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3044
- 1739
- 772
- 577
- 676
- 574
- 386
- 132
- 112
- 1437
- 1322
- 993
- 568
- 32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成文青 陶宇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5期 1789-179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生态保护空间(Ecological Protect Area,EPA)进行优先级识别已经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缓解城市生态压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方法之一.以苏锡常地区为例,通过形态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
【中文期刊】 尚晓彤 罗春平 等 《四川动物》 2020年39卷1期 93-106页 ISTICPKU
【摘要】 生物多样性编目与监测是我国各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工作.本研究收集整理了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2019年基于实地调查与观测的鸟类记录,数据来源包括公众科学活动、红外相机调查和自动录音记录.共记录鸟类16目55科271种,其中,东洋界...
【关键词】 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编目;
【中文期刊】 张德丞 和延龙 等 《四川动物》 2020年39卷2期 221-228页 ISTICPKU
【摘要】 野生动物资源的本底调查是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的基本任务之一.2014年1月-2018年9月,采用红外相机调查四川勿角自然保护区内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共布设39个不同相机监测位点(26个公里网格),累计3 039个相机捕获日,共获得照片2 16...
【中文期刊】 郭亚男 王刚涛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0年28卷3期 227-235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前调查到广州市有20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5种广东省重点保护植物.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植物居群的大小和数量以及受威胁等级,建议将广州市分布的14种野生植物列为市级重点保护对象.通过分析植物的生存现状和受威胁因素等,对广州市野生珍稀濒危植...
【中文期刊】 赖敏 陈凤桂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6期 1901-190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建立海洋保护区已被公认为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途径,而合理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是确保海洋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成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机会公平的关键手段.以土地、海域为载体,从机会成本补偿的角度出发,分别设置了机会成本补偿基数、...
【中文期刊】 李苗苗 夏万才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6期 2158-216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建立自然保护地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公认的最有效的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理想模式,对其进行监测是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为了把握我国自然保护地的监测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基于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并筛选出自然保护地监测文献698篇,基...
【中文期刊】 刘鹏 黄慧 等 《四川动物》 2020年39卷3期 325-331页 ISTICPKU
【摘要】 江西金盆山自然保护区地处武夷山脉与南岭山脉之间的过渡区域,是连接两大山脉的生态廊道.为深入了解该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于2017年11月-2018年12月在保护区内布置16台红外相机作为固定监测点,累计工作6 720个相机日.共拍摄到照片...
【中文期刊】 罗昕裕 周昭敏 《四川动物》 2020年39卷2期 148-155页 ISTICPKU
【摘要】 作为重要的人为影响因素,城市化改变了自然生境的景观结构,并影响到动物群落的组成.蚁科Formicidae动物种类繁多,且易于捕获,是研究城市中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动物群落影响的理想指示生物.2018年5月,在四川省南充市城区中选择“公园与绿地...
【中文期刊】 邱玲 朱玲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期 170-18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寻适合我国城乡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以宝鸡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室内制图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创建一套融入植被结构因子(植被水平结构因子、植被优势种的年龄因子、植被垂直结构因子、林木类型因子)的生态单元分类系统,将研究区域...
【中文期刊】 崔超 顾晨 等 《生态科学》 2020年39卷1期 60-64页 ISTICPKUCSCD
【摘要】 栖息地破碎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栖息地破碎引起的面积效应、隔离效应和边缘效应能影响动物种群的绝灭阈值、分布、多度、种间关系以及生态系统过程,最终影响动物种群的数量分布.2006年10-11月和2007年10-11月,利用全球定位系...
【中文期刊】 李小芳 张朝晖 等 《生态科学》 2020年39卷2期 18-24页 ISTICPKUCSCD
【摘要】 小寨天坑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天坑(坑口直径626 m,最大深度662 m),对天坑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具有代表意义.将其在垂直深度上等距划分为5个梯度,分析各个梯度苔藓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与其环境因子的关系,探讨苔藓植物群落在特大型天坑...
【中文期刊】 李奇 朱建华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8期 2655-266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服务退化问题已经成为继气候变化之后的又一个全球性环境热点问题.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生产力、稳定性、抵抗生物入侵以及养分动态的主要决定因素,生物多样...
