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93
- 59
- 7
- 1
- 1259
- 5
- 4
- 3
- 2
- 113
- 108
- 75
- 55
- 4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冰 张柳柳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43卷3期 19-23,后插2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癌痛中医辨证模型,为癌痛中医智能辨证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古今医案云平台建库至2023年9月收录的癌痛中医病案数据,采用经过超参数调优的线...
【中文期刊】 董国菊 梁小雨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43卷3期 1-5页 ISTICPKUCA
【摘要】 卫气理论是中医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源于《内经》,又经后世医家不断阐发,在中医临床诊治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卫气的生成、卫气的特性、卫气的功能和卫气的运行规律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卫气物质基础的现代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研究显示,卫气与免疫...
【中文期刊】 喻金龙 张磊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43卷3期 24-29,后插43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信息抽取是自然语言处理的重要手段,基于ChatGPT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通过ChatGPT对风湿科中医电子病历进行症状信息抽取.方法 通过基于ChatGPT大模型的小样本学习,实现对风湿科电子病历中主诉及现病史、专科检查和舌脉象数据的...
【中文期刊】 任梓林 李长香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8卷1期 48-5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索经方中大黄的煎煮及服用方式,为临床应用大黄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整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含有大黄的相关经方,分析其煎服方式与病证之间的关系.经方中大黄的煎煮方式可以分为同煎、后下、其他方式(麻沸汤渍、井花水煮及丸剂)3 类....
【中文期刊】 刘鸿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5年31卷1期 130-132页 ISTICCSCDCA
【摘要】 中医疫病学的理论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指导了中医药防治方案的制定.在后疫情时代,中医疫病学的标准化和国际化是其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综合分析了英文版Guidance for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Preventi...
【中文期刊】 黄徐睿 李潇宁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5年49卷2期 153-160页
【摘要】 目的 利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究肠道微生物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因果关系,并探讨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方法 采用MiBioGen数据库中的肠道微生物GWAS数据和IEU OpenGWAS发布的FEV1相关GWAS数据,根据预...
【中文期刊】 韩潇 宋渊 等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5年49卷2期 239-244页
【摘要】 慢性难愈性创面是一类接受规范系统治疗后仍不能在预期时间内完成结构和功能完全修复的创面.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增殖迁移和创面重塑.中药以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能有效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促进血管新生因子生成、减轻炎症、促...
【中文期刊】 周颖 秦思佳 等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5年49卷2期 210-214页
【摘要】 本研究以长沙卫生职业学院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中医学基础课程为例,结合"立德树人""文化自信"设计思政目标,改革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双线协同、内外互动""多驱动融合"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改革提升了学生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形成德技...
【中文期刊】 金雨静 黄世敬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7卷7期 917-92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甘草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著作中使用频次很高的药物,是研究张仲景方药体系的重要切入点.甘草在张仲景方药体系中的作用与现在甘草的功效有较大差异,本文以张仲景方药体系为基础,结合历代本草古籍记载,对包含甘草的方剂进行梳理,总结甘草的4个...
【中文期刊】 罗婧涵 袁慧敏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7卷1期 37-4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动气"指以肚脐周围跳动为特征的病证,首见于《难经》.《伤寒论》中的"脐上筑""脐下悸""心下悸"皆属动气范畴.通过整理《伤寒论》对脐上悸、脐下悸的治疗思路,总结出动气的病机为心、脾、肾三脏阳气虚衰,气化不利,而致水饮内停.水饮是造成动气的...
【中文期刊】 赵迎盼 张北华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4年42卷12期 252-258页 ISTICPKUCA
【摘要】 快胃片具有制酸和胃、收敛止痛的功效,是临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常用药物,共识基于临床医生问卷调查和系统文献检索,由42位国内中西医临床、方法学、药学等专家共同研制.证据考虑质量、疗效、安全性、经济性、患者可接受性及其他等方面,推荐标准采用G...
【中文期刊】 成佳琳 李长香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7卷7期 934-93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伤寒杂病论》中共有5条涉及"饮食如故"的条文.医家们对此类条文进行注解时,多将"饮食如故"解释为饮食正常或胃气未受疾病影响,忽略"饮食如故"的真实意义及其在临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本文通过整理归纳"饮食如故"相关条文,结合《说文解字》及古今...
【中文期刊】 孟庆云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4年30卷1期 1-3页 ISTICCSCDCA
【摘要】 中医药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主要包括医(古代属于方技)和药(本草)两大部分,在世界医林中以独特的理论体系称著. 明末清初,为区别传入的西方医学,曾有"本土医学" "国医"和"国药"等称谓. 在1879 年从澳门来到上海行医的英国医生合信的首部...
【中文期刊】 吴春丽 李可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8卷2期 166-171页 ISTIC
【摘要】 深度挖掘《黄帝内经》病证结合思想,《黄帝内经》首开辨病论治之先河,在此基础上,又将辨病与脏腑辨证、病因辨证、经络辨证及六经辨证有机结合,开启了病证结合思想的萌芽,为后世病机、证候、治则治法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基于病机、证候、治法...
