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7815
- 113
- 2
- 1
- 67
- 11
- 11
- 6
- 3
- 77
- 73
- 60
- 58
- 5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欧红梅 周长慧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5年29卷1期 170-1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体外哺乳动物细胞遗传毒性试验假阳性率高的不足引起了毒理学研究者的关注.体外微核试验常用的啮齿类动物细胞系如CHO,V79,CHL和L5178Y,易产生假阳性结果,可能原因之一是啮齿类动物细胞系的p53基因为突变型,即p53基因功能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代蓉 李国花 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3年19卷3期 168-1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究药物毒性在镇痛实验热板法中出现假阳性反应剂量与半数致死量(lethal dose 50,LD50)之间的关系,为镇痛药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敌敌畏、四氯化碳及硫酸阿托品3种具有毒性但无中枢镇痛作用的受试物,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津萍 王千秋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年24卷7期 638-6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假阳性发生率及原因.方法 对本院2007-2008年门诊及住院病人送检的血清标本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RPR)环状卡片试验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7-2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立苇 杨雪梅 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8年16卷5期 1207-121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研究通过分析BacT/ALERT 3D系统血液样本细菌检测中的假阳性反应结果,评估该系统的特异性,以减少假阳性反应的产生.对5年间BacT/ALERT3D所有阳性反应瓶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并对留样和可获得的相关血袋进行重复试验,共检测11...
【关键词】 BacT/ALERT 3D系统;血液样本;细菌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秀莉 徐承慧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20卷8期 22-2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通过对Octopus101视野计检测的可信度分析,探讨影响检测结果可靠性的因素.方法采用Octopus101视野计对门诊129例被检者(244眼)进行视野检查,分析被检者视野缺损程度与假反应率的关系.结果 Octopus101视野计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尚荣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2年18卷2期 103-1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问:我最近收住院1例妊娠31周伴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阳性孕妇准备驱梅治疗,但患者住院后复查RPR却为阴性,请问这是什么原因.答: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有所增高,几乎所有的妇产科医师都可能遇到梅毒患者.梅毒血清试验是目前诊断梅毒最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海燕 潘春琴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年12卷3期 202,2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找出造成器械标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假阳性反应的因素.方法在加与不加中和剂的情况下,分别采集器械标本进行HBsAg检测,以及直接抽取消毒剂标本进行HBsAg检测,观察结果.结果对器械标本进行HBsAg检测存在假阳性反应.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秀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39卷4期 461-46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出生缺陷产前实验室筛查结果假阳性现象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 对300例产前实验室筛查初试高危者甲胎蛋白 (alpha-fetoprtein,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uman choionic gonadotop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春瑜 刘英丽 等 《武警医学》 2013年24卷9期 758-76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第四代HIV诊断试剂检测HIV抗体假阳性的原因,减少假阳性检出率.方法 选取119例HIV四代试剂检测初筛阳性的标本,送HIV确认实验室确认HIV抗体结果,分析比对两者的结果,探讨出现假阳性的原因.结果 119例HIV抗体初筛阳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俊红 张邑雨 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年34卷1期 84-8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临产孕妇尿标本UF-500i分析仪检测假阳性结果.方法 采用UF-500i尿沉渣分析仪(UF-500i分析仪)及干化学分析仪对1 467例临产孕妇(实验组)和1 500例非孕健康女性(对照组)中段尿标本进行检测,以镜检法和细菌培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平海 龙平 等 《临床军医杂志》 2012年40卷5期 1128,1138页ISTICCA
【摘要】 例1,男,48岁,平素体健.反复右肩疼痛活动受限1个月.查体:右肩周软组织压痛,以喙肱韧带和肱骨大结节处最明显.肩关节活动度:上肢自然下垂0°中立位法,外展70°、内收15°、前屈60°、后伸30°、上举70°,X线照片右肩关节未见异常.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婷 张松成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09卷12期 183-184页ISTICCA
【摘要】 为了探讨降低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的临床护理对策,本文对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表明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与消毒剂、皮试液、年龄、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护理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时刻牢记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反应的影响因素,严格技术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伍海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年7卷2期 128-12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价BD BACTEC 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阳性结果中的菌群类型和假阳性/假阴性情况.方法 分析3 100份临床标本中的病原菌种类和出现的假阳性/假阴性率及原因.结果 BD BACTEC 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
