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492
- 83
- 9
- 7
- 64
- 6
- 3
- 2
- 2
- 350
- 318
- 301
- 190
- 15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素芬 余日跃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年17卷8期 153-15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采用析因设计分析补气生血方剂对失血性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寻求其发挥最佳药效的方剂配伍.方法:将因素A补气药的12个水平: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白扁豆、甘草、大枣、刺五加、灵芝与因素B补血药的6个水平:当归、熟地...
【中文期刊】 刘红健 黄永秋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9卷17期 108-109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偏头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及对头痛症状的临床疗效的改善.方法:选择2001-02/2003-11中山大学第一附属院中医科门诊或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以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照组50例,以正天丸...
【中文期刊】 杨祖贻 刘荣敏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7卷1期 20-23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通过对补血药白芍主要效应成分芍药苷在血虚证和健康小鼠体内血药浓度比较,探讨血虚证与补血药的辨证药物动力学关系.方法:建立血虚证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健康小鼠),实验组(血虚证动物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均给予白芍提...
【中文期刊】 孔祥青 孙世山 等 《中医药学刊》 2005年23卷9期 1669-1670页 ISTICPKUCA
【摘要】 通过分析血分寒证的主治方剂当归四逆汤的配伍机理,探讨血分寒证辨证用药思路--温经散寒药合活血药、补血药为主,适当佐以温补阳气药.兼论其他血分证:血热、血瘀、血虚、血溢的用药配伍思路.以提高中医辨证论治各种血分证的疗效,加强中医的标准化、规范...
【中文期刊】 崔瑛 冯静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4年8卷18期 3630-3631页 ISTICPKUCA
【摘要】 分析中医药治疗焦虑症的文献,探讨中医治疗该病的用药组方规律.中医对焦虑症的治疗以使用安神药治标为主,同时有针对性的使用滋阴补血药、解郁、祛痰湿药而治本.组方以宁心安神、滋阴补血、疏肝解郁和祛湿化痰为重要法则.
【中文期刊】 郭兮惠 俞亚琴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3年19卷3期 248-25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补血活血中药对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即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的调节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50例OLP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补血活血中...
【中文期刊】 魏凤琴 《中医药学刊》 2003年21卷1期 21-21页 ISTICPKUCA
【摘要】 张珍玉治疗经期延长,以二至丸配阿胶以补血滋阴而止血,通过补血达到滋阴之目的.指出阴虚不等于血虚,血虚亦不等于阴虚,补血药都有滋阴作用,但滋阴药不一定补血.止血药不可过寒,应以辛寒药为主,寒则清热,辛则行散,既清热,又不碍血行.
【中文期刊】 王蕾 吴志奎 等 《中医杂志》 2001年42卷11期 683-685页 ISTICPKUCSCD
【摘要】 以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鸡胚CAM)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补肾生血中药对血管生成活性的影响,并用IPP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分析新生血管.结果表明,补肾生血中药含药血清可促进鸡胚CAM的血管增加,并以细小血管为主,这符合新生血管特征.提示补肾...
【中文期刊】 周建锋 张沁园 等 《天津中医药》 2019年36卷11期 1079-1081页 ISTICCA
【摘要】 考察《伤寒杂病论》经方中配伍应用芍药的61首经方(56首原方,5首加减方)及126条相关条文.通过对经方剂量、比例、配伍、病位主症的分析,认为:经方中芍药为白芍;白芍并非补血药,其益阴补血的功效是通过配伍实现;经方中"分"为计量单位;芍药在...
【中文期刊】 谢沛桃 覃骊兰 《吉林中医药》 2018年38卷1期 83-86页 ISTIC
【摘要】 药对是历代医家总结出来的两味中药相伍使用的用药形式,是中药配伍中的最小单位,从临床疗效而言,这种配伍组合的方式,使药对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从而能够产生更有效更安全的临床效果.药对并非两药简单加和,而是有其特有的配伍原则,其配伍需遵循七情和合...
