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146
- 137
- 75
- 34
- 166
- 69
- 12
- 8
- 5
- 326
- 228
- 108
- 77
- 7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康家雄 朱江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19年28卷23期 2885-28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究影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6-苄基-1-乙氧甲基-5-异丙基尿嘧啶[6-benzyl-1-(ethoxymethyl)-5-...
【关键词】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6-苄基-1-乙氧甲基-5-异丙基尿嘧啶;类似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林 朱晓龙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6年32卷8期 1514-15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鸡尾酒疗法使得HIV阳性病人面对的临床挑战从免疫缺陷转移到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然而,鸡尾酒疗法在生理性血管生长中的作用并不清楚。本文研究了鸡尾酒疗法骨干药物———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NRTIs)对血管和淋巴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文海 侯金明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3年44卷1期 28-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苯并六元杂环类化合物是重要的逆转录酶抑制剂,目前报道的活性较好的化合物在结构上都有一个疏水的苯环和与苯环相连的酰胺部分.通过对酰胺部分进行结构改造,探索其对HIV-1逆转录酶活性的影响.合成了一系列未见文献报道的3,4-二取代香豆素类化合物...
【关键词】 3,4-二取代香豆素;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合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卫 唐磊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0年41卷6期 505-5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富马酸泰诺福韦酯的新合成路线进行研究.以R-环氧氯丙烷为起始原料,通过常压氢化制得R-1-氯-2-丙醇(7),化合物7与多聚甲醛和氯化氢气体反应得R-1-氯-2-氟甲基丙烷(6),化合物6与亚磷酸三乙酯反应得R-(2-甲基-1-氯乙基)氧...
【关键词】 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泰诺福韦;富马酸泰诺福韦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传宝 仲伯华 《中国新药杂志》 2010年19卷4期 284-2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靶向给药能够增加局部药物的浓度,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目前实现药物靶向性的重要策略是使用靶向载体,如抗体、肽、天然或人工合成的聚合物、糖或肽标记的毫微粒和脂质体等.但这些方法有很多不足,如难以通过内皮细胞到达血管外靶点、生产成本高、共轭物...
【关键词】 核苷类似物;HepDirect前药;肝靶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飞力 吴昊 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30卷5期 626-63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对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失败的HIV/AIDS患者,进行回顾性基因型耐药检测,了解HAART过程中HIV-1耐药位点的产生,分析基因型耐药检测在HA...
【关键词】 HIV-1;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基因型耐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宗根 陈鸿珊 等 《药学学报》 2008年43卷5期 456-46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文比较研究消旋11*去甲胡桐素A[(±)-11-demethyl-calauolide A]和其母体消旋胡桐素A[(±)-calanolide A]在体外、细胞培养内和小鼠体内给药后血清的抗HIV+1(human immunodefic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焕芳 谢蓝 《药学学报》 2008年43卷10期 997-100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DCK是以天然产物为先导化合物经结构修饰得到的一个高活性抗HIV化合物,其作用机制独特,不同于现有的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高效低毒,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类新的抗HIV药物.近年来以它为先导化合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结构修饰,以期得到药用性质更好的化...
