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0753
- 537
- 315
- 238
- 850
- 62
- 46
- 35
- 25
- 701
- 659
- 621
- 518
- 43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5年32卷10期 903-911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The canonical Wnt/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 plays critical roles in both embryonic development and tumorigenesis. Cen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宏伟 郭妍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5年32卷2期 180-186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肿瘤靶向分子的筛选一直是肿瘤治疗和早期诊断的研究热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很多肿瘤细胞表面过量表达,是一个理想的药物输送靶点.选择了EGFR表面不同于表皮生长因子(EGF)结合位点的一个凹陷部位作为计算机模拟筛选的结合位点,然后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美铄 王海娜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20年51卷1期 44-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筛选新型染色体区域维持因子(CRM1)共价靶向抑制剂,并探究其对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基于片段的药物设计方法在LFS-01母核结构的基础上设计新型CRM1抑制剂并利用ADME/T、共...
【关键词】 染色体区域维持因子1;抑制剂;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宗儒 《中国新药杂志》 2019年28卷20期 2433-24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蛋白酶体(proteasome)是降解蛋白的酶系,正常状态下参与细胞中许多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周期、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反应以及清除受损伤或折叠错误的蛋白等.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高表达的蛋白酶体降解抑癌因子,阻断了细胞凋亡,因而蛋白酶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明珠 张鹏莉 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54卷1期 46-5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构建小分子化合物3D结构数据库,为药物设计提供筛选平台.方法:从6个常用的小分子化合物公司的官方平台下载小分子化合物库(ChemBridge、ChemDiv、InterBioScreen、LifeChemicals、Specs和Vi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健·研究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39卷2期 109-1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变构调节(allosteric regulation)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调控方式,是指小分子结合在空间上不同于活性位点的变构位点(allosteric site)扰动周围的残基并将信号传导至活性位点从而改变蛋白功能的现象.2009年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倩倩 曹亚权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19年28卷4期 442-4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合成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ic molecule,PROTAC)作为一种新颖的诱导蛋白降解策略引起了药物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这种双能嵌合分子通过连接体将靶蛋白配体与E3连接酶配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玲 苏永南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8年34卷3期 321-32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肿瘤抑制因子p53蛋白可以调节靶基因转录,控制细胞凋亡、衰老等生命活动,但其容易发生突变,失去抑癌功能,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目前p53蛋白已成为治疗肿瘤的热门靶点之一,该文主要介绍以突变p53为靶点恢复构象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结构及作用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佳祺 陈姣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8年49卷2期 229-2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PAK1蛋白激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筛选开发新的PAK1抑制剂作为肿瘤治疗靶向药物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PAK1抑制剂筛选方法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等缺陷,而计算机虚拟筛选可降低发现活性先导化合物的成本,提高筛选效率.本实验采用计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蕾 马俊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8年49卷4期 407-4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MTH1抑制剂TH287的基础上,采用闭环、骨架跃迁和生物电子等排等药物设计策略,结合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设计并合成了17个五元杂环并嘧啶类目标化合物(I1~10,II1~7).采用孔雀石绿显色法评价了目标化合物对MTH1酶活性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茅益民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年33卷12期 2292-2295页ISTICPKUCA
【摘要】 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新药研发目前是肝病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在开展Ⅱ/Ⅲ期临床试验时,无论是方案设计层面还是实施层面,都面临很大的挑战.由于学术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组织学的确切定义尚存有争议,而且目前尚缺乏大规模长期基于非酒精性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雯静 史彦斌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7年42卷11期 983-98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基于一系列计算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TEM β-内酰胺酶突变导致的构象变构与抗生素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首先,采用直接耦合分析方法,预测TEM结构中决定其构象的直接和间接的强耦合残基对;其次,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蛋白质构象阻挫分析方法分析...