【中文期刊】 宓梦媛 张建伟 《中医药学报》 2018年46卷1期 130-132页 ISTICCA
【摘要】 通过分析《傅青主女科》中山茱萸的应用,总结山茱萸与补血药、补阳药、补气药的配伍特点;归纳山茱萸蒸制、净制等炮制应用;分析山茱萸不同应用剂量的功效特点;阐述其在血崩、月经病、不孕、妊娠病、产后病治疗中的特色.
【中文期刊】 刘亚楠 纪立金 《福建中医药》 2019年50卷4期 40-42页
【摘要】 通过阐释“和”字内涵,从性味及功效剖析当归的“和”性及历代医家对当归“和血”的应用.当归的“和”性主要体现在它的性味上,味甘性温,无偏性;又体现在它的功效上,可寒可热、可阴可阳,可补可散、可疏可敛,可升可降、可上可下,可内可外、可出可入.当...
【中文期刊】 吴玉秀 张永芳 等 《海峡药学》 2019年31卷8期 248-250页
【摘要】 目的 探究和分析2013 ~2017年我院补虚类中药饮片的使用情况.通过分析为补虚类中药材饮片临床合理应用以及采购提供了相关的参考.方法 采用Excel2013软件技术对2013~ 2017年我院补虚类中药饮片的类别、使用频率以及用量等方面...
【中文期刊】 刘莎莎 艾启迪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36卷4期 74-78,86页 ISTICCA
【摘要】 补益类药物根据其功效和中药适应症的不同可以分为补气药、补阴药、补血药和补阳药四类。本文以补益类中药的抗衰老作用为切入点,对补益类中药起抗衰老作用的相关主要有效成分进行总结,发现补益类中药的抗衰老有效成分主要是多糖类和皂苷类。目前已有部分多糖...
【中文期刊】 刘明 颜勤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6年38卷3期 78-81页 ISTIC
【摘要】 本文对徐学义名老中医治疗肝病的用药经验进行了总结,对清肝热泻火或清利湿热药、滋阴补血药、活血化瘀药、温经散寒药、益气健脾药、疏肝理气药等六类肝病治疗常用药物的规律进行了归纳.
【中文期刊】 谢晶心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9卷13期 128-130页
【摘要】 目的 统计分析我院2017年上半年妇科门诊中药处方,为中药房各项工作提供数据参考,为中医治疗妇科各类疾病提供依据,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我院妇科门诊中药处方中,每月随机各抽取100张处方,共600张处方,主要从患者年龄、处方剂数、处...
【中文期刊】 李海峰 陈正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年17卷8期 832-833页 ISTICCSCDCA
【摘要】 探讨朱丹澳吐法应用范畴和辨证用药经验,认为他运用吐法一是吐痰邪,二是吐中上二焦邪气,三是升提气机.在用药上他或用补气药,或用补血药,或用祛疾药,或是简单的探吐法,依病情轻重辨证用药,体现了他"攻击宜详审,正气须保护"的学术观点.
【中文期刊】 白金凤 《陕西中医》 2010年31卷10期 1355-1356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补养气血,通络行乳类中药组方结合心理指导治疗产后缺乳疗效.方法:对64例产后缺乳采用通乳散(人参、黄芪、当归、木通、桔梗、甘草)配合心理指导治疗.结果:经过治疗64例产后缺乳的产妇中57例乳汁分泌充足能哺育小儿占95%,7例乳汁分...
【中文期刊】 杨丽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19卷9期 1566-1567页 ISTIC
【摘要】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药理研究成果,分析、探讨当归、鸡血藤、丹参、红花4药养血与活血功效之区别与联系,认为当归、鸡血藤的堪称养血活血之首选药,其补血作用明显,临床既用于血瘀,又用于血虚,或用于血虚血瘀所致诸症;而丹参、红花现代以活血化瘀...
