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9
- 21
- 15
- 36
- 36
- 18
- 7
- 6
- 35
- 17
- 14
- 11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娜飞沙·斯马义 陈莉智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年24卷21期 3416-3422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健康人献血虽然一定程度地缓解了临床用血的燃眉之急,但是单纯依靠健康人献血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血源短缺和血液安全性的问题.目的:结合生物携氧治疗剂开发的意义,对生物携氧治疗剂所独有的特点进行阐述,总结近年来对生物携氧治疗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晟 胡斌 等 《中国药房》 2019年30卷4期 439-44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了解某妇产医院的药品使用情况,以明确需要重点监控的药品种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BC分析法、关键-基本-非基本药物(VEN)分析法和ABC-VEN矩阵分析法对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门诊和住院患者使用药品品...
【关键词】 ABC分析法;关键-基本-非基本药物分析法;矩阵分析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文姗 范斯斌 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9年27卷2期 585-59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基于LKT实验室抗氧化小分子化合物库,筛选人造血干细胞(HSC)体外扩增效果最佳的小分子化合物,并初步验证其对人HSC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MACS磁珠富集脐带血CD34+细胞,体外加药培养1周后应用BD Fortessa高通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军 吴梧桐 《中国天然药物》 2005年3卷1期 60-6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目的:建立从新鲜猪血中分离纯化血红蛋白的方法,为血液代用品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原料保障.方法:通过离心、微滤和弱阴离子交换层析法,制备高纯度高活性的猪血红蛋白,并建立合理的检验方法(紫外可见光扫描、电泳、高效液相色谱、血凝试验抑制试验和血气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赫楠 张宇 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6年24卷3期 845-85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索一种高效且稳定验证小分子化合物对人造血干细胞(hHSC)调控作用的体系和方法.方法:用流式细胞术结合目前对hHSC表面标记的研究,优化hHSC分选过程,将干细胞培养精确至单个细胞水平,进而研究小分子化合物对细胞干性的影响.用已发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丽容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5年12卷2期 123-125页ISTICPKU
【摘要】 氧载体除用于血液代用品外,还可以用于肿瘤的治疗,以纠正肿瘤乏氧微环境,增强肿瘤放化疗敏感性,进而改善恶性肿瘤的疗效及预后.目前研究的氧载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高氧液、氟碳化合物氧载体、血红蛋白氧载体、载氧脂质微泡.本文就氧载体的制备、作用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海霞 陈炜 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2年22卷5期 56-59,后插1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成年雄性人源化小鼠个体出现疝气症状的原因和对人源化小鼠的影响.方法 利用显微注射法构建人造血干细胞人源化小鼠,对疝气表型特征、小鼠行为、生理和病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 2月龄雄性人源化小鼠出现直接性疝气症状,腹股沟区致密结缔组织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松 叶桃红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9年28卷6期 944-9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空纤维管透析器是人工血液透析等设备的质交换部件,其内部流体的浓度会发生变化,一般认为密集分布的纤维管能抑制管间流体的浮力作用.通过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中空纤维透析器内流体在重力场中的流动,探讨浮力对流的存在条件及其对透析的影响.计算基于双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健 单晓茜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8年25卷3期 584-588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采用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作为壳材料,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形成纳米尺度的血红蛋白微囊拟用作血液代用品.本实验采用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聚己内酯(PCL)作为壳材料,制成粒径在120~200 nm的载血红蛋白微囊,当内水相Hb浓度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晓兰 袁媛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8年25卷5期 1116-1120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P50是衡量血液代用品携氧-释氧性能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借鉴临床脉冲血氧饱和度仪的工作原理,利用近红外光具有强穿透性(能穿透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壳材并对包封在壳材内的血红蛋白进行检测),结合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在近红外光区域有不同的吸收光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晓兰 袁媛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8年25卷6期 1332-1337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我们制备了表面孔径可调的载牛血红蛋白(bovine hemoglobin,BHb)纳米微球型血液代用品,并且建立一套两步还原及过程优化的非酶还原系统控制其中的高铁血红蛋白(methemoglobin,metHb)含量.用还原剂连二亚硫酸钠(...