【关键词】 TEM β-内酰胺酶;耐药性机制;直接耦合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丽 金凤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7年33卷7期 900-90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物信号通路的交叉对话(cross-talk)是指众多信号通路共享同一关键组分,形成一种蝴蝶领结(bow-tie)样的网络拓扑结构.交叉对话对终末基因的调节表现出功能冗余、协同及拮抗,同时又要避免通路之间互相串扰带来的信号噪音或信号溢出,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佳男 王庭芳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7年48卷5期 554-5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JAK2抑制剂baricitinib和fedratinib为先导化合物,运用分子杂交药物设计原理,设计并合成了17个以4-(3-磺酰基苯基)氨基-6-甲酰基吡咯并[2,3-d]嘧啶(3)为母核、结构新颖的目标化合物,并通过JAK2激酶和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洋 尹伟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7年48卷1期 23-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药物设计的生物电子等排和拼合原理,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川芎嗪/查耳酮类杂合物(2~26),以期得到活性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二磷酸腺苷( ADP)和花生四烯酸( 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化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思雨 孙昊鹏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7年48卷5期 503-5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共价修饰类药物通过共价键与靶标结合而发挥其药理作用,由于其可能带来脱靶效应及不良反应,长期以来在药物设计领域尽可能被避免.随着对已上市的重磅级共价药物结合模式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共价修饰类药物重新得到研发人员的重视,寻找高选择性、低不良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晨 夏春光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5年40卷3期 234-24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近10年来,随着X-射线晶体学和高通量测序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蛋白晶体结构得到确证,其相应的基因信息也随之公布.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信息的“井喷”,产生了愈来愈多的药物靶标,加之计算科学的蓬勃发展亦极大地促进了分子对接和虚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文卉 初乃惠 《中国防痨杂志》 2015年37卷11期 1156-11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耐药结核病的出现,抗结核新药的研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既有一些抗生素如氟喹诺酮类和嗯唑烷酮类药物、又有老药新用如环丝氨酸和氯法齐明;还有一些处于不同临床试验阶段的一类新药,如硝基咪唑类、二芳基喹啉类、吡咯类、嗯唑烷酮类、乙二胺类等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丽 盛晓波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4年6期 741-743,74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 GSK-3β)作为细胞内主要的丝氨酸/苏氨酸家族激酶,其活性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值得关注的是, GSK-3β对肿瘤进程的调节是双向的,当扮演“促瘤...
【关键词】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绝缘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文龙 王路漫 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46卷5期 739-74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提出一种计算寡糖分子结构分形维数的有效方法,为寡糖药物的分子设计及活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利用能量优化原理和计算机模拟技术,找到寡糖分子的稳态位型,进一步应用分形理论的盒维数原理,建立一种计算寡糖分形维数的有效方法.结果:应用所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章明 陈枢青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42卷1期 109-11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在临床上对外源及内源性的物质代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从人组织中获取的CYP成分较为复杂,且人组织本身不易获得,人们开始用各种表达系统来进行CYP的异源表达,并将表达得到的单一C...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异源表达;药物利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江辉 聂舒媛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3年27卷1期 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网络药理学通过解析分子网络中多种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疾病条件下的特征性网络改变,并研究药物作用下该网络受到扰动的模式,从而实现网络层面上的药物作用机制研究.目前,网络药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初步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孝云 纪庆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3年29卷2期 173-17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寻找生存素(survivin)的小分子抑制剂,并对其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基于survivin与其抑制性配体Smac/Diablo复合物的三维结构,用分子对接的方法对含有149,214个小分子的三维结构数据库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宗儒 《中国新药杂志》 2012年21卷3期 223-2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药效团的分子设计是模拟创新药物研究的重要方法.基于已有COX-2抑制剂的结构构建了药效团,并根据药效团特征及其分布,设计了以不饱和吡咯烷酮为骨架的COX-2抑制剂,体外评价了化合物对COX-2和COX-1的抑制活性.为了避免COX-2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褚娟 万建平 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41卷6期 716-7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引入随机微分方程建立新的药动学模型并完善传统的药物模型基本理论.方法 首先,介绍药物动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相关理论背景,其次,阐述药动学模型和随机微分方程的基本原理,并据此建立新的药动学模型.结果 得到合适的随机微分方程模型结构并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帅 山广志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1年36卷4期 241-24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热休克蛋白90(Hsp90)是生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一类蛋白,作为分子伴侣对细胞中众多信号蛋白的构象成熟和功能稳定进行调控.近年来的研究证明,Hsp90与肿瘤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及其预后有密切的关系,已成为新兴的抗肿瘤药物作用靶点,众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艳霞 赵明 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31卷5期 614-622页ISTICPKUCA