【中文期刊】 杨锐 曹越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8763-877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保护修复方法,“再野化”(rewilding)是指特定区域中荒野程度的提升过程,尤其强调提升生态系统韧性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再野化实践的核心要素包括保护核心荒野地、增加荒野地的连通性、保护和重引入关键种(包括大型食肉动物)、...
【中文期刊】 陈红 刘清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期 173-18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解灞河城市段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于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每2个月进行一次采样分析.调查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63属,其中绿藻门种类数最多(34.9%),其次为硅藻门(30.2%);浮游动物4类45种,以轮...
【中文期刊】 刘俊国 赵丹丹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9期 3019-302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湿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与社会发展和人类福祉息息相关.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湿地正面临着面积萎缩、功能减弱、多样性降低等诸多问题,湿地退化已经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性发展的重大阻碍.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
【中文期刊】 单楠 周可新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期 411-42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对遏制生态系统退化及生物多样性丧失,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消除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恢复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近20年(1997-2017)国内外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的...
【中文期刊】 王玉莹 金晓斌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7期 2298-231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东部发达区面临水土流失、生态廊道阻断、栖息地破碎化等生态问题.识别重要生态用地,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对区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苏南地区为研究区,分别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水资源安全和土壤保持3项指标进...
【中文期刊】 许驭丹 董世魁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7期 2267-228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即群落构建机制,一直以来都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植物群落构建的确定性过程主要是生态过滤机制(包括环境过滤和生物过滤,其中生物过滤包括种间竞争和种内功能性状变异)作用的结果.学者们构建了大量的理论、方法、模型...
【中文期刊】 郝晟 王春连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6期 5967-597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湿地公园中的生物多样性也随之受到影响,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评估生物多样性对城市中同类型的湿地公园建设或维护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研究选取基于人工设计的贵州省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从生境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两个方面对生物...
【中文期刊】 史芳宁 刘世梁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8930-893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反映了自然界各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表明对生态环境的治理要建立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上,怎样将“山水林田湖草”的理论思想落实到具体的地区已成为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关注热点.生态网络的构建不仅可以...
【中文期刊】 王君 杨晓梅 等 《生态科学》 2019年38卷6期 81-91页 ISTICPKUCSCD
【摘要】 基于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数据反演了西安市1995—2016年的植被覆盖度,分析了西安市不同时期的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并运用景观格局对植被覆盖度的空间格局变化进行了定量化分析.总体统计结果显示:西安市1995年、2002年、2...
【中文期刊】 卢元平 徐卫华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期 684-69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红树林作为海岸带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具有维持海岸生物多样性、防风固岸、促淤造陆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认识红树林受保护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以基于遥感解译的红树林分类数据为基础,通过空缺分析,分析了我国红树林的就地保护状况...
【中文期刊】 卢训令 刘俊玲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3期 4602-461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农业景观是人类生活所需资料的最主要来源地,农业景观及其提供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是影响人类福祉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系统梳理了景观异质性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相关研究,总结指出:(1)农业景观格局变化会强烈的影响着区域生物多样...
【中文期刊】 侯焱臻 赵文武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8期 6943-694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2019年4月29日至5月4日,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与政策平台(IPBES)第七届全体会议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通过了IPBES全球评估报告,指出当前全球正面临自然衰退“史无前例”和物种灭绝率“加速”的局面,保护和恢复自然需要“...
【中文期刊】 陈潘 张燕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7期 2282-229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物入侵威胁本地物种生存,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外来植物是入侵生物中的重要一类,可以显著改变本地植被群落,并影响其他生物类群.鸟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较高营养级,对由入侵植物引起的栖息地变化十分敏感....
【中文期刊】 陈丽 王东波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3期 757-76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2017年8月对拉萨河流域23个采样点的底栖动物群落和环境因子特征进行了调查,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41属(种),其中水生昆虫35属(种),占85.4%;软体动物2属(种),占4.9%;环节动物3属(种),占7.3%;线形动物1属(种),占2....
【中文期刊】 郑璐侠 史芳亮 等 《医药导报》 2019年38卷7期 874-879页 ISTICPKUCA
【摘要】 生化药注射剂具有生物多样性和组成不确定性的特点,是风险较高的一类品种.该文从国内制剂现状和相关技术法规要求方面,阐述了生化药注射剂的评价策略,并对该类制剂的质量评价要点和技术方法展望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为生化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或再评价工作...
