌( E?coli)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先考察基础培养基中碳、氮源种类和浓度及初始pH等因素对重组大肠杆菌生长和产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甘油和酵母膏为最佳碳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萌 徐鑫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5年6期 70-74页ISTICCABP
【摘要】 为提高甲羟戊酸产量,探究其发酵生产规律,以重组大肠杆菌YJM16为供试菌株,进行5 L发酵罐匀速补料的高密度发酵实验,最终细胞产量达到54?48 g/L,甲羟戊酸产量达到40?43 g/L,产率为20?2%。然后根据Logistic方程、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明源 王继莲 等 《生命科学研究》 2014年18卷2期 114-120页ISTICCA
【摘要】 对分离自明永冰川地区的3株黄杆菌低温噬菌体(MYSP03、MYSP08和MYTtP08)的生物学特征开展了研究,采用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对3株低温噬菌体进行了纯化并系统比较了3株低温噬菌体的形态、宿主专一性、吸附速率、最佳感染复数及一步生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菲 向港 等 《工业微生物》 2013年43卷3期 51-54页ISTICCA
【摘要】 研究了温度对大肠杆菌重组腺苷脱氨酶(ADA)的影响,发现37℃有利于ADA的表达,而30℃培养更有利于菌体生长并维持菌体活力.37℃菌体早衰可能与前期生长速度过快有关.通过对37℃条件下菌体前期生长进行控制,使后期的菌体生长达到了30℃培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理 杨渐 等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47卷1期 6-10页ISTIC
【摘要】 目的 建立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在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中表达的工艺.方法 以工程菌DH5α/pET32a(IGF-1)为对象,通过分批发酵培养优化溶解氧浓度、pH及温度等发酵条件,在此基础上以甘油为限制性基质进行分批补料发...
【关键词】 高密度发酵;重组大肠杆菌;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娟 顾磊 等 《工业微生物》 2012年42卷3期 1-7页ISTICCA
【摘要】 为提高一株具有藻毒素清除能力的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BBE10-212单位体积的活菌数,针对其营养需求,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缓冲盐、微量元素及生长因子对该菌株生长情况及发酵特性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对碳源、氮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秀旭 刘树玲 等 《生物技术通讯》 2012年23卷2期 207-21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优化并获得重组尿酸氧化酶(rUOX)基因工程大肠杆菌BL21( DE3 )/pET-32a-uox高密度发酵的工艺参数.方法:在三角摇瓶中进行培养条件的优化实验,分别考察了pH值、接种量、无机盐、碳源、诱导强度等对工程菌生长和重组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岑仡 童涌 等 《药学实践杂志》 2011年29卷3期 197-199,231页ISTIC
【摘要】 目的 确定rhG-CSF工程菌高密度发酵的最佳溶氧浓度.方法 通过通入纯氧,高密度发酵的溶氧值可以精确控制.考察不同溶氧浓度对工程菌的生长、质粒丢失率、乙酸积累情况以及rhG-CSF表达的影响,来确定溶氧的最佳控制范围.结果 工程菌生长阶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淼 刘欢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1年09卷5期 59-64页ISTICCABP
【摘要】 考察共表达甘油脱氢酶(G1dA)和二羟丙酮激酶(DhaKLM)对大肠杆菌生长及甘油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好氧条件下,共表达甘油脱氢酶及二羟丙酮激酶可以提高大肠杆菌利用甘油合成菌体的效率,利用等量的甘油,重组菌最高菌密度比对照菌提高了7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清术 夏立秋 等 《激光生物学报》 2010年19卷6期 790-797页ISTICCA
【摘要】 将强启动子P43与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通过重叠延伸PCR进行融合,克隆到芽孢杆菌整合表达载体pDG1730中,重组表达载体pDG-P43vgb转化促生防病解淀粉芽孢杆菌FZB42,Wsetern-Blot和CO差光谱分析表明重组菌...
