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1
- 70
- 23
- 23
- 5
- 2
- 22
- 14
- 14
- 14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傅新民 第十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 2014年
【摘要】 患者,男,67岁,因“左侧肢体无力伴不言语36小时余”入院。经辅助检查显示,患者为进展性卒中,目前病情较重。急诊造影提示“罪犯”血管为右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由于合并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和大脑后动脉重度狭窄,其颅内循环代偿严重不足,病情进一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志娟 第十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 2014年
【摘要】 本例患者诊为前列腺癌的同时,也具备周围神经病变的特征,临床确诊PNS能成立。当然,PNS的临床变现可以为多种形式,在临床中遇到中老年急性起病表现为周围神经病变等部位的神经系统病变患者,应警惕PNS的可能,需进行全面检查,以免漏诊,从而提高对...
【关键词】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 早期诊断 ; 临床治疗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肖伊宁 第十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 2014年
【摘要】 自噬是高度保守的溶酶体降解途径,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饥饿诱导的非选择性本体降解途径.近年来,自噬也作为一个高度选择降解错误折叠蛋白质和受损细胞器的途径出现.参与选择性自噬的主要因素是自噬受体和衔接蛋白,其可将底物连接到自噬装置.根据其底物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傅新民 第十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 2014年
【摘要】 某院从2008年12月至2014年1月间选择入组病例共137例,其中静脉溶栓89例,动脉溶栓27例,动静脉联合溶栓21例。在缺血性卒中3-4. 5小时,rt-PA静脉溶栓;前循环梗死在6小时内行动脉溶栓;后循环梗死在12-24小时内根据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圆圆 第十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 2014年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针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的30例为治疗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的30例为对照组,观察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靳玮 第十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 2014年
【摘要】 目的:增进对肺癌合并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分析2例肺癌合并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例患者均为不典型肺癌合并副肿瘤综合症,表现为以低钠血症为首发表现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结论:肺...
【关键词】 肺肿瘤 ;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 ; 发病机制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侯志峰 第十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 2014年
【摘要】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93例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抗血小板聚集、防治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等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宝民 第十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 2014年
【摘要】 本文对某院收治因血管原因发生的难治性搏动耳鸣83例,经血管内栓塞瘘口和支架成形狭窄段血管而获得良好效果的临床过程进行阐述,同时分析总结了搏动性耳鸣的原因、病理类型、诊断方法及耳鸣的治疗方式选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杜怡峰 第十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 2014年
【摘要】 本文介绍认知损害、血管因素及两者有因果关系是VCI的诊断核心要素;另外,制定统一的诊断标准、规范筛查工具、影像学研究和生物学标志物是VCI筛查和诊断的关键环节。VCI的防治措施包括:①干预血管性危险因素(如降压治疗、降脂治疗和血糖管理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许静 第十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 2014年
【摘要】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组织Mfn1、Mfn2和Fis1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的动态变化,并观察左旋丁基苯酞(I-NBP)对线粒体动力学变化的干预作用. 方法:实验分5组:假手术对照组、VD模型组、预防给药组、低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Xinmin Fu 第十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 2014年
【关键词】 Extending time window ; MRI ; intravenous thrombolytic therapy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高艳玲 第十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 2014年
【摘要】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探讨常见脑血管病(CVD)危险因素与血浆Hcy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脑梗死严重程度与血浆Hcy的关系.结果:1, Hcy增高为动脉粥样硬化独立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血管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徐运 第十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 2014年