【中文期刊】 程馨雨 陶捐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3期 810-82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全球生物正经受第六次生物多样性危机.淡水生态系统是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淡水鱼类作为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受着日趋严重的气候变化、栖息地退化、生物入侵和过度捕捞等压力,...
【中文期刊】 吴强 PENG Yuanying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期 117-13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森林补偿资金分配与生态系统服务脱钩,是长期以来制约森林生态保护制度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建立森林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于完善生态补偿制度、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马尾松林为例,运用野外调查、实验室实验等方法,精准...
【中文期刊】 马孟枭 张慧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9期 6959-696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科学地评价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重要性是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导则中,推荐了NPP(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法和物种分布模型法,其中NPP法因其所需因子较少、计算简便得...
【中文期刊】 郭晓娜 陈睿山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7期 6567-657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地退化已成为威胁32亿人口福祉的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之一,近年来受到UN、IPBES、IPCC等组织的广泛关注.然而,当前的土地退化研究中,还存在概念不清、过程和机理不明、影响认识不彻底等问题,因此,厘清土地退化的概念、过程和机制是防止土地...
【中文期刊】 蒋忠军 叶信初 等 《四川动物》 2019年38卷1期 99-106页 ISTICPKU
【摘要】 生物多样性编目是保护区管理和科研的基础性工作.2016年7月-2017年6月,利用红外相机调查四川千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调查期内共布设20个监测位点,累计3 333个相机监测日,获得照片2 355张,视频1 867段,...
【关键词】 千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 兽类;
【中文期刊】 何林 郭水良 等 《生态科学》 2019年38卷6期 46-52页 ISTICPKUCSCD
【摘要】 预测物种的分布对物种资源的评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非常重要.研究基于虾藓在中国的24个地理单位的分布数据,结合12个环境因子数据,使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虾藓在我国的分布范围,结果显示虾藓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域为东北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
【中文期刊】 庞碧剑 蓝文陆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9期 7014-702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2017年3月(枯水期)、7月(丰水期)和10月(平水期)分别对北部湾近岸海域44个站位的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 共检出浮游动物251种和浮游幼体24类,其中枯水期138种(类),丰水期134种(类),平水期191种(类),分属河口低盐、...
【中文期刊】 诸慧琴 徐正会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19年41卷3期 533-544页 ISTICPKUCSCD
【摘要】 为了全面揭示云南蚂蚁多样性规律,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了滇东南地区的蚂蚁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滇东南地区5个垂直带共采获蚂蚁7亚科57属202种;各样地蚂蚁群落主要指标为:物种数目6~49种(平均24种),个体密度0.7~5943.6头/m2...
【中文期刊】 陈雪 张塔星 等 《四川动物》 2019年38卷4期 445-451页 ISTICPKU
【摘要】 2016年12月-2018年6月采用样带法和样点法对四川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记录,统计出保护区分布有鸟类268种,隶属17目56科.其中,留鸟146种(54.5%)、夏候鸟91种(34.0%...
【关键词】 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凉山山系; 生物多样性;
【中文期刊】 李婷婷 姬兰柱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期 620-62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群落是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探讨森林群落的分布格局、多样性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有助于该区森林群落稳定性的维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东北阔叶红松林区,沿纬度梯度在典型区域选择未受干扰的原始阔叶红松林进行群落调查,并运用多元回归...
【中文期刊】 薛蓓 侯磊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1期 4088-409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研究藏北高寒草甸土壤线虫多样性,于2017年8月,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研究了西藏北部高寒草甸0-25cm范围内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线虫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结果 表明:5个不同深度共获得OTU 990个,隶属于3个纲,...
【中文期刊】 熊勇 李文义 等 《广西植物》 2019年39卷4期 557-56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全面了解植物DNA条形码研究领域的发展和最新动态,探讨中国DNA条形码发展的状态和前景,该文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该研究领域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并对引用频次、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美国...
【中文期刊】 李语晨 程金花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6期 1908-191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三种(杉木+少量栎类、杉木+栎类+光皮桦、杉木+栎类+光皮桦+马尾松)不同树种配置的杉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计算了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三个林分空间结构指标,全面分析了湖北省九华山林场不同树种配置杉阔混交防护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