【关键词】 细胞学技术/仪器和设备;血培养;细菌/分离和提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芳 何美琳 等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23卷12期 1181-118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逐年上升,肿瘤标志物的检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肿瘤标志物的测定由于受许多干扰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假阳性结果.本文就我院发现的肿瘤标志物糖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CA19-9)检测假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巫贡晓 兰竹 等 《海南医学》 2010年21卷9期 6-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BacT/ALERT 3D全自动细菌培养系统在机采血小板细菌培养中产生假阳性结果的原因,以采取相应控制措施,降低假阳性率.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站采集的机采血小板的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培养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瑞琴 《甘肃中医》 2009年22卷9期 48-49页ISTIC
【摘要】 通过对51例小儿皮试假阳性反应的观察发现,小儿皮试假阳性率高于成人,这主要与药液变质、个体差异,精神因素,以及联合用药及输液反应等有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秀娟 张大军 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9年30卷11期 1139-113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基层医院实验室通常是购买成品的PCR试剂盒来检测HBV DNA含量,成品的PCR试剂盒往往是按照纯净的单一序列DNA经优化实验得到的,其特异性是由两段引物和一个探针(Taqman定量)共三段特异核酸序列保证的,而临床样本中成分非常复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仇祝强 宫玲娟 等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年6卷5期 386-38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大便潜血是诊断消化道是否出血的重要证据,柏油样便被认为是典型的肉眼诊断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证据.临床工作中发现多数柏油样便胶体金法初检为阴性,经稀释后才出现阳性,而极少数柏油样便不管稀释多少倍仍为阴性.为此,笔者对本科2007年5月至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冬梅 赵毅 等 《华北国防医药》 2009年21卷1期 85-8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青霉素类药物以其高效、低毒、廉价的特点受到重视[1].但在抗菌药物中也最容易引起过敏[2].据美国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青霉素过敏在正常人群中占0.7%~10.0%,严重过敏引起死亡的为0.002%[3].根据<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振军 郭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8年5卷7期 440-44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尿液分析是临床对有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常规检测项目.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尿液分析仪目前已在临床上普遍应用,较过去的手工镜检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尿液分析仪与尿沉渣镜检中检测白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秀河 朱峰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年8卷20期 4870-487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ELISA法对IgG IgM都有很好的检测能力[1],因其灵敏度高、价格低廉、操作方便、结果客观,在国内广泛应用.但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出现假阳性的问题,而大多数是由弱阳性反应引起的,这给医疗工作带来麻烦,甚至引起医疗纠纷.为避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慧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年8卷16期 3845-384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现将我院2007年在临床中遇见的似性血小板减少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亚玲 《中国医药导报》 2008年5卷17期 137-137,14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正确分析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反应发生的原因,排除假阳性反应.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我院2741例注射青霉素前做皮试患者中出现的30例假阳性反应进行分析.结果:2741例中排除阳性反应14例,阳性率为5.1‰,假阳性率为10.9‰,为阳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腊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8年5卷13期 815-81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目前,国家加大了对采供血机构的监管,对血液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手工检测手段已不能满足更高的血液质量管理要求和实验室自动化、标准化需求.本站于2007年8月购进全自动加样器(Xantus 44 OH),其在检验科的日常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铭 张家军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年8卷9期 2079-208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对UF-50 尿沉渣分析仪的结果进行评价,对出现的假阳性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送检样本同时进行干化学方法测试、UF-50检测、离心后尿沉渣镜检,干化学及镜检结果正常而UF-50检测异常者视为假阳性结果,并对假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曲波 李金明 等 《广东医学》 2008年29卷5期 789-79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利用实验室日常检测数据进行定性免疫测定假阳性或假阴性监测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实验室日常不少于20次检测的阳性率比值为基础,计算阳性率和阴性率比值的均值(χ)和标准差(s),绘制质控图,以1(2.)为告警规则,(13.)...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假阳性反应;假阴性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鹏 马永能 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8年29卷12期 1088-109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标本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乙型肝炎病毒(HBV)e抗体(抗-HBe-HRP),加入间隔时间对抗-HBe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HBV标志物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标本分为A、B、C 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明兰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7年4卷10期 82页ISTIC
【摘要】 <篇首>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伍升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年7卷9期 1993-199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目前,我国对血站检测血液标本所使用的抗凝剂,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各血站对检测血液标本所使用的抗凝剂的种类不尽相同,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不同抗凝剂抗凝的血液标本,在检测HBsAg时,对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影响[1],笔者对此进行了试验,现报告...