【摘要】 本文介绍女性的卒中死亡率比男性高,由于女性卒中风险因素较男性多,而且女性所独有,所以女性卒中在防治上具有特殊性。本文分析了女性高血压与卒中的相关性与男性的差异,女性中特有的危险因素(如生殖因素)以及那些在女性中更为常见的危险因素。由于以上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靳玮 第十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 2014年
【摘要】 脂氧素(Lipoxins,LXs)是机体内一类重要的内源性脂质抗炎和促炎症消退介质,在炎症早期,由花生四烯酸经脂氧合酶催化合成.脂氧素A4 (Lipoxin A4,LXA4)是LXs的重要生理活性形式之一.已有诸多研究证明,LXs包括LX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丽 第十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 2014年
【摘要】 为了探索VEGF影响血脑屏障完整性的机制,应用包含39430个编码基因的小鼠基因表达谱芯片SurePrint G3 Mouse Gene Expression 8x60K Microarray检测VEGF对卒中后基因表达的影响,试图在这些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诸兴明 第十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 2014年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ys-C水平变化,对病情演变判断及预后的意义. 方法:选择颈动脉系统进展性脑梗死70例为进展组,非进展性脑梗死组168例为非进展组,分别检测患者入院次日(第1天)、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血Cys C和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宝民 第十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 2014年
【摘要】 本文对某院收治因血管原因发生的难治性搏动耳鸣93例,经血管内栓塞瘘口和支架成形狭窄段血管而获得良好效果的临床过程进行阐述,同时分析总结了搏动性耳鸣的原因、病理类型、诊断方法及耳鸣的治疗方式选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郎森阳 第十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 2014年
【摘要】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特指由于脑血管病和/或脑缺血、出血损伤所致的有明显主观和客观认知功能较前明显减退的状态.如果临床症状未达到血管性痴呆(VaD)的诊断标准,可诊断为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无痴呆(VCI-ND).本文简要介绍了VaD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胡云南 第十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 2014年
【摘要】 目的:分析脑梗死后出血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某院46例脑梗死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其中,23例为原梗死灶出血,23例为多发性梗死或大面积梗死;40例患者脑梗死发病第二周出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槐雅萍 第十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 2014年
【摘要】 本文就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组成与功能、调节以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PI3K/Akt/mTOR通路包含在凋亡、自噬的调整、细胞代谢的障碍、急性神经系统损伤和慢性神经变性性疾病中。寻找这些通路的靶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君 第十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 2014年
【摘要】 本文介绍了某院收治的215例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手术过程,临床疗效及预后。 本研究组认为,支架置入载瘤动脉后,有效改变了载瘤动脉内的血流动力学,减少弹簧圈移位导致动脉瘤复发的可能性,从而加速瘤腔的闭塞,所以,在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过程中...
【关键词】 宽颈动脉瘤 ;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 ; 临床疗效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毕齐 第十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 2014年
【摘要】 卒中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言而喻,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血管再通和神经保护无疑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本文介绍了IMS Ⅲ期试验、SYNTHESIS Expansion试验及MR RESCUE试验中血管介入治疗的不同疗效,及神经保护剂研究所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范鸣玥 第十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 2014年
【摘要】 磷酸二酯酶(PDEs)与调节环核苷酸信号的cAMP和cGMP密切相关,cAMP信号和cGMP信号又与神经可塑性和保护作用有关.PDEs负责cAMP和cGMP的降解,通过抑制PDEs而影响细胞内这两者的水平已成为治疗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在内的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狄晴 第十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 2014年
【摘要】 根据首次痫性发作在卒中后出现的时间点,卒中后痫性发作可分为早发性痫性发作(Early Seizure)和迟发性痫性发作(Late Seizure)。本文详细分析了卒中后癫痫的发病机制,重要危险因素。本文对该病的治疗不推荐在卒中后预防性使用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新峰 第十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 2014年
【摘要】 本文尝试回顾过去一年急性卒中早期管理的循证医学进展,将个体化治疗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从不同层面进行综述,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钱邦平 第十三届成人脊柱畸形研讨会 2013年
