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864
- 487
- 3
- 128
- 64
- 40
- 29
- 11
- 1035
- 1022
- 462
- 387
- 27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桂建军 孙晓东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44卷2期 270-279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肠道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5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MPTP...
【中文期刊】 赵雨欣 王亚辉 等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2024年37卷4期 433-438页 ISTICPKU
【摘要】 帕金森病(PD)多发于老年人群,随着病情逐渐进展,对PD患者的运动功能和非运动功能影响巨大.目前PD的主要治疗是药物治疗,但长期服用会产生不良反应,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微生物-脑-肠轴(MGBA)是连接中枢神经系统与消化系统的...
【中文期刊】 陈深册 陈依明 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44卷8期 1050-105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目前全球有近16%的人群受到抑郁相关症状的影响,而在中国抑郁症患者的诊治率仅有9.5%.抑郁症具有高发病率和低治愈率的特点,如何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抗抑郁药作为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式,存在药物不良...
【中文期刊】 王理想 王伟涛 等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4年22卷2期 267-270页 ISTICPKUCSCD
【摘要】 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是一种以前庭症状为主,临床常见的反复发作性眩晕类疾病.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变化常能胁迫VM的发作.环境胁迫诱发VM的机制可能与脑肠轴、神经环路、神经解剖以及感觉整合异常等多方面...
【中文期刊】 奚可欣 赵宇骐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24年40卷14期 2027-2030页 ISTICPKUCA
【摘要】 胶质瘤是脑部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占中枢神经系统(CNS)恶性肿瘤的81%,恶性程度高,目前的治疗方法效果有限.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和脑肠轴的深入研究,已发现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对胶质瘤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其机制为肠道菌群通过免疫调节和代谢产物...
【中文期刊】 刘芷秋 王悦芬 等 《世界中医药》 2024年19卷22期 3531-3535,3541页 ISTICPKUCA
【摘要】 湿邪是慢性肾脏疾病(CKD)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产物及病理机制,祛湿复气化是中医学重要治疗手段,然而鲜有研究者提及CKD中湿邪本质研究.本文结合脑-肠-肾轴理论,拓展了 CKD中湿邪的产生与致病机制的认识,从另一角度解释CKD中湿邪的广泛性、...
【中文期刊】 康飘 张盈 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44卷9期 1190-119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全球的肥胖患病率持续攀升,对高糖和高脂食物的偏好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食物的偏好指个体对特定食物的喜好程度,其形成与食物在胃肠道消化后产生的饱腹感、满足感和奖赏感等生理效应密切相关.随着神经影像学、化学遗传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食物...
【中文期刊】 阎瑾逸 李志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53卷4期 539-54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组因免疫系统攻击神经系统导致功能损伤障碍的疾病.近年关于肠道微生物群在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常常伴随有肠道菌群紊乱以及微生物代谢产物异常.肠道菌群紊乱以菌群的...
【关键词】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肠道菌群; 微生物-肠-脑轴;
【中文期刊】 王宇青 罗佐媚 等 《中国药房》 2024年35卷18期 2315-2320页 ISTICPKUCA
【摘要】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反酸、烧心等症状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GERD的发生与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密切相关.脑-肠轴作为大脑与胃肠道双向联系的中介,在GERD伴焦虑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中药复方内服疗...
【中文期刊】 王洁 肖培伦 等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24年40卷3期 295-30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可通过脑-肠轴对胃肠道等远隔器官造成损害.已知褪黑素可通过激活特定的受体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然而,脑组织缺血后胃肠道中褪黑素受体的变化及其与肠道损伤的关系仍不清楚.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
【中文期刊】 廖印升 祁富伟 等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24年40卷9期 974-97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是围术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临床上PND的诊断与治疗手段匮乏,发生率居高不下,其机制与干预手段已经成为围术期未来研究方向之一.目前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可能通过微生物群-肠-脑轴参与PND的发生发展.本文从...
【中文期刊】 邵阅嘉 张敬华 《世界中医药》 2024年19卷2期 244-249,255页 ISTICPKUCA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的、无法治愈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会影响记忆和其他认知功能,影响正常生活,其病理特征与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的沉积、神经纤维缠结的形成、海马和大脑皮质神经元的丢失密切相关.目前,人们逐渐认识到脑-肠-菌群相互联...
【中文期刊】 孙亚萍 石瑞 等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4年40卷8期 1709-171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基于脑肠轴探讨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YHHJP)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脑组织炎症因子、脑和结肠组织紧密连接、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5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CAO)、YHH...
【中文期刊】 朱少炳 曲阳 等 《世界中医药》 2024年19卷11期 1686-1692页 ISTICPKUCA
【摘要】 作为神经退行性最常见的疾病,阿尔茨海默病(AD)已经成为全世界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关于AD的治疗没有一种治愈性的方法,主要是以改善症状、延缓进程以及预防为主.研究发现大脑和肠道之间具有高度双向交流性,神经内分泌和...