【关键词】 抗凝药;肝炎表面抗原,乙型/分析;假阳性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书明 陈瑞芬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年7卷15期 3470-34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贫血患者仪器法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原因.方法:对38例贫血患者用仪器法与手工法进行血小板(PLT)计数及镜检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两种方法PLT计数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健康对照组两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镜检两组...
【关键词】 贫血/诊断;血细胞计数/仪器和设备;血小板计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希英 张国林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年7卷2期 246-24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快速筛选试验中常用的方法,具有快速、简便、不需特殊设备的特点,适用于献血员血样筛查、临床输血前、手术或创伤性检查前的快速检测、体检及边远地区和无检测设备地区的应用,但在临床试验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褚艾君 王晓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年7卷25期 615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尿分析仪的普及其简单、快等优点很快被人们接受,但在实际操作中可出现一些假阳性或阴性,其试纸带在检测过程中受尿中化学因素干扰,对此我们将一些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琦 尚晓泓 《中国医学装备》 2007年4卷9期 15-16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全自动酶标仪操作中可能的污染过程,排除因过程污染带来检测结果的影响,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避免实验耗材的浪费.方法:采用全自动酶标仪检测,对1978例血清样本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洗板不净造成的污染,占所有标本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淑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年6卷14期 285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 病例报告男,89岁.因发现血糖高30 a,间断黑便3个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陈旧性脑梗死等病史.入院后查体:T 36.6 ℃,P 110次/min,R 20次/min,BP 170/80 mm Hg.营养差、双耳聋,双肺呼吸音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成义 刘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6年27卷10期 94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索和健全仪器的管理制度,寻求提高检验结果准确度,杜绝不合格血液发放给临床,减少因假阳性浪费资金和宝贵的血源.方法 采用全自动酶免仪检测方法对13 798例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测结果因洗板堵孔造成污染为153例,占所有标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司丹雁 吴晶莉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年6卷1期 17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 抗生素药物 由于临床普遍应用抗生素药物,所以临床干扰报道较多.例如青霉素类和磺胺类药物能使血液中尿酸浓度增高,常误诊为痛风;磺胺类和一些广谱抗生素因抑制肠道内细菌繁殖,使尿胆素不能还原为尿胆原,检验时常出现混浊或假阳性,无法得出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超秀 郑玉强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6年3卷2期 63,6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调查冷凝集对鉴定血型、配血实验的影响.方法 ABO血型鉴定、配血实验按常规操作进行,冷凝集素效价测定按常规操作.结果 769例各血型患儿血清中含有冷凝集素共有28例,其比例27:1,仅占4%.但是,温度控制在30~37℃中进行血型鉴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和金玲 陈惠珍 等 《华北国防医药》 2005年17卷5期 371-37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青霉素是最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其疗效可靠而毒性低,但有部分人可引起过敏反应,重者导致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在应用青霉素之前必须做皮肤试验(皮试).近期发现有阳性率增高的趋势,为此我们对就诊的曾经青霉素皮试阳性病人进行复查,发现有些为假阳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卓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5年5卷9期 1692-169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为评价肝功能检测中错误的主要来源,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04-08以来所有假阳性原因的来源,对其可能的干扰因素进行探讨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烁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5年15卷3期 374-374页ISTIC
【摘要】 <篇首> 2004年8月2日,本中心接到县人民医院报告:在收治住院的一腹泻病人的大便检测中,有霍乱快检卡O1群出现弱阳性反应.据此情况,中心派出流行病学调查检验组围绕该病人展开了一系列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