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7
- 49
- 20
- 16
- 7
- 4
- 16
- 8
- 7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张苏丽 导师:刘慧荣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研究背景: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发疾患,病因复杂,病情严重,是困扰妇产界的一道难题。后代发育受累是子痫前期的重大危害之一。研究表明,子痫前期患者的后代出现宫内发育受限、低/高出生体重、早产等不良事件的机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后代,严重影响了早期生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闫莉 导师:刘慧荣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博士) 2009年
【摘要】 研究背景: 高血压(hypertension,HT)是一种多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是导致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长期的高压血流冲击动脉血管管壁,会引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左琳 导师:刘慧荣 程牛亮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博士) 2009年
【摘要】 研究背景和目的:β肾上腺素受体(β—adrenoceptor,β—AR)是交感神经系统的重要成员,通过介导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的生理效应,在调节心脏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β—AR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目前已确认的β1、β2和β3AR三个亚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董战玲 导师:刘慧荣 符史干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目的:利用大鼠腹主动脉-下腔静脉(arterio-venous,A-V)造瘘模型,观察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和心肌组织中心脏营养素-1(Cardiotrophin-1,CT-1)在容量超负荷引起的心肌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焕新 导师:刘慧荣 赵荣瑞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博士) 2009年
【摘要】 研究背景和目的: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7年全球卫生统计报告》中预测,到2030年缺血性心脏病将成为继癌症之后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大疾病,而冠状动脉梗塞引起的心肌缺血是缺血性心脏病最重要的单因素致死原因。心脏是一个耗氧量很大的器官,且心肌不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包海军 导师:刘慧荣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研究背景:G蛋白耦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是人体内最大的膜受体蛋白家族,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器官,其中位于心肌细胞膜上的β1肾上腺素受体(β1-adrenoceptor,β1-AR)在调节心脏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龙儒桃 导师:刘慧荣 李桂忠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制备大鼠血管钙化动物模型,以左旋精氨酸进行干预,观察左旋精氨酸对大鼠血管钙化的影响,探讨其调节血管钙化的可能机制。 方法: 1.血管钙化模型的制备采用肌肉注射维生素D3和尼古丁灌胃诱导大鼠血管钙化模型。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武烨 导师:刘慧荣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博士) 2009年
【摘要】 本研究拟在食源性HC大鼠模型的基础上,探讨心肌细胞膜流动性、MPO和部分G蛋白偶联受体自身抗体在HC心肌易损性增加中的作用及其部分相关机制。 第一部分,高胆固醇血症诱发大鼠心肌细胞膜流动性降低。 目的:本部分实验在食源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姚红 导师:赵荣瑞 刘慧荣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博士) 2008年
【摘要】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相继发现在DCM等心脏疾病患者血清中存在有β肾上腺素受体(β1和β2AR)的自身抗体,这些自身抗体可通过作用于相应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而产生类激动剂样效应,且采用相应细胞外第二环肽段长期免疫动物,可使其心脏功能及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叶红 导师:刘慧荣 焦向英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研究背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首敌,目前已成为影响国人寿命和老年人生存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高脂血症引起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第一步,其主要机制包括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晓丽 导师:刘慧荣 马新亮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博士) 2008年
【摘要】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期特发的全身性疾病,多在妊娠20周以后发病。临床表现以高血压、蛋白尿为特征,并伴有全身多脏器的损害,其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全身小动脉的痉挛性收缩。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予痫前期的发病率为5-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亮 导师:刘慧荣 王晓樑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研究背景: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人类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AMI常由血栓阻塞冠状动脉所引起,导致不可逆的心肌细胞死亡。此时,尽早对缺血区进行血液再灌注是挽救心肌细胞死亡的唯一有效途径,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睫 导师:刘慧荣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衰老是机体随年龄改变而发生的所有现象的集中体现。在衰老过程中,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逐渐降低,最终导致机体死亡。因此,可以把衰老定义为机体对内、外环境改变的、年龄依赖性的易损性增加。大量的研究表明,衰老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独立危险因子。衰老的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梁景青 导师:刘慧荣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本文研究背景与目的:妊娠高血压疾病(简称妊高征),是引起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了。近年来发现,在妊高征患者血清中存在有抗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的自身抗体(AT<,1>-AA),这种自身抗体具有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吕小萍 导师:刘慧荣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本文研究目的: 1.观察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给予缺血预处理及后处理后低氧诱导因子-1α的蛋白表达情况: 2.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变化与缺血预处理及后处理的心肌保护效应的关系。 研究方法: 选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吕爱军 导师:刘慧荣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背景:山西医科大学于2000年开设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生理学教研室已承担该专业6届生理学教学工作,通过教学发现,与五年制学生相比,七年制学生具有综合素质高、思维活跃、理解能力强和勇于探索新知的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新型教学手段启发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焦建琴 导师:刘慧荣 焦向英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已知的衰老过程中蛋白修饰和细胞损伤的重要介质。但衰老动物心肌细胞凋亡的增加并不能单一用ROS的产生解释。近年来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源于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董斌 导师:刘慧荣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背景: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地从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学习到知识的内容。这不仅能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志栋 导师:刘慧荣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背景与目的:PBL的全称是"Problem-Based Ireaming"(PBL),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首先试行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PBL的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贾佳 导师:刘慧荣 焦向英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目的: 1.