【中文期刊】 孙艳红 陈文慧 等 《中医药信息》 2010年27卷6期 110-112页 ISTIC
【摘要】 养阴法是<温病条辨>治疗大法之一,养阴思想贯穿于温病治疗的始终.对<温病条辨}27首养阴方剂进行分析发现:<温病条辨>按三焦分证治疗,在上、中、下三焦病证治疗中都程度不同的体现养阴护阴思想,养阴在下焦病证治疗中尤为重要.养阴方剂以补阴药、补...
【中文期刊】 郑虎占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9年37卷11期 39-40页 ISTIC
【摘要】 <篇首> 凡以补阴为主要作用、主治阴虚证的药物称补阴药,凡以补血为主要作用、主治血虚证的药物称补血药.阴与血均属阴,故补阴药和补血药的合理应用合并讲述.
【中文期刊】 陈允旺 《陕西中医》 2009年30卷1期 20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我院制剂芪芍安胃胶囊联合法莫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提示:本法具有健脾和胃、...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中医药疗法; 补气剂/治疗应用; 补血药(中药)/治疗应用;
【中文期刊】 郭亚雄 《陕西中医》 2008年29卷9期 1181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调补气血,平冲降逆类中药配伍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癫痫反复发作患者140例,给以口服止痫汤(胆南星、钩藤、陈皮、法半夏、茯苓、僵蚕、当归、吴茱萸、党参等)治疗半年,观察疗效并随访1年.结果;总有效率93%.提示...
【关键词】 癫痫/中医药疗法; 补气剂/治疗应用; 补血药(中药)/治疗应用;
【中文期刊】 田正良 阴智敏 《陕西中医》 2006年27卷5期 541-542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升白汤在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患者均采用健脾益肾升白汤(黄芪、党参、白术、鸡血藤、女贞子、覆盆子、补骨脂).治疗,连续用药2周为1疗程,1疗程后复查血常规.结果:总有效率95%.提示:健脾益肾生白汤治疗白...
【关键词】 白细胞减少/中医药疗法; 补气药/治疗应用; 补血药(中药)/中医药疗法;
【中文期刊】 胡飞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13卷21期 46-47页
【摘要】 医者不识药,如将不识兵.诸如当归、首乌、地黄等常见补血药临床使用频率甚大,熟悉掌握其药性与配伍禁忌可提高临床疗效,医者不可不察.在黄氏《四圣心源》《长沙药解》《玉揪药解》等基础上讨论其关于补血药的应用特点,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中文期刊】 田裕红 张巧艳 《陕西中医》 2005年26卷5期 389-390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补肾养血,活血化瘀类中药配伍治疗创伤性子宫性闭经的疗效;方法:采用周期用药定经汤加味(当归、菟丝子、益母草、熟地、赤芍、川芎、山药、枸杞等)补肾养血调经;月经后半期改用少腹逐瘀汤活血化瘀,温通经血.结果:治疗本病36例,总有效率9...
【中文期刊】 陈咸川 谢吟灵 《陕西中医》 2004年25卷2期 107-108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养血、通络类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采用养血通络方法(当归、桑椹、远志、桑寄生、川芎、熟地、灵芝等)为主治疗本病34例.结果:临床症状疗效为73.5%,动态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7.6%.提示:该方能养血通络,宁心定...
【关键词】 心肌炎/中医药疗法; 心律失常/中医药疗法; 复方(中药)/治疗应用;
【中文期刊】 冉青珍 《陕西中医》 2004年25卷11期 971-972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总结临床经验方治疗年老血崩的疗效.方法:采用赤石脂止崩汤(赤石脂、血余炭、茜草、阿胶、白术、党参等)治疗本病58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8%.提示本方剂有塞流止血,健脾补肾的功效.
【中文期刊】 葛松坚 《陕西中医》 2003年24卷11期 977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养血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崩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活血固冲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蒲黄、五灵脂、益母草、香附、三七粉等)治疗崩漏30例.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此法具有化瘀通滞,祛瘀生新的作用.
