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7
- 55
- 1
- 11
- 11
- 6
- 4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包海燕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探讨阴虚体质与十二经脉的相关性,从经络的角度进一步深入认识和研究阴虚体质.方法:从728例接受体质调查者中选取颇具代表性的阴虚体质107例,运用集中医传统经络学说与现代生物电技术相结合的经络健康检测仪采集十二经脉中24个原穴的电能量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宋昊翀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本文通过对2009年到2012年的皮肤病体.病相关性文章27篇进行总结梳理,对涉及到的痤疮、荨麻疹、银屑病、斑秃、瘢痕疙瘩、扁平疣等6个病种的体病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在理论探讨、临床调查和临床经验总结等方面做了相关的探讨,得出了某些常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英孝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中医辨治痤疮主要按照丘疹、脓疱、囊肿、结节、瘢痕五期辨证论治,虽然暂时解决了证候问题,但痤疮容易复发难以根治.倪诚教授根据王琦教授提出的"体病相关"、"体质可调"理论,从"阳明主面"立论,认为湿热体质是痤疮发病的主要土壤,湿热郁伏阳明气血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金春玉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朝医四象人的正中神经传导特点,探讨脏器大小与末梢神经机能间的关联.方法以健康志愿者1000名为对象,填写辨象设问表以及专家研讨的方式进行朝医辨象,并检测正中神经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以比较组间及组内的神经传导参数.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苏云伯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运用膏方进行偏颇体质的纠正和平和体质的稳定是一项简便易行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近年来我们对九种体质的体质膏方的组方、炼制技术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现做如下小结和汇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谢卫平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病患病、死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目前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慢性病在疾病负担中所占比重达到了70%.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提高、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汤军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体质"一词虽在清代叶天士所著《临证指南医案》中方有明确记载[1],但古代医家对其实质内容早有认识,《黄帝内经》奠定了体质分类的基础;汉代张仲景开创了临床体质分类法的先河,医圣在诊治疾病的实践中更清楚地认识到体质与发病、诊断、治疗、预后密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卫平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分析糖尿病后抑郁症的常见证型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为糖尿病后抑郁症的辨证论治、养生保健提供理论依据,以便提高临床对该病的防治效果.方法:对符合糖尿病后抑郁症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采用王琦九种体质分类法进行体质的分布研究.按照证素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桂芬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每个人都有不同体质,本文介绍了七种常见体质的表现及常用方药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怎样调理以养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志霞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中医体质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分析疾病反应状态、病变性质及发展趋向,阐述人体体质与疾病、防治及养生的学科,是一门与传统科学方法相结合的交叉性、应用性学科,是从宏观辨证方面研究人体控制系统平衡与失衡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姚实林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a,CNV)探究阳虚质的遗传机制.方法:按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的标准纳入阳虚质与平和质各30例,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由北京博奥生物有限公司采用SNP 6.0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倪诚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本文基于"体病相关"理论,从同一体质的不同美容问题、同一美容问题的不同体质特征两方面论述偏颇体质既是美容问题的共同土壤,也是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病理基础.进而从"体质可调"角度,论证调理体质是美容异同问题的论治基础,强调健康才是最美的!调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惠敏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怕冷症又称为"冷感症",以身体严重地畏寒怕冷,多加衣被难以缓解为主要特征.女性患者中绝大多数有多次人工流产史,说明多次人工流产是女性患有怕冷症的重要致病因素.本文从胞宫与肾、冲任督脉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的角度探讨了多次流产术后引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妍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在经过了全民补肾,全民养血的盲目养生阶段之后,体质养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角,区分体质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养生方案的理念将混乱的养生局面逐渐导向规范化的趋势.五谷作为食物金字塔最基础的部分,成人每天摄入至少在300g以上来保证的身体的健康,但究竟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英帅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中医体质学认为,过敏体质是产生过敏性疾病的土壤.本文从中医体质学角度阐述了过敏体质的概念与内涵,建立过敏体质判定标准并进行全国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了国人过敏体质分布特征、生理、心理特点等.提出改善过敏体质是防治过敏疾病的关键,发现了中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梦玮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1中医体质学说与药茶研究民间有句俗语:"龙生九子,其各不同",每个人的先天禀赋与后天养成的情况不同,就产生了千变万化的个体差异,加以归纳,就形成了中医体质学说.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济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树突状细胞(DC)是在过敏反应免疫效应阶段之前,维持免疫平衡"亚稳态"的重要细胞机制.本文根据现代免疫学关于DC的研究,结合中医体质学"生命过程论"、"禀赋遗传论"、"环境制约论"等基本原理,以及调体防病的理念,阐述以DC成熟机制及其表观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庞国明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提出体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阐述了体质形成的原因,不同体质2型糖尿病患者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存在差异性,不同体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的中医证候,重视辨证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地位,建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苗凌娜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体质是人体个性的特征,这种特征贯穿于生命活动的始终.探讨体质与皮肤病发病的关系,调整偏颇的体质状态,更好地体现因人制宜、因体施养的思想,在皮肤病防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苗凌娜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体质禀受于父母,并受后天环境、气候、生活与饮食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人体的体质强弱和体质类型,不仅决定着自身对致病因素的易感性,还对发病后证候表现的倾向性和疾病传变的可能性起重要作用[1].女性有特殊的体质特点,正如《灵枢·五音五味》篇指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晓鸣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通过新生儿体质辨识,运用经络调理技术,降低新生儿胆红素值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将18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2组均进行体质辨识和新生儿常规护理.