【关键词】 孔径;载牛血红蛋白纳米微球;非酶还原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景汉 卢发强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7年32卷9期 991-9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近年来,随着我国临床用血需求的快速增长和无偿献血制度的实施,血液供需矛盾日趋突出.血细胞保存技术对调节临床合理用血、稀有血型输血、骨髓干细胞移植、肿瘤治疗以及战备贮血等均有重要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昕 龙村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07年14卷6期 457-460页ISTICPKUCSCD
【摘要】 血红蛋白携氧载体(Hemoglobin-based oxygen carriers,HBOCs)是一类人工血液代用品,主要是将人或牛的血红蛋白分离、纯化和修饰而得到的制品.经过修饰后,其半衰期较长,不易产生肾损害,在低温、低pH值下仍能较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明华 修瑞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7年26卷2期 303-3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输血来源有限,且输注后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因而国内外科学家对以携氧液作为输血替代品进行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探索.迄今为止,几种第一代红细胞代用品已经有望获准上市.各种产品有其独自的生理特性、生物活性和副作用.作者着重综述了基于人,牛和重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路秀玲 《生物工程学报》 2006年22卷1期 7-1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血源紧缺和病毒污染问题推动了血液代用品的研究,以血红蛋白为代表的红细胞代用品成为研究的重点.为克服血红蛋白直接使用的毒副作用,各种修饰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包括双阿司匹林交联、戊二醛交联、棉子糖交联、聚乙二醇偶联、脂质体包埋、生物可降解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玲 刘耀文 等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5年30卷11期 990-9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重组人造血增效因子(rhHSF)对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的快速动员作用.方法 4只正常成年雄性猕猴连续4天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 10μg/(kg·d)后,第5天用rhHSF 250μg/kg一次皮下注射....
【关键词】 重组人造血增效因子;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外周血干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路秀玲 马铁民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05年40卷19期 1510-151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考察以血红蛋白与人血清白蛋白偶联物(Hb-HSA)及其他复苏液为大鼠换血后,大鼠血压变化及其长期存活率情况,研究此新型血液代用品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大鼠30%和60%换血两种模型,在线监测动脉血压,对比用Hb-HSA偶联产品、无基质血红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军 张继娟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05年40卷16期 1267-12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双(3,5-二溴水杨酸)延胡索酸酯(DBBF)选择性修饰猪血红蛋白,制备血液代用品的可行性.方法使用DBBF选择性修饰脱氧猪血红蛋白,分析其对猪血红蛋白的高级结构和携氧能力的影响.结果DBBF选择性修饰脱氧猪血红蛋白,形成的衍生物具...
【关键词】 猪血红蛋白;双(3,5-二溴水杨酸)延胡索酸酯;化学修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东 黄士昂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4年12卷6期 875-87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已有多种免疫缺陷动物被用于人造血干/祖细胞的检测.理想的免疫缺陷动物应具有完整的免疫缺陷,能高效的移植人造血干/祖细胞,又有足够长的寿命能适于观察.通过介绍Nude、SCID、Nod/SCID、NOD/SCID-β-2mnull等一系列免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雁峰 潘继伦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4年21卷3期 490-494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红细胞代用品是指在临床输血中临时替代人全血的各类氧载体.与传统输血方式相比,红细胞代用品具有来源广泛、安全洁净、适于急救等优点.目前正在研究中的红细胞代用品包括全氟碳化合物、化学修饰血红蛋白、基因重组血红蛋白、微囊化血红蛋白等.本文对以上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华 李招权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3年25卷10期 903-9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小剂量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α, MIP-1α)联合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 IL-8)在大剂量化疗药物阿糖胞苷(Ara-C)存在的情况下,对正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坚石 卜凤荣 《生理科学进展》 2001年32卷1期 71-73页ISTICPKUCA
【摘要】 血液代用品系指具有携氧扩容功效的溶液,包括:氟碳化合物、脂 质体包封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微囊化血红蛋白和无细胞基质血红蛋白(化学修饰 Hb、基因重组Hb、化学合成Hb和转基因动物人Hb)。通过化学修饰稳定血红蛋白结构以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群 方积年 《中国药学杂志》 2001年36卷10期 649-65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多糖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本文介绍其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及有关的进展.方法根据多糖的重要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及它们在制剂、新药开发和医药材料中的应用,把多糖的应用分为两个方面:①以多糖的理化性质为基础的应用,如制备人工血液、药物缓释剂、人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惠娟 金晓红 等 《护理学杂志》 2001年16卷6期 346-34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治疗性血浆置换术(TPE)是去除病人血液中病理性成分的一种治疗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有关疾病的辅助治疗,疗效肯定。由于TPE去除血浆量大,需要用大量的置换液(RF)作补充,所用RF成分不同及病人病情和体质状况差异,术中有不良反应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民 蔡谨 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1年17卷6期 772-77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索一条研制猪血红蛋白(pHb)为基础的血液代用品新途径,开发了干膜超声法将猪血红蛋白和别构效应剂、超氧化物歧化酶等联合包埋于脂质体的技术.考察了氢化大豆卵磷脂、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胆固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甲氧基聚乙二醇和维生素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民 宋文俊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00年16卷1期 22-2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用PEG共轭结合猪血红蛋白(pHb)以增大总分子量是延长它在血液循环系统中存留时间的有效方法.作为一种线性的亲水大分子,PEG对pHb的共轭会对它的携氧特性产生显著影响.研究了pHb处于不同空间构象(脱氧的T构象或氧合的R构象)、PEG修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鑫 周晓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年15卷20期 3011-30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温度对人造血干细胞(HSCs)生长及凋亡情况的影响,探讨不同温度对HSCs生长的抑制情况.方法 将H S C s在不同温度下培养分为5组:33℃组、35℃组、37℃组、39℃组、41℃组,其中37℃组作为对照组.分别培养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纪贝贝 赵晖 等 《生物技术通讯》 2015年26卷3期 338-34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构建带His标签的人造血相关PBX相互作用蛋白(HPIP)的原核表达载体,获得His-HPIP融合蛋白,并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初步检测.方法:以本实验室保存的pcDNA3.0-HPIP质粒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扩增HPIP编码序列,将其...