【关键词】 DCK;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艾滋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展鹏 刘新泳 《中国药学杂志》 2007年42卷15期 1125-113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综述了核苷(酸)类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性机制.方法 以近几年有代表性的论文为依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与结论 核苷(酸)类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逆转录酶对底物的识别机制及对核苷(酸)类抑制剂的切除反...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毒;逆转录酶抑制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莹 王孝伟 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39卷5期 484-48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检测逆转录酶活性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用于筛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方法:利用DNA的固相固定技术将引物固定于96孔微量滴定板上,以poly(rA)· Oligo(dT)15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任章 刘新泳 《中国药学杂志》 2006年41卷2期 81-8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综述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的研究进展.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评述.结果与结论目前有3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已用于临床治疗,还有多种化合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有望成为新的治疗药物,对各类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
【关键词】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药物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建兵 林麟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6年35卷1期 57-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批准30余种抗病毒药物用于临床.其中抗人免疫缺陷病毒的药物包括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和融合抑制剂.抗疱疹病毒的药物包括阿昔洛韦、伐昔洛韦、喷昔洛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宏梁 肖宏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6年25卷5期 388-3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综述和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正在进行的抗HIV化学药物临床试验的进展情况,这些药物包括进入抑制剂、逆转录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成熟抑制剂、锌指抑制剂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政 靳艳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6年22卷5期 639-64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逆转录酶是成功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治疗药靶[1],HIV逆转录酶抑制剂是AIDS治疗中必不可少的药物.现有药物的副作用和耐药性的快速出现促使加快寻找新HIV逆转录酶抑制剂的研究工作.天然产物是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孝伟 杨华 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37卷5期 560-封三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在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药物中,由于核苷类药物的局限性[1,2],使人们在非核苷类化合物中寻找有效的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继1-[(2-羟乙氧基)甲基]-6-(苯硫基)胸腺嘧啶(1-[(2-hydroxyethox...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逆转录酶抑制剂;嘧啶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国秀 李科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05年40卷23期 1766-177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从第一代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NNRTI)的构效关系出发,阐述第二代广谱抗病毒药物的性质和特点,并为第三代NNRTI的开发作有益启示.方法查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成利 吴昊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5年11卷3期 228-2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应用显著地降低了AIDS相关的发病率及死亡率[1].可是多达25%的患者由于毒性作用或治疗的前8个月不能耐受[2],使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亚洲 徐文方 《中国新药杂志》 2005年14卷10期 1151-11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介绍了HIV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DNA聚合酶抑制剂、肌苷单磷酸(IMP)脱氢酶抑制剂、S-腺苷高半胱氨酸(SAH)水解酶抑制剂以及胞嘧啶三磷酸核苷酸(CTP)合成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并图解说明了这几种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岚 安富荣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04年13卷11期 1054-10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替诺福韦DF是替诺福韦的前药,是一种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已被美国和欧洲批准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其抗病毒活性强于替诺福韦,与齐多夫定、安普那韦、奈韦拉平和地拉韦啶有很强的协同作用;与地丹诺辛、奈非那韦和阿德福韦有轻~中度协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婷 谢蓝 《药学学报》 2004年39卷8期 666-67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1引言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严重疾病.HIV属于RNA逆转录病毒,又分为HIV-1和HIV-2型.这两种类型病毒的基因组在DNA碱基序列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因而相应的逆转录酶和包膜上糖蛋白的结构有所...
【关键词】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逆转录酶;艾滋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茜 杨柳萌 等 《中草药》 2003年34卷4期 381-附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综述了天然产物中对HIV-1逆转录酶具有抑制活性的化合物的来源和分类.重点介绍了几种HIV-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的性质、特点、抗HIV-1活性及其构效关系.从天然资源和传统中草药发现具有新结构、新作用机制的天然NNRTI...
【关键词】 HIV-1;逆转录酶;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宗根 陈鸿珊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年23卷7期 514-51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艾滋病毒1型逆转录酶(HIV-1 RT)抑制剂在小鼠血清中的活性动态,探讨其在药效评价中的可应用性.方法:不同途径给予小鼠已知和未知HIV-1 RT抑制剂后,在不同时间取血分离血清,体外测定血清抑制HIV-1 RT的活性.结果: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涂国刚 李少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3年8卷6期 604-6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艾滋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它是由HIV引发,特别是HIV-1.奈韦拉平是一种新型的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该药与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或蛋白酶抑制剂合用可用于治疗艾滋病,单独用药可用于预防HIV感染和母婴传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昕 王琳 等 《药学学报》 2002年37卷5期 343-34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合成新型的非核苷类(双杂环苯基)化合物,并观察其抗HIV1-逆转录酶(HIV1-RT)活性.方法以氮芥盐酸盐为起始原料,与不同取代苯胺反应,得到相应的不同取代的哌嗪盐酸盐,并与1-溴-3-酞酰亚胺基-2-丁酮(4)缩合,得到目标化合物....
【关键词】 酞酰亚胺基哌嗪;取代苯基哌嗪;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茜 郑永唐 《中国药学杂志》 2002年37卷12期 881-88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阐述非核苷类逆转录酶(RT)抑制剂的性质、特点和在治疗HIV-1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参阅相关文献对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非核苷类RT抑制剂是一大类化学结构各异的化合物,它们结合于RT上一个非底物结合的变构部位,使RT失去活性.从天然化合物...