【摘要】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是药物设计的关键步骤.伪肽是最重要的先导结构之一.或基于结构特征,或基于作用机制可以制备各种所需伪肽先导结构.过去几年在抗血栓、溶血栓、抗肿瘤、抗骨质疏松和排铅药物设计中,我们发表了大量生物碱-多肽、杂环-多肽、甾体-多肽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勇 童心玥 等 《药学学报》 2008年43卷3期 267-27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CATALYST系统,由具有相同作用机制,不同结构特征的93个已知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hEIs)构建出了含有3个疏水单元,1个环芳香性单元和1个氢键受体单元的药效团模型,优化的模型(RMS=0.53, correl=0.93, w...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康 和凡 等 《药学学报》 2008年43卷12期 1198-120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本实验室已建立的体外肝微粒体模型, 测定36个黄酮类单体化合物对人细胞色素P450 CYP1A2 的抑制活性, 并使用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方法研究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参数与其抑制活性之间的关系. CoMSIA 模型证实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参数与其...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CYP1A2;抑制活性;黄酮类化合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湧 张大永 等 《药学学报》 2008年43卷7期 669-67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细胞的凋亡是维持机体平衡的重要因素.细胞凋亡由一系列细胞因子调控.Bcl-2蛋白家族是细胞凋亡的关键性调节因子.Bcl-2家族分为抗凋亡和促凋亡两个亚族,他们的相互作用对细胞凋亡信号传导起调控作用.很多肿瘤细胞高表达Bcl-2抗凋亡亚族成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波 朱维良 等 《药学学报》 2008年43卷8期 773-78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小檗碱是从中草药黄连等植物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类异喹啉类生物碱.近十年来,已经有2 000多篇国内外文献报道了小檗碱及其衍生物在治疗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脂、炎症、细菌和病毒感染、脑缺血性损伤、精神疾病、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笠 杨劲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8年39卷2期 178-1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介绍几种常用的化合物脂水分配系数计算软件,并比较它们的准确度和适用范围等.方法:从分子结构出发,运用CLOGP、ACD/LogP、Pallas和Molinspiration4种计算软件获得log P值,比较其计算准确度.结果:本文选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小强 向明礼 等 《药学学报》 2007年42卷12期 1232-123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激酶在细胞的生命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功能异常会导致包括肿瘤在内的许多重大疾病的发生.针对疾病相关的激酶靶标,研发ATP竞争性的小分子激酶抑制剂成为当前的热点.但激酶催化域的结构和序列高度保守,使得许多激酶抑制剂的选择性都比较低.近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芳 刘新泳 《中国药学杂志》 2007年42卷7期 481-48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综述 HIV-1 RNase H的生化作用及以该酶为靶点的HIV-1抑制剂的药物设计、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 着重以近几年国外该领域有代表性的文献为依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 RNase H在HIV-1逆...
【关键词】 HIV-1 Rnase H;抑制剂;研究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月辉 刘兆鹏 《中国新药杂志》 2007年16卷24期 2012-20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物体系多价态结合理论认为,生物实体(分子,表面)之间的结合是瞬间的多配体与多受体的多价态结合,这种多价态结合在生物体系中普遍存在,并具有单价态结合所没有的一些特点,特别是多价态结合的结合力更强.现对生物体系多价态结合理论的发展、多价态结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维娜 刘冰妮 等 《中草药》 2007年38卷5期 659-6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利用药物设计方法,从蘑菇氨酸的衍生物中寻找HIV蛋白酶结合能力更强的抑制剂.方法 通过分子对接方法筛选了HIV-1蛋白酶晶体结构作用受体,并对蘑菇氨酸进行了理论改造.结果 X1和X3位的改造是有利的,特别是以取代基11、12、13、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艳梅 刘川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07年16卷21期 1812-18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整合酶(integrase)是HIV病毒复制的必需酶,因而成为抗HIV药物设计的一个合理靶点.目前尚无整合酶抑制剂类药物上市,raltegravir是第一个进入Ⅲ期临床的此类药物.与上市的抗HIV药物相比,具有更高或相近的抗逆转录病毒的活性...
【关键词】 抗HIV药;整合酶抑制剂;raltegravi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伟 刘培勋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9卷6期 22-24页ISTICPKUCSCD
【摘要】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理论和方法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CADD),已经从原来的基础理论研究发展成为一门综合实用的学科,成为国际上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且随着CADD技术应用的深入,CADD技术已应用于中药及其复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文婷 鄢浩 等 《药学学报》 2007年42卷3期 279-28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建立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1,PARP-1]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探讨其与PARP-1的作用机制.利用Catalyst软件系统,选择具有较高体外抑制活性的8种结构类型的38个化合物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平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7年26卷2期 141-1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产品责任中药物设计缺陷的界定、表现形式以及判断标准.方法:根据产品责任法理论、药学理论,运用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价值分析方法.结果:含有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存在明显的设计缺陷.结论:药物设计缺陷是指药品在设计上有"不合理的危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