【中文期刊】 李育光 朱换平 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24年30卷6期 884-88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以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骨科疾病.应用中医理论对骨质疏松症探讨已有诸多文献,但大多仅局限于从五脏论述.该文通过总结归纳现代分子生物学关于肠道微生态相关研究,探讨脑-肠道微生态-骨质疏松症三者之间相关性...
【中文期刊】 高晨 孙世标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4年42卷7期 172-178,后插25页 ISTICPKUCA
【摘要】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治愈方法.脑肠轴是帕金森病的诊疗方向之一.中药与干细胞对帕金森病脑肠轴途径均有明确疗效,中药还可进一步调控干细胞增殖与分化.对于帕金森病脑肠轴方向的诊疗进行综述,...
【中文期刊】 巨妍 王嵩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4年43卷1期 17-21页 ISTICPKU
【摘要】 目的 探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自发脑活动特征.方法 纳入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胃部疾病情况相匹配的Hp阳性组(n=29)和对照组(n=29),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基于Matlab2017b的DPABI软件和DynamicBC...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中文期刊】 白琛 郭蓉娟 等 《世界中医药》 2024年19卷22期 3536-3541页 ISTICPKUCA
【摘要】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与短链脂肪酸-肠道微生物群互作失衡密切相关.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现代医学文献,抑郁症病因多与肝郁相关,肠道微生物群的稳态与脾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且在抑郁症的发病过程中,短链脂肪酸-肠道微生物群互作失...
【中文期刊】 靳雅乔 郭书婷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4年38卷9期 965-97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索肥大细胞(MC)及肠-脑-皮轴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交互作用.方法 选取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为试验组,同期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的外周静脉血、皮损组织和粪便,分别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I...
【中文期刊】 谷茜 舒进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24年40卷10期 1085-108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共生关系,并且肠道微生物与大脑之间存在着双向交流的通路,即"微生物-肠-脑轴".研究表明,全身麻醉药物与大脑之间可以通过微生物-肠-脑轴进行复杂的双向交流,全身麻醉药物可以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代谢.本文就...
【中文期刊】 王飞霞 张政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44卷5期 876-884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究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丁酸钠(NaB)通过肠-脑轴对帕金森病(PD)小鼠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39只7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C)、模型组(PD)和NaB治疗组(NaB),13只/组.除NC组小鼠...
【中文期刊】 杜亚格 卢言慧 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44卷4期 494-50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2型糖尿病进展后期可并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并逐步发展为痴呆.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iabetic cognitive impairment,DCI)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相关发病机制仍有待阐明.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衡可通过"微生物-肠-脑轴"影...
【中文期刊】 官臻 王建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4年16卷1期 21-25页 ISTICPKUCSCD
【摘要】 孕期和早期生命阶段是母体肠道微生态对胎儿神经发育可塑性显著变化的关键时期.肠道微生态在大脑发育和功能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科学家们越来越关注母体肠道微生态与胎儿神经发育之间的关系,本文旨在从母体肠道微生态角度探讨其与胎儿神经发育的...
【中文期刊】 王芳芳 朱莉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24年27卷14期 1775-1781页 ISTICPKUCA
【摘要】 创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可通过破坏肠道屏障功能进而引起肠道微环境稳态失衡,而紊乱的肠道微环境可反作用于中枢,加重中枢神经系统继发性损伤.大量研究提示,肠道屏障在创伤性中枢神经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中枢神经损伤的重要作用靶点.本...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创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肠道屏障;
【中文期刊】 毕信亚 刘坤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4年42卷12期 76-79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究温脾开窍通络方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2年7月门诊治疗收集的4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
【中文期刊】 刘俊宏 王理想 等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4年22卷4期 674-678页 ISTICPKUCSCD
【摘要】 前庭性偏头痛(VM)是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疾病,三叉神经-血管功能异常是其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激活三叉神经-血管系统以引发三叉神经疼痛输入与前庭神经核之间的异常联系是该学说的核心内容.脑肠轴(GBA)从迷走神经、神经内分泌、免疫以及肠...
【中文期刊】 王燕 叶樱 等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2024年37卷6期 640-644页 ISTICPKU
【摘要】 肠道被称为人的第二大脑,肠道菌群通过肠-脑轴对大脑产生影响,参与多种疾病的调节,包括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慢性疼痛和抑郁症等.既往研究表明肠道菌群能够调节疼痛发展,但其在慢性疼痛患者中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文章主要就肠道菌群调节慢性疼痛的机...
【中文期刊】 李子园 陆永跃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24年46卷3期 570-577页 ISTICPKUCSCD
【摘要】 肠-脑轴是大脑和肠道神经系统双向联系的通道,近年来关于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的神经生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快速增长,成为学科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之一.肠-脑轴调控昆虫多种行为和生理功能,昆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都与肠道菌密不可分.本文综述了肠道微...