【关键词】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解淀粉芽孢杆菌;抗菌脂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大伟 李环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08年6卷1期 27-31页ISTICCABP
【摘要】 N-乙酰鸟氨酸脱酰基酶可在重组菌BL21(DE3)-pET22b-argE中表达.首先确定了该酶的细胞表达定位,再研究了诱导温度、诱导剂种类及浓度、诱导起始菌体密度、诱导时间等因素对重组菌生长及目的蛋白表达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IPTG和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华承伟 谢凤珍 等 《生物技术通讯》 2007年18卷1期 60-6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对毕赤嗜甲醇酵母工程菌inu-26高密度培养表达黑曲霉菊粉内切酶的条件进行优化,找出最佳的外源蛋白表达条件.方法:在摇瓶优化培养的基础上进行发酵罐高密度培养,优化最佳产酶条件.结果:以葡萄糖为碳源、微量元素添加量100~200 m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荣 赵晓瑜 等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07年2卷4期 260-265页ISTIC
【摘要】 目的 以国产培养基替代昂贵进口培养基发酵培养重组人超氧化物歧化酶(rhSOD)工程菌.方法 利用国产LB培养基对自行构建的含重组质粒pTK-rhSOD的基因工程菌E.coli DH5α通过摇瓶进行发酵培养,以SDS-PAGE分析方法考察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磊 刘红军 等 《齐鲁药事》 2007年26卷1期 51-5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优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的发酵工艺,以获得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和目的蛋白的高表达.方法 在10L发酵罐中,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工程菌在不同的pH值、溶氧和诱导时间对工程菌生长和目的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根据优化条件,连续三批重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岳田芳 刘岩 等 《生物技术》 2007年17卷6期 63-6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优化海藻希瓦氏菌生产河豚毒素的发酵培养基.方法:通过测定菌体密度(用OD600表示)和菌体收获量,研究了部分初始条件及添加不同营养物质对海藻希瓦氏菌生长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最适发酵初始pH为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利军 杨涛 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6年19卷1期 84-86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优化大肠杆菌表达重组蛇毒锯鳞蝰素(Echistatin,Ecs)融合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工艺.方法在15 L发酵罐内,研究培养基、培养条件和诱导时间对工程菌生长和目的蛋白表达的影响,并考察工程菌中重组质粒的遗传稳定性.结果工程菌在pH 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边六交 杨晓燕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6年37卷5期 314-317页ISTICCSCDCA
【摘要】 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融合型小鼠角质细胞生长因子(rm-KGF)重组大肠杆菌的发酵和诱导表达条件.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6g/L,酵母提取物10g/L,NH4Cl 1.3g/L,磷酸盐1mol/L,MgSO4·7H2O 0.6g/L.诱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慧 唐亮 等 《癌症》 2006年25卷10期 1221-1226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生长、转移和新生血管生成有密切关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已知作用最强、最专一的促血管生成因子.本实验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鹂 施用晖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5年36卷8期 468-471页ISTICCSCDCA
【摘要】 研究了由毕赤酵母胞内两步发酵法表达活性小分子阿片肽的条件.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生长条件为:甘油24g/L、酵母膏11g/L、蛋白胨22g/L、YNB 20ml/L,初始pH5.0.菌体密度可达2.46;以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表达条件为:起始菌体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振龙 黄颖 等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4年32卷3期 34-37页ISTICCA
【摘要】 为了研究发酵培养阶段生长速度对重组人干扰素β(hIFN-β)工程菌稳定性、菌体密度和干扰素表达的影响,采用日本LE.Marubishi MSJ-50L发酵罐,在发酵过程中于诱导后通过控制不同的补料速度,检测低和高生长速度及发酵结束后菌体密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丽杰 白凤武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04年2卷2期 25-29页ISTICCABP
【摘要】 在1.5 L搅拌式发酵罐中,使用葡萄糖质量浓度分别为120、200、280 g/L的培养基进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连续发酵生成酒精的动力学研究.研究发现,当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200和280 g/L时,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兵社 张俊芳 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4年35卷3期 222-22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实现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β链(rhHGFβ)工程菌的高密度高表达发酵.方法首先在摇瓶中进行了培养条件的摸索,确定了该工程菌的培养条件、诱导起始时间和诱导时间,然后用15 L自控发酵罐进行分批补料培养,发酵中分阶段限制性流加氮、碳源,保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明珍 黄维杰 等 《药物生物技术》 2004年11卷4期 229-231页ISTICCA
【摘要】 用2L三角瓶在摇床发酵各进行了3批试验.观察不同培养时间、细菌密度和不同诱导时间对重组人脑钠肽(BNP)基因工程菌的收获量和脑钠肽(BNP)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工程菌于37℃培养3~3.5 h,细菌生长密度OD600在0.8~1.0之间,经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洁如 颜真 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4年25卷23期 2144-214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优化大肠杆菌表达导向性人干扰素α2a的中试发酵工艺,以获得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和目的蛋白的高表达. 方法:采用发酵罐发酵,对影响工程菌生长和目的蛋白表达的条件,如pH值、活化时间、诱导时间、溶氧范围及补料流加方式等进行优化. 结果:根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翁樑 王智 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3年16卷4期 232-233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研究重组嗜热脂肪酶表达菌株E.coli BL21(DE3)的生长条件及产物表达规律.方法在发酵过程中,采用补加葡萄糖和蛋白胨,控制pH、溶氧值和温度的方法.结果最终发酵液在600nm的光密度值达到54,发酵液细菌湿重达96g/L,脂肪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慕云 吕元文 等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2年9卷4期 1-4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草分枝杆菌对人肺腺癌细胞系SPCA/I的抗增殖作用以及不同浓度草分枝杆菌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时的协同效应.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组的草分枝杆菌以及草分枝杆菌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对SPCA/I人肺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波长定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树君 郭德本 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2年15卷2期 107-108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观察发酵温度对重组人干扰素α2a(IFNα2a)工程菌PBV888/DH5α生长密度和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NBS-40L发酵罐,在发酵过程中调整培养温度,检测工程菌的生长密度和IFN表达量.结果经35℃培养至对数期,降温至30℃继续培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淑子 郭桥 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2年15卷4期 214-217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研究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工程菌高密度发酵和表达产物的纯化工艺.方法采用最适基质浓度、pH、溶氧量、培养温度等发酵表达条件及产物提纯方法.结果菌体密度A600达40.8,表达量达160mg/L.提纯的bFGF回收率为40%,生物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来兴妹 胡志明 等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2年23卷5期 220-2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rhKGF-2)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和提纯工艺.方法通过增加培养基营养成分,发酵过程补加葡萄糖,获得高产率菌体.细菌裂解液经硫酸铵沉淀、分子筛、肝素亲和色谱和离子交换色谱等方法进行纯化,电泳分析结果.结果每...
