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5
- 1
- 53
- 32
- 2
- 2
- 1
- 10
- 8
- 8
- 7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沈瑞扬 沈坚华 《光明中医》 2017年32卷16期 2320-2322页
【摘要】 介绍沈坚华主任治疗痛经经验.痛经是妇科常见症状,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及继发性痛经,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胞宫胞脉,变化在冲任气血.沈氏认为痛经多为虚实夹杂之证,主要病机为"不通则痛"及"不荣则痛",常见证型为肝郁气滞、血瘀阻络、阳虚寒凝、湿热下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宏育 《光明中医》 2017年32卷3期 315-31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一般规律,为临床治疗慢性胃炎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9月期间168例慢性胃炎患者病历进行统计分析,从慢性胃炎辨证论治入手,研究慢性胃炎中药治疗的一般规律.结果 慢性胃炎的症状,共计32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景全 金广辉 《光明中医》 2017年32卷12期 1798-1799页
【摘要】 金广辉主任医师通过多年临床经验观察,从肝脾论治糖尿病前期各种症候,中医称"脾瘅"代谢综合症.用直觉体悟,取类比象的中医形象思维观点,从血管疾病入手,通过对肝脾郁热,脾胃阴伤血瘀;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肝热脾胃虚寒,寒热错杂的分型论治,以使血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有昌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18卷1期 42-43页ISTICCA
【摘要】 消化性溃疡气滞型选用香苏饮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血瘀型选用金铃子散治疗;脾胃虚寒型选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热型选用加减益胃汤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洋 汪永和 《甘肃中医》 2003年16卷10期 18-20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对确诊的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胃不和、湿热阻胃、痰湿中阻、气虚血瘀、脾胃虚寒5型,采用中药汤剂治疗,治疗前后按病情轻重程度进行统计,对治愈者1年后随访复查.结果:60例中,治...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疗法;辨证分型;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世强 周伯娅 《新中医》 2003年35卷1期 13-14页ISTICCA
【摘要】 介绍汪新象教授治疗胃病经验.汪教授针对不同的证型,自拟①疏越四合汤,主治肝郁气滞型急慢性胃炎;②丹乌四合汤,主治气滞血瘀型、久治难愈慢性胃炎、胃粘膜糜烂出血、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③理萸四合汤,主治肝郁虚寒型急慢性胃炎;④平仁四合汤,主治湿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继荣 《河南中医》 2003年23卷9期 32-33页ISTIC
【摘要】 <篇首> 慢性萎缩性胃炎(以下称CAG)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的难治病之一.临床上以胃脘痞满,疼痛,嘈杂,纳少,大便不畅为主要表现.病理特点为胃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现代医学对此病无好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刚 《陕西中医》 2002年23卷2期 101-10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医证型与心肌酶谱分析.方法:通过11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气虚血瘀型占40.7%,痰浊闭阻型占25.4%,气阴亏虚型占24.6%,阳虚寒凝型占9.3%.结果:各证型间酶谱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养正 《陕西中医》 2002年23卷6期 521-52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索中医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疗效.方法:将31例患者以虚寒、血瘀、热毒之分型进行辨证施治.结果:总有效率93.55%.提示:中医辨证施治能够促进代偿性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局部肢体的血流供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军录 《陕西中医》 2002年23卷7期 594-59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辩证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12例胃炎患者分为胃阴不足型、寒热错杂型、脾胃虚寒型、气滞血瘀型治疗观察.结果:总有效率96%,提示:益胃养阴,平调寒热,温中补虚,行气活血治疗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胃炎,萎缩性/中医药疗法;复方(中药)/治疗应用;辩证论治/治疗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及来荣 董春发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1年8卷3期 136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1995年5月~1998年7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74例萎缩性胃炎,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104例患者,胃镜病理报告均证实有不典型增生和伴有不同程度的肠腺上皮化生(病理分级标准以1993年悉尼国际会议标准为准:重度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家柱 张宇明 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0年8卷z1期 5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借助内镜观察胃粘膜的改变,探讨胃病辨证分型的病理基础.方法对132例胃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和内镜检查时,始终采用双盲法.本文分型主要根据全国高等统编中医内科1983年版的辨证分型为标准,将胃病分为①寒邪客胃;②饮食停滞;③肝气犯胃;④肝胃郁...