【中文期刊】 邓嘉帅 宁静 等 《中医药导报》 2024年30卷9期 107-110,130页 ISTIC
【摘要】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一作寒)是也"是阳明病的提纲证.基于训诂学,认为"寒"实为"塞"字讹误.在字形上,"寒""塞"的隶楷字形极为相似,诸多出土文献皆有"寒""塞"互讹的例子.在字义上,"塞"表达"充盈""壅盛""闭阻不通",与阳明病的共性...
【中文期刊】 袁卓杰 郑明岚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8卷5期 573-577页 ISTIC
【摘要】 辨病思维是指准确认识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施以相应治法的临床思维,在诊疗中运用辨病思维,能规避辨证论治机械化,避免陷入强调片面临床表现而忽略整体病机的误区.运用辨病思维剖析《伤寒杂病论》,能明确经典中诊疗手段的现代临床意义,更好...
【中文期刊】 张涵雨 江国庆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32卷7期 8-12页
【摘要】 吴澄是清代新安医学的代表性人物,在其著作《不居集》中收集了各医家治虚损之法,而对于痨瘵的治法,散在于各个虚损门类中.该文将吴澄《不居集》中治疗痨瘵的思想进行归纳总结,对后世医家以"托法"治疗痨瘵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中文期刊】 马俊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39卷5期 407-41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梳理《黄帝内经》"两感于寒"内涵的历史演变,提出《黄帝内经》"两感于寒"证实为少阴虚衰情况下太阳、少阴两经同时感受寒邪,属于一种危重证候,与《伤寒论》太阳、少阴两感证有明显的区别.《伤寒论》"两感"证有"狭义两感"与"广义两感"之分."狭义...
【中文期刊】 杨金生 林明欣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29卷1期 7-11页 ISTICCSCDCA
【摘要】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迎来大好时机,同时面临巨大挑战.本文结合中医药学的特色与优势,从3个方面系统分析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的自身不足:一是中医药创新理论的共识度有待提高,二是中医药防治疾病的临床疗效有待提升,三是中医药传承的文化氛围有待加强.为...
【中文期刊】 胡镜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29卷1期 12-13,115页 ISTICCSCDCA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诊断标准面世以来,痰瘀互结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渐至成为诊治疑难杂症的临床法门和理论研究热点.本文在全面梳理痰瘀互结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性总结并新修订了痰瘀互结证的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分期分型和治疗原则,提出"痰...
【中文期刊】 孟庆云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29卷1期 1-3页 ISTICCSCDCA
【摘要】 五运六气是在天人合一及在以气为本一元生成论始发下,以天五地六为框架,用五六相合的术数推步方式,通过究天人之际,进而推求从天象到测病论治的医学体系范型,其内容有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有以"推步"的推演格局,以"五气在天为五运"、各主一年的...
【中文期刊】 杨婧雯 梁文青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29卷7期 1219-1223页 ISTICCSCDCA
【摘要】 抑郁症作为一种高疾病负担的精神类疾病,具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自杀率的特点,且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其发病机制复杂,假说涉及多种生物学过程,其中免疫炎症假说已成为研究抑郁症的新兴方向.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中文期刊】 王永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29卷1期 5-6,11页 ISTICCSCDCA
【摘要】 中医药学具有科学人文双重属性,是具有华夏民族优秀传统、全面系统继承从未断裂的医药学.重始源,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当是针灸学、本草学的端始. 华夏文明以黄帝为标志,赞誉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中原流域文化经胡人汉化与向东南方涵化普及中华...
【中文期刊】 安宏 徐世杰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29卷1期 36-38页 ISTICCSCDCA
【摘要】 王好古的火热辨治理论是对易水学派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对明清以降温补、扶阳及温病各派火热理论的形成具有启发作用.王好古火热辨治理论以"内外一统论""阴证学说""三焦寒热学说"为基础,通过辨脉将复杂多变的火热症状诊治简化为"辨脉分阴阳""阴证温补...
【中文期刊】 王国为 杨威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29卷1期 56-64页 ISTICCSCDCA
【摘要】 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核心,近两年来国内学者对藏象学说的研究取得不少进展.通过对CNKI数据库和相关著作资料的搜集整理,对2020-2021年度的中医藏象理论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分为藏象学说的概论性研究、脏腑各部的理论研究、脏腑相关...
【中文期刊】 汤尔群 黄玉燕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29卷1期 65-72页 ISTICCSCDCA
【摘要】 基于中国知网(CNKI)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相关出版专著作进行分析,2020-2021年度仲景学说研究主要进展涉及医史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实验研究、信息学研究、循证医学研究与新冠疫情结合的研究等方面.医史文献研究主要涉及学术史...
【中文期刊】 宋梧桐 刘莹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29卷8期 1300-1302页 ISTICCSCDCA
【摘要】 中医起源即认识到人的生命从自然中产生,尊重生命规律,为生命在自然中的延续、繁衍与发展而不断总结经验、理论及方法,从而形成系统完整的传统医学知识体系.中医学以生命为核心的认知模式包括借助阴阳学说认识生命现象,运用五行藏象解析生命活动,以经络体...