【关键词】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HIV-1;逆转录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杰 程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18卷16期 1768-177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患者使用核酸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治疗后引起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接受NRTIs类药物治疗的AID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成润 杨柳萌 等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8年45卷2期 81-87页ISTICCA
【摘要】 为了应对艾滋病治疗过程中严重的耐药性问题,开发新型抗耐药性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2015 ~ 2018年文献报道的新型抗耐药性NNRTI的代表性实例,探讨了抗耐药性NNRTI与逆转录酶的结合模式,并讨论了...
【关键词】 艾滋病毒;逆转录酶;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文娟 张静洁 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年15卷3期 10-13页ISTIC
【摘要】 替诺福艾拉酚胺(tenofovir alafenamide,TAF,商品名Vemlidy)是由美国吉利德科学公司(Gilead Sciences)研制的一种新型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
【关键词】 替诺福韦艾拉酚胺;乙肝;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卜朴 邢辉 等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7年39卷6期 55-59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贵州省经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反转录酶区和蛋白酶区耐药基因变异情况.方法:采集贵州省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莉 谷海 等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7年25卷3期 155-15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对大鼠卵母细胞成熟度及受精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NRTIs药物(AZT和3TC)灌饲雌性大鼠12个月,在用药3、6、9及12个月分别处死大鼠,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大鼠卵母细胞成熟相关因子的表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平 孙乔 等 《上海预防医学》 2016年28卷12期 839-842,84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2014-2015年进入治疗的HIV-1感染者的基因特性及耐药情况. 方法 以巢式RT-PCR方法扩增91份治疗前HIV-1感染者样品HIV-1聚合酶片段,测序,构建进化树并进行HIV-1基因亚型分析,将获得的核酸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帅 庄道民 等 《传染病信息》 2016年29卷6期 354-358页ISTIC
【摘要】 目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在HIV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有6类30余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应用于抗病毒治疗,主要包括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膜融合抑制剂和CC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承松 覃雄之 等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年12期 1117-1119页ISTIC
【摘要】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免费抗病毒治疗药品的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 WHO)推荐限定日剂量( DDD)法,对2011—2013年我院AIDS免费抗病毒治疗药品的...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免费抗病毒治疗药品;用药金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连顺 王健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1年42卷11期 840-850页ISTICCSCDCA
【摘要】 喹诺酮是近年来寻找抗HIV新药的重要结构骨架之一.通过结构修饰,可从中筛选出若干有希望的整合酶抑制剂、逆转录酶抑制剂以及双重(逆转录酶+整合酶)抑制剂.尤其是整合酶抑制剂elvitegravir即将上市,引起对抗HIV喹诺酮研发的关注.本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歌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9期 9-1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接上期)16二芳基三嗪类二芳基三嗪化合物(Djaryltriazine,DATA,31)是在提高ITU类化合物的稳定性时发现的第一个DATA类化合物[35].随后经过自由能量子计算分析之后得到HIV-1 RT抑制剂的结构模型He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药学进展》 2010年34卷4期 18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美国FDA最近发出警告,抗HIV药去羟肌苷(didanosine,包括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的产品Videx和Videx EC及其仿制药)可增加用药者发生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的风险.去羟肌苷是一种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于2000年...
【关键词】 去羟肌苷;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孝彰 卢洪洲 《世界临床药物》 2010年31卷6期 321-324页ISTICCA
【摘要】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影响世界的最重大传染病,自1983年发现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是AIDS的病因之后,抗HIV治疗药物的开发迅速发展.目前常用的主要有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洪清 黄琴 等 《临床内科杂志》 2010年27卷6期 403-40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比较以蛋白酶抑制剂(PIs)或非核甘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为主的方案治疗HIV/HCV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CD4+T淋巴细胞≤350/mm3的100例HIV/HCV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分别接受...
【关键词】 蛋白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HIV/HCV合并感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歌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7卷8期 9-12页ISTICCA
【摘要】 逆转录酶是设计抗艾滋病药物研究的选择性的靶点,逆转录酶抑制剂主要分为核苷类和非核苷类两大类,本文主要根据化学结构类型综述近年来非核苷类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鲍庆立 江振洲 等 《药学进展》 2010年34卷9期 392-398页ISTICCA
【摘要】 线粒体是细胞中能量储存和供给的场所,也是动物细胞核外唯一含有遗传效应物质的细胞器.线粒体DNA自身的结构特点使其容易受到损伤,其独立的复制表达系统往往可成为外源物质攻击的靶点.很多药物的不良反应均与mtDNA损伤有关.以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抗...
【关键词】 线粒体DNA;不良反应;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