【关键词】 胃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内镜检查;辨证分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强 彭海燕 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0年8卷z1期 4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胃脘痛的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解剖结构变化的关系.方法观察临床就诊的胃脘痛患者214例,其中男149例,女65例,年龄22岁~62岁.受检者禁食8 h~12 h后,在饮用胃快速超声增效液状态下,观察胃脘痛各种不同证型的B超声象图表现.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雨村 刘宏斌 等 《甘肃医药》 2016年35卷8期 580-583页
【摘要】 目的:检测Rb基因在胃癌不同中医证型中的表达水平及变化,探讨Rb基因与胃癌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甘肃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入院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62例,以慢性浅表性胃炎或正常胃组织标本为对照组,使用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令梅 《中国保健营养》 2016年26卷18期 288-289页
【摘要】 目的 讨论并分析胃脘痛的中医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医的胃脘痛患者22例,对其中医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实寒气滞型患者6例,虚寒气滞型患者7例,虚寒并气滞血瘀型患者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永红 李学麟 《医学信息》 2015年29期 379-379页
【摘要】 腺样体增生,中医古代无相应病名,因《灵枢·忧恚不言》有"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人之鼻洞涕不收者,颃颡不开,分气失也"的记载。故现《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将其定名为"颃颡不开症",或"颃颡闭塞症"。并将其分为两个证型,气虚痰凝型和气血瘀阻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花亭 吕晓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4期 157-158页
【摘要】 目的:探讨用中药辩证治疗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8例患者所患宫血类型分为冲经虚寒型、气血两虚型、阳盛血热型、以及气滞血瘀型,并有针对性地对这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兵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33卷16期 104-105页
【摘要】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痰鸣气喘的肺系疾病,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常易反复发作.国内近几年,广泛开展了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对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1 传统中医辨证1.1 八纲辨证:中医传统从阴阳、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娜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10期 877-877,878页
【摘要】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具有进行性恶化的特点,易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现将近年来UA的中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发生与寒邪内侵、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褚耀军 苏爱香 等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32卷30期 74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结合西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按中医辨证分为血瘀型、湿热型、虚寒性、阴虚型、气滞型、脾虚型6个证型的136例慢性胃炎分别采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疏肝泄热、疏肝理气和胃,健脾温中,养阴益胃,血瘀型、湿热型、阴虚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夫子 《养生月刊》 2012年33卷9期 818-820页
【摘要】 慢性胃炎在中医学里属于"胃痛"、"痞满"等病症范畴,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胀满为主要症状.中医学认为,慢性胃炎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生冷刺激,吸烟酗酒,使脾胃受损,以致胃失和降,气机阻滞所致;或因情志失调,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或肝郁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耀南 苏晓芸 《光明中医》 2012年27卷3期 608-61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患者的中医证型及有否伴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 pylori,Hp)感染与舌象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CSG患者600例,辨证分为肝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学元 曹昌霞 等 《青海医学院学报》 2012年33卷1期 1-6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青海不同海拔地区胃癌中医证型与抗Hp抗体、VEGF、mtP53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青海不同海拔地区(西宁、格尔木、果洛)胃癌患者进行中医辩证分型.同时对各型患者进行血清抗Hp抗体、血清VEGF水平及胃粘膜mtP53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红宇 顾晓军 《医药前沿》 2011年01卷12期 26-27页
【摘要】 目的 以益气活血补肾法立方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方法 对所有患者按中医辨证论治的观点分虚寒型、气滞血瘀型、湿毒内蕴、气血俱虚四型进行施治.结果 临床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80%.结论 益气活血补肾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确切且无任何副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海涛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1年22卷3期 381页
【摘要】 萎缩性胃炎以胃脘部疼痛、胀痛、嘈杂、纳差、四肢倦怠为主要表现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余根据多年的辩证论治,认为该病证可分为四型:脾胃虚寒、脾胃湿热、气滞血瘀、胃阴不足,故自拟养胃汤加减治疗,疗效尚佳,由于该病缠绵难愈,后期癌变率可能性很大...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疗法;养胃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春霞 贾曦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0年23卷11期 4376-4377页