【中文期刊】 韩语丝 张建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29卷10期 1687-1690页 ISTICCSCDCA
【摘要】 五不女指女性五种生殖器官缺陷或畸形所致之不孕.五不女滥觞于佛教领域,以"五种不女"之词首载于宋末周密《志雅堂杂钞》,元代鲜于枢《困学斋杂录》明确提出"五不女"名词;在道教领域,五不女以"五症"之称谓为阴阳双修派绍承;明代万全《广嗣纪要》将五...
【中文期刊】 赵秀 宋咏梅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7卷6期 790-794页 ISTIC
【摘要】 "南臧北黄"是指清代山东医家诸城臧应詹和昌邑黄元御.通过比较研究发现,黄元御和臧应詹虽然生活年代和地域很接近,但对于《伤寒论》的阐述却展现了两条不同的道路.黄元御着重理论发挥,臧应詹强调临床应用,这与两人的习医背景、交游情况等有很大的关系....
【中文期刊】 刘东 李智华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29卷1期 91-94,126页 ISTICCSCDCA
【摘要】 《西藏纪游》是清代官员周霭联两次出入西藏所著的旅藏游记,记录了作者从汉族文化视角观察藏族文化的内容和感受.藏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习惯和风土民情在书中呈现,高原反应、冻伤、毒蚊叮咬、出痘等多种疾病,本土和外来的药物情况,饮食起居、宗教习俗以及奇闻...
【中文期刊】 杨凤 侯鉴宸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5卷2期 120-12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构建《伤寒论》病因病机理论框架,厘清张仲景辨析病因病机的思路和特点,以补充相关研究并指导经方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知识元标引的方法将《伤寒论》中有关病因病机的论述内容进行全面的挖掘与整理,然后运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将所得资料进行归类与分...
【中文期刊】 张文涛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33卷6期 67-69页
【摘要】 缓急法在治疗虚损性急证中有较大的临床价值,《黄帝内经》中所说的"急者缓之"有两个关键内容,急和缓.急是从病势而言,具体症候可分为四类.一、筋脉肌肉挛缩或剧痛.二、紧张亢奋躁动不安及心悸精神恍惚.三、虚不耐受的空虚难耐感.四、精气脱散的危重状...
【中文期刊】 唐舒高 张秋霞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30卷3期 10-14页
【摘要】 目的 梳理张仲景用杏仁的规律,指导临床选方用药.方法 基于《伤寒杂病论》,使用可视化方法对杏仁的用药规律、用法用量进行了探索.结果 《伤寒杂病论》中杏仁用法分为"去皮尖"、"汤浸,去皮尖及两仁"、"去皮尖,熬,别作脂"、"去皮尖,炒"四种,...
【中文期刊】 杨晓田 周惠芳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19卷9期 149-152页
【摘要】 女性热入血室证首见于《伤寒论》,历代医家讨论颇多,注解甚杂.此证为妇科常见病证,然原文中一方一穴一法,难以直接应用于临床实践.通过梳理前人诸说,总结出和解、清热、调肝三种基本治疗大法,并分析名家医案,归纳临证思路,以期指导临床.
【中文期刊】 谢春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28卷8期 1205-1209页 ISTICCSCDCA
【摘要】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现代研究发现,由高糖引发的级联反应难以通过单纯的降低血糖而逆转,因而当前以强化降糖为主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防治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如何防控并尽早使患者的大血管获益,创新有效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诊疗技...
【中文期刊】 周禄荣 鞠宝兆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28卷3期 320-322,346页 ISTICCSCDCA
【摘要】 近年来,临床中肺结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逐年增多,为更深入认识这些疾病的本质以便为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黄帝内经》中"积""聚""结"原文进行了疏理与辨析,总结"积""聚""结"的内涵.作为动词,"聚""结""积"意义相近但程...
【中文期刊】 张宇鹏 佟旭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28卷12期 1921-1924,1927页 ISTICCSCDCA
【摘要】 中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杰出代表,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和原创思维方式.中医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与实践方式的医学科学,其理论体系不仅具有医学与科学的属性,更是同样具有文化属性,几种属性的相互融合正是中医...
【中文期刊】 杨凤 白雪芳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28卷5期 738-740,746页 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名老中医群体对于中医原创思维的认知情况以及临床应用的思路与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与扎根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14位名老中医进行了资料的收集、处理和分析.结果:初步构建了"名老中医原创思维方法的应用体系"理论框架,反映了该群...
【中文期刊】 郑齐 黄玉燕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28卷11期 1733-1739,1780页 ISTICCSCDCA
【摘要】 2020—2021年度,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主要在中医学古代学术流派、地域性学术流派、专科性学术流派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除此之外还有研究涉及学术流派研究中的共性问题.古代学术流派研究主要集中于丹溪学派、伤寒学派、易水学派等领域,深入挖掘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