【关键词】 崩漏/中医药疗法; 复方(中药)/治疗应用; @活血固冲汤/治疗应用;
【中文期刊】 张云英 《陕西中医》 2002年23卷11期 968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宁心安神类中药治疗妇女脏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四子安神汤(五味子、莲子、柏子仁、炒枣仁、甘草、百合、茯神等)治疗脏躁60例.结果治愈率65%,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方具有益气养阴,宁心安神之功效.
【关键词】 脏躁/中医药疗法; 复方(中药)/治疗应用; @四子安神汤/治疗应用;
【中文期刊】 周玉梅 赵熙刚 等 《新中医》 2002年34卷1期 55-55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月经疹是一种与妇女月经周期相关而发生的变态反应性皮肤损害.笔者对26例月经疹以中药为主治疗,获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6例中,年龄30-35岁2例,36-40岁8例,41-45岁12例,46-50岁4例.皮疹出现在月经前1...
【中文期刊】 李会云 高镇南 《陕西中医》 2002年23卷5期 409页 ISTICCA
【摘要】 探讨滋补肝肾类中药配伍安神类中药组方,对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四物逍遥加龙牡汤(熟地、白芍、柴胡、生龙骨、生牡蛎等)治疗更年期综合征50例.结果:总有效率96%.提示:本方具有延缓卵巢功能衰退和改善更年期症状的作用.
【关键词】 更年期/中医药疗法; 复方(中药)/治疗应用; 补血药[荆]/治疗应用;
【中文期刊】 张云英 《陕西中医》 2002年23卷5期 397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补血、摄血、凉血、祛瘀类中药组方的疗效.方法:采用参芩地炭汤(玄参炭、黄芩炭、地榆炭、蒲黄炭、三七粉、白术等)治疗本病56例,并设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64%,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关键词】 崩漏/中医药疗法; 复方(中药)/治疗应用; @参芩地炭汤/治疗应用;
【中文期刊】 贺国柱 《陕西中医》 2000年21卷7期 304页 ISTICCA
【摘要】 应用自拟克银散(生熟地、当归、赤白芍、黄芩、苍术、茵陈、玄参、蜈蚣等),治疗银屑病134例,总治愈率为94.78%.提示本法有化湿解毒,和营通络,滋补肝肾,补益气血,护肤止瘁的作用.
【关键词】 银屑病/中医药疗法; 复方(中药)/治疗应用; @克银散/治疗应用;
【中文期刊】 王耘 赵群芳 《陕西中医》 2000年21卷12期 541页 ISTICCA
【摘要】 采用自拟催经饮(鹿角胶、龟版胶、黄芪、熟地、巴戟天、淫羊藿、丹参等)治疗继发性闭经56例,总有效率为92.8%.提示本方有填充奇经,温通督脉,激发肾气,促使经潮作用.
【中文期刊】 王贵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14卷16期 61-63页
【摘要】 目的 研究金代名医李东垣中药复方治疗脾胃病的药对配伍规律,为临床选药组方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方法 将金代名医李东垣《脾胃论》中治疗脾胃病的中医复方录入计算机,使用Microoft Office Excel2003软件建立中药复方数据库,运用...
【中文期刊】 杨小春 谢佳军 等 《光明中医》 2016年31卷1期 129-130页
【摘要】 长期的药剂工作中,笔者发现补气行气活血补血药较为常见,而大多药物除其熟知的功效外,亦有其独特的应用,观古人用药经验及自身的理解,列举下面几种药物,供大家共同分析、研究、探讨.
【中文期刊】 莎吉丹·斯拉木 买日亚木古丽·阿布都卡迪尔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4年20卷6期 19-20页
【摘要】 目的:维吾尔医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方法:联合使用维吾尔医补血药物治疗;结果:治愈31例(75.6%),显效7例(17%),有效3例(7.3%);总有效率达到99.8%.结论:采用维吾尔医药治疗缺铁性贫血当中,针对病因治疗合并改善消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