【关键词】 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发酵;纯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斌辉 李越中 等 《生物技术》 2001年11卷3期 16-18页ISTICCA
【摘要】 纤维堆囊菌对可溶性淀粉、木聚糖、纤维素等复杂碳源的利用能力较强,简单碳源中只利用葡萄糖;KNO3、蛋白胨是较好的氮源,大多数氮源都能支持生长,表明该菌营养要求简单,能高效的利用自然界里丰富的纤维素资源.堆囊菌的盐耐受能力较低,盐浓度高于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慕云 吕元文 等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 2001年5卷1期 19-2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草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Phlei)对人肺腺癌细胞系SPCA/Ⅰ的抗增殖效应.方法:应用细胞培养和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组的草分枝杆菌对SPCA/Ⅰ人肺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波长定于570nm,测定光密度(A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建华 熊凌霜 等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1年22卷6期 292-29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表达重组人Shiga-EGF(rhShiga-EGF)融合蛋白工程菌的发酵条件.方法通过摇瓶试验优选适合工程菌生长、表达的培养基配方、pH及以乳糖替代IPTG作诱导剂等,并在5 L发酵罐上进行试验.结果采用A3配方的培养基,在pH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民 徐皓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0年31卷10期 443-446,454页ISTICCSCDCA
【摘要】 报道了rhTNFα重组菌发酵条件及高密度、高表达发酵的研究。首先研究了营养成份对其生长和表达的影响,确定了半合成发酵培养基;筛选出了rhTNFα生长和表达的最适宿主菌E.coli YK537;研究了影响高表达的几个关键因素,建立了该类型重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雪冰 黄鹭强 等 《生物技术》 2000年10卷3期 26-29页ISTICCA
【摘要】 研究了毕赤氏酵母植酸酶工程菌高密度生长的培养条件,包括不同碳源、酵母粉、(NH4)2SO4、KH2PO4等不同用量对菌体生长的影响.结果是甘油4%、蛋白陈2%、酵母粉0.5%、(NH4)2SO40.8%、K2HPO40.1%、KH2PO4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蕾 桂萌 等 《食品科学》 2016年37卷19期 254-262页
【摘要】 生物被膜是大多数细菌在自然状态下的一种生长方式,使菌体具有浮游态时不具有的优势。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群体感应系统的调控,该系统是细菌依赖于群体密度而调控其生理行为的一种机制。其中LuxS/2型自诱导物(autoinducer 2,AI-2)群...
【关键词】 生物被膜;LuxS/AI-2型群体感应系统;2型自诱导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香芸 何志刚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15年15卷8期 94-100页
【摘要】 目的:优化植物乳杆菌R23的培养基成分与培养条件,实现高密度培养,为高活力菌剂的制备提供物质基础.方法:以菌体生长量为主要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菌体培养条件和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植物乳杆菌R23适宜的培养条件为:温度30℃,pH 5.5,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恒慧 续繁星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年36卷23期 153-157页
【摘要】 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初始pH、培养温度、接种量等因素对凝结芽孢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生长的影响,随后通过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双菌型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凝结芽孢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菌种配比1:2,培养温度37℃,初始p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延存 李鹏霞 等 《食品科学》 2014年35卷3期 157-162页
【摘要】 为获得解淀粉芽孢杆菌BGP20的低成本高效菌体生长培养基配方,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和摇瓶发酵对培养基各组分进行优化.根据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结果确定了豆粕和玉米淀粉为主要因素.以发酵培养液菌体密度为响应值,利用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