【中文期刊】 李雨晴 李慧 等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4年43卷6期 1021-1025页 ISTICPKU
【摘要】 目的 探索用多模态MRI观察在健康中老年人群中肾功能、脑功能连接(FC)及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49名认知正常的健康中老年参与者进行静息态高分辨率MRI扫描和标准化神经心理学评估;基于体素水平行FC分析;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肾功...
【中文期刊】 张淼 周菁 等 《磁共振成像》 2024年15卷1期 179-18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肠道微生物(gut microbiota,GM)通过脑-肠轴作用于大脑,在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益生菌可以通过维持GM稳态和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对大脑产生有益作用进而改善精神疾病引起的负面生理影响.利用MRI技术可以观察到益生菌治...
【中文期刊】 杨令 吕萍 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4年32卷5期 474-47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耳鸣的发生机制还不清楚,除了耳部疾病可诱发耳鸣外,身体各系统也共同参与了耳鸣的发病机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可能与耳鸣发生有关,近年来,这一观点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就OS-AHS与耳鸣发生的关系及可能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耳鸣; 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咽鼓管;
【中文期刊】 邹欣甫 王得昌 等 《世界中医药》 2024年19卷12期 1833-1839页 ISTICPKUCA
【摘要】 随着西医学的研究和进展,多数医家认为精神心理状态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二者之间有着明确的联系.脑肠轴在二者的发病机制中皆处于重要的地位,以脑肠互动理论来论治本病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西医认为脑-肠肽、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可导致肠易...
【中文期刊】 陈菁青 郑建华 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24年32卷4期 539-54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肠道是动物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机体主要的消化、吸收、代谢场所,维持肠道稳态健康是维护动物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研究表明应激易使肠屏障受损、通透性增加、肠道功能紊乱,引发肠道应激损伤.色氨酸是哺乳动物的一种必需氨基酸,具有改变肠道菌群组成与...
【中文期刊】 程晓菲 李名立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4年50卷2期 119-12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认知功能损害是双相障碍患者的核心症状之一,但其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且治疗难度大.近年研究发现外周炎症与双相障碍的认知功能损害有关,即持续较高的外周炎症水平可能通过神经递质改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激活以及微生物-肠-脑轴异常等途径导...
【中文期刊】 宁静 安成飞 等 《世界中医药》 2024年19卷20期 3131-3136页 ISTICPKUCA
【摘要】 功能性便秘是多因素、多机制参与的难治性胃肠疾病,脑肠轴失衡被认为是其核心病机.脑-肠轴作为脑与胃肠道的双向调节通道,参与其他发病机制的作用过程,贯穿疾病始终.通过梳理脑-肠轴与功能性便秘的关系,从针刺调节神经系统、脑-肠肽、肠道菌群、下丘脑...
【中文期刊】 秦宇航 《新中医》 2024年56卷2期 186-190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基于肠道菌群(IF)调节研究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型颈椎病(NTCS)家兔的作用机制.方法:将 9 只家兔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桂枝加葛根汤组 3 组,每组各 3 只.空白组不造模,其余 2 组均制成脾虚证NTCS家兔模型.空白组和模型...
【中文期刊】 王恒 杨本德 《西部中医药》 2024年37卷7期 26-28页 ISTIC
【摘要】 "脾藏意主思"是脾调控人的思维活动及情志的理论依据,脾与脑的生理、病理密切相关,脑-肠轴是脾致抑郁的关键环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提供了脑肠互动的生物网络机制.当从脾论治卒中后抑郁,神-脑-肠同调,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中文期刊】 唐璐 王春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4年34卷5期 44-50页 ISTICCA
【摘要】 随着手术和全身麻醉患者数的增加,神经认知恢复延迟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微生物-脑-肠轴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与肠神经系统的双向通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不仅在维持肠道内环境稳定方面起着至关重...
【中文期刊】 孙美莎 章放香 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27卷2期 241-246页 ISTIC
【摘要】 在过去的十年中,对于肠道微生物调节大脑功能方面的研究迅速增加,已有大量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与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相关,而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肠道微生物-大脑轴(肠-脑轴).因此,肠道微生物可能成为多种代谢性疾病和神经精神疾病当前...
【中文期刊】 郑兰慧 张琪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4年31卷6期 18-23页 ISTICCSCDCA
【摘要】 认知功能障碍指由大脑功能和结构异常引起的个体感知觉、记忆、理解、学习、创造等功能失调.本文基于脾之运化失常、统血无权和清气不升,结合菌群-肠-脑轴,对肠道菌群失调影响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病因病机展开探讨.中医脾与肠道菌群在生理、病理上相通: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