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14
- 111
- 16
- 7
- 51
- 17
- 16
- 11
- 8
- 56
- 27
- 25
- 22
- 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白佳媛 何之彦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4年20卷4期 321-32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研究引起男性乳腺肿块常见疾病的X线表现特点及诊断,以提高对其认识.方法:收集因乳腺肿块进行乳腺X线检查的男性49例,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乳腺X线表现及临床特点,归纳可引起男性乳腺肿块的常见疾病种类.结果:49例男性患者,经乳腺X线检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俊旭 薄其涛 等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20年31卷2期 81,85页ISTICCA
【摘要】 自体脂肪是良好的组织填充材料,将自体脂肪移植应用于隆乳,可以获得“隆乳”与“瘦身”一举两得的效果[l].但其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成为困扰整形外科医师的棘手问题,如感染、气胸、脂肪栓塞等.目前,国内关于自体脂肪移植术后出现双侧腋下及乳房多发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晓明 郑传斐 等 《法医学杂志》 2010年26卷3期 237-23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 案例某女,因交通事故致右上肢受伤.伤后即刻医院查体:右上臂皮肤红肿,有散在的皮肤擦挫伤,局部触痛(+).伤后第6天彩超探查示:右上臂后外侧肩关节至肘关节皮下可及长条形液性暗区,最宽处达1.0 cm,内见密集、细小点状漂浮的弱回声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健 李泉水 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8年19卷11期 765-7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脂肪坏死的超声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3例(其中4例为双侧乳腺脂肪坏死,共37个病变)乳腺脂肪坏死超声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主要超声表现:等回声病灶5个(13.5%),低回声病灶16个(43.2%...
【关键词】 乳腺疾病;脂肪坏死;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桂萍 安永胜 等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5年21卷11期 1205-120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脂肪坏死影像学表现.方法9例病理证实的乳腺脂肪坏死病例,均有钼靶片,3例行CT检查,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腺体外型表现为:随机分布纤维条索影和小结节样高密度影与脂肪密度影混杂存在;2例腺体内型表现为:规则和不规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学敏 王琳琳 《肿瘤防治杂志》 2005年12卷15期 1197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乳腺脂肪坏死是一种临床少见的乳腺良性疾病,临床表现有时酷似乳腺癌,易与乳腺癌误诊.回顾分析我院收治4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立花 李恩苗 等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5年2卷6期 33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乳腺脂肪坏死是乳房手术或非医源性外伤引起的一种乳腺良性病变.文献报道,约50%的患者有乳房外伤史[1],故又称损伤性脂肪坏死.由于部分以乳房肿块就诊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声像图酷似乳腺癌,易造成误诊[2].现将我院30例乳腺脂肪坏死患者的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玉云 薛莉 等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4年20卷6期 43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患者男,58岁.主诉下腹部肿胀、疼痛.体检:于耻骨联合上方见一宽带状隆起,局部皮肤潮红色,有压痛.第一次超声检查:于隆突部位显示无包膜的低回声带.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提示:下腹部皮下软组织炎性病变.经消炎治疗10 d后,局部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玲霞 石木兰 等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3年22卷5期 386-389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及B超表现,提高对本病影像诊断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脂肪坏死X线平片及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 X线片表现:(1)双侧乳腺结构、密度不对称10例;(2)淡薄片影3例;(3)有毛刺的结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德启 周波 等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2年18卷6期 459-46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脂肪坏死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方法:对我院1994年4月至2001年12月间诊治的30例乳腺脂肪坏死超声影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切除获得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乳腺脂肪坏死的声像图表现分为:皮下型:9例(30%)位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冠群 刘玲玲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0年29卷2期 111-1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报告1例胰腺炎相关的结节性脂肪坏死.患者男,61岁 ,出现小腿疼痛性、双手足关节胀痛伴发热,血清淀粉酶高达 1099IU/L(正常值20~115IU/L),B超和CT检查提示胰腺假性囊肿与反复胰腺炎有关.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脂肪小叶坏死伴无核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俊田 孔令伟 等 《肿瘤防治杂志》 2000年7卷4期 395-39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脂肪坏死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误诊原因、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54~1999年收治的乳腺脂肪坏死120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均为女性,中位年龄51岁,103例(86%)在2个月之内就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宝胤 骆成玉 等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9年23卷6期 411-41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后脂肪坏死囊肿腔镜后间隙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2014年2月~2018年10月我科收治8例自体脂肪注射隆乳后脂肪坏死囊肿形成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6.4(29~44)岁,平均病程时间35.8(24~48)个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莉 刘学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4卷10期 154-155页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乳腺不同类型脂肪坏死的X线表现,探讨乳腺X线对不同类型脂肪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表现,对腺外型及腺内型乳腺脂肪坏死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并观察乳腺X线对不同腺体类型诊断准确率有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畅 于韬 等 《现代肿瘤医学》 2018年26卷18期 2956-296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引起男性乳腺肿块常见疾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特征,以提高其超声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因乳腺肿块而手术的男性乳腺疾病患者的声像图资料及临床特点,归纳引起男性乳腺肿块的常见疾病.结果:术后病理包括男性乳腺发育症41例,男性乳腺癌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建春 石安斌 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15卷3期 115-11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析肠系膜脂膜炎的临床症状、CT影像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5年7月收治23例肠系膜脂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总结患者临床症状、CT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点.结果 肠系膜脂膜炎临床症状以腹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辉 何健 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14卷4期 94-97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腹部非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脂肪坏死病灶CT征象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至2015年3月间20例无急性胰腺炎病史,术后病理证实为腹部脂肪坏死的住院患者的CT影像资料,观察病灶及周围组织CT表现及强化特征并与病理对照...