干预组加用经络调理技术.比较两组经皮胆红素值、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英帅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是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基层单位,其主要管理对象为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妇女和儿童.近年来体质辨识参与社区健康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把握上述人群的体质特征,给予个体化的健康指导和干预,有效防治慢性病,改善体质偏颇状态,提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奕望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医学人类学30年前由国外引介传入我国,几乎与之同步,中医体质理论体系历经30多年日趋完善,引起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从二门学科的发展历程、学术内涵、研究领域来看,存在很大的交汇.笔者尝试医学人类学与中医体质学二者的融通,构想中医体质人类学的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侯献兵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介绍笔者干预偏颇体质的临床经验.由于偏颇体质的形成非一因一时所成,所以体质调治临床中应善于假借针刺、灸法、刮痧、拔罐、火针、耳针等多种针灸方法"杂合以治",充分发挥各种针灸方法的优势.并以气郁体质、湿热体质、阳虚体质为例说明选配刺灸法的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侯献兵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观察"杂合以治"法对干预气郁体质的临床对照研究.方法:128例单纯气郁体质患者随机分为"杂合以治"法治疗观察组(64例)、空白对照组(64例).观察组应用针刺、刺络、拔罐、体质护理、体质教育等多种方法"杂合以治";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新普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根据阴虚内热型疾病的病因病机,灸治选穴规律,探讨其灸治可能是导热外出、引热下行、助阳生阴而整合阴阳偏颇的体质状态,促其趋于阴阳调和状态,从而减轻或治愈基于阴虚内热型疾病的机理.对此机理的探索,将可能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研究灸法在热证的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雪梅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将体质辨识应用于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中,开展疾病与体质相关性研究,对于预防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生,指导不同体质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就2009年至今关于中医体质与风湿免疫系统常见病相关性的研究做一综述,从痛风、强直性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汤加利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应用中药防治亚健康状态是"治未病"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膏方在该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九味头"是浙江省金华地区流传了数百年的一类验方,具有纠偏祛病的双重作用.我院在常用协定处方的基础上,研制出同名"膏滋"剂型.我们把亚健康人群分为不同体质类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姜敏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是介于血糖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一种糖代谢异常,常表现为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pasting glucose,IFG)和(或)糖耐量低减(Impairedg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梁永林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通过对甘肃中医学院2012级学生进行中医体质调查,探讨该人群中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对该人群中的中医体质状况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偏颇体质中,一人带有一种体质的占26.95%,一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邹圣灿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以王琦教授"辨体.辨病.辨证"的"三辨"诊疗模式为临床指导,摸索不同体质下相关疾病的诊疗要点,以及临床常见疾病的经络调理技术,以此体现中医治未病的原则及"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治疗特点,为''三辨"模式的临床应用进行实践的探索及深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秀华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探索中医"治未病"模式,运用中医证候量表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辨证应用各种中医外治法,针对"治未病"三个阶段、九大体质进行干预治疗,并开展临床研究,挖掘岭南地域养生保健方法,构建具有岭南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体系."刺血疗法治疗瘀血阻滞型膝关节骨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史会梅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体质量表的应用现状.方法:应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纳入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发表的应用中医体质量表的研究文献,对其每年发文量、地区和机构、核心作者、核心期刊分布情况及应用范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577篇,其中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琦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中医体质学的研究走过了35年的历程,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构建中医体质理论体系,运用多学科交叉方法进行现代科学实证研究.形成了我国首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以及中、英、日、韩文版《中医体质量表》,创立的体质辨识法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丁洁莹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中医体质学是一门年轻的但对于促进心身健康发展、维护和增强国人健康有着重大意义,文章就气郁质的概念及其特点结合女性的生理、心理特征等方面阐述了气郁质与女性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从饮食起居及服用药物等多方面出发,为提高女性健康提出了较为全面的疗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鲁士友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迁延性发展的疾病,存在家族聚集倾向,疾病稳定期与急性期交替存在,因此,针对本病特点崇氏督灸体系对进展期患者辩证给予督灸、针刺,配合饮食和功能锻炼的治疗;稳定期、疑似等未病者辨体质,通过多种措施调整偏颇体质,降低发病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曾上劼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本文按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632例成都交警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获得632例成都交警偏颇质发生率大于平和质,复合型体质发生率大于单纯型体质,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的发生率最高,偏颇质好发年龄段在41周岁到50周岁之间等辨识结果,并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郑燕飞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已经成为全球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但如何早诊早治、规范化管理,尚未找到有利的抓手.中医体质可以根据不同体质类型或状态,及早发现、设计调体方案,控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干预体质的偏颇状态,进行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金明兰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观察辨体调理膏对气虚体质、阳虚体质的干预作用.方法:符合气虚质、阳虚质条件的门诊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在一般辨体施养的基础上加用辨体调理膏干预,每年从冬至前10天开始服用,至立春后10天之间,大约服用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许璇璇 第二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开展疾病与体质相关性研究是近年来体质研究的主要形式之一,将体质辨识应用于妇科疾病中,明确妇女体质类型,预防妇科疾病的发生,同时指导不同体质妇科疾病的治则用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对2009年至今关于九种体质与妇产科常见病相关性的研究做一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