观察衰老心脏心肌组织中硫氧还蛋白系统的功能及蛋白表达,及其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改变; 2.探讨硫氧还蛋白系统硝基化修饰与衰老心脏及其缺血/再灌注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 方法:本研究选取成年(4-6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裴荣 导师:刘慧荣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目的:利用食源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建立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分析高脂血症是否导致大鼠心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敏感性增加;如果是,这种敏感性的增加是否与高脂血症大鼠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区心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及活性异常增高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覃秀桃 导师:刘慧荣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本文研究目的:建立食源性高脂血症(hyperlipemia,HL)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HL饼发缺血/再灌注对大鼠心肌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观察吡格列酮(PIO)除了降血脂、抗氧化等作用外,是否还具有保护心肌细胞膜流动性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澎 导师:刘慧荣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本实验着重观察了AT<,1>-R AA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和相关离子电流,以及心肌变力性的影响。 研究材料和方法: 1、AT<,1>受体自身抗体的制备。 1.1 AT<,1>受体抗原肽段的合成:按照人A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田珏 导师:刘慧荣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本文研究目的: 1.观察衰老心肌组织中的NO及其衍生物(RNS)的含量变化; 2.探讨衰老心肌组织中RNS含量变化的机制及其与衰老心脏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易感性增加的关系。 研究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成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武烨 导师:刘慧荣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目的:1.研究食源性高脂血症是否会导致大鼠心肌细胞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敏感性增加和对心功能的影响,并阐明其潜在机制。2.研究PPAR(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吡格列酮,在高脂血症大鼠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晓樑 导师:刘慧荣 马新亮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博士) 2006年
【摘要】 本文首先研究了一氧化氮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期的作用。心肌缺血后尽早对缺血区进行血液再灌注是阻止心肌细胞死亡的唯一有效途径,然而,再灌注本身会加重并扩大缺血后心肌细胞损伤,即发生再灌注损伤。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死亡的主要形式有凋亡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燕子 导师:刘慧荣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目的: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激动剂(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PPAR)具有抗炎作用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但其确切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利用一种饮食诱导的高脂血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美霞 导师:刘慧荣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博士) 2005年
【摘要】 本研究用人工合成的人类β3肾上腺素受体(β3AR)细胞外第二环的表位肽段作为抗原,观察心力衰竭病人血清中抗β3AR自身抗体的分布及其在细胞水平对心肌细胞功能活动的影响。 根据人类β3AR细胞外第二环第176~202位氨基酸残基的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忠保 导师:赵荣瑞 刘慧荣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博士) 2005年
【摘要】 本实验研究了AT1受体抗体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实验分以下五项内容:探讨了抗血管紧张素AT1受体抗体的制备过程。利用人工合成的人AT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表位功能肽段,主动免疫大鼠,使其产生高滴度的抗AT1受体抗肽抗体,借以进行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瑾 导师:刘慧荣 支建明 山西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循环生理(硕士) 2005年
【摘要】 本实验采用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的方法,研究了AngⅠ是否可以刺激心肌细胞肥大,并探讨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Captopril,Cap)及AngⅡ受体(AR1R)拮抗剂氯沙坦(Losartan)、缓激肽B2受体拮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瑾 导师:刘慧荣 支建明 山西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循环生理(硕士) 2005年
【摘要】 背景与目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KKS)都是由许多大分子物质组成,参与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缓激肽(BK)和血管紧张素II(Ang II)是参与血管紧张性调节的重要的肽.Ang II 是一种使血管收缩和促进生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贺忠梅 导师:刘慧荣 山西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循环生理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本研究通过检测高血压病、冠心病、风心病和扩心病病人血清中抗α1肾上腺素受体(αr-AR)自身抗体,观察抗α1-AR自身抗体在这些心血管疾病中的分布及其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张力的影响;同时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2肾1夹)和心衰大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学军 导师:吴博威 刘慧荣 山西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循环生理学(博士) 2004年
【摘要】 该研究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临床研究,检测肺心病血清中M<,2>受体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并与正常人群和其他心脏病患者相比较;用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和心脏超声学检查作为免疫抑制治疗的评价指标,分析自身免疫与肺心病发病和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左琳 导师:刘慧荣 张麟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生理学(硕士) 2004年
【摘要】 目的:该研究通过检测不同心脏病所致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中抗β <,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自身抗体,探讨心功能发生病理性改变时,自身抗体的产生与疾病的相关性.同时建立大鼠心肌梗死(心梗)模型,观察心梗的不同时期抗β<...
【关键词】 心衰 ; β<,2>肾上腺素能受体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迎旭 导师:刘慧荣 王伟 山西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循环生理学(硕士) 2003年
【摘要】 目的:近年发现,在先兆子痫,恶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等病人血清中均存在有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亚型(angiotensinⅡ receptorsubtype1A,AT<,1A>)细胞外第二环肽段自身抗体.这种自身抗体特异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高燕 导师:赵荣瑞 刘慧荣 山西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循环生理(硕士) 2002年
【摘要】 目的:近年发现在扩张性心肌病等病人血清中存在有抗β<,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后者对心脏β<,1>受体有激动剂样刺激作用,且不易脱敏.研究表明,这些自身抗体长期作用于心脏可引起心肌的病理性损伤和功能异常,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为阐明此种...
【关键词】 β<,1>肾上腺素能受体 ; 自身抗体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