【摘要】 Marfan综合征是遗传性基因缺陷导致结缔组织异常而产生的一系列疾病,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Marfan综合征的发病率为5000到1万分之一。Marian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没有一种是独特的。Marfan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朱泽章 第十三届成人脊柱畸形研讨会 2013年
【摘要】 为了进一步明确AIS患者脊髓在胸椎管内的偏移,研究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并探讨其在术前评估置钉风险中的意义,本研究对39名青少年胸椎特发性侧凸患者的脊髓与凸凹侧椎弓根的间距进行测量,分析了脊髓偏移的变化趋势和主胸弯顶椎脊髓的偏移值与主胸弯Cob...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 ; 脊髓偏移 ; 发病机制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斌 第十三届成人脊柱畸形研讨会 2013年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合并脊柱侧凸的马方和类马方综合征患者肺功能障碍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肺功能评估对合并脊柱侧凸马方和类马方综合征患者治疗的指导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邱勇 第十三届成人脊柱畸形研讨会 2013年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与脊柱畸形矫治手术有关的并发症,如中并发症、骨折、大出血、脏器损伤及淋巴导管损伤等。并对术后并发症(迟发性神经并发症、呼吸衰竭、深部感染、内固定并发症、胸膜炎等)和术后远期并发症(远期神经并发症、假关节、纠正丢失、内固定并发症及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朱泽章 第十三届成人脊柱畸形研讨会 2013年
【摘要】 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对术后残留后凸畸形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阐述了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特征及治疗策略,探讨了全脊椎截骨术后残留后凸畸形的原因,提出全脊椎截骨术后残留后凸畸形的处理策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邱勇 第十三届成人脊柱畸形研讨会 2013年
【摘要】 本文对Lenke的分型进行了概述,并就Lenke1型、Lenke2型、Lenke3型、Lenke4型、Lenke5型、Lenke6型等分型对AIS融合策略的影响作了概述。同时,阐述了PUMC分型对AIS融合策略的影响。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 Lenke分型 ; 协和分型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钱邦平 第十三届成人脊柱畸形研讨会 2013年
【摘要】 本文对马凡氏综合征所伴脊柱侧凸的研究状况作了简单的概述。并从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对马凡氏综合征所伴脊柱侧凸的自然史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婴儿期及儿童期、青少年期的干预措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朱泽章 第十三届成人脊柱畸形研讨会 2013年
【摘要】 本文对目前Chiari畸形伴脊柱侧凸患者PFD术后脊柱侧凸转归预测因素(性别因素、年龄因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探讨。并对脊柱侧凸术前状态、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与脊髓空洞的状态作了概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邱勇 第十三届成人脊柱畸形研讨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评估男、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支具治疗疗效,探讨性别因素对支具治疗疗效的影响. 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本院2003年~2007年完成支具...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 支具治疗 ; 性别差异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斌 第十三届成人脊柱畸形研讨会 2013年
【摘要】 本研究阐述了神经纤维瘤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神经纤维瘤病周围型的诊断标准。探讨了神经纤维瘤病伴发的脊柱侧凸的发病机制、类型及影像学。并对脊柱侧凸的治疗进行了概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邱勇 第十三届成人脊柱畸形研讨会 2013年
【摘要】 本实验拟通过对非应力区的髂软骨进行组织计量学研究以评价患者的生长潜能,进而对目前一些脊柱侧凸生长潜能影像学预测因素的价值进行评价.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女孩 ; 生长潜能 ; 预测因素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朱泽章 第十三届成人脊柱畸形研讨会 2013年
【摘要】 自2000年5月-2008年3月,本院收治因初次手术失败而需要再手术翻修、且临床资料完整的单一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11例。通过回顾性分析,对半椎体型先天性脊柱畸形手术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翻修手术的术式选择及操作要点。
【关键词】 单一半椎体型先天性脊柱畸形 ; 翻修手术 ; 疗效评价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马薇薇 第十三届成人脊柱畸形研讨会 2013年
【摘要】 本院于2003年11月起,使用术中肌电图监护技术对下腰椎手术时的椎弓根螺钉置入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停用神经肌肉阻滞剂后,于刺激量<10mA时在正中神经处均记录到有效的动作电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钱邦平 第十三届成人脊柱畸形研讨会 2013年
【摘要】 外伤性进行性脊髓病是一个包含名种不同脊髓病理改变的临床综合症,临床上并不少见,只是有时脊髓的原发性损害较重,使人忽视了对PPM的临床评价和对它重要性的认识。PPM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创伤后脊髓空洞,PTS的早期症状和体征为非特异性的,有时空洞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朱锋 第十三届成人脊柱畸形研讨会 2013年
【摘要】 针对本科脊柱畸形涵盖的病种多、临床信息繁杂、随访周期长的临床特点,于2002年4月开发了脊柱畸形临床资料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系统,较全面地收集了近2千例脊柱畸形病人的多媒体临床信息,经3年多临床应用,证明其为临床、教学、科研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