【关键词】 腹部;非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脂;肪坏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倩 朱庆莉 等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5年35卷5期 621-62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新发良性肿物的超声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新发肿物并被病理证实为良性患者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19例患者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3个月~10年胸壁新发良性肿物,其中73.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静 娄鉴娟 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9期 81-84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表现及MRI特点。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临床手术、病理、随访复查等综合方法确诊为脂肪坏死的乳腺钼靶片及MRI。结果钼靶检查中,5例脂肪移植隆乳者表现为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部分伴有囊壁钙化;6例手术者术区见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翠丽 李志强 等 《河北中医》 2014年12期 1827-1827,1914页ISTIC
【摘要】 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切口常见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是脂肪细胞受损破坏液化的过程,引起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脂肪液化虽不是细菌感染,但会增加切口感染的机会,使切口愈合时间延迟,并延长患者住院时间。据有关文献报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方 邢祉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3年13卷9期 1160-1161页ISTICCA
【摘要】 乳腺脂肪坏死是乳房创伤后引起的一种良性疾病,为非化脓性炎症,因其临床表现以不规则乳腺肿块为特征,极易误诊为乳腺癌.随着国内乳腺穿刺活检、乳腺癌保乳术、乳房成形术以及各种外伤的不断增加,乳腺脂肪坏死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因此,熟悉乳腺脂肪坏死的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海宁 张美利 《陕西医学杂志》 2013年42卷5期 633-63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脂肪液化是指脂肪细胞受损破裂,坏死,液化的过程,脂肪崩解产物脂肪酸刺激引起周围组织无菌性炎症反应,虽然不是细菌感染,但是它增加了切口感染的机会并延长了切口愈合时间.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进行妇产科腹部手术4072例,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殷玉鹏 程岩 等 《临床误诊误治》 2013年26卷2期 38-3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提高乳腺脂肪坏死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 对1例乳腺脂肪坏死误诊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主要表现为右乳肿块,乳腺彩超示实性肿块,钼靶X线示右乳肿物(恶性肿瘤),诊为乳腺癌,行肿物切除,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结果示乳腺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建辉 张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34卷3期 297-297,封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患者,女性,45岁,主因自体脂肪丰胸术后2年余,发现右乳肿物1年入住腺体外科.患者2年前在某美容院行双乳自体脂肪丰乳术,1年前发现右乳上方肿物,近日要求诊治入院.查体:右乳上方肿物,大小约4.5cm×3.0cm×2.5cm,质韧,边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颖 李琳 等 《癌症进展》 2013年11卷5期 411-419页ISTIC
【摘要】 目的 脂肪坏死是游离腹部皮瓣乳房重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导致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众多,且仍存在许多争议.我们通过回顾接受游离腹部皮瓣乳房重建术,且有完整术后随访记录的乳腺肿瘤患者,以了解该重建术式后重建乳房脂肪坏死的发生率,并寻找潜在的危险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金坤 白人驹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3年36卷6期 538-540页ISTIC
【摘要】 腹部脂肪坏死是一种常见的病理改变,可引起腹部疼痛,与急腹症的表现相似;也可无症状而由机体其他病理生理变化而引发.腹部脂肪坏死实际上是脂肪组织因代谢或机械性原因发生变性的结果.常见的腹部脂肪坏死包括肠脂垂炎、大网膜梗死、创伤性或缺血性损伤所导...