【关键词】 人造血相关PBX相互作用蛋白;原核表达;纯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玉华 徐雷 等 《军事医学》 2014年38卷6期 474-477页ISTICCSCDCA
【摘要】 该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美军历次战争野战输血保障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从美军野战输血保障体系、输血救治开端、相关输血技术装备体系及输血救治理论等方面,总结分析了美军野战输血保障特点与存在问题,以期为我军野战输血保障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爱萍 秦玉如 等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19期 1761-1762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医院血渍干涸器械有效的清洗方法,以提高清洗质量,保证灭菌效果。方法选择人工血液污染的金属器械1800件,分为三组,每组齿牙器械500件,管腔类器械100件,分别接受直接机洗(常规组)、酶泡加机洗(试验A组)、酶液超声加机洗(试验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玲 闫志风 等 《生物技术通讯》 2014年25卷3期 369-37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构建带myc标签的造血相关PBX相互作用蛋白(HPIP)的真核表达载体,获得myc-HPIP融合蛋白,并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初步检测.方法:以本实验室保存的pcDNA3.0-HPIP质粒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扩增HPIP编码序列,将其插...
【关键词】 造血相关PBX相互作用蛋白;克隆;真核表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雅文 朱刚 等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8年32卷1期 74-76页
【摘要】 造血干细胞(Hemapoietic stem cell ,HSC )是生成各种血细胞的原始细胞 ,又称多能干细胞(multipotential stem cell ,MSC). HSC在人体内有三个来源 ,分别为骨髓造血干细胞、外周造血干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学兵 《广东医学》 2011年32卷22期 2894-289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血液成分包括有形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无形的血浆蛋白.血浆及其凝血因子与抗体的人工合成已非常成功,且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目前一般意义上的人造血是指人造血细胞及其功能替代物.理想的人造血是具有血液相应成分的功能而不产生输血相关的并发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阚雪梅 尤国兴 等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10年34卷4期 385-388页ISTICCSCDCA
【摘要】 高铁血红蛋白含量是衡量血液及红细胞代用品携氧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测定方法对临床诊断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研究红细胞代用品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血气分析仪的应用,高铁血红蛋白含量测定方法不断完善.针对不同的血液样品和红细胞代用品,需要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懿铭 王永彬 等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9年11卷3期 199-20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制备具有抗氧化保护功能的多聚血红蛋白作为红细胞代用品,并对其自氧化稳定性和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戊二醛交联法制备抗氧化酶交联的多聚血红蛋白;Drabkins法测定不同温度、时间保存下制品MetHb(%)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
【关键词】 红细胞代用品;抗氧化稳定性;Red blood cell substitutes Antioxidant stability;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建群 修瑞娟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8年21卷1期 78-80页ISTICCSCDCABP
【摘要】 近年来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在红细胞代用品的研究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其中血红蛋白氧载体、全氟碳化合物和血红蛋白微囊三大类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为缓解日益紧张的血源供应和解决输血引起的副作用问题提供了可能.本文对红细胞代用品的结构、性质及临床应用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昕 赵树铭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8年29卷5期 418-420页ISTICCA
【摘要】 基于血红蛋白(Hb)和全氟化碳(PFC)乳剂的氧载体是目前研究较多的血液红细胞代用品,第一代Hb氧载体多为Hb与戊二醛等交联后的产物,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第二代Hb氧载体缩小了交联等处理后的产物相对分子质量,毒性小,易于生产.PFC乳剂则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丝 杨克恭 等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8年28卷2期 144-14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人造血增效因子(hHSF)C末端结构与其趋化活性的关系.方法 用PCR方法合成编码3种hHSFC末端截短变异体DNA片段,分别重组到pET30a或pET42a中,并在E.coli B121(DE3)中进行表达.hHSF1-66和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梅 林小娟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8年8卷4期 612-615,60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原核表达DSL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融合蛋白并研究观察GST-hDSL对人脐带血CD34+造血祖细胞的体外扩增作用.方法:将人DSL cDNA的蛋白编码序列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2T中,在大肠杆菌DH5α中诱导表达融合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晻 修瑞娟 《中国输血杂志》 2007年20卷6期 543-54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血液代用品是一种人工设计的氧携带物,在某些情况下可用来替代输血[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