【摘要】 39例胃溃疡患者均为新疆北屯农十师北屯医院2010年1-7月份门诊和消化内科住院病人,年龄18~54岁;其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临床诊断:胃溃疡2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2例;病程时间为0.5-2.5年.笔者选用参芪颗粒冲剂治疗胃溃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述坪 《中医临床研究》 2010年02卷16期 43-43页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收治的68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脾胃虚寒型、气虚血瘀型、痰阻气逆型三种症型治疗,结果:本组68例病例,总有效率94.1%.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红华 汪艺 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0年31卷6期 76-77页
【摘要】 肺间质性疾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系咳喘日久不愈,肺气受损,津液耗伤,肺叶痿弱不用的一种肺部慢性虚损性疾病.其发病缓、病程长,迁延反复,临床以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咳嗽、咳痰、面唇紫绀为主症.中医辨证分型为虚热型、虚寒型、上热下寒型、肾虚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漆大洲 蔡英剑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0年24卷11期 82-83页
【摘要】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方法]将6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按风寒湿型、气滞血瘀型、肝肾不足型、虚寒型四型,用身痛逐瘀汤加味灵活化裁治疗.[结果]治疗组62例,痊癒42例,占62.7%,总有效率达85.5%;对照组6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世杰 于文达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0年24卷12期 69-70页
【摘要】 中医辨证分四型治疗:肝胃不和型,治宜疏肝理气,和胃降逆;肝胃郁热型,治宜疏肝泻热,降逆和中;脾胃虚寒型,治宜健脾和胃,温中散寒;气滞血瘀型,治宜疏肝理气,活血止痛.认为脾胃为本,肝胆为标,疏肝和胃,活血行气为主要治疗原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妤姝 赵玉芳 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9年23卷4期 95页
【摘要】 胃脘痛分六型:气滞、脾虚湿热、血瘀、食滞、脾胃虚寒、胃阴虚.辨证施护应适时服药,做好保健,增加治疗效果,调摄生活,防止疾病复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宽亮 孙凤民 《新疆中医药》 2009年27卷3期 80-81页
【摘要】 探讨盆腔炎之成因,明确其常见分型,并以少腹血瘀气滞型、少腹血瘀下焦虚寒型、湿热下注阻滞气血型、湿热下阻瘀于血分型为主,探析对盆腔炎的辨证施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明宇 《哈尔滨医药》 2009年29卷5期 69-69页
【摘要】 <篇首> 1 临床资料近一年来,对同期71例门诊有症状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治疗组),一组用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全部患者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并作幽门螺旋菌测验.治疗组46例,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其中男32例,女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玮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18卷7期 123页
【摘要】 <篇首> 妇女在月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小腹及腰骶部疼痛,甚至面色苍白、恶心呕吐、昏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若在月经初潮后即有疼痛,而盆腔内未见明显病变,称为"原发性痛经";若由于生殖器炎症、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痛经,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巩周荣 《当代医学》 2009年15卷24期 159-160页
【摘要】 <篇首> 自2006年1月~2008年6月用自拟溃疡散治疗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经胃镜检查及胃粘膜组织检查确诊为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120例.其中男96例,女24例;年龄22~62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继保 王涛 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8年22卷2期 45-45页
【摘要】 分五型治疗消化性溃疡,即:肝脾不和型,宜疏肝辟邪,健脾和胃;肝气郁滞型,宜疏肝理气;火郁犯胃型,宜清热和胃;脾胃虚寒型,宜温中散寒,瘀血犯胃型宜活血化瘀,理气和胃.指出要明辨寒热虚实,分清肝郁火郁血瘀等并症,确立治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萍 唐旭东 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8年8卷2期 39-40页
【摘要】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根据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表现设计调查表,收集136例患者的中医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四诊信息,运用系统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结合临床专业知识,探索总结本病的中医证候特征.结果:消化性溃疡病位在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封建涛 胡艳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8年6卷11期 1378-1379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 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的疗效.方法 将108例经西医药诊治疗效欠佳的功血患者,辨证分型为阳盛血热、冲任虚寒、气滞血瘀、气血两虚、阴虚内热等5型予以中药辩证施治,5天为一疗程.结果 108例中96例用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官文芳 苏亮 《宜春学院学报》 2008年30卷6期 74,171页
【摘要】 目的: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进行辨证施治,总结疗效.方法:对9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辨证分析,将其分为肝胃不和型、气滞血瘀型、胃阴亏虚型、脾胃虚寒型,予相应组方治疗.结果:治愈率为65.3%,总有效率为92.9%.结论:中医辨治慢性浅表性胃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素珍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2卷28期 96页
【摘要】 <篇首> 笔者近年来用枳术丸加味治疗胃脘痛8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观察80例,其中急性胃炎14例,慢性胃炎39例,胃、十二指肠溃疡25例,胃癌2例;男34例,女46例;辨证分型:胃热型14例,胃寒型8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