【关键词】 腹部;脂肪坏死;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琳 《癌症进展》 2013年11卷5期 405-410页ISTIC
【摘要】 脂肪坏死是腹部皮瓣乳房重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其临床表现酷似乳腺癌复发,易造成患者的不安和医疗资源的浪费,并且影响重建乳房的手感和满意度,在临床工作中应引起医生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脂肪坏死的临床表现与诊断、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艳 吕铮 等 《临床军医杂志》 2012年40卷6期 1460-146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移植丰乳术后乳腺的X线征象.方法 对15例自体脂肪移植丰乳术后患者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观察其X线征象.结果 15例患者30例次乳房X线摄片中,3例次乳房无明显异常征象(非同一患者),27例次乳房后间隙及腺体后部散在类圆形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辉 王坤 等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31卷5期 594-59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脂肪坏死的MR表现、演变规律及其病理基础.方法:采用射频消融技术在5只实验用猪(约克夏)项背部浅表脂肪层内制作脂肪坏死模型.于造模后1周开始,在不同时间点(7 d~6个月)对脂肪坏死区域进行MR扫描.MR成像序列包括T1WI、T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碧娟 明艳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24卷23期 57-58页
【摘要】 目的:探究高频彩超对乳腺脂肪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诊治的84例疑似乳腺脂肪坏死患者,分别给予高频彩超与X射线检查.探讨高频彩超对乳腺脂肪坏死的诊断价值.结果:高频彩超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9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21卷9期 1345-134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提高脂肪坏死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表现.结果:乳腺脂肪坏死根据其病因及时期X线表现多种多样:①无任何阳性X线表现9例;②脂性囊肿5侧;③肿物11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婷 傅建华 等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 2011年40卷22期 1100-1101页ISTICCA
【摘要】 乳腺脂肪坏死为一种少见的临床疾病,发病者绝大多数为中老年女性.其影像学诊断较易与多种乳腺疾病混淆,现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脂肪坏死患者的资料,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收集10年来我院乳腺摄片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经病理证实为乳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维良 李胜龙 等 《临床外科杂志》 2011年19卷11期 760-76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总结乳房脂肪坏死(fat necrosis of beast,FNB)的病因、病理、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66年至2010年经病理证实的FNB患者7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FNB以乳房局限性肿块为主要表现,有外伤史57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继华 王士荣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20卷25期 3202-320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脂肪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7例乳腺脂肪坏死的钼靶X线征象,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X线诊断油性囊肿2例,肿块和结节10例,星芒状影、斑片状影、索条状影8例,结构紊乱2例,无任何异常X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腊梅 甘新莲 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33卷32期 45-47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腺体内型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征象,探讨其病理学基础.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腺体内型乳腺脂肪坏死7例患者,对其乳腺X线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乳腺X线片表现为孤立结节3例,肿块2例,多发低密度囊肿1例,大片致密浸润1例.伴粗大钙化2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玉林 黄抒佳 等 《浙江医学》 2009年31卷1期 108-10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乳腺脂肪坏死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乳腺良性病变,但其临床表现酷似乳腺癌,容易造成误诊、误治[1-2].随着乳腺穿刺活检、乳腺癌保乳手术及乳房成形术等医源性损伤的增多,以及胸部外伤如运动器械损伤和汽车安全带损伤的增加,使乳腺脂肪坏死的发病率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铭 曹汉彬 等 《陕西医学杂志》 2008年37卷10期 139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关键词】 脂肪坏死/药物疗法;葡萄糖溶液,高渗/治疗应用;胰岛素/治疗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金洲 《河北医药》 2008年30卷11期 1719-172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乳腺脂肪坏死是乳房创伤后引起的一种良性疾病,少见但甚为重要,因为其临床表现以不规则的无痛性乳腺肿块为主征,酷似乳腺癌,极易造成误诊误治,甚至误行乳腺癌根治术.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共收治乳腺脂肪坏死患者26例,均经病理及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风秋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年7卷22期 5286-528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 病历摘要女,51岁.因体检CT发现中下腹肿物1 d入院.查:神清、语明,P 70次/min,BP 130/80 mm Hg,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肝、胆、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包块,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